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三款中/韓繫緊湊型車PK

2020-12-26 汽車之家

  [汽車之家 對比測試]  手持10萬元預算,你會買個什麼樣的車?繼上一期的日/韓系中型車PK之後,這一期的《三國志》又迎來了一次跨國別的大亂鬥,參與車型分別是剛上市不久的名爵5(參數|詢價)、現代全新伊蘭特和老當益壯的吉利繽瑞。三款10萬元價位緊湊型市場上的明星車,到底哪一款更好,比一比才知道。

■ PK車型分析

  來自上汽集團的名爵5是三車中最新的一款,上市僅僅一個月。作為「年輕人的第一臺轎跑」,從廠家宣傳口號上就能看出名爵5的年輕化定位。全系共7款車型不是叫「青春」就是名「青奢」,總而言之就是離不開年輕兩字,官方表示這車還要賣給歐洲的年輕人,對產品也是十分自信了。價格不貴顏值高,動力配置可圈可點是名爵5最大的賣點,10萬元級別中性價比真的是很高了。

  第七代伊蘭特其實也就是比名爵5早上市了幾天,所以「淪」為了三車中的第二新。作為一代人的青春回憶,「伊蘭特」的大名在第三代車型後就消失在了茫茫車海之中,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個獨立的「動」字輩代號。不過隨著第七代車型的上市,回歸的「伊蘭特」讓人直呼爺青回,也似乎預示著這代車型的來勢洶洶。


  吉利繽瑞在這個市場上算得上是個老兵了,上市至今半年有餘,並且在最近又新發布了2021款車型,車頭造型上有了些許微調,但總得來說和2020款車型差別不是太大。在吉利的緊湊型家轎中,繽瑞的顏值和配置都很能打,加之上市了一段時間後終端價格也很有競爭力,我們對它的表現還是很看好的。

  參與對比的名爵5是頂配車型300TGI 自動青奢旗艦版,指導價9.99萬元,如果做個「等等黨」的話終端市場小刀個幾千應該問題不大。伊蘭特方面我們原本想借的是指導價9.98萬元的GLS領先版,無奈該車在市面上一車難尋,能給到的只有頂配的1.5L TOP旗艦版,售價13.38萬元。得,那就拿個頂配車型給大家做個參考吧,對比有優勢的時候大夥也要記著這車可貴了3萬吶。

  繽瑞我們選擇的是1.4T CVT亞運版,售價9.68萬元,市面上大概還有1萬元左右的優惠,是三車中目前價格最便宜的一臺。差不多的價格你還能買到搭載1.0T三缸發動機的繽瑞200T DCT豪華型,少一個氣缸、多一些配置,我們也就不作推薦了。

■ 外觀對比:名爵5年輕,伊蘭特超前,繽瑞穩重

  外觀方面先看三車的尺寸規格,長度方面三臺車區別不大,都達到了緊湊型家轎的主流水平,不過寬度和高度方面名爵5優勢明顯,軸距則是伊蘭特最大,達到了2720mm,遠超對手。視覺效果上名爵5由於車身最短,但同時又最寬最高,所以整車顯得要比另兩臺車大一些;伊蘭特高度最低,加上雙色車身設計,姿態上最運動;繽瑞雖然車身窄而高,軸距還是三車中最短的,但出色的外形設計反倒讓它看著十分協調。


  前臉設計上,名爵5的車頭的獵鯊式前臉盡力向兩側延伸,搭配啞光飾板裝飾,侵略性很強。大燈的造型無比犀利,功能也不落伍,全LED光源兼備自動開閉、日行燈和延時關閉等主流功能。七代伊蘭特的前臉在坊間被戲稱為「鯰魚嘴」,儘管外觀審美屬於智者見智的方面,但就我個人來說……emmm,不太能接受。大燈功能上,這臺頂配伊蘭特和名爵5基本一致,甚至還多了自適應遠近光切換功能。



  繽瑞的前臉設計則依然延續了家族化的「漣漪」風格,線條設計雖顯得保守但不得不說很耐看,對於十萬元級別講究實惠的小車來說,繽瑞的做法講究的是一個穩妥。大燈方面,繽瑞也採用了全LED光源,功能上和名爵5完全一致,也沒有遠近光自適應切換。



  其他外部配置上,名爵5和伊蘭特因為配備了全速段acc自適應巡航,後者還具備L2輔助駕駛功能,所以車頭都配備了毫米波雷達。其中名爵5的毫米波雷達隱藏在MG車標內,而伊蘭特則是位於牌照框底下的塑料飾板內。三車都有無鑰匙進入,名爵5和伊蘭特都採用實體按鍵,且只有駕駛位車門才有,繽瑞則為成本更高的觸控開關,前排兩個車門都有。此外360°全景影像則只有名爵5和伊蘭特有,不過名爵5的360°系統解析度有待提高。

