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1!橫行霸道的美國,又在安理會被盟友拋棄了

2020-12-06 第一軍情

第一軍情作者:君劍

在孤立伊朗失敗之後,美國再次在聯合國安理會實施了一波「單幹」行動。據法新社聯合國消息,美國近期一票否決有關關押在敘利亞和伊拉克的外國武裝分子命運的決議,除了美國之外,安理會其他14名成員國均支持印尼草擬的上述決議。該決議鼓勵有關國家做好對參與外國恐怖活動的國民的起訴、改造和融入社會工作。很明顯,美國這一次又站在了安理會其他成員國的對立面,媒體認為,美國單獨動用否決權引人注目,但這反而反映出美國與歐洲盟友們的分歧嚴重,凸顯美國的外交孤立狀況進一步加劇。

事實上,之前美國就已經因為伊朗問題,在安理會碰了兩次壁了。在8月14日美國提交的關於延長伊朗武器禁運的決議草案在聯合國安理會公布投票結果,15個成員國中僅有美國自己,還有一個多米尼加共和國投了贊成票,其餘國家要麼反對要麼棄權。而且美國的歐洲盟友英法德三國以及比利時等國家均投了棄權票,這事實上相當於歐洲在立場上的明確。沒有了歐洲盟友的支持,美國更像是「光杆司令」,其號召力可以說幾乎為零。

不肯死心的美國隨即又準備要求安理會對伊朗恢復制裁,蓬佩奧聲稱美國雖然退出伊核協議,但仍然有權在聯合國安理會第2231號決議的框架內啟動恢復聯合國對伊朗制裁的進程。美國的這一舉動進一步激起眾怒,英法德三國乾脆發表公開聯合聲明,指出美國已經「退群」,無權繼續操弄伊核協議的程序。之後安理會輪值主席認為各成員國存在意見分歧,因此不會對伊朗採取行動。這一波博弈,又以美國慘敗告終。

有意思的是,即使屢次碰壁,美國也依然「賊心不死」。蓬佩奧在攻擊盟友和國際社會的同時,開始威脅要進一步實施制裁,根據蓬佩奧的說法,美國將於9月20日開始恢復對伊朗制裁。蓬佩奧還聲稱,美國將一併制裁那些試圖阻止美國行動的對象。蓬佩奧的威脅,意味著美國針對伊朗的行動仍然不會停止。而對於歐洲的英法德等國家而言,美國的威脅也是在強迫它們站隊。畢竟這些國家在防務安全方面依賴於美國,美國可能對它們進一步施加壓力,要求它們服從美國的霸權意圖。

不過美國的這一張牌,恐怕也會打得稀巴爛,9月1日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聯合委員會政治總司長級會議在奧地利維也納舉行,主持此次會議的就是歐盟對外行動署秘書長施密特,施密特發表的聲明指出,美國不再是伊朗核協議的締約國,因此失去了啟動恢復聯合國對伊朗制裁機制的權利。聲明重申了保留伊核協議的必要性,並表示支持各方全面執行該協議。

可見這一次歐洲是鐵了心要和美國對著幹了,這一結果一方面反映出美歐關係裂痕擴大,另一方面也是美國失道寡助的寫照。如果不是美國自己橫行霸道胡作非為,那麼美國也不至於走到今天這一步。在最近,美歐還因為制裁國際刑事法院的事情起了爭吵,美國宣布要制裁國際刑事法院高級檢察官,但歐盟表示將維護國際刑事法院,反對破壞該法院的企圖。歐盟外交事務發言人彼得·斯塔諾在布魯塞爾對記者說:「我們站在國際刑事法院這邊,我們不樂見那些不利於國際刑事法院活動的措施。」歐盟的這一表態,顯然意味著美歐之間的新一輪爭端又將很快開始。

