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動發揮審判職能 全力護航臨江新區發展

2020-12-23 澎湃新聞

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7月2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覆:同意設立南充臨江新區。省級臨江新區獲批,機遇千載難逢。很快,中共南充市委印發《關於深入貫徹省委重大決策部署加快建設臨江新區的決定》、中共南充市順慶區委辦公室印發《關於進一步做實政法服務經濟發展品牌高效保障臨江新區建設的實施意見》、市中級人民法院印發《為「打造次極核、加快建新區」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順慶區人民法院出臺《關於服務臨江新區建設的十條意見》……建設臨江新區是百年大計、南充大事、發展大業,政法服務臨江新區建設的戰鼓已經擂響。

12月8日,記者從順慶區人民法院獲悉,自臨江新區設立以來,該院嚴格落實省委、市委、區委關於加快建設臨江新區的工作要求,勇擔司法使命,制定了《南充市順慶區人民法院關於服務臨江新區建設的十條意見》,籌備設立臨江新區巡迴審判法庭,充分發揮審判職能,充分展現使命擔當,為加快建設臨江新區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務。

精準對接需求

法治快車道助力新區「築巢引鳳」

11月30日,位於臨江新區一高新技術企業生產車間內,生產線工人有序忙碌,一派熱鬧景象。

「一個月前,哪裡看得到這樣熱火朝天的生產氛圍哦。」該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此前,公司與江蘇某企業籤了原材料採購合同,因雙方產生合同糾紛,沒有主要原材料供應,生產停了,企業也面臨巨大的生存風險。

企業向法院起訴後,順慶區人民法院快速啟動涉民營企業案件辦理綠色通道,從立案受理到成功調解結案,全程僅用四天時間。

快速調解糾紛的背後,是順慶區人民法院全局謀劃,為臨江新區發展保駕護航的擔當作為。

「臨江新區的設立,對南充、對順慶意義不言而喻。當前正是臨江新區招商引資、招強引優的關鍵時期,法院著眼大局,對涉臨江新區案件建立起了包括訴源治理、立案、調解、審判、執行等全流程的司法護航舉措,為臨江新區築巢引鳳提供法治營商環境。」順慶區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鄒九九認為,營商環境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軟實力和核心競爭力。實踐證明,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很多大企業到一個地方投資,首先看的是當地的法治環境怎麼樣。於審判機關而言,構建良好的司法體系和運行機制,努力營造穩定公平透明的法治化營商環境,是當前的一項重要工作。

為更好服務臨江新區發展,順慶區人民法院成立專門工作小組,組織法官幹警到天府新區人民法院、高新區人民法院對口考察;多次到臨江新區相關部門、重點企業、重點項目現場走訪摸底,對可能產生的訴訟案件做好統計、預測,做好風險防控。同時,與順慶區委政法委建立矛盾糾紛數據共享平臺,每月動態監控轄區糾紛發生量、當地化解量、訴前化解量和計入訴訟量,及時提示、預警,發揮司法「晴雨表」作用。

順慶區人民法院藉助覆蓋城區11個街道、84個社區的法官片區工作責任機制,還通過增設法官工作站、法官服務站,把司法服務送到企業車間、項目現場。該舉措被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王樹江評價為「沾露水」「接地氣」的創新實踐,並作為經驗在全省法院推廣學習。

構建新型審判模式

「楓橋式法庭」融入新區發展大格局

11月24日下午,順慶區委副書記、區長蒲鵬程來到瀠溪法庭,現場調研指導臨江新區巡迴審判法庭籌建工作。強調要高標準推進法庭籌建工作,努力將法庭打造成臨江新區法治宣傳教育基地。

「我們積極發揮巡迴法庭橋頭堡作用,利用臨江新區建設契機,大力建設『楓橋式法庭』,整合瀠溪、蘆溪、李家三個法庭資源力量,在原瀠溪法庭基礎上規劃籌建臨江新區巡迴審判法庭。」鄒九九介紹,巡迴審判法庭重在構建具有時代特點和新區特色的新型審判模式,實行一站式訴訟服務,法庭現有3名法官、3名書記員、3名法官助理,已從今年10月開始集中辦公。

