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五大險企保費收入情況;上海首批「商標保險」籤約;險資打新...

2021-01-09 騰訊網

「悅保科技」帶您快速了解保險行業資訊

——領先的車險SaaS系統和OCR識別技術服務

PayActiv融資1億美元

PayActiv是一家由僱主贊助的賺取工資途徑和「整體金融健康平臺」,在Eldridge領導的C輪融資中獲得了1億美元的投資,現有的PayActiv股東Generation Partners和Ziegler Link Age Fund II也參與其中。PayActiv還與退休解決方案提供商Security Benefit建立了可擴展的可變融資設施。

PayActiv成立於2012年,總部位於加州,員工可以按需獲取自己的工資。該公司目前為超過1000家企業的400多萬名員工提供服務,涉及零售、食品服務、業務處理服務以及超過400家老年生活和醫療保健企業。該公司的客戶包括沃爾瑪(Walmart)、Wayfair、Ibex Global等公司。該公司稱,在實施這項服務時,僱主們發現員工流失率有所下降。

Eden Health獲2500萬美元B輪融資

國家醫療機構Eden Health宣布,它已獲得2500萬美元的B輪融資,由Flare Capital Partners牽頭,Stone Point Capital的負責人參與其中。這輪融資使Eden Health的總融資達到3900萬美元。

Kin在B輪融資3500萬美元

總部位於芝加哥的家庭保險公司Kin Insurance宣布了一筆3,500萬美元的B輪融資,牽頭方是Commerce Ventures,參與方包括Hudson結構化資本管理公司、榮險公司、QED、Alpha Edison、Allegis NL Capital、Avanta Ventures (AAA級保險公司CSAA Insurance Group的風投部門)和August Capital。

這輪融資使Kin自2016年成立以來的總投資額達到8600萬美元。這筆投資是在Kin獲得監管機構批准成立Kin Interinsurance Network (Kin)不到一年之後進行的。Kin是其互惠交易平臺,是一種與客戶分享承保利潤的保險公司。在最新一輪融資中,該公司計劃將其在佛羅裡達州試行的解決方案推廣到美國各地的房主從受惡劣天氣影響最嚴重的州開始。

7月份五大險企保費收入情況

近期,A股五大上市保險公司陸續公布了2020年前7個月原保險保費收入情況。

據統計,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人保、中國太保和新華保險2020年前7個月共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6744.39億元,同比增長6.58%。

壽險業務方面,五大上市險企中,僅有中國人壽、新華保險實現了正增長,分別為4551億元和1072.51億元,同比增長12.34%和30.07%。

相較於壽險業務的分化,財險「老三家」的業務則呈現出穩健發展的態勢。

今年1-7月,人保財險累計原保費收入為2766.34億元,同比增長4.31%;平安產險累計原保費收入1682.21億元,同比增長11.40%;太保產險累計原保費收入889.11億元,同比增長13.34%。

險企扎堆調研布局醫療健康產業 看好長期發展趨勢

「保險機構現在已成為健康產業的投資方、醫療服務的支付方、重大疾病預防管理的參與方。」原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日前在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舉辦的醫療健康產業投資論壇上表示。

從保險巨頭中國人壽、中國平安、泰康保險等打造醫養大健康生態圈到中小型險企前海人壽自建自營醫院,再到新興網際網路險企眾安在線上線網際網路醫院、形成「醫+保+藥」閉環,加速布局醫療健康領域已經成為當下保險行業的潮流。與此同時,醫療健康相關股票或被重倉,或頻繁現身機構調研名單中。(中國證券報)

上海首批「商標保險」籤約

解放日報消息,上海首批商標保險集體籤約儀式近日舉行,安信農業保險公司分別與伽藍(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上海企業籤訂了商標維權投保協議,保費總計11.9萬元,涉及16件註冊商標,保障額度達到336.6萬元。在市知識產權局指導下,安信農業保險公司設計了體現上海特色的商標保險產品,商標保障額度按企業交納保險費的30倍計算,可多次索賠,上不封頂。

老保險人王憲章病逝 曾帶領中國人壽成功在紐約和香港上市

澎湃新聞消息,8月15日,中國人壽集團發布訃告稱,王憲章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8月14日19時37分在北京逝世,享年78歲。王憲章同志1965年8月參加工作,2008年9月退休。

