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行人
軍用口糧已經成為目前現代化軍隊中最為重要的後勤保障物資,每個國家的單兵口糧有著每個國家不同的風格,古話說的好,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那麼世界上各國的單兵口糧發展的又如何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吧。軍用口糧作為戰場上最為重要的後勤物資,最主要的就是要滿足戰士們在戰鬥情況下對於各種能量的攝入,尤其是熱量是一定要保證的,對於口味和其他方面的要求就已經被放到了最後。
所以說士兵的口糧也會包含很多種類,一定要做到營養的均衡,美軍的口糧非常的豐富,基本上都是高熱量的食物,比如說像是菠蘿豬排飯,烤鹿肉,威化餅乾和玉米餅等,更是還有像是口香糖,食鹽與糖等小物件,這種傳統很早就有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軍的口糧標準就不僅僅是能填飽肚子而已。為了提供士兵每人每天必須的熱量,甚至是在前線,美軍官兵也同樣能吃上午餐肉罐頭和可口可樂這種高熱量的食品。
而作為做事一向以認真嚴謹的德國人來說,他們的口糧不僅僅豐富,而且配置的種類也特別的嚴謹,能夠滿足德國士兵在前線對於各種口味的需求,另外照顧到德國人很喜歡喝啤酒的傳統,在德軍的軍糧配屬當中還專門有精釀啤酒這種特殊的配屬。
相比美軍和德軍的軍糧,我軍的口糧就要顯得充滿濃厚的民族風情了,最常見的口糧包括紅燒肉,肉丸子等具有中國地方特色的美食,另外,照顧到了其他的軍兵種,比如海軍和潛艇部隊的戰士們長時間吃不上新鮮的蔬菜,對於維生素的需求量巨大,因此還專門為他們準備了新鮮的果蔬罐頭和脫水蔬菜等特殊食品。另外空軍的空勤人員由於任務的特殊性,不能按時的進行進食,照顧到這種特殊情況,還專門為空勤人員研製了具有高熱量的空勤巧克力,遠航壓縮食品等和能量棒,能量飲料等。
我軍的軍用口糧與國外的軍用口糧相比,在滿足了對戰士的能量供應需求外,還特別的人性化,考慮到我軍中的戰士都是來自不同的地區,而每個地區與美各地區之間存在著較大的飲食習慣和口味上的差距,所以說在軍用口糧的組成上面也儘量的照顧到了這種差異性,將單兵口糧按照不同地域的飲食習慣不同分成了不同類別的獨立包裝,方便時並自行選擇自己喜歡吃的口味與食品。我軍的單兵口糧發展到現在也已經盡力了很多代,從最早的壓縮乾糧到現在的自熱食品,我軍的單兵口糧發展真的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