  輪胎規格方面三臺車都配備了17英寸輪圈,其中伊蘭特規格最高,達到了225/45 R17,考慮到這是一臺頂配車型所以自然能理解,若是售價9.98萬的入門車型則配備的是一款16英寸的輪胎。名爵5的輪胎規格為215/50 R17,相比伊蘭特的耐克森輪胎而言,名爵5上的米其林3ST浩悅成本顯然要更高一些。而繽瑞裝配的是一套規格為205/50 R17的玲瓏輪胎,更換成本是三車中最低的。

  車尾的造型也很有意思,名爵5在後翼子板兩側做了加寬設計來凸顯其運動感,並且C柱刻意延長的飾條視覺上起到了拉伸效果。整個尾部設計很敦實,後包圍造型相當性能範兒,不過排氣管只是鍍鉻裝飾罩,真實的雙邊共兩齣排氣其實隱藏在後包圍的下部,多多少少留下了那麼些遺憾。

  伊蘭特的車尾在三車中線條最複雜,和它難以讓人接受的車頭相比,尾部造型卻可以用「酷」來形容。同樣的溜背設計,伊蘭特的稜角分明和名爵5的圓潤感形成了鮮明對比,過大的折角甚至逼的工程團隊不得不在後尾門上採用工程塑料材質,才最終做出了符合設計目標的樣式,畢竟衝壓的難度和成本都不是這個價位的車型所能承擔得起的。排氣方面,伊蘭特和名爵5一樣,也採用了隱藏式排氣布局,並且該車為單邊單出式排氣。


  和兩個對手相比,繽瑞的車尾雖然看起來也很飽滿,但設計感上就沒有那麼強了。而穩妥的設計其實也有它的好處,它更耐看,不容易被時代審美所拋棄,也更容易被成熟消費群體接納。另外繽瑞的排氣布局也是單邊單出,並且同樣採用了隱藏式排氣管+裝飾罩的設計。

  此外三車的尾燈也均為LED光源,造型上各有特點,名爵5內部採用了豎狀燈腔,並伴有箭頭標識,有點類似於標緻慣用的「獅爪」設計;伊蘭特則是時下非常流行的貫穿式尾燈,從造型到點亮效果個人覺得是三車中最棒的;繽瑞的尾燈造型據說靈感來源於摺扇,造型還挺好看的,但上端的三行其實是鍍鉻亮片,如果這裡也能點亮就更好的了。