王憲章去世之前,還擔任著廣東順威精密塑料股份有限公司(順威股份,002676.SZ)的董事長。8月13日晚間,順威股份公告稱,於近日收到董事長王憲章先生的醫院證明,王憲章因身體原因在一定時期內不能履行董事長(法定代表人)職責。為保證公司正常運作,公司董事會已重新選舉公司第五屆董事會董事長。

對於中國人壽集團而言,王憲章無疑是一個裡程碑式的人物。王憲章畢業於東北財經大學,2000年初,他出任中國人壽保險公司總經理。在此之前,王憲章已在保險行業工作了30多年,歷任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大連分公司總經理、遼寧省分公司總經理、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副總經理、中保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兼任香港中保集團總經理。

險資打新熱情高漲:動用資金遠超去年 瞄準電子醫藥等行業

今年以來,險資打新動用的資金規模已超去年全年。

數據顯示,截至8月14日,共有86家保險機構的326個資金帳戶參與打新,險資參與首發網下配售動用資金規模接近5.7萬億元,已超過去年全年的1.95萬億元。

多位險企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今年以來新股發行數量明顯增多,險資把握住股市結構性機會,加大權益浮盈實現力度。展望後市,三四季度險資將重點關注地產竣工後產業鏈的業績釋放、部分低估值周期行業的估值修復等。(中國證券報)

保險公司電銷紛紛轉行?上半年電話營銷規模保費同比大降超30%

近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簡稱保險業協會)對外發布《2020年上半年壽險電銷行業經營情況分析報告》顯示,上半年,共有21家人身險公司經營壽險電銷業務,累計實現規模保費69.22億元,較2019年同期下降了30.35%。

而與之形成對比的是,網際網路人身險規模保費實現平穩增長。據保險業協會對外發布的《2020年上半年網際網路人身保險市場運行情況分析報告》顯示,上半年,共有59家公司經營網際網路人身險業務,累計實現規模保費1394.4億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12.2%,36家公司規模保費實現不同程度正增長,網際網路人身保險業務保持平穩增長。(每日經濟新聞)

上半年壽險電銷行業總銷售人力同比下降12.85%

根據《2020年上半年壽險電銷行業經營情況分析報告》披露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壽險電銷人員招聘工作受到較大影響。截止6月30日,壽險電銷行業總銷售人力為61436人,較年初下降了8.27%,較去年同期下降了12.85%。其中2月份新增銷售人力和脫落人力均為上半年最少,分別為2135人和7338人;5月份脫落率為上半年最高,達23.18%,當月脫落人數為13554人;6月份新增銷售人力最多,為13756人。

