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益證券(香港)--保險行業2020年11月上市險企保費收入綜評:保費端...

2020-12-18 同花順金融服務網

  【研究報告內容摘要】

  中國平安(601318)、中國人壽(601628)、中國太保(601601)、新華保險(601336)、中國人保(601319)近期陸續公布其11月份保費數據。從壽險方面來看,11月五家上市險企共實現壽險保費收入721億,YOY降5.6%,表現依舊弱勢,估計和險企將重心轉移至開門紅有關。今年11月五家上市險企共實現壽險保費1.53萬億,YOY增3.9%。

  平安壽險11月實現保費收入291億元,YOY降1.2%,降幅較10月持平,前11月累計降2.5%至4673億。從保費拉動的結構來看:11月新單保費76億,YOY降9.6%,續期保費215億,YOY增2.1%。從累計數據來看,前11月新單累計降10.7%至1327億,續期累計增1.2%至3346億。

  中國人壽2020年11月實現保費203億元,YOY降2.9%。從累計保費來看,前11月累計增8.3%至5659億,增長依舊好於同業。

  新華保險2020年11月實現保費74億元,YOY降37%,公司本月降幅較大和去年同期基期走高有關(新華去年11月銀保躉交放量)。公司前11月累計增17%至1526億,整體表現好於上市同業。

  人保壽險11月實現保費收入63億元,YOY增29%,前11月累計增5.0%至1210億。從險種來看,健康險為壽險保費增長主要推動。

  太保壽險11月實現保費收入90億,YOY降3.5%。從累計保費來看,前11月保費YOY微降1.9%至2026億。

  從上市險企最新數據來看,11月平安、人保、太保共實現財險保費收入614億,YOY降11%。從車險來看,11月新車銷售繼續向好(據中汽協,11月新車銷售增13%),對車險保費有正向貢獻,且在消費升級(豪車銷售向好)背景下車均保費有望上升,不過新車險綜合改革背景下車均保費減少帶來車險增長壓力。從非車險方面,近兩月增速有所放緩,不過仍為險企未來主要發展方向。從累計數據來看,今年前11月共實現財險保費收入7974億,YOY增5.1%。

  人保財險11月實現保費收入286億,YOY降14%,保費增速回落可能仍受到車險綜合改革背景下車均保費下降影響。從累計數據來看,人保財險前11月保費YOY增1.1%至3989億。從人保的保費分項來看,今年意健險和農險依舊向好,實現兩位數增長。隨著新車銷售較好,也將對車險產生正向貢獻。財險行業規模效應明顯,人保基本上每年均承保盈利。我們依舊看好人保財險在行業龍頭地位的鞏固。

  平安財險11月實現保費收入218億元,YOY降12%。從累計數據來看,前11月增7.7%至2624億。從11月保費分項來看,車險降12%至156億,非車險降12%至62億。從累計數據來看,前11月車險增3.3%至1778億,非車險增18%至846億。

  太保財險11月實現保費收入110億,YOY持平,增速回落5.7pct。從累計保費來看,前11月保費YOY增13%至1360億。

  展望未來,一方面,疫情之後居民保險意識有望進一步被喚醒,且隨著人口老齡化,人均醫療支出提升,保險越來越成為一種剛性需求;另一方面從保險密度和保險深度指標上來看,中國目前依舊在世界上處於較低水準,有望進一步提升。

  目前險企負債端表現較弱,目前已進入開門紅準備階段,估計險企將積極備戰,1Q2021保費端或有較快增長動能。資產端方面,在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已回升至3%以上,資產配置壓力將有所緩解,壓制估值的主要因素在邊際減小。

  隨著宏觀經濟逐漸復甦,後續或繼續對長端利率產生一些支撐。

  保險股估值目前依舊處於歷史較低位置,從長期來看,此時為較好的買點。

  個股方面,中國平安積極推動壽險改革,科技應用水準好於同業,具備較強的競爭力,給與「買入」評級。中國太保專注主業,保費表現中規中矩,給與「買入」評級。中國人壽保費整體增長穩健,目前依舊為壽險龍頭,「買入」評級。

