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墨西哥的土著語長期被壓制?還是西班牙殖民統治下的歷史遺留

2020-12-06 落筆曉生

導語

一個國家的形成往往充滿機遇和挑戰,也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特別是對於那些民族構成複雜和歷史遺留問題較多的國家和地區更是如此。比如各民族和不同人口之間的語言、民俗民風、社會地位等等錯綜複雜的問題。以墨西哥來講,這裡原本是印第安人的土地,在新大陸被歐洲人發現以後,被西班牙人殖民統治了300年,在墨西哥獨立以後,這裡不僅形成了複雜的人口分布,也形成了多種語言混合的情況,那麼在如此複雜多變的情況下,到底如何讓不同民族的語言進行平衡發展呢?這對墨西哥來說,不僅面臨著巨大的政策考驗,其政策執行的好壞也決定了未來國內的和平以及政治穩定。

墨西哥國內的人口和語言概況

墨西哥位於美州中部,在經歷三百年的殖民生涯以後,墨西哥的人口超過百分之六十為印歐 混血人,也叫做麥士蒂索人,其餘百分之三十是印第安人,剩餘百分之十為歐洲人後裔。對於麥士蒂索人的劃分,最開始的時候指是以血統為標準:印第安人和歐洲人的混血就被稱為是麥士蒂索人,後來把願意接受西班牙語言和文化的人都稱為麥士蒂索人。

在西班牙人到來之前,印第安人使用的是傳承了幾千年的納瓦特爾語,而西班牙人開始殖民墨西哥以後,西班牙語開始強勢取代了納瓦特爾語的地位,雖然在墨西哥建國以後兩種語言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由於印地安人口的持續減少,如何保存這些僅有的人口使用本族語言變得越來越艱難。

在墨西哥的官方語言中,西班牙語屬於第一語言,單墨西哥也並未將其定義為唯一的官方語言,而是和其他幾十種土著語言並列為官方語言,並且在政府的事務文件中,土著語言是得到默許和使用的,墨西哥政府對土著語言的重視和保護間接的推動了他們的發展和使用。但隨著西班牙語的傳播不斷擴大,印第安人放棄原有土著語言改為使用西班牙語的情況開始增加,這又進一步導致了墨西哥對保護土著語言的難度加大。

傳教士推動了墨西哥土著語言的發展

在西班牙人到達墨西哥之前,這裡的阿茲特克帝國使用的是各部落之間通用的納瓦特爾語。1525年,西班牙人通過不斷的戰爭,最終擊敗了阿茲特克最後一任皇帝誇烏特莫克所率領的反抗軍,控制了整個帝國,隨著殖民的開始,原先的納瓦特爾語也開始逐漸失去優勢。為了強化殖民滲透,西班牙王室頒布法令,要求印第安人必須學習西班牙語,同時在公共場合的交流也必須使用西班牙語,印度安人的土著語言只能在私人場合使用。

我們知道,在殖民的過程中,往往伴隨著傳教活動,遠渡重洋在墨西哥傳教的天主教徒們發現,在使用土著語言傳教的時候,印第安人的接受程度會更加快速,於是傳教士們悄然開始違背國王的命令。他們不僅開始學習和掌握大量的土著語言,同時也開始為這些原本沒有文字的土著語言創造文字,比如當時傳遍墨西哥大陸的納瓦特爾語就是出自這一時期的傳教士之手。很顯然,傳教士們並非是保護土著語言的「聖母」,他們只是覺得使用土著語傳教會跟家的方便,但這種無心之舉卻間接的為土著語言提供了保護,也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雖然有著傳教士對土著語言的間接推動,但在西班牙殖民墨西哥的時期,白人依舊是這個世界的主宰,並且隨著殖民活動的深入,墨西哥原有的種族結構被固化形成,印第安人始終處於社會的底層,而白人則高高在上,西班牙語自然就享有了至高無上的地位,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20世紀70年代。也就是說從墨西哥建國開始,掌握了統治權力的白人和混血人依舊把西班牙語當成是國家官方的第一語言,並且開展對土著語言的壓制,直到傳統印第安人的民族語言文化意識覺醒,墨西哥的語言政策才開始逐漸鬆動。