相關焦點

  • A股上市險企11月份保費環比同比雙降
    上市險企11月份保費收入緣何出現環比、同比「雙降」?國泰君安非銀金融首席分析師劉欣琦認為,主要源於壽險公司的業務重心已轉向明年的「開門紅」,預計12月份保費收入仍可能進一步下滑。截至12月15日,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太保、新華保險等5家A股上市險企悉數披露11月份保費數據,合計實現原保費收入1334.7億元,環比下滑3.5%,同比下滑8.1%。受此影響,今年前11個月,A股五大上市險企累計實現原保費收入23270.5億元,同比僅增長4.30%,較前10個月5.16%的同比增速持續回落。
  • A股上市險企11月份保費環比同比雙降 壽險業務轉為主攻明年...
    截至12月15日,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太保、新華保險等5家A股上市險企悉數披露11月份保費數據,合計實現原保費收入1334.7億元,環比下滑3.5%,同比下滑8.1%。受此影響,今年前11個月,A股五大上市險企累計實現原保費收入23270.5億元,同比僅增長4.30%,較前10個月5.16%的同比增速持續回落。    上市險企11月份保費收入緣何出現環比、同比「雙降」?
  • 群益證券(香港)--保險行業2020年11月上市險企保費收入綜評:保費端...
    從壽險方面來看,11月五家上市險企共實現壽險保費收入721億,YOY降5.6%,表現依舊弱勢,估計和險企將重心轉移至開門紅有關。今年11月五家上市險企共實現壽險保費1.53萬億,YOY增3.9%。  平安壽險11月實現保費收入291億元,YOY降1.2%,降幅較10月持平,前11月累計降2.5%至4673億。
  • 上市險企開門紅分歧加劇;平安革命傳統壽險丨保險周報(2.17--2.23)
    ,健康險市場將迎倍數級增長  健康險:將迎倍數級增長,預計二三季度迎高峰期  打消企業復工顧慮 多地探索「政保合作」新模式  險資大調查:最看好A股、願意繼續加倉、呼籲提升投資上限  險資密集調研「中小創」  保險資管業協會:首批兩隻抗疫保險資金債權投資計劃成功註冊  新冠肺炎納入上海保險企業保單範圍
  • 32公司逃離險企 永安保險等股權出售難(1)
    新京報記者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官網不完全統計,截至7月9日,共有和諧健康、華泰保險集團、安盛天平、農銀人壽等20家險企披露了股東變更的相關信息,比上年同期的6家同比增長超兩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險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對新京報記者解釋稱,今年險企股權變動較多,或許與2018年新實施的股權管理辦法有關,有些公司不完全符合規定,所以在股權上做一些調整。
  • 5大上市險企淨利潤超2700億,各家「成績單」成色幾何?
    淨利潤普漲,光投資就賺超5000億五大A股上市險企2019年的淨利潤表現非常亮眼。《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統計其2019年報發現,五大險企共計實現歸母淨利潤2723.95億元,同比大增72.2%。不過,五大上市險企業務板塊有所區別,中國平安為大金融,包括壽險、財險、銀行、資管等,中國太保、中國人保則以財險和壽險為主,中國人壽與新華保險側重於壽險等領域。縱觀各家年報,去年的「減稅」紅利和投資業績大漲成為淨利潤普漲的共同原因。
  • 3月保費大增92%,疫情下保險行業迎來機會
    最近,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太保、中國平安、新華保險等五大上市險企陸續發布了一季度保費業績。數據顯示,3月五大上市險企共取得原保費收入2761.7億元,環比增長92.4%。其中,中國人壽增幅最大,原保費收入798億元,環比增長高達131.3%。
  • 12.01丨家居巨頭宜家進軍保險市場;三季度保險消費投訴3.7萬件
    今日公司  太保壽險與上海信託籤署「對接信託服務合作協議」  11月30日,太保壽險與上海信託「對接信託服務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在上海舉行。他提到:如橫琴人壽反映,由於壽險行業具有盈利周期長、前期投入大等特點,在發展初期的短期財務指標暫時無法滿足《橫琴新區促進總部經濟發展辦法》裡的「保險公司年度保費收入2億元以上且年度繳納企業所得稅、增值稅合計不低於1000萬元」的條件,尚未獲得總部經濟的地位,建議根據壽險實際予以協調解決。
  • 龍頭持穩 中小險企增配A股 險資調倉按轡徐行 明年布局主線隱現
    A股上市公司三季報剛剛披露完畢,多家險企開始有了新動作。中國證券報11月5日從多位保險資管人士處了解到,近期他們正在研究今年四季度和明年的險資投資布局。多位險企人士透露,從三季度保險公司持股數據看,總量上持股標的數量有所減少,持股集中度有所提升。
  • 六大上市險企保費增長9.6% 誰是大贏家?