近年來,新時代「楓橋經驗」不斷被賦予新內涵,已成為化解基層矛盾糾紛、創新基層社會綜合治理的一面旗幟。經過多年探索實踐,順慶區人民法院走出了「楓橋經驗」新步態,工作受到最高人民法院及四川省委政法委肯定。

「臨江新區巡迴審判法庭處於司法為民前沿,法庭還不斷延伸司法職能,主動把司法工作融入到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的工作中。」鄒九九告訴記者,為深入貫徹和發揚新時代「楓橋經驗」,法庭還不斷加強與人民調解組織、司法所、村(組)等基層組織的工作銜接,積極建立多元解紛工作機制,增強臨江新區矛盾糾紛化解合力和實效。

於今年8月21日印發的《臨江新區巡迴審判法庭工作運行辦法》顯示,巡迴審判法庭在蘆溪鎮、李家鎮設立巡迴審判站,在距離較遠鄉鎮和村(村民小組)設訴訟服務點,同時適時開展巡迴審判、訴訟服務和法治宣傳。

機制破局謀長遠

十條意見全方位護航新區高質量發展

臨江新區面積398平方公裡,其中,順慶片區涉及瀠溪街道、搬罾街道、金臺鎮、漁溪鎮、新復鄉、共興鎮等地,面積221平方公裡。

為充分發揮法院審判職能作用,切實為加快建設臨江新區提供堅強有力的司法保障和司法服務,順慶區人民法院制定《關於服務臨江新區建設的十條意見》,具體涵蓋深化思想認識、堅持能動司法、突出審判重心、助力融資服務、慎用強制措施、加強訴源治理、建立巡迴法庭、強化司法建議、加強法治宣傳、深化司法協作十個方面。

紮實開展司法大數據分析,深入研究臨江新區建設過程中可能面臨的矛盾糾紛和法律風險,從法律視角提出應對建議,為黨委政府決策提供參考,幫助相關部門提前做好風險防控,促進臨江新區又好又快建設。

去年初,順慶區人民法院成立清風法律專家工作室。臨江新區設立後,該院抽調工作室4名專家,堅持法治思維和問題導向,聚焦創新發展、城市建設、公共服務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可能面臨的司法問題,查擺法律風險點,充分釋放和利用司法數據資源積累的價值,為臨江新區發展助力賦能。

「我們相信,在不遠的將來,臨江新區將成為南充最具活力的創新高地。」鄒九九表示,順慶區人民法院作為位於南充主城區的法院,將以更加務實的舉措,全方位提升司法服務和保障臨江新區規劃建設的能力和水平,為南充建設貢獻法院智慧。

