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慈善舞會(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s Costume Institute in New York City,簡稱Met Gala/Met Ball)於每年的5月初舉行,
是時尚界最隆重的晚會,每年的慈善晚會紅毯部分都被譽為「時尚界奧斯卡」,一張入場券就高達25000美金。
Met Gala從1971年開始舉辦,為了慶祝每年特殊的主題的展覽開幕,同時為時裝館籌集捐款。
而Met Gala每期的主題都讓人期待不已,眾多明星依據主題盛裝出席,而一些明星的「另類」造型,引來不少網友圍觀。
在過去的十年裡,Met Gala的紅毯越辦越大,越辦越好。這場眾星雲集的盛會,以及它的各種主題,都在鼓勵著出席者在紅地毯上盡情歡樂,這種精神隨著晚會的發展而不斷增強。
例如,如果你把2010年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慈善晚會與去年的坎普(CAMP)主題進行比較,你會發現兩者之間的差異是巨大的:
曾經到處都是千篇一律的美麗的晚禮服,現在卻變成了一種純粹的奢華和冒險的表演藝術。
雖然今年的Met Gala由於冠狀病毒而被無限期推遲,但我們仍在思考本應出現的紅地毯。
2020年的主題是「關於時間:時尚和持續時間」,它提出了了一個令人興奮的時尚提議:讓明星們接受另一個時代的設計。
雖然我們都要等著看它是如何一步步重複上演的,但我們可以通過Met Gala以往的盛會來滿足自己對精緻著裝的渴望。
現在是時候回顧一下過去的標誌性裝扮,為地毯增色了,也可以重溫一下那些你可能已經錯過或忘記的時刻和主題。
2019
去年的CAMP主題是Met Gala歷史上最大膽、最奇特的紅毯之一。這個主題靈感,來自於美國作家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 在1964年寫下的論文《CAMP: Notes on Fashion》。
如書中所言,CAMP的本質在於對非自然的靈巧和誇大的喜愛,CAMP像一陣張狂的力量,打破傳統和保守態度,並且以獨到新銳的手段重新將事物演繹。
作為此次慈善晚宴聯合主席的Lady Gaga對於這次主題的演繹絕對的信手拈來,怪誕一直是她的代名詞,21世紀坎普風代表人物之一。
Lady Gaga從亮相到退場,十五分鐘內賺足眼球,一口氣換裝四套與變裝秀表演,不少人看後只能驚呼,當年的Lady Gaga回來了!
萊託少爺(Jared Leto)的出場方式同樣不弱,他將Gucci秀場搬回紅毯,提頭出鏡,並且一直讓其他人和自己的「頭」互動。
身穿Gucci長袍,重現Gucci秀場,Jared Leto當天是最合格的CAMP風代言人。
哈卷(Harry Styles)和Gucci創意總監Alessandro Michele的出場方式脫離以往的性別範疇。
黑色蕾絲透視裝、高跟鞋、珍珠耳飾以及美甲等細節,他們切題且有深意。
選擇身穿Riccardo Tisci定製的Burberry禮服,摘掉面具的瞬間Ezra Miller引來全世界的讚嘆。
當他成功化身成一位「CAMP精靈」之後,還會有人局限在他的性別上嗎?
Michael Urie則以己力詮釋什麼是「CAMP」,什麼是「雌雄同體」,以雙面人的形象打造巨大的反差感。
當我們丟掉了印象中的對男女性別的認知後,來自Michael Urie的哪一面究竟才是男性,另一面又一定是女性嗎?
2018
2018年的Dress Code主題是「時尚與天主教藝術」。
這一次,Met Gala將會展出50個以上從梵蒂岡借來的教會服裝和配件,以及Met. Museum館藏的宗教藝術作品,另有150件由時裝設計師以宗教作設計靈感之作品參展。
當中包括最具代表性的Versace和Dolce & Gabbana、以及讓人意想不到的Chanel婚紗、Cristóbal Balenciaga、Valeninto、Chrstian Dior高定等等。
這也是Met Gale舉辦以來主題最具挑釁性的一次。
因為本身宗教這個話題就已極具爭議性,負責創辦人Andrew Bolton也指出西方國家的宗教分保守派和右派,這必然會引來不少有關政治的話題。
正如多年前,Versace因為T恤衫上的一句「the devil made medo it」(是魔鬼讓我這麼幹的),而引發宗教界抗議,被迫將這批T恤撤回。
但Met Gala的重點是以欣賞的角度對待藝術、時裝及宗教三者間的聯繫——時尚離不開文化與藝術的滋養,時尚也是藝術和生活的一部分,某種程度上,宗教與文化乃至藝術也常互為表裡。
日婆(Rihanna)她真的穿成了教皇的樣子!
