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軍世】曾經,在狙擊步槍領域,我軍一直相對落後,常見的狙擊步槍主要以仿製SVD的79式和85式狙擊步槍為主,不過這型狙擊步槍的最明顯缺點在於射程,另外在附加天驕能力上也存在先天不足,不過這一情況,目前也早已改觀了。
高精狙擊步槍人手一支:大口徑「炮狙」我軍已普及
現代我軍重視狙擊手的培養,以及狙擊步槍裝備的研發,已經在實際訓練中顯現得非常明顯,在日前第77集團軍某部狙擊手在高原集訓的畫面中,我們可以看到一整排的高精狙,不得不說,這種「人手一支」的感覺真好。
如今,曾經為大家所關注的88狙,已經不入網友「法眼」,而畫面中的高精狙也被網友稱為「26式」狙擊步槍,其實全名是國產CS/LR4型狙擊步槍,口徑為7.62毫米,人機工效的設計非常「友好」。
更重要的是,CS/LR4不僅僅單獨的一支狙擊步槍,而是擁有一整套的配套裝備,包括最為基礎的白光瞄準鏡,適應現代戰爭的微光圖像增強儀、測距儀、彈道計算機等裝備也一應俱全。
為了保證射擊精度,CS/LR4不僅採用了專用的狙擊步槍彈,更採用了無損供彈系統的設計,供彈時,子彈爬升高度很小,儘量避免磕碰到彈頭,從而已經狙擊精度,這一轉變,本身也從裝備本身說明了狙擊理念的轉變。
而「26式」也是一個戲稱,主要是該型狙擊步槍,原來出廠價高達26萬,因此得名,不過目前已經有效地控制了成本,也已經實現了大量的列裝。
不止CS/LR4型高精狙,被網友稱為「大炮」的QBU10式12.7毫米狙擊步槍「炮狙」,同樣也很普及,10式大口徑狙擊步槍性能更加強大,均有對輕型裝甲目標、人員以及重要電子裝備,甚至是部分工事的攻擊能力。
在某部的訓練畫面中,我們可以看到一整排的10式大狙,其裝備有白光瞄準鏡和測瞄合一紅外熱成像瞄準鏡,晝夜都可以作戰使用,射程和威力都很驚人,曾經還演示過擊穿鋼板後擊中目標,威力和精度可見一斑。
曾經的狙擊戰,我軍單兵狙擊50人,最高者仍未解密
作為曾今我軍使用範圍最廣的79式和85式狙擊步槍,我軍戰士們也曾用其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創造過不少的狙擊記錄,曾有一位特等射手用79式狙擊步槍,打出過1300米的狙殺記錄。
雖然在現代看來,這個狙擊距離並不算什麼,但是考慮到79式仿製SVD後,其性能相對有限,有效射程只有1000米,瞄準鏡倍率也只是4倍鏡,以及當時超遠距離狙擊理念尚不完善的時代,這個記錄就變得難能可貴,同時也讓人驚嘆了。
不止如此,當時我軍使用該型狙擊步槍狙殺的戰績最高者,目前還還沒有解密,不過已經解密的戰績最高者,是一位五項全能射手,其狙殺越軍達到了50人,在老山前線,眾多與其一樣的狙擊手,向在韓戰「冷槍」打美軍一樣,讓越軍心驚膽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