文章來源:南充日報

李建華 南充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譙靈敏

原標題:《能動發揮審判職能  全力護航臨江新區發展》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順慶區法院能動發揮審判職能 全力護航臨江新區發展
    近日從順慶區法院獲悉,自臨江新區設立以來,該院嚴格落實省委、市委、區委關於加快建設臨江新區的工作要求,勇擔司法使命,制定了《南充市順慶區法院關於服務臨江新區建設的十條意見》,籌備設立臨江新區巡迴審判法庭,充分發揮審判職能,充分展現使命擔當,為加快建設臨江新區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務。
  • 把握歷史機遇 凝聚臨江新區發展合力
    南充新聞網訊(南充日報社全媒體記者王萍 實習生 李寧馨)12月14日,市政協主席潘國華帶領住南充第十二屆省政協委員集中視察臨江新區。市委副書記、臨江新區黨工委書記古正舉參加座談會。會前省政協委員集中視察了臨江新區規劃建設和部分項目、企業情況;座談會上,聽取了臨江新區相關情況匯報,省政協委員作了交流發言。潘國華要求,要進一步深化認識,把握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全力凝聚臨江新區發展合力。要站高謀遠,堅持大視野搞好規劃編制、大手筆推進新區建設、大力度匯聚發展優勢,為臨江新區發展注入強勁活力。
  • 四川省級新區臨江新區落子南充
    南充將努力把臨江新區建設成為成渝北翼現代產業發展集聚區、國家產城融合發展創新示範區、嘉陵江流域綠色發展引領區、四川東向北向開放合作新高地。同時,依託臨江新區建設,打造交通樞紐、現代產業、內陸開放、科教文衛、宜居宜業「五大新高地」,全面對接「成都東進、重慶西擴」戰略動向,擔當發展重任、助推中部崛起。
  • 臨江新區西充片區規劃工作交流座談會召開
    2020年12月17日上午,臨江新區西充片區規劃工作交流座談會在西充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七樓會議室召開。西充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何湧泉主持會議並講話,西充縣經開區管委會、縣發改局、縣住建局、縣交運局、縣水務局等部門及《南充市臨江新區總體規劃》(2020-2035)編制單位中規院(北京)規劃設計公司參加會議。
  • 四川:同意設立南充臨江新區
    人民網成都7月27日電 據四川省政府網消息,近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發布關於同意設立南充臨江新區的批覆,批覆內容表示:同意設立南充臨江新區(以下簡稱新區)。其次,要求新區建設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深入實施「一幹多支」發展戰略,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質量發展、高水平治理,在產業發展、產城融合、城市建設、開放合作、生態文明、體制機制等領域先行先試、率先突破,努力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北翼現代產業發展集聚區、國家產城融合發展創新示範區
  • 雲南檢察開放日|立足檢察職能,服務「六穩」「六保」 護航民企發展
    雲南檢察開放日|立足檢察職能,服務「六穩」「六保」 護航民企發展 2020-10-27 21: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充臨江新區建設跑出加速度
    推介會以臨江新區為主體,也是7月新區獲批以來規模最大的招商活動。短短4個月,作為川東北第一個省級新區,南充臨江新區建設加足馬力,跑出了加速度。臨江新區已儲備項目361個,總投資7881.5億元。這些項目都緊緊圍繞新區「一城三區一帶」的功能定位。本次重點推出項目50個,總投資額2598.3億元,涵蓋智能製造、高端裝備、醫療康養等領域。
  • 「新臨江新高地」搶雨天戰低溫,臨江新區重點項目齊推進
    建設臨江新區是百年大計、南充大事、發展大業。入冬以來,氣溫驟降,陰雨連連,給一直處於搶工狀態的臨江新區高坪片區重點項目建設帶來了嚴峻考驗。為確保各重點項目如期完美呈現,項目各方不斷優化施工方案,調整施工工序,卯足幹勁,搶雨天、戰低溫,項目建設按照時間節點有序推進。
  • 現場籤約超500億 南充臨江新區再獲發展新動能
    人民網成都11月19日電 在2020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活動期間,11月18日下午,中共南充市委、南充市人民政府在成都舉行南充臨江新區投資推介大會暨重大項目合作協議籤署儀式。來自境內外知名企業、商協會組織負責人共計430餘人應邀參加投資推介會,共同分享南充臨江新區的發展機遇,共同展望臨江新區的美好未來。南充市委副書記、南充臨江新區黨工委書記古正舉在會上作了南充臨江新區投資環境和項目推介。截止到目前,臨江新區儲備項目361個,總投資7881.5億元。
  • 市中院、新北法院召開「充分發揮審判職能 為長江大保護提供強有力...
    市中院、新北法院召開「充分發揮審判職能 為長江大保護提供強有力司法保障」新聞發布會 2020-12-18 17: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州人大副主任陳稠彪一行五人到甕安縣法院調研民商審判工作