獨立建國後的語言推進政策

1821年,墨西哥獨立以後,以白人和混血人為主的統治階層開始建立,並倡導墨西哥只有一個民族和語言,既墨西哥只有墨西哥民族和西班牙語。所有的印第安族群都要學習西班牙語,這就造成很多印第安人無法適應,教學效果達不到預先的設想,最終印第安人被更加邊緣化,文盲率進一步提高。1857年,墨西哥頒布憲法開始實施所謂的雙語教學,也就是實行西班牙語和土著語言並行的策略,但這種過渡性政策並未考慮到當前的實際環境,比如,雖然很多小學生在低年級的時候可以學習土著語,但是在高年級的時候西班牙語就成為了唯一語言,學生們被迫做出選擇,要麼被同化,要麼因為自己無法適應或者被放棄掉。

於此相反的是,墨西哥在對土著語有意無意的打壓之下,更加積極的推進西班牙語的推進,不僅於其他國家展開西班牙語的交流和合作,還定期召開推廣和學習,從國家層面政府也一直強調推行西班牙語有利於國家統一和民族的團結。從這種截然相反的待遇可以看出,西班牙語的地位即便有法律的適當保護,但因為條例的不完善和不具備良好的社會環境,土著語的使用依然是一件非常棘手的難題。

墨西哥政府對多語言保護的反轉

到了20世紀70年代以後,隨著墨西哥印第安人的民族意識覺醒,他們開始積極的參與政府制定的各項政策,並且不斷的通過各種活動表達自己本民族的訴求,而不是像以前一樣消極的接受政府的打壓。至此,墨西哥開始改變對印第安人的相關政策,在2003年墨西哥通過的《印第安民族語言權利基本法》是針對保護印第安人語言權力的重要法律。他在法律上給予了印度安人在社會、司法、文化、政治、經濟中的全面鬆綁,讓印第安人能夠享受到上述領域中的所有權力。

同時它在法律上承認了土著語言是墨西哥多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土著語可以不受場合限制的使用,包括可以參與國家政府公文和文件中的使用,可以在法律上進行申辯和抗訴使用等。並且尊重支持印第安人選擇本民族語言學習的權力,同時全國開始大力的推廣土著語和西班牙同時進行的雙語教學,開展土著語言的深入研究和探索等等。

雖然墨西哥政府改變了以往對土著語言的態度,但還是難以掩蓋土著語言使用率逐步下降的事實。在19世紀末期,使用土著語言的比例大概佔到總人口的4成左右,到了20世紀末期,只佔有了不到一成,到了21世紀的初期,這個數字再度下降到百分之5到百分之7左右。很多印第安人雖然對自己的民族充滿著感情和留戀,但是他們在外出求學和謀生的過程中,很多時候會因為語言問題而遇到障礙,也就是說,雖然墨西哥政府頒布了相關政策,倡導大家使用土著語,但實際在社會的執行過程中並不理想,或者說還需要時間來消化。在面臨生存問題之下,大量的印第安人不得不轉而使用西班牙語,土著語的推廣和普及仍然充滿艱難。

雙語教學的失敗引發的思考

可以看出,墨西哥在針對本國的語言融合問題上在不同時期經歷了不同的政策,但總體來看,西班牙語在社會中的使用依舊強勢,但我們仍然可以看到,政府對於語言推廣和均衡上的奴隸,不管他是被迫的還是自願的,至少政府還是做了一些事情。比如從墨西哥實行雙語教學的觀點來看,他們也主要是為了將不懂西班牙語的原住民培養成均衡的國家公民,但實際效果卻不好,為何會這樣?