    保險業2019創史上最好表現,六大上市險企保費增長9.6%,誰是大贏家? 摘要 【保險業2019創史上最好表現!六大上市險企保費增長9.6% 誰是大贏家?】2019年合計原保費約2.57萬億元,同比增長9.58%,比我國GDP增速6.1%高出近3.5個百分點。
  • 財聯社保險周報(12月7日)
    收益率達8.16% 險資前三季度權益投資又跑第一名險資持續加大權益投資力度 股票與基金持有餘額已超2.7萬億元多家險企連日來加倉金融股 有個別頭部公司倉位已加足上一輪牛市,仿佛就在午飯前!值得注意的是,仍有31%保險行業工作者月收入不足6000元。4、10月份車險非車險業務雙承壓 財險公司保費收入環比下降24%財聯社12月2日訊,銀保監會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財險公司共取得原保險保費收入11506億元,其中,車險保費為6827億元。
  • 財聯社保險周報(9月7日)
    新三板保險中介中考放榜:淨利潤「兩重天」 退局者頻現報告稱90後正成為新一代「保民」近三成買了養老險3家新三板掛牌險企半年考:利潤總額投資收益率齊上漲上市險企競相升級「基本法」8月份保險業共計被罰945.7萬元,環比降48.7%二季度保險業償付能力充足率小幅下降上半年網際網路財險保費收入371.12億元同比下滑2.73%
  • 險企半年發債526億;陽光保險高層減薪;險企應對安順公交車事故
    如果購買了車損險和涉水險,在遇到此類情況時,則通過尋求保險理賠來降低損失。上海銀保監開展意外險市場清理整頓7月7日,據《上海證券報》報導,上海銀保監局向在滬各保險公司下發通知稱,擬開展轄內意外險市場清理整頓和亂象整治工作。
  • 2020年人身險4大預判:競逐下沉市場、吸納精英、大小險企分化
    保費恢復性增長之下,業務結構顯著變化,以健康險為代表的保障性產品高速增長;公司代理人數量有增有減,但摒棄人海戰術、注重質態提升已經成為共識;科技加速轉化為生產力,賦能保險價值鏈關鍵支點……更直接的改變是,老七家保險公司先後完成核心管理層更替,提出新一輪發展戰略,長期被詬病同質化的險企經營策略真正開始走向分化……
  • 壽險銀保新單降了快7成!「最冷」二月倒逼險企開拓線上渠道
    來源:券商中國據券商中國記者的不完全統計,今年前2月,壽險業銀保市場新單規模保費同比下降超40%,其中2月份單月新單規模保費同比下降達69%。與往年相比,今年2月份銀保市場新單規模保費降至七年來低點。數據慘澹的背後是保險展業陷入困境,保險公司亟需加強線上化運營,改善經營效果,紛紛推動客戶運營和銷售轉上線上化,但是現實是,很多工作並沒有準備好。
  • 財聯社保險周報(11月23日)
    車險綜改衝擊波:人保平安10月份車險保費環比降幅皆近兩成普華永道:新形勢下能力驅動的保險投資趨勢曹德云:險資未來將更加注重主動管理能力和產品化發展香港保險中介操守投訴佔比達30%五大上市險企前10月保費齊增國內已在開發新能源車專用保險前三季度網銷車險保費收入160億元,同比下滑24%
  • 五大上市險企總投資收益超五千億 平安同比增速領頭 誰又墊後?
    財聯社(上海,記者 丁豔)訊,隨著中國人保年報披露完成,五大上市險企2019年業績皆已披露,其投資收益情況亦盡收眼底,五大上市險企總投資收益共計達5128.28億元。而在新冠疫情持續蔓延的2020年,全球資本市場出現巨幅波動,諸多險企資管高層均表達了對權益市場投資的青睞,「市場波動尤其是市場巨幅下跌情況下反而會給長線資金帶來長期買點,短期要重點防範風險。」
  • 去年狂賺5128億元 五大險企今年怎麼投?
    來源:金融1號院 隨著2019年年報的發布,五大上市險企去年的投資收益全部浮出水面。而險企在收穫去年良好投資業績的同時,也遭受了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衝擊,不僅業務節奏被打亂,投資形勢也發生了變化。具體來看,去年,中國平安取得總投資收益1912.63億元,同比增長113.7%;中國人壽取得總投資收益1690.43億元,同比增長77.7%;中國太保取得總投資收益669.78億元,同比增長31.1%;中國人保取得總投資收益492.00億元,同比增長17.0%;新華保險取得總投資收益363.44億元,同比增長15.1%。
  • 網際網路險企2019虧損近14億 易安財險涉嫌違法違規投訴量排名第一
    而安心保險在在年度報告中提出,在2019年加強費用管控,費用開支情況有所改善,但受往期業務賠付影響,仍存在虧損,導致淨資產減少,實際資本下降。從保費收入來看,四家保險公司中僅易安財險的保費收入同比減少,其餘三家的保費收入均比上一年有所增長,其中,泰康在線和安心保險增長幅度較大。
  • 保險行業開門紅缺席:疫情下,為什麼投保的人反而少了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保險業的日子並不好過,中國平安、中國人保、中國人壽、中國太保以及新華保險五大上市險企均於近期公布今年1月、2月保費收入,前兩個月保費總收入6719.74億元,同比上漲4.3%,而2月份的保費總收入1435.39億元,環比大幅下降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