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鳥中屠夫的伯勞鳥,為什麼喜歡懸掛屍體,它是真的殘忍嗎?

2020-12-13 尕衫憶史

引言

豈惟梟鳥惡,亦有伯勞氏。瑣瑣至微物,兇悖乃如此。不思天壤間,萬物雖異類。子之於父母,恩愛均一理。卵翼哺爾成,胡為遽忘義。昔聞烏反哺,羔羊能跪乳。蜂蟻識君臣,豺狼知父子。寄語當世人,為此勿為彼。——《伯勞》

在人類心目中對外表可愛、靈動、羽毛絢麗多彩的鳥類的喜愛程度是有目共睹的,比如會學人話的鸚鵡,又比如會開屏的孔雀等等。除了本身非常兇猛的鷹隼之外,在人類的心中,鳥都屬於溫和型的,對人類沒有什麼危害的動物。不過,世界上的鳥類成千上萬種,一般人對鳥類的認知還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並不知道其實在鳥類中,有些看似外表小巧可愛的小鳥兒,也有十分兇猛的。這種鳥的其中一個就是接下來要給大家說到的:伯勞鳥。

強大的捕食能力

不了解伯勞鳥的人初看到伯勞鳥時,都會被它的可愛小巧外表所蒙蔽,都會認為這種小鳥就跟平常所看到的吃蟲子的麻雀差不多,不過比麻雀長的要好看些。的確,外表是伯勞鳥隱藏真實生性的皮囊,實際上,真實的伯勞鳥生性兇猛,它可是肉食性動物,而且日常生活中的主要食物並只是昆蟲類的,它會捕捉其他小動物為食,比如小形獸類、鳥類、蜥蜴等,並且還會將捕捉到的小動物的屍體穿在鐵絲網或者荊棘上懸掛起來。所以在鳥類中,專家們將伯勞鳥稱作「鳥中屠夫」。那麼被稱為鳥中屠夫的伯勞鳥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行為和習性呢?

從外形上可以觀察到,伯勞鳥的嘴很大,而且堅硬有力,上嘴先端具鉤和缺刻,和老鷹的嘴相似。它的翅短圓,呈凸尾狀,腳強健,趾有利鉤。所以它的捕食能力非常強,並且一旦有了狩獵的目標,就一定會想盡辦法,將獵物抓住。在狩獵過程中,光用尖喙就可以咬斷獵物的脊椎,再通過用嘴鉗住獵物脊椎的方式,快速地在地上翻滾,對獵物施加強大的壓力,加速獵物的死亡,達到獵食的目的。

聰明又殘忍的雀中猛獸

伯勞鳥大都棲息在丘陵開闊的林地,有棘的樹木或灌叢之中。最常見的種類有紅尾伯勞,虎紋伯勞,棕背伯勞,灰伯勞。在各個地方對伯勞鳥的叫法也是不一樣的。就比如在北方一般都叫它鷹不落。對於這個稱呼,應該是北方的人對它的生性和日常捕食的習性有所了解之後得來的。光聽著名字就覺得這小鳥並非善類。還有當地人說,鷹不落不僅會捕食小型的鳥類,甚至還會以捕食老鼠和蛇作為口糧,如此幼小的身軀竟然能捕捉到蛇和老鼠,確實讓人難以置信。那麼伯勞鳥為什麼喜歡懸掛屍體呢?在我們人類中看似如此渺小的小鳥,它是真的殘忍嗎?

其實這只是它為了方便自己食用獵物所用的方法。因為伯勞鳥的爪子很小,無法用爪子撕碎獵物,所以才會想到這個辦法。雖然看起來,聽起來很殘忍,但是這也是它為了生存而想出的餵食方式。拋開殘忍一說,我們也不得不說,它的確是一個聰明的鳥兒。加上殘忍一詞,又可形容它是聰明又殘忍的雀中猛獸。

