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薛瑾
繼支付寶宣布推出「鼻紋識別」貓狗技術並聯合眾安保險、大地保險推出寵物險後,陽光財險近日與第三方平臺合作推出新的寵物保險產品。截至目前,中國人保、中國平安和中國太保等大型險企對寵物保險領域均有涉足。
「吸貓」「擼狗」風潮席捲,「它經濟」迎來風口,「它經濟」產業鏈正在不斷延伸。業內人士表示,我國寵物保險的覆蓋率不到1%,寵物保險市場將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
並非新事物
「給貓狗看病價格並不便宜,動輒成百上千元」「現在去寵物醫院隨便看個病都要幾千甚至上萬」,道出不少「鏟屎官」的心聲。能幫助寵物主分攤一部分風險和資金壓力的寵物險,近年來悄然成為不少「鏟屎官」的新選擇。
有養貓人士直言,「貓病太貴、自己太窮。」被網上寵物險的廣告精準推送後,他對這一險種有了興趣。「畢竟三位數的保費(我付的),五位數的保險金額(賠我的),聽起來是在白送錢,甚至讓我覺得最後貓主子健健康康用不上也不虧,少一頓海底撈的事,就當買個高興。」
一位「鏟屎官」寶媽在網上搜兒童商業保險,順便搜到了寵物保險,順手給自家萌寵買了個保險。
對於支付寶利用「鼻紋識別」支持寵物險,一位保險人士表示:「雖然我不是一名『鏟屎官』,但作為保險從業人士,對於技術進步帶來的保險變革,我還是非常支持的。」
支付寶進軍寵物保險市場讓這一險種的曝光率提高,但業內人士指出,寵物保險不算新鮮事物,中國平安、太保等保險巨頭有專做寵物保險的業務板塊。投保對象多以貓狗為主,其它寵物的保險暫時不多。
冷門產品
寵物保險在功能上類似於人類的醫療保險,性質上屬於財產保險,一般在寵物生病或發生意外時,償付寵物主人需要支付的費用。
「寵物保險是一種非常小眾的產品,產品少,且穩定性低,有些產品賣幾個月就停售了。」有保險業內人士指出。
據了解,國內寵物保險始於2004年,華泰保險當年首家推出了針對寵物的第三者責任險。隨後,太平洋產險等保險公司相繼推出寵物第三者責任險。2014年,中國人保和中國平安相繼推出寵物醫療保險,寵物保險家族擴容。2016年,太平洋保險推出了寵物醫療保險。
分析人士指出,這種產品目前不能實現穩定的盈利,更多的是充當獲客工具。
「保險產品的設計,要考慮到標準化、透明度、利潤等方面。寵物很難做到標準化,信息不透明,寵物的病歷病史無法做到信息化和準確化,保險公司做這件事實際上是性價比極低的。」某保險經紀公司銷售總監說。
綜合保險責任、保額、賠付限額、報銷比例等因素測算,「在比較理想的狀態下,實際節省的成本也不到50%,作為保險產品而言,這樣的效果實在很難讓人滿意。」上述保險人士稱。
海外市場紅火
在海外一些國家,寵物保險已經發展成為了一門成熟且熱門的生意。瑞典寵物參保率達40%,是世界上寵物保險覆蓋率最高的國家,英國寵物參保率約25%,日本寵物保險覆蓋率達6%-7%,在亞洲國家中排名第一。
美國寵物保險覆蓋率雖然不高,但寵物險市場在快速發展,目前已經形成Healthy Paws、Figo、Petplan、Embrace、Pets Best、Nationwide、ASPCA等眾多機構爭奪市場份額的局面。
日前美股市場熱門股——美國科技保險公司Lemonade7月中旬也推出了寵物保險,這是該公司自2016年推出房客/房屋所有者保險以來,首次進入寵物保險領域。
Lemonade首席執行丹尼爾表示,公司大約70%的客戶擁有寵物,但在美國只有1%-2%的寵物主人擁有寵物保險。這一「落差」讓他看到了巨大的市場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