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的時候,部隊往往是在快速移動的,他們不一定有時間設立戰地廚房,而且就地生火是很危險的,很容易被敵人發現,所以各國開發了野戰口糧,專門用於士兵在野外作戰時食用,這樣士兵無需生火即可吃到食物,保證他們的體力。
二戰時期,德軍的野戰口糧名為EISERMEPORTION,國內一般翻譯給「鐵配給」,鐵是指這些野戰口糧都封存在鐵罐頭裡,保存良好、即開即食,非常方便。
每份鐵配給一般為一天的量(兩頓),具體包括主食、肉類、蔬菜、其它四大類,接下來我們一個一個來介紹。
1.主食
德國人的主食為麵包與土豆,但鐵配給不全是罐頭,有些主食是用紙包的,所以考慮到保質期問題,鐵配給裡的主食只能以麵包為主,分乾麵包和鮮麵包兩類。圖片中這種就是乾麵包,250克/份,為了方便保存,這類乾麵包很硬,硬到吃起來像是在嚼硬紙板。
野戰口糧分為很多種,單兵型、雙人型、三人型等等,其中三人型裡的主食裝在圓罐裡,裡面是黑麵包,750克/份。
還有一些的外形類似大號餅乾,150克/份。
鮮麵包的口感、味道要比乾麵包好太多,不僅裝在膠木盒裡,而且還配有黃油。
2.肉類
鐵配給裡的肉類有很多,包括豬肉、牛肉、魚肉、馬肉等等,單兵為200克/份。豬肉有兩種做法,一種是製成香腸,與麵包搭配,標準的德式飲食,另一種是製成肉醬;牛肉、馬肉則是製成醃製類。
魚類一般為沙丁魚,不過這些都是從挪威進口的,越到二戰後期,沙丁魚罐頭就越少見。
3.蔬菜
鐵配給裡的蔬菜分兩種,一種是醃蔬菜,150克/份;另一種是脫水蔬菜,50克/份。脫水蔬菜需要進行加工處理,德軍隨身攜帶的飯盒裡加上水和脫水蔬菜,然後生火加熱。點火意味著可能暴露行蹤,所以脫水蔬菜一般只能在較為安全的情況下食用。
4.其它
其它類比較雜,第一為飲品,一般為5克咖啡;第二為調料,包括5克鹽、5克香料、5克糖和20克糖塊;第三為提神品,每份鐵配給裡都有6支香菸;第四為工具,開罐刀、黃油刀等等。
總得來說,與美軍K口糧相比,德軍野戰口糧鐵配給還有一定差距,但食物搭配還算合理,能夠保證士兵在作戰期間的營養,這對於維持戰線來說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