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的狀態不外乎躺、坐、走、跑。遊泳是換了運動介質的走或跑,至於飛翔,現階段的人們是無法實現了,而跳卻是登著階梯向上跑的特殊狀態。所以對我們來說,跑步是在不藉助外力的情況下,以一種積極的姿態將自己送達目的地的最佳方法。
都說身體和心靈,總有一個在路上,有一類人,他們重視的是心靈的奔跑。
錢峻主任醫師是新昌人民醫院院長助理、九病區肛腸外科主任,他在閒暇的時候,從不喜歡打牌搓麻將,也不喜歡扎堆聊天聽八卦。他皺著眉頭坐著的時候,可能在為醫院某方面的發展而操心,可能在考慮病人的治療手術方案,而他突然之間的展顏,也許是對某個問題的解決或疑難病症的診斷有了把握。
全心操勞醫院和科室管理的日常工作之餘,回到家後,閱讀管理書籍和專業書刊是他業餘時間中很重要的一種消遣。在他家裡的書櫃中幾乎全是管理和醫學方面的參考書和專業雜誌。對他來說,學習是生活的習慣。在專業領域裡,他象海綿一樣孜孜不倦的汲取知識,他深深的感到學習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在醫院的管理上他緊跟院長的步伐,虛心向各位前輩學習;在科室管理上他思路清晰,運籌帷幄,把握未來發展的方向;開會時高屋建瓴,指出問題,並提出可操作性強的方案,這一切均歸功於他對醫療時事的學習分析和敏銳的感覺。
在疑難病例討論時他侃侃而談,從診斷思路到治療方案,條理清楚;重大手術時切開分離結紮清掃,從容不迫遊刃有餘;查房時面對患者溫文而自信,讓患者如沐春風,同時令患者直面病魔信心百倍。這一切都源於他不斷的學習和歸納,源於他對解剖、影像、生理、病理等各種基礎知識的掌握,還有對國內外專業理論的熟悉,當然也不能缺少上千臺大小手術經驗的累積。譬如一個外科急腹症,無論是誰也不敢在開腹前打包票,這時診斷思路和手術指徵的掌握就相當重要,他抽絲剝繭的分析總能在迷霧中找到診療的方向。
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案是一件極其嚴肅的事情,他根據患者的各種條件,貼合病人的疾病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譬如一例超低位直腸癌的病人,本來一併切除會陰部,做個永久人工肛門,可能是符合診治規範、也是對於醫師風險最小的選擇。他偏不,他查資料,完善腹腔、盆腔的檢查,積極的術前論證,成功在腹腔鏡下根治癌腫,並為病人保住肛門,極大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套用他喜歡的《阿甘正傳》中的一句話,「Nothing just happens,it's all part of a plan.」(沒有事是隨隨便便發生的,這都是計劃中的一部分)。一個個手術的成功,也是這樣浸透了他的用心。所以工作上處處都顯示出他認真而較真的態度。
2013年與2014年,他兩度仗劍西行,遠赴重洋,到德國慕尼黑大學醫學中心及美國克利夫蘭醫學中心訪問學習,回國後的多次報告會上,他深有感觸的說,其實歐美醫師在單純技術操作上並不比我們國內領先多少,然而他們心無旁騖的對醫療技術孜孜不倦的研究和追求;他們對待工作、技術細節上一絲不苟的嚴謹態度;他們醫療制度、體系的完善和成熟;他們對醫者、患者權利以及生命的極度尊重;醫患之間充分的信任和人文關懷上近乎苛刻的要求;這些才是我們最應該學習的。這些也和我們醫院正在倡導的「讓醫療回歸本質」的使命是相符的。
有時也詫異於他在生命的狀態中,為什麼幾乎時刻都能保持著奔跑的姿態。人的天性是懶惰的,休息總是舒服的。他說,生命長河中,人的一生實在是太短暫了,想不留遺憾,必須奔跑。而院長一直保持著快跑的狀態,所以我只能帶著你們加緊跟上。所以讓我們尊重生命,習慣奔跑。
每當有病人在醫院大門口張貼上誇張的大紅感謝信感謝他時我們不詫異;當他利用業餘時間在職順利取得浙江大學的醫學碩士學位時我們不詫異;當他在39歲獲得主任醫師職稱時我們不詫異;當獲悉他有一篇SCI文章在國外發表,影響因子為2.7時我們不詫異;當他被選為浙江省醫學會肛腸學分會青年委員時我們不詫異;當他獲得新昌縣「十大傑出青年」、紹興市「十佳優秀青年」及浙江省醫壇新秀等榮譽時我們同樣也不詫異。
其實在這世上本沒有事是能隨隨便便發生的,讓我們在生命中學會奔跑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