首先,政策的實施往往是個人意志的集約化產物,其實在好的政策,最終實施的還是個人,也就意味著個人對政策的執行是否到位決定了最終的效果。雖然政府發行了有利於土著語的推行政策,但是很多官員並未理解這一政策的實質好處,並且他們還抱著西班牙語仍然是改善印第安人境遇的唯一途徑,對政府實施的雙語教學採取消極和不置可否的應對態度。

其次,教育是一個體系化的過程,把某一環節做出改變並不意味著能將整個體系做出變革,在高度集權化的墨西哥政府的統治之下,他們在制定相關的程序和實施的過程中,由於施政時間的關係或者由於當地官員缺乏經驗,導致他們在具體落地政策的時候過於死板,也會影響政策執行的效果。

另外,即便是墨西哥政府想推廣土著語言和雙語教學,在長期的不良社會環境之下,很多印第安人的父母也片面的認為只有學好西班牙語才能夠擁有未來。政策制定和脫節導以及普通百姓對於土著語的認知局限性都讓雙語教學的政策收效不大。

結語

墨西哥的語言問題,我們也可以看成是國家和民族融合之路上的一部分,而出現這種問題的也並非只有墨西哥一個國家,在很多被殖民過的第三世界國家中或多或少會都出現這種本土文化和殖民文化相衝突的情況,語言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在長期的殖民統治過程中,由於殖民文化體系一直佔據領導地位,而原生文明則屬於從屬地位。

就像墨西哥一樣,即便是國家獨立以後,給予原生的土著語言推廣和支持,但長期壓制之下的畸形文明,不管是社會環境還是個人的主觀思想,都開始排斥和抵制原有的土著語言,所以說,想要理清這種複雜的歷史遺留問題,並非是一朝一夕之事,也是對國家和民族的雙重考驗。

