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入華28年:昔日奢侈「洋快餐」成「日常生活陪伴」

2021-01-08 新京報官微

1992年4月23日,全球面積最大的北京麥當勞王府井餐廳正式營業,店內有31臺收銀機。首次進京的麥當勞「戰功赫赫」,創造了開業當天交易人次過萬的全國紀錄。

據統計,2017年,麥當勞中國服務顧客超過13億人次。截至目前,麥當勞中國內地已開設了2800多家餐廳。

全文3328字,閱讀約需7分鐘

「當時有20臺收銀機,前面都排滿了人。餐牌用港幣標價,很多消費者拿著1000塊港幣、500塊港幣跟店員要求『我要10個巨無霸』。」據餐廳首批員工回憶,1990年10月8日,中國內地第一家麥當勞餐廳深圳光華餐廳開業首日,不僅餐廳二、三樓全部站滿了顧客,連餐廳外都排起了長龍。

改革開放後,伴隨著居民收入水平提高,餐飲消費觀點的轉變,推動了餐飲市場的發展,外出就餐成為消費潮流。伴隨著麥當勞等快餐品牌相繼進入中國,為中國餐飲業帶來了快餐文化,豐富了中國的餐飲市場。

麥當勞進入中國的這些年,一定程度上帶動了中國快餐行業的規範和發展。作為西方快餐行業的佼佼者,麥當勞在中國還面臨著其他強勁的競爭對手。在競爭中,麥當勞走過了怎樣的28年?

從深圳的第一家餐廳開始,如今麥當勞足跡已遍布全國。據統計,2017年,麥當勞中國服務顧客超過13億人次。截至目前,麥當勞中國內地已開設了2800多家餐廳。去年下半年,麥當勞(中國)有限公司更名金拱門(中國)有限公司。在更名的背後,不僅是經營權的更迭,更是麥當勞在中國加快了深耕細作,不斷創新的步伐。此舉能否進一步贏取中國消費者的芳心呢?

▲麥當勞就喜歡您來

━━━━━

睹物

記憶裡的「奢侈品」

92年的金澤是麥當勞的「鐵桿兒粉絲」,他至今還記得第一次吃麥當勞的情景。

那是2001年的夏天,家住梅州的金澤隨父母去深圳,在東門大街上吃到了麥當勞。他記得很清楚:「那時候梅州還沒有麥當勞,之前沒吃過,也不知道什麼好吃,看到圖片上巨無霸最大,我就指著說要那個。那時的我,一口下去都還沒有漢堡厚,沒咬透。」就這樣,金澤第一次吃到了正版的「洋快餐」,巨無霸也成為之後吃麥當勞的首選。

就在金澤出生那年,1974公裡以外的北京誕生了全球面積最大的麥當勞餐廳。1992年4月23日,北京王府井餐廳正式營業,店內有31臺收銀機。首次進京的麥當勞「戰功赫赫」,創造了開業當天交易人次過萬的全國紀錄。

▲1992年北京第一家麥當勞王府井餐廳-全球面積最大餐廳

▲1992年北京第一家麥當勞王府井餐廳-櫃檯31臺收銀機壯觀景象

1998年元旦,在北京讀大學的李玫剛交了男朋友,倆人第一次去了麥當勞,覺得特別新奇,吃了什麼已經忘了。只記得當時說,要是每年都能來這兒過新年該多好。之後的連續三年,到了元旦這天,倆人就會去麥當勞過節。再後來,男朋友就成了老公。李玫說,那時候的麥當勞代表了一種時尚,同學們在這裡吃飯、聊天、聚會、談戀愛,玩得可開心了。

心心念念再次吃到巨無霸的金澤也終於等來了麥當勞。2003年,梅州的首家麥當勞開業,能經常去吃是他和同學們當年的「共同願望」。金澤說:「小時候麥當勞是奢侈品,家長不怎麼給吃,只有英語和數學考高分才會獎勵一頓。」

如今,26歲的金澤是麥當勞的常客,他調侃:「現在自己有錢了,要補回來!」和朋友踢完球會去吃,一個人的時候更會去,有新品自然要去嘗試。他喜歡漢堡套餐裡,肉、菜、麵包和飲料「飽腹感滿滿」的搭配,出餐的方便快捷和輕鬆自在的環境。