專情顧家,互助友愛

伯勞鳥繁殖速度很快,由雌鳥孵蛋,大概二個星期就可以出生。它在外名聲雖惡,但是卻是一個非常有家庭擔當的鳥兒。而且據研究發現,伯勞鳥十分的專情,雄性和雌性之間成為夫妻之後,便不會再去外沾花惹草,就像我們人所說的是一夫一妻制。並且在有了家庭和孩子之後,它們都會強烈地捍衛自己的領土不受侵犯。除此之外,對同種類的其他鳥兒,伯勞鳥還會放棄自己繁殖的機會,幫助其他同類鳥撫育下一代。在生物學中這種行為被稱作:「合作繁殖」。

結語

伯勞鳥雖然被稱為是鳥中屠夫,但是畢竟從它自身的條件出發,它還是一個十分渺小的存在。因為就算有再厲害的爪子和嘴巴,但是畢竟身材幼小,在面對大型動物的攻擊時,還是會受到傷害,甚至丟掉性命。就比如比它體型大的烏鴉或者喜鵲面前,它很可能無法逃脫被獵殺的命運。但是大自然是它生存的家,為了活著就還是必須在複雜危險的自然界做出更加努力的抵抗和捍衛,這是大自然的生存法則。每一個生命都有它們存在的意義,就像人類,生存在這個世界就是為了更好地生活和為社會創造出更多的不可能,我們的世界就是各種各樣生命共同組成的大家庭,所以尊重生命,尊重大自然吧,讓我們得以繼續生存發展下去。