相關焦點

  • 《紐約》:大航海、殖民與戰爭,荷蘭統治下的紐約早期歷史
    同時,字裡行間又不乏幽默諷刺,用詼諧的筆觸講述了在三位荷蘭總督統治時期,這片土地上所發生的的故事。荷蘭殖民者的到來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後,歐洲殖民者紛紛到海外建立殖民據點,從此開啟了人類歷史上極為黑暗又極為重要的一段歷史時期——大航海時代。
  • 日本帝國主義殖民統治時期的建築,是歷史活著的記憶和見證人
    百家原創作者:一抹斜陽觀歷史歡迎來到百家號一抹斜陽觀歷史。說到日本帝國主義,相信很多人都深惡痛絕,因為深受帝國主義迫害的國家實在是太多了。而日本帝國主義在殖民統治時期的建築物,又代表著什麼呢?下面是小編搜集到的一些資料,一起來看看吧!
  • 梅裡達 | 被上帝打翻調色板的殖民小城
    各種強烈的色彩在同一街區裡卻不違和,在植物和光影的襯託下,宛若一個童話世界。位於墨西哥東南部的梅裡達(Merida )也是這樣一座被上帝打翻了色彩板的小城。對於不熟悉墨西哥的國人來說,這裡遙遠又神秘。來之前我也有很多的擔心,怕治安不好,怕飲食不習慣。來了之後才發現,梅裡達和印象裡的墨西哥完全不一樣,也許是因為曾經長期被西班牙統治,所以這裡的一切呈現出了非常不墨西哥的一面。
  • 德克薩斯州歷史:從墨西哥領土、德克薩斯共和國到美國第28州
    一、法屬德克薩斯皮內達航海路線圖有關德克薩斯最早的歷史文件,可追溯到1519年西班牙探險家阿隆索·阿爾瓦雷斯·代·皮內達(Alonso lvarez de Pineda,1494-1520)對灣岸地區所繪製的地圖。
  • 英國為何有北愛爾蘭領土 歷史遺留的紛爭最終讓北愛爾蘭緊隨英國
    英國還是不捨得把北愛爾蘭還給愛爾蘭,是因為北愛爾蘭已經不是普普通通地殖民地了。其實經過這麼多年的統治,北愛爾蘭的土地上已經住滿了英國國民。雖然北愛爾蘭從地理位置上確實和愛爾蘭在一個島嶼上,但是並不屬於愛爾蘭了。
  • 加泰隆尼亞和西班牙歷史上有何仇怨,為何非要獨立?
    加泰隆尼亞和西班牙是一家,西班牙對加泰隆尼亞也不薄,為何加泰隆尼亞非要獨立?加泰隆尼亞和西班牙歷史上有何仇怨?加泰隆尼亞位於西班牙東北部,瀕臨地中海和法國,風景秀麗,經濟發達。歷史上,加泰隆尼亞的情況非常複雜。加泰隆尼亞最早的居民是來自非洲的土著,這些非洲土著越過狹窄的直布羅陀來到了西班牙,西班牙一直鬧獨立的巴斯克可能是他們的直接後裔。
  • 50年的殖民統治,日本在臺灣幹了什麼?
    1895年侵略臺灣的日本軍艦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也是臺灣擺脫日本殖民統治回歸祖國60周年。50年的殖民統治,使臺灣人民遭受了比祖國內地更深重的苦難,臺灣人民的抗日鬥爭在中國人民反抗外敵入侵的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了解了這段歷史的真相,那些鼓吹日本殖民統治優越的論調也就不攻自破了。
  • 地理、宗教、歷史、殖民
    南歐18國: 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塞爾維亞、黑山、北馬其頓、阿爾巴尼亞、希臘、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義大利、梵蒂岡、聖馬利諾、馬爾他、西班牙
  • 日不落帝國的興衰:西班牙的建立和發展,及與世界各國的關係演變
    11世紀初,在桑喬三世的統治下,納瓦爾王國吞併阿拉貢和卡斯蒂利亞等地,領土擴張至法國南部,由此進入全盛時期。桑喬三世死後,王國又分裂成納瓦爾、阿拉貢和卡斯蒂利亞三部分。其中納瓦爾的王位在13世紀改由法國貴族繼承,並限縮在庇里牛斯山脈北部,逐漸與西班牙歷史失去聯繫。納瓦爾小王國後來有一位國王成功奪取了法國的權力,正是創立波旁王朝的亨利四世。
  • 菲律賓是以西班牙國王名字命名的?菲律賓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費利普親王最終成為西班牙的國王費利普二世(Philip II),西班牙也在他的統治期間,達到了黃金時代。 西班牙、美國和日本都曾殖民過菲律賓 菲律賓的歷史可以說是一部殖民史。早在16世紀時期,西班牙就開始了對菲律賓的殖民統治。英國在1762年到1764年間短暫的佔領了馬尼拉18個月,但隨後迅速恢復了西班牙對菲律賓的統治。
  • 拉丁美洲的智識傷口:墨西哥人如何克服殖民制度造成的自卑感?
