互動設計師的能力模型

2020-12-21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本文作者結合自身經驗,闡述了自己對於互動設計師的能力模型的理解,構建了能力模型和成長方向。

 

在職場中,無論是轉正答辯還是職級晉升通常會被問到你具有哪些能力,當問到你具備的能力時你的回答還是「我能畫出精美漂亮的線框圖」這麼簡單嗎?

一、互動設計師的職能

通常互動設計師需要站在用戶的立場思辨業務,助力業務的成長。將需求轉化為解決方案的能力是互動設計師的職能價值。互動設計師需要將定義好的文檔需求,轉化為可視化的明確的方案,來解決問題或者實現業務目標。幫助確認和發掘產品的更多可能性。如下圖。

圖片來自大牙的設計筆記

很多互動設計師不清楚互動設計師和產品經理的職責劃分,甚至一些用戶體驗部門的領導要求互動設計師承擔起產品經理的角色,卻忘記了自己的職責。從用戶體驗五要素來看,產品經理主要負責戰略層和範圍層,互動設計師主要負責結構層和框架層,UI設計師負責表現層。

簡單來說產品經理關注產品的戰略和方向,兼顧著產品目標和用戶需求。互動設計需要考慮如何將有效的產品訴求,翻譯成用戶可接受、好交互的形式,同時帶來正向的產品收益。

但這也不是意味著互動設計師與產品經理職責很明顯的界限,互動設計師也應該參與產品構思並且和產品經理一起來分析需求,歸納目標。

只有搞清楚自己的職責,才能有針對性的勾畫出自己的能力模型。

二、互動設計師的能力模型

一個互動設計師應該具備的能力模型包括:通用能力、專業能力和影響力。

1. 通用能力

通用能力是針對所有人而言,獲得成功必須具備的能力。包括了自驅力、執行力、團隊合作和溝通能力。

(1)自驅力

自驅力就是個人對自己的驅動能力,自我管理和自我約束。比如你是不是曾經沉迷遊戲無法自拔,必須依靠班主任或者家長的外力來解決,就是自驅力差的表現。在職場中,設計師應該知道自己專業發展的渠道、可以很好的通過不同渠道提升自己,管理好自己的時間。例如定期健身,讀書,參與分享會等。還有很多設計師在工作後就進入一個舒適圈原地踏步,降低了對自己的要求,這就需有自驅力衝破天花板。

(2)執行力

你是不是立了很多flag最終卻哪個都沒實現。在工作中項目一再延期無法正常進行。執行力要以目標為導向,計劃完成目標需要解決的問題,並安排好自己或團隊完成任務的裡程碑。

(3)團隊合作

工作中我們會涉及到上下遊或跨部門的合作與交流。互動設計師向上對接產品經理和運營人員,向下對接UI、前端和開發。擁有更強的團隊合作能力,有助於設計更好的理解業務,深刻理解業務目標,保證上線效果達到預期。

2. 專業能力

如何體現你是一個互動設計師而不是普通人,這就需要你有紮實專業能力。需要擁有作為互動設計具備的知識儲備,經驗與技能。

(1)行業知識

能夠了解行業內容的動態,設計師需要了解設計流行趨勢,最新的設計規範,硬體設備的更新迭代。除了人人都是產品經理、Medium等網站,還應關注自己業務所涉及到的知識,比如艾瑞諮詢等。

(2)設計調研

做設計當然不是接到需求埋頭去幹,需要通過調研去更好的理解業務和用戶。很多公司設置了用戶研究的崗位,但互動設計師自身還是需要具備這樣的能力。需求分析。項目理解,用戶調研和競品分析等常用調研方法需要掌握。

(3)用戶分析

在用戶分析階段,能夠通過用戶訪談,用戶畫像、用戶調研等方式明確目標用戶,了解用戶目標。

(4)設計實施

將業務需求和用戶需求通過設計方法轉換為用戶行為,並進行結構層和框架層的設計。這裡會用互動設計的基本規範,軟體的使用能力等。可能的情況下,還可以嘗試做出設計創新。

3. 影響力

經過多年的工作,你一定要記得沉澱自己的經驗方法,並把他們提煉出來形成自己的方法論。通過切實可行的方法論建設,可經常主持公司內部分享會,參與線下分享論壇,帶動自己以及公司在業界影響力。

參考資料:

設計師的職場能力模型與晉升述職http://www.woshipm.com/zhichang/3097158.html

設計師的職責https://mp.weixin.qq.com/s/Cawb622DcwvHWfml4EiAHw

 