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麻三看鳥 伯勞
    無法掙脫 但又一直貫穿了疼痛的身體這位機械屠夫就叫伯勞 伯勞其實是一種體長不過25cm的小鳥在中國它甚至一度是懷春少女的形象代言人孟郊有一首《臨池曲》池中春蒲葉如帶 我們台州最常見的就是棕背伯勞,喜歡林旁、農田、果園、河谷、路旁和林緣地帶的喬木樹上與灌叢中活動,有時棕背伯勞也在田間和路邊的電線上東張西望,一旦發現獵物立即直下捕殺,然後返回原處吞吃,當然它也喜歡在空中捕食飛行的昆蟲和小鳥
  • 《詩經》裡的伯勞鳥
    後來,在前面細分出一個芒種,它與夏至如同一個人的前後腳兒一樣,跨進了仲夏。於是天熱起來了,雨多起來了。南中國進入了梅雨季節。螢火蟲開始出現了,《詩經》裡的小鳥——伯勞也開始鳴啾起來。勞燕分飛的勞字,指的便是它。伯勞在古籍中有多個名字。《易緯.通卦驗》解釋伯勞,夏至感應陰氣而開始鳴叫,冬至而止。伯勞也叫鵙(jú音 橘)。《禮記.月令》上說:仲夏之月,鵙始鳴。
  • 你知道世界上最變態,最血腥殘忍的鳥嗎
    伯勞鳥俗稱胡不拉,是重要的食蟲鳥類。它們的主要特點是嘴形大而強,上嘴先端具鉤和缺刻,略似鷹嘴。翅短圓,通常呈凸尾狀。腳強健,趾有利鉤。性兇猛,嗜吃小形獸類、鳥類、蜥蜴等各種昆蟲以及其他活動物。殘忍血腥享受
  • 慈谿有一種鳥叫伯勞,「勞燕分飛」中 「勞」說的就是它!
    朋友,你見過這種鳥嗎?是額部和頭部的兩旁黑色,頸部藍灰色,背部棕紅色,有黑色波狀橫紋的。其主要特點是嘴形大而強,上嘴先端具鉤和缺刻,略似鷹嘴。翅短圓,通常呈凸尾狀。腳強健,趾有利鉤。  去年1月,筆者在慈谿市人民醫院的小公園內,第一次用相機拍攝到了它。後經過多方查證,獲知這種小鳥的鳥名叫「伯勞」。伯勞又名「鵙」(讀作「局」)或「鴂(讀作「覺」),俗稱胡不拉。
  • 麻雀那麼小的鳥,下可吃蛇上可吃大鳥,哪怕鹰鵰也不是其對手
    在這些看似人畜無害的,戰鬥力實則超強的生物中就有一隻是非常犀利的。它就是伯勞鳥。伯勞鳥的體形就如麻雀一樣,但是它的兇悍程度確是如老虎一樣的。伯勞鳥是一種食肉的小型鳥類,雖然它的體形非常的小,甚至體重一般都不超過3兩重。但就是這種鳥確是有著一般鳥類比肩不了的兇悍。在一些人看來,伯勞鳥還是比較殘忍的。伯勞鳥的嘴是其犀利的攻擊利器。
  • 每周一鳥 |棕背伯勞
    (攝影:小草)棕背伯勞的長相只能用酷炫來形容,粗黑的貫眼紋就像戴了墨鏡一樣;背、腰及體側的棕褐色又為它增色不少,顯得活力十足,與黑色交錯縱橫,熱烈與性感並存,色彩搭配簡直滿分!為什麼說棕背伯勞兇猛呢?看它吃什麼就知道了。
  • 農村話「富人不養屠夫漢,窮人不碰青笛仔」是真的嗎?有何含義?
    原來有一種分布較廣的鳥書名叫「伯勞」,相信愛鳥人士對它不陌生,由於它生性殘暴、愛吃肉食、且手段有些不講究,就像殺豬的屠夫一樣,所以就被人們稱作是「屠夫漢」了;另外那種鳥書名叫「繡眼」,主要因為它的叫聲悅耳,而且還有節奏感,就像是人們吹笛一樣,所以在我國的彎彎(我國某省的代稱,你懂的)
  • 在新疆叫大頭郎的鳥——紅尾伯勞
    紅尾伯勞英文名Lanius cristatus,為伯勞科伯勞屬的鳥類,俗名褐伯勞,由於頭佔的比例很大,新疆南疆農場把它們叫大頭郎。
  • 成語「勞燕分飛」中2種鳥,一種是燕子,另一種鳥兒是什麼?
    說到「勞燕分飛」這個成語,估計大家都知道什麼意思,說的是兩種不同的鳥兒各自飛向不同的方向,日常生活中我們更多的是用「勞燕分飛」這個成語來形容情侶或夫妻的分離別離。其實在「勞燕分飛」這個成語中有兩種鳥兒,大家知道是哪兩種鳥兒嗎?今天小編就來簡單給大家介紹介紹。
  • 布穀鳥真的很殘忍嗎?有何依據?
    布穀鳥真的很殘忍嗎?這個問題要是否成立,要看角度。從食性上看,布穀鳥並不是「劊子手」,它們不會攻擊其他的鳥類,只是以昆蟲為食,所以也算不上殘忍。但是,如果從繁殖習性上看,它確實很殘忍。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杜鵑鳥真的把自己的卵產在其他鳥的巢裡,之後就不管不問了嗎?
