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險、醫療險、健康險……近幾年又出現了「寵物險」這個概念。
養寵的人都知道,寵物在醫療方面的花費並不輕鬆,在醫院既花錢又費時。
對於寵物的健康,我們無法預見。隨著國內寵物市場的逐漸龐大,「寵物險」應運而生。不過國內「寵物險」從興起到如今這幾年,並不怎麼被大眾熟知,甚至都沒聽說過。
鏟屎官靜靜為自家狗狗lucky買了一份比較冷門的「寵物險」。隨著lucky年齡越來越大,身體狀況也大不如前了。今年5月,Lucky眼睛經常分泌黃色的液體,變得無精打採,靜靜趕緊求助寵物醫生。
結果檢查出來lucky是患了角膜潰瘍,治療及時才得以痊癒。更幸運的是,她們之前為狗狗購買的「寵物險」起了很大作用。原本住院治療花費下來要三千多,但「寵物險」理賠了接近兩千元錢,相當於減去了一半的醫療費用。
想到當初購買「寵物險」只花費了五百元不到。靜靜覺得有了這個「寵物險」,養寵物不用擔心寵物患病後產生的高額醫療費用了。
事實上,國外的寵物保險已經比較成熟了,推出的「寵物險」和人類保險一樣,市場和法律法規都比較健全。
而國內的寵物險早在2004年就已經出現。2004年,華泰保險率先推出了「小康之家」家庭綜合保險,把對寵物責任險以附加險的形式納入保險範圍。
那發展到現在,目前比較廣泛和受鏟屎官歡迎的「寵物險」有哪幾種呢?
第一類是寵物的醫療險
第二類是寵物第三責任保險
第三類是寵物綜合性保險
第一類不難理解,就是保障寵物醫療健康的。
在保險範圍內寵物患病以後的治療,能得到保險給予的醫療賠付金,很大程度上緩解了「鏟屎官」的經濟負擔。
第二類通俗來講就是為寵物闖的禍買單。
比如養的狗狗不小心咬到別人了,對造成的經濟損失進行賠付,是屬於消費類保險。
而第三類保險幾乎結合了另外兩種保險的保障項目,另外還增加了一些意外情況保障,這些保險所涉及的寵物包括各種犬類和貓。
比如某保險公司推出的「寵物寶」就涵蓋了寵物骨折等各類疾病116項,不僅如此,它還承擔了寵物第三責任險、寵物尋找廣告費用補償、寵物死亡慰問金等等。
如今市面上的寵物醫療險大部分涉及38項醫療項目,包含130多種疾病,一般的手術和常見疾病都在保險範圍內。
一年的保險費用也從380-2000元不等,相應的醫療賠付從5千-5萬元不等。
目前寵物第三責任險在市面上比較多見,包括咬傷路人、損壞他人財物甚至走失等產生的經濟賠償都在保險範圍內。此類保險費用相較寵物醫療險要低價很多,幾十元到兩百元不等。
但這幾種保險目前在內地只有部分城市推行,如北京、天津、杭州等。並且大部分保險公司會有一定的投保門檻,那就是「戶口」投保。寵物需要持有正規的「戶口」才能購買寵物險。
寵物保險條款規定:由公安部門、衛生防疫部門及其它有關政府部門檢驗合格的,並發放了養犬許可證明以及免疫證明的合法飼養的寵物犬才能購買此類保險。
有的保險公司拒絕對部分比較兇猛的大型犬種進行保險承保。
此外,寵物的年齡也會影響能否投保,一般標準為:已滿8周齡但未滿9周歲且身體健康的犬類寵物和已滿8周齡未滿11周歲且身體健康的貓類寵物可以投保。
業內人士推薦,應該針對不同類型和習性的寵物進行保險購買。如你家狗狗非常活潑,喜歡咬東西等可考慮第三責任險。如果它總生病或考慮到它年老後的身體,可以購買寵物醫療險。
調查發現,香港有30%-50%的寵物主人因為支付不起寵物的高額醫療費用而棄養寵物。在動物保護組織的呼籲下,保險公司終於推出寵物險。保險包含獸醫診療費、處方費、住院費、第三責任險等。價格則由1680港幣到3100港幣不等。希望以此來改善寵物被遺棄的情況。
不過,雖然國內的寵物市場潛力巨大,但發展較為緩慢。
有人認為「寵物險」是種商業手段,或者人們在買了保險後就不會對自家狗狗進行管教。但也有人覺得一份保險就是對寵物生老病死的保障,買個放心。
而購買「寵物險」的通常是年輕鏟屎官,他們對這種新型的保險比較認可。養狗的鏟屎官在保險的購買率上比養貓的要高一些,一二線城市人們更願意購買「寵物險」。
即便目前我們關於「寵物險」的市場及法律法規還在完善中,但隨著寵物逐漸成為人們家庭中的小小成員,對寵物的衣食住行乃至醫療健康保障都會越來越重視。
希望寵物的明天都是美好的,所有的一切都是有保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