本文由@浩哲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交互基礎知識普及——心智模型
    所以,用戶有自己的心智模型(關於一個產品應該具有的概念和行為的知識),設備和機器等有自己的運作模型(機器實現功能的技術原理)。另外,還有一種和設計師關係更緊密的模型:表現模型(Represented Models)。唐納德·A·諾曼稱這種模型為「設計師模型」(Designer『s Model)。
  • 互動設計師到底是個什麼組織
    互動設計師一直被作為一個神秘的組織存在。那麼究竟什麼是互動設計師,互動設計師又是做什麼的呢?
  • 大型公司互動設計師招聘職位分析
    ③需求分析和分解:指與產品經理溝通需求,並將產品需求進行拆解的能力。④團隊配合,推動落地:互動設計師做出方案後,需要配合產品經理、UI設計師和開發工程師、測試工程師,將方案落實到線上版本。⑤交互方法和理論:互動設計師需要掌握互動設計的方法和理論。
  • 互動設計那些事兒(二)
    人機互動與人類信息處理機制理論既然產品設計出來不是給設計師用的,而是給用戶用的,他們如何理解、認知、使用產品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定義用戶」,「了解用戶」,「研究用戶」是互動設計前需要做的重要工作。要了解三種不同的「模型」:實現模型,用戶心理模型以及表現模型。
  • 專訪騰訊高級互動設計師WingST
    Q:您在書中分享了自己的學習成長經驗以及互動設計師的技能樹,能簡單概括下初學交互的人應該要掌握哪些技能嗎?這正是本書的主題,也是我學交互以來一直存在的一個疑問:互動設計師到底該掌握哪些技能?怎樣才能從一個新手成長為一位合格的互動設計師?我把這些技能概括為四個方向:思維、眼界、手段和精神。一、思維這是互動設計師的大腦。
  • 我的職業是遊戲互動設計師
    遊戲互動設計正在逐漸進入公眾視野。 遊戲互動設計師在做什麼?遊戲交互和傳統交互有什麼區別?有哪些頂尖的遊戲設計專業?從互動設計專業進入遊戲行業有哪些門檻?在不同的遊戲公司,互動設計師的工作內容都略有差異,但本質上都是基本相同的。季凌熙導師為我們詳細介紹了遊戲項目中,互動設計師的具體職能和關鍵點。
  • SVG微信交互圖文|創造性的互動設計模型——「偽邏輯判斷邏輯」
    因而本期為各位介紹的案例不局限普通的點擊圖片、高度拉伸效果,而是基於「小編備用」創造性提出的一個交互概念「偽邏輯判斷模型」,在理解這個邏輯概念之前先看看運用該模型製作的商業案例——傑特貝林招聘《中秋節到了,CSL攜玉兔給大家送福利啦》。
  • 互動設計師的收入真的更高嗎?
    可是有些想轉交互的同學們看了卻有點擔憂,糾結起互動設計糾結好不好的問題來了。最近做了一次真人匿名調研,花了半個月才縷出頭緒。這回讓我們用數據說話吧!下圖可以看到,在>10k的所有區間內,互動設計師的比例都大於UI設計師;而在<10k的所有區間內,互動設計師的比例都小於UI設計師。顯而易見互動設計師的整體收入高於UI設計師,尤其在15k-20k這個區間優勢明顯。
  • 從互動設計發展史,聊聊其價值及需要掌握的技能
    互動設計師 VS 產品經理互動設計師是產品經理的分支:錯目前大部分初創公司是沒有互動設計師,產品經理承擔著產品和交互的工作或者和UI設計共同承擔,所以產品經理和互動設計師崗位職責難以分辨,認為互動設計師是從產品經理分出來的分支,甚至認為不需要互動設計師,其實不然。
  • 做互動設計有哪些過程步驟
    一般而言,互動設計師都遵循類似的步驟進行設計,為特定的設計問題提供某個解決方案,當然沒有絕對正確的方案。設計流程的關鍵是快速迭代,換言之,建立快速原型,通過用戶測試改進設計方案。那麼互動設計過程中的步驟有哪些呢?
  • 互動設計師需要具備哪些修養?提升自我,做一名優秀的設計師!