    「鳩佔鵲巢」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個成語,但是,你可能不會想到,在自然界中「鳩佔鵲巢」的戲碼經常的上演,尤其是在鳥類之中。不過,通常在鳥類中發生的「鳩佔鵲巢」行為,並不是一種鳥搶奪了另一種鳥的巢,而是一種鳥會將卵直接產在另一種鳥的巢中,讓別的鳥孵化、餵養自己的後代,而自己成了「甩手掌柜」,它們「只管生不管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杜鵑科和鶯科下的幾種鳥類了。
  • 鳥類壽命短、數量多,為什麼我們很少看到鳥的屍體?
    在自然界中,不同的鳥類壽命不同,不過不管是哪種鳥我們在現實中都很難見到它們死後的屍體。有人說:鳥在大限將至時,會拼命地飛向太陽,最後化為灰燼,所以,我們才看不到鳥類的屍體。當然並不是所有的蜂鳥壽命都很短,蜂鳥科下有350多種不同的蜂鳥,其中最小的蜂鳥是吸蜜蜂鳥,它的體長平均僅有5公分左右,體重僅有2克左右,它的平均壽命僅有1年左右,而翠鳥即使壽命最短的也有2年。
  • 勞燕分飛中的勞指的是什麼東西?是一種蝴蝶還是一種鳥
    「勞燕分飛」中的「勞」指的是什麼?這是螞蟻莊園10月19號今日莊園小課堂的問題,很多用戶還不知道答案,本文小編會為大家詳細介紹10月19日今天螞蟻莊園課堂小雞飼料答案。  今天的問題是:  「勞燕分飛」中的「勞」指的是什麼??  一種蝴蝶  一種鳥  答案:一種鳥  答案解析:「勞燕分飛」的意思是伯勞、燕子各自飛走,比喻夫妻、情侶離別。
  • 「飲鴆止渴」中的毒鳥到底是哪種鳥?
    在「飲鴆止渴」這個成語中,鴆是傳說中的一種毒鳥,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那麼這種叫做「鴆」的鳥到底長啥樣子呢?先秦時代著成的《山海經》中說:「鴆大如雕,紫綠色,長頸赤喙,食蝮蛇之頭,雄名運日,雌名陰諧也。簡單了說古人認為 「鴆」這種鳥像雕,愛吃毒蛇的頭,所以它自己也變得很毒。然而,在中國迄今為止,也沒有發現一種有毒的鳥類。
  • 湖南崀山飛來一對布穀鳥,借黃鶯巢生蛋不成,又騙伯勞替它養幼崽
    春末夏初,布穀鳥迎來了一年中談情說愛的繁殖季。地處湖南邵陽崀山腳下的村民,早晨起床常常聽到「布穀、布穀」的怪鳥叫聲,聲音清脆悠揚,悅耳動聽,但當地少有人見過它們的真實面目。其實這種怪鳥叫布穀鳥,在中國民間傳說中,布穀鳥是蜀國國王望帝杜宇死後化身而成的,它之所以日夜啼鳴,據說是在給老百姓催春祈福。
  • 愛鳥周 | 溫州最常見的十種鳥 觀鳥護鳥從認識鳥兒開始!
    藍天下,草木間,車水馬龍的喧囂裡您是否注意過那聲清脆的鳥鳴?您是否能叫出身邊的自然——鳥兒鄰居們的名字?本文分享溫州地區十大最常見鳥類的簡單辨識,與您一同從認識鳥兒開始,讓愛鳥護鳥變成一種習慣。
  • 為什麼鳳凰被稱為「不死鳥」
    鳳凰的起源差不多在新石器時代,是中國遠古傳說中的不死之鳥,素有「百鳥之王」的稱號,也被稱為丹鳥、火鳥、鶤雞等,與龍同為漢族民族圖騰標誌。鳳凰與麒麟一樣都是雌雄的統稱,鳳為雄,凰為雌,所以稱為鳳凰,但是有的人認為鳳是女的,這是錯誤的認識,古時鳳凰有很多的典故,其中有一曲名為《鳳求凰》,意為男子像女子表達愛意。
  • 自然界中有幾種「平頭哥」?
    平頭哥並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種野生動物,它就是蜜獾。從體型上看,成年蜜獾僅有不足一米的身長、25公分左右的肩高以及平均10公斤左右的體重,從這個數據看,它也就比我們的家貓大一點。那麼為什麼如此小體型的蜜獾會被稱為「平頭哥」呢?它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呢?我們簡單的來了解一下蜜獾。
  • 語文閒談 |《哈利·波特》中貓頭鷹是魔法師的寵物,在中國為什麼卻被稱為逐魂鳥、報喪鳥?
    若說鳥類中最招國人喜歡的莫過於喜鵲了,最不招人喜歡的莫過於烏鴉和貓頭鷹,烏鴉因為全身漆黑喜歡在墓地上徘徊而遭人嫌棄,那貓頭鷹呢?為什麼在《哈利·波特》中作為魔法師信使的貓頭鷹,卻這麼遭中國人討厭? 貓頭鷹在古代又被稱為鴟鴞(chī xiāo)、鴞或梟(xiāo),在春秋戰國時期就被認為是惡鳥,《詩經》中就有一首關於貓頭鷹的詩《豳(bīn)風·鴟鴞》:「鴟鴞鴟鴞,既取我子,無毀我室。」這是一首以弱鳥口吻控訴貓頭鷹的詩,這裡的「貓頭鷹」,不僅吃了主人公的孩子,還要來毀壞主人公的房屋,簡直就是惡魔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