但這個教皇顯然沒那麼安分,露出的大腿加上 Louboutin 高跟鞋顯得婊氣十足。這個壞女孩身著 John Galliano 以 Maison Margiela 品牌名義的定製禮服,當晚著裝穩贏。
因為根本沒有其他人敢把展品穿上身——與之相似的一件由 Galliano 設計的男裝正是展館主廳的焦點。
Blake Lively這個自帶修圖軟體的女人,根本沒想著給別人留活路,金髮、媚眼、蜂腰、翹臀、長腿她樣樣都有,
身材無懈可擊,舉手投足都是風情,真是典型的老天賞飯吃。
Blake Lively in Versace
Madonna in Jean-Paul Gaultier
Lily Collins in Givenchy
Rosie Huntington-Whiteley in Ralph Lauren
2017
為向川久保玲致敬,這年的主題是川久保玲/ Comme des Garons:中庸的藝術(Rei Kawakubo/Comme des Garons: Art of the In-Between),展出了川久保玲的100多件作品,跨越了該品牌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歷史。
川久保玲以反時尚的怪誕先鋒設計風格著稱,作品中蘊含著顯著的藝術特色。
除了蕾哈娜(Rihanna)在2016年秋天的造型外,很少有明星在地毯上穿Comme,但很多明星都接受川久保玲的前衛精神。
2016
這一年的主題是「手作x機器:科技時代的時尚」(Manus x Machina: Fashion in an Age of Technology)。
在紅毯上,許多來賓都以未來主義為主題。
這是特別強勁的一年,響應主題,最令人驚喜的嘉賓就是「geek男」庫克了吧。
金·卡戴珊和坎耶·韋斯特選擇了金屬銀Balmain的look,
而B神(Beyoncé)採用了PVC材質。
Claire Danes的Zac Posen發光裙也是當晚亮點。
2015
這次的主題為定為「中國:鏡花水月(China: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展覽旨在從時尚、服裝、繪畫、瓷器、藝術和電影等方面探討中國文化對藝術創作帶來的影響。
蕾哈娜的那套造型也被玩壞。
2014
這次展覽的主角是在40年代成名的Charles James,由於他的服裝具有雕塑般的形式感,而被稱為「時裝雕塑家」。
身為美國高級定製業的起航者之一,對時尚界一樣有著非凡的貢獻。他重新定義了50年代裙裝製作的規範。
夫妻檔小貝身著Ralph Lauren Black Label西裝,貝嫂身穿自己的同名品牌Victoria Beckham裙裝。
2013
作為歷史上最狂野的盛會之一,2013年的主題聚焦於朋克亞文化及其對時尚的影響(朋克:從混亂到時裝 Punk: Chaos to Couture)。
紅毯上有大量的別針、魚網和釘鞋後跟的出現。
莎拉·傑西卡·帕克甚至戴上了菲利普·崔西的莫霍克式頭飾。
2012
2012年Met Gala考察了艾爾莎·夏帕瑞拉(Elsa Schiaparelli)和繆西婭·普拉達(Miuccia Prada)的作品之間驚人的相似之處,以及這兩種美學之間的推拉張力。(夏帕瑞麗和普達拉:不可思議的對話SchiaparelliandPrada: Impossible Conversations)
在紅毯上,許多人選擇了Prada的晚裝,比如凱瑞·穆裡根、傑西卡·貝爾、艾貝爾·瓦萊塔、格溫妮絲·帕特洛和伊娃·門德斯。
2011
今年的主題是歌頌已故的李·亞歷山大·麥昆(Lee Alexander McQueen)無與倫比的作品(亞歷山大·麥昆:野性之美 Alexander McQueen: Savage Beauty)。
娜奧米·坎貝爾(Naomi Campbell)、莎拉·傑西卡·帕克(Sarah Jessica Parker)等很多人都通過穿他的充滿奇幻色彩的連衣裙來表達對這位設計師的敬意。
2010
2010年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 Gala)的展覽展示了從1890年到1940年現代美國女性觀念的演變,以及這些觀念如何影響了今天人們對美國女性的看法(美國女性:塑造國民形象 American Woman: Fashioning a National Identity)。
儘管水果姐(Katy Perry)等更大膽的明星冒險穿了一件led燈禮服,但紅毯上仍然保留著某種永恆感。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交流之目的。圖片來源於網際網路,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