  新華保險今年來負債端擴張較好,且好於上市同業,管理層變更之後對保費增長有較大的訴求,「買入」評級。中國人保財險龍頭地位穩固,壽險正處於優化結構及渠道過程中,考慮目前社保正減持其A股,對股價產生一定壓力,我們更建議投資者關注估值極具性價比的H股。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cdl

相關焦點

  • A股上市險企11月份保費環比同比雙降
    截至12月15日,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太保、新華保險等5家A股上市險企悉數披露11月份保費數據,合計實現原保費收入1334.7億元,環比下滑3.5%,同比下滑8.1%。受此影響,今年前11個月,A股五大上市險企累計實現原保費收入23270.5億元,同比僅增長4.30%,較前10個月5.16%的同比增速持續回落。
  • A股上市險企11月份保費環比同比雙降 壽險業務轉為主攻明年...
    截至12月15日,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太保、新華保險等5家A股上市險企悉數披露11月份保費數據,合計實現原保費收入1334.7億元,環比下滑3.5%,同比下滑8.1%。受此影響,今年前11個月,A股五大上市險企累計實現原保費收入23270.5億元,同比僅增長4.30%,較前10個月5.16%的同比增速持續回落。    上市險企11月份保費收入緣何出現環比、同比「雙降」?
  • 7月份五大險企保費收入情況;上海首批「商標保險」籤約;險資打新...
    7月份五大險企保費收入情況 近期,A股五大上市保險公司陸續公布了2020年前7個月原保險保費收入情況。 據統計,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人保、中國太保和新華保險2020年前7個月共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6744.39億元,同比增長6.58%。
  • 3月保費大增92%,疫情下保險行業迎來機會
    最近,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太保、中國平安、新華保險等五大上市險企陸續發布了一季度保費業績。數據顯示,3月五大上市險企共取得原保費收入2761.7億元,環比增長92.4%。其中,中國人壽增幅最大,原保費收入798億元,環比增長高達131.3%。
  • 財聯社保險周報(5月11日)
    統一失能鑑定標準正被迫切需求 長護險細分護理人員仍有缺乏行業動態五大上市險企首季賺632億 利率下行投資端承壓人保財險原執行副總裁王和:保險業可考慮將應急產品常態化2020年一季度壽險公司利潤排行榜:不執行IFRS9的平安人壽淨利潤還是正增長178家險企首季交帳單:「老九家」賺錢佔比超八成,中小險企困境凸顯
  • 財聯社保險周報(11月23日)
    車險綜改衝擊波:人保平安10月份車險保費環比降幅皆近兩成普華永道:新形勢下能力驅動的保險投資趨勢曹德云:險資未來將更加注重主動管理能力和產品化發展香港保險中介操守投訴佔比達30%五大上市險企前10月保費齊增國內已在開發新能源車專用保險前三季度網銷車險保費收入160億元,同比下滑24%
  • 上市險企開門紅分歧加劇;平安革命傳統壽險丨保險周報(2.17--2.23)
    634.58億  2019年70家壽險公司合計淨利同比翻番,保費收入2.96萬億  2019年外資保險公司保費收入同比增近三成  專家測算今年流入A股增量資金規模或達5000億元  2019年四季度末保險公司總資產20.6萬億元,增長12.2%  今年1月保險資管機構債權投資計劃註冊規模超500億  56家險企超600
  • 財聯社保險周報(11月16日)
    此外,隨著「雙11」的到來,不少財險公司在綜改後,繼續對車險保費打折促銷,在「參考報價」基礎上,再打折幅度在8折-9折之間。同時,也有險企提供代駕、道路救援、送檢、安全監測等服務。3、2季度末險企平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242.6%11月10日,銀保監會披露2020年三季度銀行業保險業主要監管指標數據情況簡報。
  • 六大上市險企保費增長9.6% 誰是大贏家?
    保險業2019創史上最好表現,六大上市險企保費增長9.6%,誰是大贏家? 摘要 【保險業2019創史上最好表現!六大上市險企保費增長9.6% 誰是大贏家?】2019年合計原保費約2.57萬億元,同比增長9.58%,比我國GDP增速6.1%高出近3.5個百分點。
  • 2021年保險行業投資策略:確定且持續的復甦,首選行業龍頭