相關焦點

  • 10萬左右就能入手的合資緊湊型SUV,2款是德系,買車的看看
    可不可以買到合資品牌的SUV車型,最好是緊湊型級別的車。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如果大家是真有合資車執念的話,那不妨重點去了解這3款車。當然,如果不是非合資車不可,那國產品牌的主流緊湊型SUV基本上都是可以去選的,也就是我們所常說的哈弗H6、吉利博越、長安CS75、榮威RX5等這些車型。那今天呢我的重點是為那些想買合資緊湊型SUV、但又只有10萬左右預算的朋友推薦車型,到底有哪些車型可選呢?
  • 日系車好還是韓系車好?為什麼?現在就告訴你,網友:看完秒懂
    先說韓系,韓國車到現在市面上比較常見的僅剩現代和起亞了,雙龍等冷門基本已經淡出市場,也沒有再談論的必要。這裡說說現代和起亞,這兩個品牌已經歸屬於一個集團,並且很多車型都是兄弟車款,比如領動和K3,索納塔和K5,等等。韓系車由於起步較晚,在歷史地位上不如日系車,而且技術很多都是源自於日系。
  • 德系車的致亡率比較低,為什麼銷量卻拼不過美系、日系、韓系
    文/夙靳霽在國內的汽車市場中,除了有著國內的自主品牌之外,還有著許多海外的汽車品牌。而在這些汽車品牌中,日系的車型最為受歡迎,接下來就是韓系和美系車型。德系車型雖然在國內的知名度頗高,並且德系車的質量也是比較有保障,但是在銷量上卻拼不過日系、韓系和美系車型。韓系車大家都知道,在國內的韓系車品牌除了現代就是起亞,而韓系車最大的優勢就是外觀,同時這也是支撐它們在國內汽車市場中立足的根本。但是韓系車在質量方面,幾乎可以說是一塌糊塗,甚至可以說是「繡花枕頭」。
  • 韓系車銷量暴漲,「薩德事件」的影響過去了?
    隨著薩德事件熱度的衰減,在現在的市場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個現象。韓系車型無論之前的銷量如何,如今基本上都會採用特賣的方式來進一步拉高性價比,從而達到刺激消費的目的。例如,現代ix35、現代ix25、現代名圖以及起亞K3等。韓系車銷量暴漲,「薩德事件」的影響過去了?
  • 國產緊湊型SUV車系質量排名出爐:前十齣現大洗牌,哈弗H6很意外
    導讀:近兩年,國產緊湊型SUV的整體市場表現非常不錯,而像榮威RX5、吉利博越、帝豪GS、比亞迪宋、長安CS75以及哈弗H6等車型,都是深受消費者們的喜愛。而前不久,國內汽車評測機構根據上萬名實名認證車主的真實反饋,發布了2020年11月份國產緊湊型SUV車系質量最新排名,此次共有12款車型上榜,但前十名出現大洗牌,榮威RX5奪得冠軍,吉利博越依然穩居前三,比亞迪宋和長安CS75都是排名前十,而讓人沒想到的是,國產緊湊型SUV的銷量霸主哈弗H6,此次卻意外排名墊底!
  • 韓系車又站起來,它車長5.2米寬近2米,性價比更是不輸同級車!
    韓系車又站起來,它車長5.2米寬近2米,性價比更是不輸同級車!我們都知道,韓系車在市場上的地位越來越低,但這種情況對消費者比較有利,因為韓系車會採取降價措施,這就是今天給大家帶來的一款性價比很高的韓系車型,那就是現代逸行。作為一款緊湊型車,現代逸行目前在市場上擁有非常高的性價比。其最初的官方定價區間定為8.09萬-11.99萬元。現在,在一些區域終端最低6.09萬元起價。
  • 儲物空間之爭 10款緊湊型車對比(四)
    儲物空間之爭 10款緊湊型車對比(四) 》系列文章前三篇的介紹,我想各位看官已經對這十款車的外形、內飾和乘坐空間三大方面有了比較深刻的了解,但作為主要面向家庭用戶的緊湊型車,車廂內的儲物空間設計是非常重要的,這將直接影響到車主日常使用的便利性,而儲物的另一個重點就是後備廂的空間和易用性,這些內容都是10款緊湊型車對比(四)將為您詳盡介紹的,而這篇文章也是這次全面對比中靜態體驗的終結篇,最終成績孰優孰劣,請您往下看。
  • 為何韓系車很少被推薦?
    但一個有趣的現象,在近期新索納塔和K5凱酷發布之前,很長一段時間以內,不論是緊湊級車還是中高級車,都幾乎很少有人會給消費者推薦韓系車。哪怕是菲斯塔,哪怕是新ix35。這是為何呢?我就以B級車市場為例,簡單剖析。
  • 吉利帝豪降2.65 萬元 緊湊型車降價排行
    吉利帝豪降2.65 萬元 緊湊型車降價排行 今天的降價排行我們就來看看大部分人的起步選擇,中國品牌的緊湊型車,其中包括長安逸動、吉利帝豪(參數|詢價)、榮威i5、比亞迪秦Pro、奇瑞艾瑞澤GX以及啟辰D60。
  • 韓系車質量排行榜更新,9款車型上榜!
    【本文導讀】很多車主喜歡韓系車,但是哪幾款韓系車的質量比較好呢?本文就結合最近更新的質量榜單,來分享一下:韓系車質量排行榜更新,9款車型上榜!勝達19款380自動四驅旗艦本次榜單的更新周期是03.29-9.25,主要的參考數據是百車故障數,本次的韓系車的行業平均線數值是218(單位:個),比這個參數小的車型有9款,這9款車型按照參數的大小可以分為四個檔次
