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俗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人們當時的生活,因此我們可以通過一些俗語了解人們的生活習慣。所以包括很多種類,有說自己的生活經驗的、有對後輩的告誡的還有各種有趣的習俗。
那麼俗語「窮看廳堂,富看廚房」 是什麼意思?到底有沒有道理?
窮看廳堂
古時候判斷一個人窮不窮,首先到他家裡的客廳,看他們客廳的擺設。如果家徒四壁,甚至連一點像樣的家具都沒有,那麼基本可以判斷這個人是比較窮的,平時生活上應該是比較窮困潦倒。
那時候人們認為,客廳是邀請客人作客的地方,基本上就是一個家的門面。所以人們都會儘可能將客廳打扮漂漂亮亮,最起碼要乾淨整潔。一個人家裡的廳堂看上去比較凌亂且沒什麼裝飾,那麼這個人就是窮人。
古時候一些有經驗的媒婆到男方家說親的時候,基本一看到客廳的樣子就能判斷這個人平時生活是否富裕,然後將看到的情況和女方家說明。因此那時候有能力的話,最起碼會裝飾一下廳堂,不然可就被人看不起了。
富看廚房
同樣道理,判斷一個人是否富裕,就看一下他們家的廚房就行了。一般來說,古時候的廚房是一個比較私密的地方,並不會讓人隨隨便便進去廚房。廚房並不像客廳,一般要經過主人家的允許才能進入廚房。
貧窮的人或許可以裝扮一下廳堂,但是絕不會刻意裝扮廚房。因此有經驗的媒人會到主人家的廚房看一下環境,如果連廚房都擺得整整齊齊,各種東西應有盡有。那麼可以判定這個人一定是比較富裕的。
隨著社會的發展,這就俗語已經逐漸被淘汰了。有些人的家裡看上去打扮得十分漂亮,但是不一定說明這個人就非常富裕;同樣的有些人家裡雖然十分富裕,但是人家不在在意那些細節,覺得自己活得開心就好,沒有必要搞一些花裡胡哨的東西。
因此俗語「窮看廳堂,富看廚房」只是舊時人們流傳下來的經驗之談,並不一定適合我們現在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