    12月9日下午,黔南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稠彪一行5人到甕安縣法院調研民事審判工作,黔南州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姚斌、甕安縣人大主任陳博等陪同調研。
  • 四川南充臨江新區:力爭15年後常住人口100萬 地區生產總值破1300億
    最近幾天,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批覆同意「設立南充臨江新區」的消息刷屏南充人的朋友圈。7月28日,紅星新聞從四川南充市人民政府舉行的設立南充臨江新區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在今後發展中,南充市將努力確保臨江新區到2035年常住人口達到100萬人,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300億元。
  • 四川南充臨江新區西充片區傳佳音:5個重大項目落戶,總投資103.5億元
    7月24日,四川省南充臨江新區獲批後,一批批投資大鱷相繼考察臨江新區、一批重大項目頻頻落戶臨江新區。8月28日上午,繼臨江新區高坪片區、順慶片區捷報頻傳之後,臨江新區西充片區再傳佳音:5個重大項目落戶臨江新區西充片區,協議總投資103.5億元。
  •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四川設立南充臨江新區
    原標題: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四川設立南充臨江新區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批覆內容,南充臨江新區規劃面積398平方公裡,空間範圍包括南充市順慶區、高坪區、西充縣所轄的部分行政區域,共16個鄉鎮(街道)。
  • 科學編制規劃迅速完善機制 高質量推進臨江新區建設
    12月17日下午,市委副書記、南充臨江新區黨工委書記古正舉主持召開專題研究南充臨江新區工作推進情況會議,統籌謀劃臨江新區建設。會上,審議了《南充臨江新區總體規劃(送審稿)》,南充臨江新區順慶、高坪、西充片區先後圍繞今年工作開展情況、明年目標任務謀劃、機構組建、體制機制運行和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發言。 古正舉指出,全市各級各部門要堅決按照市委「百年大計、南充大事、發展大業」的定位要求,統籌謀劃、高質量推動臨江新區規劃建設工作。
  • 南充臨江新區開篇之作 「南充水城」是個什麼城?
    「南充水城」是臨江新區的開篇之作和引爆點不久前,南充召開了市六屆33次規委會,審議並原則通過了《「南充水城」概念城市設計》。「南充水城」將依託「臨江、臨山、擁湖、傍城」的場地特徵,打造「宜居、宜商、宜品」濱水高端人文生活區,建設主要包含水韻古市、水心酒店、水悠綠宅等項目。
  • 四川南充臨江新區重點推出項目50個,總投資額2598億元
    封面新聞記者 蘇定偉在全省2020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活動期間,11月18日下午,中共南充市委、南充市人民政府在成都舉行南充臨江新區投資推介大會暨重大項目合作協議籤署儀式。來自境內外知名企業、商協會組織負責人共計430餘人應邀參加投資推介會,共同分享南充臨江新區的發展機遇,共同展望臨江新區的美好未來。省政協主席柯尊平及省直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出席大會。市委書記宋朝華出席大會並致辭,市委副書記、市長吳群剛主持會議。市委副書記、南充臨江新區黨工委書記古正舉在會上作了南充臨江新區投資環境和項目推介。
  • 長春林區中級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趙東巍到臨江林區基層法院調研...
    長春林區中級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趙東巍到臨江林區基層法院調研指導工作 2020-08-12 15: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發揮職能作用 強化監督管理 為遼寧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氛圍提供...
    11月23日,省委副書記、省長劉寧來到財政部遼寧監管局、審計署駐瀋陽特派辦,看望慰問機關幹部,認真聽取大家對遼寧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建議。劉寧希望中央駐遼單位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切實履行職能,強化監督管理,為遼寧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氛圍、提供有力支持。在財政部遼寧監管局,劉寧觀看了地方政府性債務監管、預算執行監控等業務系統演示。
  • 熱點播報 | 學習領會五中全會精神 強化環境審判職能 推進生態文明...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為人民法院工作的進一步發展指明了方向。人民法院要確保審判權充分體現黨和國家的意志,繼續發揮好審判權的職能作用,在實現生態環境根本好轉,建設美麗中國中勇於擔當,不辜負人民的重託,為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