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7月2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覆:同意設立南充臨江新區。省級臨江新區獲批,機遇千載難逢。很快,中共南充市委印發《關於深入貫徹省委重大決策部署加快建設臨江新區的決定》、中共南充市順慶區委辦公室印發《關於進一步做實政法服務經濟發展品牌高效保障臨江新區建設的實施意見》、市中級人民法院印發《為「打造次極核、加快建新區」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順慶區人民法院出臺《關於服務臨江新區建設的十條意見》……建設臨江新區是百年大計、南充大事、發展大業,政法服務臨江新區建設的戰鼓已經擂響。
12月8日,記者從順慶區人民法院獲悉,自臨江新區設立以來,該院嚴格落實省委、市委、區委關於加快建設臨江新區的工作要求,勇擔司法使命,制定了《南充市順慶區人民法院關於服務臨江新區建設的十條意見》,籌備設立臨江新區巡迴審判法庭,充分發揮審判職能,充分展現使命擔當,為加快建設臨江新區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務。
精準對接需求
法治快車道助力新區「築巢引鳳」
11月30日,位於臨江新區一高新技術企業生產車間內,生產線工人有序忙碌,一派熱鬧景象。
「一個月前,哪裡看得到這樣熱火朝天的生產氛圍哦。」該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此前,公司與江蘇某企業籤了原材料採購合同,因雙方產生合同糾紛,沒有主要原材料供應,生產停了,企業也面臨巨大的生存風險。
企業向法院起訴後,順慶區人民法院快速啟動涉民營企業案件辦理綠色通道,從立案受理到成功調解結案,全程僅用四天時間。
快速調解糾紛的背後,是順慶區人民法院全局謀劃,為臨江新區發展保駕護航的擔當作為。
「臨江新區的設立,對南充、對順慶意義不言而喻。當前正是臨江新區招商引資、招強引優的關鍵時期,法院著眼大局,對涉臨江新區案件建立起了包括訴源治理、立案、調解、審判、執行等全流程的司法護航舉措,為臨江新區築巢引鳳提供法治營商環境。」順慶區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鄒九九認為,營商環境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軟實力和核心競爭力。實踐證明,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很多大企業到一個地方投資,首先看的是當地的法治環境怎麼樣。於審判機關而言,構建良好的司法體系和運行機制,努力營造穩定公平透明的法治化營商環境,是當前的一項重要工作。
為更好服務臨江新區發展,順慶區人民法院成立專門工作小組,組織法官幹警到天府新區人民法院、高新區人民法院對口考察;多次到臨江新區相關部門、重點企業、重點項目現場走訪摸底,對可能產生的訴訟案件做好統計、預測,做好風險防控。同時,與順慶區委政法委建立矛盾糾紛數據共享平臺,每月動態監控轄區糾紛發生量、當地化解量、訴前化解量和計入訴訟量,及時提示、預警,發揮司法「晴雨表」作用。
順慶區人民法院藉助覆蓋城區11個街道、84個社區的法官片區工作責任機制,還通過增設法官工作站、法官服務站,把司法服務送到企業車間、項目現場。該舉措被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王樹江評價為「沾露水」「接地氣」的創新實踐,並作為經驗在全省法院推廣學習。
構建新型審判模式
「楓橋式法庭」融入新區發展大格局
11月24日下午,順慶區委副書記、區長蒲鵬程來到瀠溪法庭,現場調研指導臨江新區巡迴審判法庭籌建工作。強調要高標準推進法庭籌建工作,努力將法庭打造成臨江新區法治宣傳教育基地。
「我們積極發揮巡迴法庭橋頭堡作用,利用臨江新區建設契機,大力建設『楓橋式法庭』,整合瀠溪、蘆溪、李家三個法庭資源力量,在原瀠溪法庭基礎上規劃籌建臨江新區巡迴審判法庭。」鄒九九介紹,巡迴審判法庭重在構建具有時代特點和新區特色的新型審判模式,實行一站式訴訟服務,法庭現有3名法官、3名書記員、3名法官助理,已從今年10月開始集中辦公。
近年來,新時代「楓橋經驗」不斷被賦予新內涵,已成為化解基層矛盾糾紛、創新基層社會綜合治理的一面旗幟。經過多年探索實踐,順慶區人民法院走出了「楓橋經驗」新步態,工作受到最高人民法院及四川省委政法委肯定。
「臨江新區巡迴審判法庭處於司法為民前沿,法庭還不斷延伸司法職能,主動把司法工作融入到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的工作中。」鄒九九告訴記者,為深入貫徹和發揚新時代「楓橋經驗」,法庭還不斷加強與人民調解組織、司法所、村(組)等基層組織的工作銜接,積極建立多元解紛工作機制,增強臨江新區矛盾糾紛化解合力和實效。
於今年8月21日印發的《臨江新區巡迴審判法庭工作運行辦法》顯示,巡迴審判法庭在蘆溪鎮、李家鎮設立巡迴審判站,在距離較遠鄉鎮和村(村民小組)設訴訟服務點,同時適時開展巡迴審判、訴訟服務和法治宣傳。
機制破局謀長遠
十條意見全方位護航新區高質量發展
臨江新區面積398平方公裡,其中,順慶片區涉及瀠溪街道、搬罾街道、金臺鎮、漁溪鎮、新復鄉、共興鎮等地,面積221平方公裡。
為充分發揮法院審判職能作用,切實為加快建設臨江新區提供堅強有力的司法保障和司法服務,順慶區人民法院制定《關於服務臨江新區建設的十條意見》,具體涵蓋深化思想認識、堅持能動司法、突出審判重心、助力融資服務、慎用強制措施、加強訴源治理、建立巡迴法庭、強化司法建議、加強法治宣傳、深化司法協作十個方面。
紮實開展司法大數據分析,深入研究臨江新區建設過程中可能面臨的矛盾糾紛和法律風險,從法律視角提出應對建議,為黨委政府決策提供參考,幫助相關部門提前做好風險防控,促進臨江新區又好又快建設。
去年初,順慶區人民法院成立清風法律專家工作室。臨江新區設立後,該院抽調工作室4名專家,堅持法治思維和問題導向,聚焦創新發展、城市建設、公共服務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可能面臨的司法問題,查擺法律風險點,充分釋放和利用司法數據資源積累的價值,為臨江新區發展助力賦能。
「我們相信,在不遠的將來,臨江新區將成為南充最具活力的創新高地。」鄒九九表示,順慶區人民法院作為位於南充主城區的法院,將以更加務實的舉措,全方位提升司法服務和保障臨江新區規劃建設的能力和水平,為南充建設貢獻法院智慧。
文章來源:南充日報
李建華 南充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譙靈敏
原標題:《能動發揮審判職能 全力護航臨江新區發展》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