相關焦點

  • 同是中東宗教國家,為何沙特是美國盟友,伊朗卻是美國宿敵?
    1.美國在中東的左右護法現在大家說到美國和伊朗的關係,往往會想到經濟制裁,覺得雙方是死對頭。其實,在上世紀70年代之前,伊朗與沙特一樣,都是美國的盟友,常常被認為是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兩大「代理人」。「伊斯蘭革命」讓美伊關係降至冰點美國和沙特的關係因以色列問題而決裂,又在石油美元體系中得以修復,但伊朗與美國的關係就沒這樣幸運了。美國與伊朗的關係在伊朗體制的變革中降至了冰點。1979年1月26日,伊朗首都德黑蘭萬人空巷,男女老少們紛紛湧上街頭,大家歌載舞,以示慶祝。
  • 「口罩戰爭」加大美國與盟友離心力
    新華社北京4月6日電(國際觀察)「口罩戰爭」加大美國與盟友離心力新華社記者美國近來多次高價搶購或截留德國、法國、加拿大等盟友訂購的防疫物資,引發相關國家強烈不滿。分析人士指出,在新冠疫情蔓延的背景下,美國爭奪防疫物資的單邊主義做法正在招致越來越多反感,令美國與盟友間的離心力進一步增大。(小標題)為口罩連截帶扣新冠病毒大流行使口罩成為稀缺物資。來自法國疫情重災區的一些地方官員日前均指出,美國出高價搶購法方訂購的口罩。
  • 美國竊聽盟友引眾怒,瑞典兩黨統一口徑,要求美國給出解釋
    美國監聽盟友根據這份報告顯示,美國國家安全局通過一處數據中心,對丹麥挪威等等國家的國防工業進行竊聽活動,美國國家安全局竊聽來自這些國家重要政府部門的通訊內容。而且美國還趁著這個機會截胡一批訂單。丹麥之前打算從其他國家購入一批戰鬥機,原本瑞典會是這批訂單的得主,但是最終丹麥去選擇購買美國製造的戰鬥機。美國此舉激怒瑞典,面對美國的無恥行為,瑞典左右兩派罕見統一口徑,針對瑞典政府提出質疑,在美國竊聽瑞典情報期間,瑞典做過什麼措施?是怎麼調查美國的竊聽活動?還有的政府官員認為,此舉已經對瑞典國防工業造成非常不好的影響,而且瑞典政府現在行為非常遲緩。
  • 3大盟友堅定支持普京,難怪美國不敢隨意動武
    作為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在全世界的盟友粗略估計有60個,若是發生戰爭,這些都是美國能夠依仗的力量,那麼在美國頻繁的挑釁下,一旦開戰俄羅斯會吃虧嗎?在普京亮出3張底牌後,即便對方有60國支持也打不過,再加上超越美國的「核威懾」優勢,美國即便再野心勃勃,也不敢輕易對俄羅斯「動手」。
  • 讓美國再次偉大!野心勃勃的川普,關鍵時刻卻被西方社會拋棄了
    2021-01-16 14:52:24 來源: 華夏今日軍事 舉報
  • 又一盟友被美國「賣」了?中國豪擲數百億後,美國果斷翻臉不認人
    文丨五一審丨檸檬不萌最近歐洲的日子應該不太好過,根據媒體報導,俄羅斯專家近日表示,因為中國給出的價格更合適,所以美國立馬拋棄了曾經像狗一樣忠誠的立陶宛,轉而和中國進行天然氣的合作。這個合作對於中美兩國來說都是極大的利好,但是對於歐洲來說這並不是一個好消息,俄羅斯專家表示,因為美國的液化天然氣全部流向了亞洲,這就讓天然氣的價格更加高昂,對於歐洲來說,美國盟友的這一個舉動無疑是將他們推向了更加寒冷的嚴冬。
  • 英國為何響應美國參與韓戰,最後為何與美國分道揚鑣
    在這養精蓄銳,修復戰爭創傷關鍵時間段,英國卻協同美國參與了韓戰。朝鮮半島對英國可沒有半點,直接的經濟利益以及戰略價值,為何英國不僅派兵僅次於美國,甚至大張旗鼓拉了幾個盟友,究竟意圖是什麼?最後為何要與美國分道揚鑣?二戰結束後,新的世界格局已經逐漸成型,美國一轉眼間成為了世界第一強國,意圖號令世界。與此同時,蘇聯作為社會主義國家也開始崛起,開始有了與美國叫板的實力。
  • 伊朗展示「蘇萊曼尼」彈道飛彈 美國國務卿...
    綜合美國媒體報導,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周四前往紐約聯合國總部,試圖說服聯合國安理會重新啟動對伊朗的制裁,以應對美國所說的伊朗當局研發核武器的企圖。蓬佩奧說,如果中國和俄羅斯阻撓美國的努力,中俄自身也會面臨美國的制裁。  上周,美國推動安理會表決延長對伊朗實施的武器出口禁令,但沒有成功。
  • 全球油價暴跌之後,美國終於把土豪盟友給甩了,果斷撤出飛彈部隊