    薩穆埃爾·拉莫斯指出殖民制度造成了墨西哥人心裡深處的自卑感,讓他們不敢正視過去,企圖將歷史一筆勾銷,從零開始。他認為墨西哥革命在反對獨裁者迪亞斯政權媚外傾向的同時,又陷入了封閉性的民族沙文主義。他深入解析塑造民族心理的歷史力量,並指出真正的自救之路應該是直面自我,墨西哥人應該擺脫世界主義眼光的風情畫式的「墨西哥主義」,辯證地看待歷史遺產和民族性的優劣。本文摘編自《面具與烏託邦》一書的《人民剪影》一章,由出版社授權發布。
  • 伊莎貝拉一世,締造西班牙殖民帝國的女性君主
    她不僅在政治統治上實現了自己的價值,還徵戰四方,統一了西班牙,並且鼓勵對外擴張,在她的統治下手,西班牙真正地成為了稱霸一方的海上霸主。但是伊莎貝拉一世的野心難以滿足,她希望統治卡斯蒂利亞王國的人是她伊莎貝拉一世。於是在阿拉貢王國勢力的支持下,和獲得繼承王位資格的胡安娜公主展開了對王位的爭奪。
  • 臺灣日殖民時期石狛犬再被砍 嫌犯稱清除遺留圖騰
    (圖片來源:臺媒資料圖)原標題:臺灣日殖民時期石狛犬再被砍 嫌犯稱清除遺留圖騰海外網5月29日電日前曾「斬首」臺灣日本殖民時期日籍水利工程師八田與一銅像的前臺北市議員李承龍和邱晉芛,28日晚持鐵錘敲擊臺北市北投區逸仙小學門前兩尊日本殖民時期遺留下來的石狛犬。李承龍表示,因認為石狛犬具日本文化背景,且專門在「守護日本士兵亡魂」,不適合置立在小學門前。
  • 一幅肖像畫中的世界史:伊莉莎白一世與大英殖民帝國
    一部世界近代史,英國的歷史無疑佔據了相當大的比例。哪怕是後來在19世紀最後十年到20世紀初取代英國的美國進入歷史舞臺的中心,從殖民帝國的角度來看,世界近代史也見證了英國殖民帝國的建立、輝煌至衰落。而我們在講述或撰述近代世界歷史時,有一種觀點也是將英國革命(在中國大陸常稱為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作為世界近代史的開端。
  • 納粹統治為何在西班牙,維持到了1975年
    1945年夏天,隨著納粹頭子希特勒自焚,德國戰敗,納粹也被掃進歷史垃圾堆。可是在戰爭結束後,法西斯還在一個國家陰魂不散,大行其道,非常猖獗,這個國家就是西班牙。堅定的反共立場由於西班牙內戰期間,西班牙共產黨跟佛朗哥的長槍黨是死敵,他們又堅決反對佛朗哥在西班牙的獨裁統治,所以佛朗哥對共產主義非常仇視,恨得咬牙切齒。二戰結束後,冷戰開始,社會主義國家跟資本主義國家,形成兩條對立陣營。
  • 二戰後英國殖民統治;被擊斃的馬來西亞遊擊隊員慘遭曝屍
    曾經稱霸世界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國最終還是走向衰退。但是二戰後,英國曾一度全力維持自己在殖民地的統治,只不過收效甚微。今天,一組馬來西亞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圖集,帶大家看一看英國紳士背後的兇殘。圖中是一名英軍少將在地圖上指出馬來西亞共產黨武裝的主要活動地點。馬來西亞,作為一處有著極佳戰略意義的殖民地,深受英國政府重視。
  • 有一定歷史遺留問題
    巴拿馬的歷史也是令人唏噓不已的一點,從這個國家動蕩的歷史裡面我們也能找到一些關於這件事的答案,和後續能做出的一些反思,對於中國國內,會不會也發生這種情況呢?巴拿馬地區最開始是由印第安人居住的區域,十分的和諧的社會,直到1501年,大航海開始,巴拿馬淪為當時的航海霸主之一——西班牙的殖民地,開始了長達一百多年的殖民歷史。
  • 墨西哥主要城市簡介
    今日的墨西哥城是16世紀時,西班牙徵服者在打敗中美洲的印地安文明--阿茲特克帝國之後,將該帝國的首都特諾奇提特蘭夷平再在廢墟上重新建立而起的城市,也是西班牙人在新大陸上建立的國家--新西班牙的首都。墨西哥城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城市,名勝古蹟眾多,憲法廣場是墨西哥城中心,廣場周圍有國家宮、市政大廈、博物館和大教堂,各式各樣的建築融古涵今、景色獨特。市內古代阿茲特克文化的遺蹟,西班牙殖民時期歐洲風格的宮殿、教堂和獨立後興建的高樓大廈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墨西哥民族的歷史畫卷。墨西哥城的旅遊中心是查普爾特佩克公園,這裡是保留在人口密集、繁華喧鬧的市中心區的一片環境幽靜的地方,被人們稱為"墨西哥城之肺"。
  • 大明朝是怎樣丟掉臺灣和澳門的,又為何褒獎西班牙殺害中國人呢?
    明朝鼎盛時期的版圖殊不知在大明萬曆皇帝時期,西班牙殖民者曾屠殺了數萬華人,犯下過如此的暴行,連西班牙總督都害怕大明的報復,派人去向萬曆請罪,但沒想到萬曆皇帝還嘉獎了他們,這是為何呢荷蘭殖民臺灣荷蘭比起葡萄牙的起步,晚了一個多世紀,當他們來到東方時,發現好的商貿據點基本上都被葡萄牙給佔完了,只能在馬來西亞群島的一些鳥不生蛋的地方撿撿漏,做做香料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