━━━━━

探物

28年足跡遍布全國

金澤口中的「東門餐廳」,是位於深圳市羅湖區東門商業步行街上的「光華餐廳」,也是中國內地的第一家麥當勞餐廳。1990年10月8日,光華餐廳開業。

據餐廳首批員工回憶,開業首日,不僅餐廳二、三樓全部站滿了顧客,連餐廳外都排起了長龍。她記得特別清楚:「當時有20臺收銀機,前面都排滿了人。當時餐牌用港幣標價,很多消費者拿著1000塊港幣、500塊港幣跟店員要求『我要10個巨無霸』。」

▲1990年深圳第一家麥當勞餐廳-光華餐廳

內地首家麥當勞餐廳開在深圳,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深圳是改革開放的窗口,品牌消費逐漸成為時尚,消費者容易接受新事物。再加上靠近當時麥當勞的重要市場香港,方便引進香港的成熟經驗。此外,政府對來當地投資的企業非常重視,在很大程度上也獲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光華餐廳開業的那個周末,單店單天營業額達46萬元,創下了麥當勞全球的新紀錄。據統計,2017年,麥當勞中國服務顧客超過13億人次。

進入中國市場後,麥當勞中國在餐廳的升級和服務等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2007年,北京開設首家得來速餐廳,2008年開通24小時麥樂送服務,2016年開設中國大陸首家未來智慧概念餐廳。而在產品和口味上,麥當勞也更加本土化。麥當勞全球以統一標準的產品著稱,來到中國以後,麥當勞也根據中國消費者的口味不斷進行本地化產品的創新。例如,麥當勞全球都以牛肉類漢堡為主,1998年到1999年,麥當勞在中國推出了麥辣雞翅和麥辣雞腿堡,調味烹製的程序都是麥當勞全球系統中的首創。這兩個產品上市之後也大獲成功,至今仍是麥當勞中國最暢銷的產品,也被引入到麥當勞海外的一些市場。又如,麥當勞全球有一個經典產品——派。全球大部分國家麥當勞都是蘋果派為主,但我們在中國市場常規供應的是更符合中國消費者口味的香芋派和菠蘿派。

▲2016年中國市場第一家未來智慧概念餐廳-新王府井餐廳

▲麥當勞自助點餐

麥當勞中國CEO張家茵此前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麥當勞已經開始有針對性地推出不同定位的套餐產品,其中既有價格實惠的超值套餐,也有客單價較高的「星廚」系列套餐,同時也在針對當下的輕食風設計蔬菜杯類的產品,讓消費者的選擇更加多樣化。

歲月的年輪畫了一個又一個圈,從深圳的第一家餐廳開始,入華28年的麥當勞足跡遍布全國。目前,中國已開設了2800多家餐廳,是麥當勞全球第三大市場、美國以外全球最大的特許經營市場,以及全球發展最快的市場。而對很多城市年輕人來說,麥當勞餐廳是日常生活中的陪伴,是陌生城市的安全感。2006年4月1日,北京在17家麥當勞餐廳同時推出24小時服務。於是,麥當勞成為了夜班公交司機、加班的白領、趕作業的學生在深夜裡溫暖的陪伴。

在西安姑娘小沁的記憶裡,小時候愛吃的館子很多都已經關張,但家門口的那家麥當勞會一直都在。

從小到大,小沁都喜歡拿薯條蘸巧克力味的冰淇淋,混搭出一種蛋撻的味道;她還喜歡麥當勞的氛圍,甚至學著言情小說裡的人物,點一杯朱古力在餐廳呆一整晚。小沁殊不知,是麥當勞強大的供應鏈系統為餐廳的食品提供高品質和食品安全的保障。而她懷念的「深夜朱古力」,也得益於麥當勞提供的24小時全天候服務。

▲麥當勞生日派對

━━━━━

開物

「願景2022」加速發展計劃」

麥當勞和戰略投資者看到,國內消費領域增長迅速,中國居民在休閒和餐飲方面的消費將持續增加,而三、四線城市的市場潛力巨大。

2017年7月,麥當勞與中信股份、中信資本、凱雷達成戰略合作,共同運營和管理麥當勞在中國內地和香港的業務。戰略合作完成交割後,新麥當勞中國宣布了中國內地「願景2022」加速發展計劃。即未來五年,銷售額年均增長率保持在兩位數。預計到2022年底,中國內地麥當勞餐廳將從2500家增加至4500家,開設新餐廳的速度將從2017年每年約250家逐步提升至2022年每年約500家,約45%的麥當勞餐廳將位於三四線城市。