  • 想過德系車,也想過日系車,但國產車的真正對手,其實是韓系車?
    於是,很多人說國產車的下一個目標就是超越日系車或者德系車。至於美系車,似乎對於國產車來說並不算是威脅,畢竟大多數消費者在選擇汽車的時候,可能都不會過多的考慮美系車。但是,大家似乎網友韓系車,甚至有人說,想過德系車,也想過日系車,但國產車的真正對手其實是韓系車,事實真的如此嗎?難道被遺忘了韓系車,其實才是國產車的真正對手?
  • 為什麼不建議買韓系車 韓系車質量真的很差嗎?
    韓系車型在國內所有合資車型中,性價比是最高的,在定價上都會比其它同級車型低一些,所有購買合資車的消費者都會考慮韓系車,但很多人為什麼不建議買韓系車呢?一起看看吧!韓系車質量真的很差嗎
  • 國產車跟韓系車,誰的造車實力更強
    雖然韓系車經過了兩年的銷量下滑,不少媒體也對韓系車針鋒相對,但是在我看來,這個曾經的第五大汽車集團,依然有著不俗的實力。自主品牌想要從技術、從產品上真正的超越韓系車,任重而道遠。看到第一段話可能有朋友不開心了,還是來說下韓系車實力吧,2015年數據統計中,現代起亞全球年銷量達到800萬臺,緊隨豐田、大眾、雷日聯盟,成為全球第四大汽車品牌,2015年銷量遠遠超過了福特、通用、本田以及FCA、PSA等車企。現代起亞崇尚技術儲備,發動機、底盤、變速箱、甚至零部件生產,韓企都能做到完整的自給自足。大到動力總成,小到火花塞ECU,韓企都可以做到自行生產自行調試。
  • 汽車質量排行全新出爐,日系車讓人大跌眼鏡,韓系包攬前三
    如今汽車市場變化不斷,很多知名的質量車企如今也已經失去了統治位置,這一次J.D. Power榜單中排名前三位的是捷恩斯,起亞以及現代。也就是說韓系車實現了對於日系車和德系車的全面超越,竟然坐實了質量優越的名頭,不得不說讓人十分的驚訝。
  • V8動力+車長5米+賣70萬+韓系車=?
    相信很多網友在觀看韓國電影的時候總會有一個疑問,韓國電影裡有那麼多看上去很豪華的韓系車,尤其是在黑幫題材電影中,例如《新世界》中出現的那輛現代雅科仕。為什麼明明這些韓系品牌在國內也存在,但就是沒見過這些豪華車呢?
  • 韓系車、日系車、德系車、美系車以及國產車,各有什麼特點?
    說說美系車,10萬能買到的美系車其實很多,雪佛蘭科沃茲、科魯澤;別克英朗、威朗;福特的福克斯,這些美系車大多外形線條粗曠豪邁,品質也都沒問題,而且美系車內飾豪華要比日系車好,底盤也更紮實,但是雪佛蘭三缸機的確讓很多人都繞行了。
  • 韓系車為什麼在國內越來越不受歡迎?
    這一段正好是韓系車的最佳時刻。外觀美觀,車輛配置豐富。當時得所謂高配,天窗,導航,皮革座椅。這是韓系車的絕活啊!合資品牌,那時的網絡信息發達程度遠不如現在。加之在北京投資建廠,又承接了北京計程車業務。不久,北京現代也成功地包圍了北京,大大小小的街道、社區。這些墊子確定了韓系車在中國的保有量和一定的市場份額。
  • 日系車、德系車、美系車、韓系車、法系車,分別都有哪些優缺點?
    韓系車代表品牌現代、起亞。我們國產車走的路可以說與韓系車之前走的路是相似的,早期都是通過模仿、逆向研發日系車而不斷發展起來,從而走出了自己的特色!無其他合資品牌相比,韓系的造車歷史是最短的,品牌力也是最低的,但其綜合實力和造車水平不容小覷,全球實力也是僅次於大眾、豐田,排在第三名的汽車生產商。韓系車最大的特點就是外觀和性價比了,2013年可以說是韓系車的翻身之年!採用「流體雕塑」的現代八代索納塔和「虎嘯式」前臉的起亞K5,憑藉時尚前衛的外觀和超高性價比,一上市便在國內非常火爆!
  • 韓系車再次一鳴驚人!全新SUV標配8AT,顏值不輸CR-V,16萬起
    近兩年來,韓系車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並不是很好,尤其是在2018年,韓系車的銷量下滑了不少,而為了挽救市場頹勢,現代汽車和起亞汽車在2018年推出了多款新車型,並降低了現有車型的價格。然而,在多重刺激下,2018年現代汽車和起亞汽車的銷量依然低迷,雖然銷量依舊受傷,但 "藥不能停",也就是說,新車還是要推出,老款還是要改款,比如現代的途勝,也在2018年底推出了新車型。
  • 危機四伏 美系車會是下一個韓系或法系車嗎?
    彼時,英朗終端售價一度降到最低8萬左右;小型SUV昂科拉麵對繽智、XR-V的不斷反超,也不可避免的開始打價格戰;還有威朗,君威都相繼陷入降價陷阱中。初期,這種降價優勢帶來銷量上的提升是立竿見影的,但從長遠的角度看無異於飲鴆止渴,韓系就是最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