    年初至今(2020年11月17日)申萬保險II下 跌1.6%,滬深300指數上漲19.5%,保險跑輸大勢。 A股上市險企股價表現顯著分化,純壽險領漲,排序:新華保險(21.8%)、中國人壽(21.0%)、中國平安(1.1%)、和中國太保(-10.0%)。
  • 財聯社保險早會(11月10日)
    參加存款保險的金融機構應當在境內各營業網點入口處顯著位置展示存款保險標識,確保進入營業網點的存款人能夠方便地識別本機構為參加存款保險的金融機構。此外,參加存款保險的金融機構自2020年11月28日起使用存款保險標識。
  • 財聯社保險早會(11月26日)
    >專業再保險公司Inigo獲8億美元融資,擬在勞合社推出美國保險科技創企Hippo獲3.5億美元巨額融資Metromile擬借殼上市,太保產險曾投資5000萬美元行業動態1、全國醫保電子憑證系統在南京首家試點醫院上線試運行
  • 5大上市險企淨利潤超2700億,各家「成績單」成色幾何?
    2019年5月,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了《關於保險企業手續費及佣金支出稅前扣除政策的公告》,自2019年1月1日起執行,公告規定,保險企業的手續費及佣金支出,不超過當年全部保費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後餘額的18%的部分,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準予扣除,並允許超過部分結轉以後年度扣除。而此前財險公司和壽險公司準予稅前扣除的比例分別為15%和10%。
  • 保險周報(12月21日)
    上市險企11月保費未見明顯改善,躉交依賴重現,車險綜改衝擊波繼續銀保監會黃洪:前11月人身險保費收入3.1萬億元 同比增7.4%銀保監會黃洪:險企中短期業務保費佔比僅4% 較2015年下降近九成上市險企全年市場版圖出爐 新華保險增速最快
  • 財聯社保險周報(3月30日)
    銀保監會鼓勵險企為中小微企業提供增信措施 人身險公司可適度延長保單質押貸款期限行業動態中泰證券:預計3月險企新單環比數據改善上海4月1日起將全面實施車險電子保單香港擬建立保險連接證券制度,擴展自保公司承保範圍1月保險業經營數據公布!
  • 上市險企2019年原保費排名出爐 中國平安奪魁新華保險墊底
    《電鰻快報》文/李萬鈞近日,A股5家上市保險公司中有4家已經披露了2019年的原保費收入,中國太保則披露了2019年前11個月的原保費,這基本確定了原保費規模的排名。《電鰻快報》統計對比發現,2019年原保費總規模排名第一的是中國平安,高達7946億元,中國人壽和中國人保均超過5000億元,中國太保2019年1-11月份的原保費收入3272億元,新華人壽2019年原保費收入1381億元。儘管中國太保尚未披露全年數據,但5家上市保險的原保費規模排名基本定型。
  • 2020年人身險4大預判:競逐下沉市場、吸納精英、大小險企分化
    本文是國壽股份戰略規劃部的心血之作(原題《2019年人身險市場回顧及2020年行業發展趨勢展望》),在回顧2019年基礎上,展望2020年人身險行業發展走勢,文章預判,2020年人身險發展動能轉換,將加劇市場經營主體在競爭、產品、隊伍、科技等方面策略分化。
  • 保險合同新會計準則擠出壽險保費收入「水分」
    正是由於對保險公司影響太大且執行起來過於複雜,在保險合同新準則的修訂過程中一度面臨行業的質疑聲,以及對於是否能夠順利切換的擔憂。從最後落定的保險合同新準則來看,最終的實施日期分為2023年和2026年分步實施。 「行業內的質疑可能更多地基於對準則的不理解。事實上,我們不能光看對險企收入的影響,新準則從長遠來看其實是有益的。
  • 保險行業開門紅缺席:疫情下,為什麼投保的人反而少了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保險業的日子並不好過,中國平安、中國人保、中國人壽、中國太保以及新華保險五大上市險企均於近期公布今年1月、2月保費收入,前兩個月保費總收入6719.74億元,同比上漲4.3%,而2月份的保費總收入1435.39億元,環比大幅下降72.8%。
  • 財聯社保險周報(9月7日)
    11、上半年網際網路財險保費收入371.12億元同比下滑2.73%8月31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公布《2020年上半年網際網路財產保險市場業務數據通報》。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網際網路財產保險業務同期出現負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