    三微授漁的設計師是怎樣的?你想了解嗎?接下來跟著三微小編一起了解一名優秀的設計師需要具備哪些提升自我的修養吧!互動設計需要具備專業且豐富的知識體系且要具備持續學習的能力。熟悉代碼,防止被程式設計師忽悠,你要做互動設計,必須要了解計算機編程技術,最好自己會寫,但最起碼要能看懂基本的代碼結構。能看懂代碼,但不要深入學習編程,因為業界有句話:一入編程深似海,從此女(男)神如路人。更重要的是,程式設計師的目標與設計師的目標是有衝突的,不要嘗試同時做好兩件事。
  • 辛鑫:創新交互表現形式與藝術的完美結合,設計與概念的革新詮釋│ArtPage明星設計師
    利用好數位技術可以更好的詮釋設計與概念,把創新的交互表現形式與藝術概念完美的結合,放大作品價值和感染力,幫助作品在更大範圍上取得成功。《火星奧秘》交互電子書本書內容使用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與ESA(歐洲航天局)的探測器數據,作者利用3D模型技術、動態交互技術、與動畫視頻創建內容,交互式內容傳遞信息更有效,同時轉變了讀者的閱讀行為,確又不同於遊戲,保持了足夠的嚴肅性
  • 什麼是設計——交互&UI
    而UI的價值在於:圍繞產品定位塑造風格與形象,為產品、用戶創建情感連接,從而更好的實現業務轉化與增長三、什麼是互動設計1. 交互的定義互動設計是指人與產品、系統或服務之間創建的一系列對話。互動設計師可以被稱為是行為的塑造者。
  • 網頁設計師&UI設計師需要具備這8個能力
    一個優秀的網頁設計師&UI設計師到底應該具備什麼能力?2017年,設計師突然發現工作不好找了,1月脈脈發布了一篇《行業競爭最激烈崗位前五》,其中設計師求職淘汰率143:1,這個數字是排名第二、第三的其他崗位足足兩倍多。經常聽說某某公司招聘網頁設計師&UI設計師,一次收到幾百份簡歷,為什麼會造成幾百份簡歷搶1個崗位的現象?
  • 體驗設計與互動設計的七大區別,你知道嗎?
    本文將圍繞「概念定義」,「崗位訴求」,「知識儲備」,「能力模型」,「工作流程」,「商業價值」「未來趨勢」七大方向闡述。一、概念定義明確是什麼的問題,是第一步。各大國內外一線設計諮詢公司,國際Top級藝術院校對於概念的定義大致一致如下:1.
  • 互動設計師必懂的尼爾森十大原則
    尼爾森十大原則作為互動設計師的基礎理論知識,各位設計師需要聊熟於心。前段時間在某個群裡看到有個小夥伴說,他在面試的時候面試官讓他說尼爾森的十大可用性原則。雖說尼爾森10大可用性原則是互動設計師的基礎理論知識,但是實際上,不知道或者不完全知道的小夥伴也有很多,今天就以實例跟大家聊聊尼爾森十大原則。
  • 設計師的績效考核(二)
    如何從業務目標裡找到設計師的目標我之前的一篇寫服務設計的文章裡,提到了一個班車改線的項目,下面用這個案例來說明團隊及個人的績效目標的制定方法:從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到,「班車改線」項目作為Q1的主要項目,為全年的目標O的達成制定了3個關鍵任務,看到項目目標,要去思考可以把哪些能力發揮在這個項目上,假設一個互動設計師的專業能力包括,用戶研究
  • 成長 | UI進階產品設計師之互動設計
    早在2015年,阿里巴巴設計高管就提到「全棧設計師」的概念,而「產品設計師」這個概念,更是很早就存在了,只是一直未成大氣候。隨著網際網路「下半場」的到來,產品設計師在行業內的呼聲越來越高,它很可能取代UI和UE,變成它們二者的最終形態。作為一個兼UED的工作的UID,一直未對互動設計進行系統性的思考。今天就來梳理下關於互動設計的一些理論和思路。
  • 你知道次世代遊戲模型設計師嗎?
    遊戲模型 次世代遊戲的誕生掀起了技術與藝術的新浪潮。精緻高清的貼圖模型,實時仿真的碰撞解算,極致華麗的視覺特效,獨特新穎的體感操作成為了次世代遊戲的標誌性特色。
  • 互動設計|知識體系以及技能總覽
    那你倒是告訴我互動設計師是幹嘛的呀。 Photoshop更適合運營設計師做各種圖片的效果渲染,針對純UI有點大材小用,功能不夠簡單、運行不夠高效,但它的圖片處理能力是其它軟體無法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