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退潮帶來的月光,你是時間捲走的書籤,你是溪水託起的每一頁明亮,我希望秋天覆蓋軌道,所有的站牌都寫著八月未完。——張嘉佳
有沒有那麼一個人,在一路黑暗之中,給你微弱的光亮?有沒有那麼一個人,在陷入沼澤之時,仍舊沒有放開你的手?有沒有那麼一個人,一直陪著你走過遙遠的路?對於華羅庚來說,吳筱元就是這樣珍貴的存在。
數學天才華羅庚
提到「華羅庚」這個名字,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他是一位數學天才,為中國的數學事業貢獻良多,1910年出生於江蘇常州。這位數學大師的成長之路充滿著坎坷和苦難,成功之路向來不是一帆風順的。
華羅庚的家庭非常貧困,貧困到什麼程度呢?家裡只有兩個房間,一間是起居室,一間則是廚房兼客廳和飯桌。一家人擠在這樣小的空間裡,經濟條件限制了生活空間。
但是父母對於華羅庚付出了他們能夠給予的所有,為了能讓華羅庚有一個獨立安靜的環境,父母把臥室讓給華羅庚,而住進一間不到8平米的小房間。
華羅庚從小便表現出對數學的極大興趣,並且有著極強的數學思維和計算能力,這一點讓當時他的小學老師十分驚訝,但是華羅庚因為家裡十分貧困,連上完小學的學費都支付不起。
老師們不忍心看到這樣一個聰明的小孩子荒廢學業,所以學校老師自發募捐學費,華羅庚的小學學費基本上是老師募捐的,他能念完小學,也多虧了這樣一群熱心腸的人,就這樣華羅庚好不容易念到初中畢業。
初中畢業之後,華羅庚輟學了。原因很簡單,因為再也沒有資金來源能夠支撐他的學業,無奈之下,華羅庚離開了學校,但是他並沒有放棄學習這件事。
如果華羅庚在離開學校之後放棄了學習,那麼現在數學史上就少了這樣一個天賦異稟的數學天才,這是一個非常可惜的事情。幸運的是,華羅庚並沒有放棄學習數學。他在離開學校之後,依然堅持自學數學。
他白天打工,晚上在昏暗的燈光下學習數學,雖然華羅庚沒有接受正規的高中教育和大學教育,但是他成功學完了高中和大學的數學課程,甚至鑽研更加深入的數學知識。
攜手走過漫長路程的人
我們都知道後來的華羅庚成為了一位享譽世界的數學大師,聲名遠揚,但是在沒有成名之前,誰也不知道華羅庚會有這麼大的成就,畢竟那時的華羅庚只有一個初中畢業證書。
在華羅庚的生命中,有一位極其重要的女人,那就是他的妻子——吳筱元。時間回到兩人還沒有結婚前,他們在小時候就已經見過面了,但是那時兩人還是孩童,尚且不知道什麼是婚姻和愛情。
華家和吳家在他們小時候就口頭上說著娃娃親的事情,想讓這兩個孩子以後成為一家人,那時流行娃娃親,兩家也是這樣隨口說說。華羅庚和吳筱元的第二次見面是18歲,吳元落落大方,亭亭玉立,而那時的華羅庚也是青澀的帥氣少年,這一眼,讓他們覺得或許可以嘗試交往。
吳筱元並沒有嫌棄那時的華羅庚,他只有初中文憑,又是一個家徒四壁的窮小子,那時的吳筱元只是看對了眼,就毅然決然地嫁給了華羅庚。
婚後的兩人相處非常好,越來越投機。但是好景不長,美好的生活被一場疾病打破。華羅庚在結婚後的第二年得了名叫「傷寒」的病症,高燒不退,在當時的醫療環境下,「傷寒」是一種難以治癒的疾病,由於夫妻二人沒有積蓄,沒有錢去大城市看病,所以華羅庚的病一拖再拖。
後來這場病漸漸好了,但是卻給華羅庚帶來終生的殘疾,他得杵著拐杖才能走路。在華羅庚生病期間,吳筱元衣不解帶地照顧著,算一算當時吳筱元的年紀也才不過二十,日子過得十分清苦。
吳筱元並沒有放棄久臥病榻的華羅庚,她陪伴著華羅庚走過了一段十分艱辛的道路,所以吳筱元才有資格和後來的華羅庚一起分享榮耀,這個不離不棄的女人,支撐著這位偉大的數學家走向光榮。
在經歷了病痛之後,華羅庚開始尋找工作,他申請了中學教員的職務,並且發表了一些學術文章。金子就算被掩埋,最終也會有人發現屬於金子的光芒。
後來的華羅庚被清華大學數學系聘請為副教授,後來在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進行研究,他在數學方面做出了偉大的貢獻,為國爭光。關於華羅庚身份的標籤眾多: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聯邦德國巴伐利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研究員、原所長。
吳筱元的人格魅力
數學天才的成長之路不易,而數學家華羅庚的妻子也是極其不易,她支持著丈夫追求數學事業,隨著華羅庚的工作變動而搬家,照顧著子女和家庭。
不得不說,華羅庚的成功之中也有吳筱元的一份支持和堅守,她陪伴著華羅庚走過漫長的歲月,或陰暗,或光榮。無論丈夫是怎樣的,吳筱元一直都是他背後的女人。
華羅庚有一位學生十分出名,那就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數學家——陳景潤。陳景潤常常來到老師華羅庚的家中,每次陳景潤一來,作為師母的吳筱元總會拿出家中最好的食物招待他,熱情客氣。
在華羅庚去世之後,因為華羅庚對於國家做出的貢獻巨大,對於吳筱元,國家採取優厚的家屬撫慰政策。當時分配房子時,特地給吳筱元分配了一套大點的房子,讓她安享晚年。
但是吳筱元拒絕了,她說:「房子還是留給更需要的人吧。我現在只是一個人,又是個老人,怎麼能夠住那麼大的房子呢?還有許多中青年科學家和人才,一家三口甚至四口,都沒有房子住,應該讓他們搬進去,我就住在這個舊房子裡,踏實。」
她的話令人動容,房子她沒要,邁入老年的吳筱元依舊住著60平舊房,靠著退休金度日。這位科學家的遺孀,人格魅力令人折服,心中超越物質的那一份純真的信仰,值得我們敬佩。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