    圖為美軍愛國者飛彈近期,在全球油價暴跌之後,美國終於把中東土豪盟友沙特給甩了,果斷從這個國家境內撤出愛國者防空飛彈部隊,而川普在全球經濟遭受重創的關鍵時刻拋棄盟友,可以說終於露出了真正面目,同時也給全世界上了一課,那就是在美國眼中,只有永恆的利益,沒有永恆的朋友。
  • 德國送以色列定心丸,安理會反對美國制裁伊朗,但不賣豹2和潛艇
    隨著中國和俄羅斯在安理會,聯手將美國制裁伊朗,實施武器禁運的天徹底否決後,美國的盟國,英國、法國、德國也一同反對美國再度對伊朗實施武器禁運。而這則引發了以色列方面擔憂,以色列擔憂英法德為了軍火利益,將英國「颱風」戰鬥機,法國「陣風」戰鬥機,德國豹-2坦克一同賣給伊朗人。
  • 澳學者「叫屈」:隨著中澳關係惡化,澳大利亞總是害怕被美國拋棄
    導語:澳學者「叫屈」:隨著中澳關係惡化,澳大利亞總是害怕被美國拋棄近日,國際安全教授表示:「和美國搞好關係」對於澳大利亞在全球舞臺上講話的能力來說「至關重要」!隨著中澳關係的惡化,澳大利亞擔心未來的美國會在拜登的領導下,拋棄澳大利亞!
  • 美國向盟友土耳其發難 葫蘆裡賣的到底是什麼藥?
    美國14日正式宣布制裁土耳其,以懲罰土耳其從俄羅斯購買S-400防空系統。對此,土耳其方面稱,美國犯下了「巨大的錯誤」,土耳其將採取必要反制措施。 埃爾多安說,作為北約盟友,美國應該給與土耳其支持而不是制裁。 對於美國因土耳其購買俄武器而施加制裁,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當天同樣表示反對。
  • 澳學者:有一種害怕叫「被美國拋棄」
    最近這一段時間以來,澳大利亞和中國的關係似乎已經一度下滑到了最低谷,多個方面都已受到了很大的影響,而這一切,其實都是歸咎於莫裡森所做的一系列錯誤決策,而在這個過程中,澳大利亞甚至還得到了美國等大國為自己開口說話,澳便以為這是自己的盟友正在為自己撐腰,可事實上,美國這些大國其實只不過是想要搶奪澳市場而已
  • 印度等國要求取消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一票否決權,俄羅斯為何反對?
    最積極最強勢捍衛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超級地位與一票否決權的特權的國家是誰?竟然不是滿腦子世界霸權的美國,而是俄羅斯!俄羅斯在捍衛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特權的同時,提出了改革聯合國的折衷方案——增加亞非拉發展中國家在安理會的數量,並且不超過20個。
  • 自己的鐵桿盟友巴列維王朝,在被霍梅尼推翻時,美國為何不救援?
    別看現在美國和伊朗劍拔弩張,下一秒就好像會擦槍走火似的,但在二戰後到79年的這二三十年的時間裡,伊朗和美國可是鐵得不能再鐵的盟友,當時的美國還稱伊朗是「波斯灣的憲兵」。之後的巴維列在1957年出臺法案,壓縮外資在伊朗開採石油的利潤,將利潤的大頭收歸政府,這才使得伊朗的石油收入超過了美國提供的援助。法案的推出讓美國大為不滿,但迫於是自己的盟友,沒有多做計較。1973年,巴維列又開始了新的作死之路。
  • 韓國驅逐日本船隻,美國印太盟友圈內訌不斷,日韓矛盾再現!
    第一衝鋒號作者:錘子 1月14日,環球網報導稱,韓國外交部近日表示,11日發生的韓國海洋警察廳船隻與日本測量船對峙事件,韓國海洋警察廳驅逐駛入濟州東南海域(日稱女島以西海域)的日本測量船是「正當執法行為」。
  • 為制裁伊朗,美國花400萬美元收買小國,送艘小艇就讓乖乖聽話
    前幾天,安理會否決了一項由美國提交、旨在延長對伊朗武器禁運的決議草案,15個成員國中,除了美國自己之外,只有中美洲小國多米尼加投了贊成票,連美國的傳統盟友英、法、德、比等國都投了棄權票,多尼米加為何力挺美國,一件本月初的事件可能是誘因。
  • 美國大選還沒結束,臺下這些美國盟友已經開始坐不住了
    但美國大選充滿了各種不確定性,不到最後宣布仍不好說最後花落誰家。 民主黨曾表示,即使勝選了,都不能完全說就是下任總統。 美國大選尚未落地的時候,美國盟友們的表現可謂十分多彩,有的盟友已經開始坐不住了。 盟友們對此發表了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