今年8月,麥當勞中國執行長張家茵透露,合作一周年,麥當勞新增300多家餐廳,約50%位於三四線城市;全國2800多家餐廳中有近75%完成未來餐廳的升級,全面整合自助點餐、非現金支付、送餐到桌等元素,提供更個性化的產品與服務。

不可否認的是,麥當勞還為中國餐飲行業培訓、輸送了大量人才。目前麥當勞在上海擁有全球第七所麥當勞漢堡大學,截至2017年底,為近1.5萬名員工提供營運管理和領導力培訓,為麥當勞中國培養大批本土管理精英。此外,麥當勞還與中國烹飪協會、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等行業協會合作,為中國餐飲行業的從業者舉辦各類培訓,為餐飲業輸送人才。

在麥當勞自身高速發展的同時,外部環境也發生了劇烈變化。依據中國烹飪協會的數據顯示,改革開放初期,國內餐飲市場營業額不足60億元,2017年則接近4萬億人民幣,增長了700多倍。智研諮詢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快餐市場專項調研及投資方向研究報告》顯示,快餐已成為大眾餐飲的主力業態,對帶動餐飲市場的增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是朝陽產業和高頻剛需。2015年中國快餐行業的銷售規模達7107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15.32%。

中國快餐業的快速發展背後是各大快餐品牌的激烈競爭。此間,麥當勞遇到的強勁對手不僅有傳統西式快餐領域的,而且還有中式快餐。

面對激勵的競爭,麥當勞近年來在產品和服務方面不斷突破,在重點發展餐廳數位化、個性化,人性化業務的同時,麥當勞還啟動了線上支付、手機點餐、店內自助點餐等服務,並開發了小程序、App等,使得這個西式快餐巨頭在中國市場的競爭更顯優勢。

更有趣的是,去年10月,麥當勞還做出了一個無心插柳的話題性傳播——麥當勞公司更名為金拱門,一時引發市場熱議,甚至還成為了社交網絡營銷的範例。麥當勞進入中國二十八年來,一路創新和引領,我們相信在未來發展道路上,麥當勞會持續贏得消費者芳心,取得更輝煌的成績。

▲現代與傳統創意碰撞,麥當勞未來智慧概念餐廳讓未來提前到來

新京報記者 張曉榮

值班編輯 李二號

相關焦點

  • 深圳東門麥當勞光華餐廳:洋快餐進內地第一站
    如今,黃色的「M」標誌在中國大中城市隨處可見,排著長隊到麥當勞進餐的景象已經不多見了。而上溯20年,這一來自美利堅的洋快餐還是稀罕之物,對普通百姓而言,吃一頓麥當勞的花費不亞於平時下館子。
  • 麥當勞又被吐槽了,我們從小黑到大的洋快餐,卻仍然是孩子的最愛
    「賣家秀vs買家秀不過啊,這事情對於很多的寶爸寶媽們來說,其實並不關心它的肉到底有多大,甚至心裏面還希望他們家產品再難吃一點呢!因為這麥當勞肯德基之流的洋快餐,從我們小時候開始,就已經被定性為「不健康食品」,儘管作為孩子的我們也很喜歡吃,但是作為家長的時候卻不希望孩子吃。然而,不管家長們心裏面是怎麼想的,這麼多年過去了,它們仍然是孩子們最愛去的餐廳之一。
  • 麥當勞明年引入麥咖啡 洋快餐入局咖啡戰(2)
    低價成殺手鐧北京商報記者從漢堡王上海門店了解到,目前現磨咖啡包括拿鐵、卡布奇諾、法式焦糖拿鐵、美式咖啡等,價格在15-19元不等。麥當勞McCafe的現磨咖啡品種更多一些,門店服務員介紹,有卡布奇諾、拿鐵、摩卡、濃縮、美式、特濃等,小杯熱咖啡價格在13-19元之間。
  • 中餐想逆襲洋快餐:路還長著呢
    但在麥當勞萬達店仍有不少年輕消費者在就餐,上座率近一半,有的面前放著薯條、麥香魚漢堡,有的只喝著冷飲。受上海福喜「過期肉」事件影響,7月28日,麥當勞總部發布聲明稱,從7月25日起,已經在全國餐廳全面暫停使用所有福喜中國(包括其合資公司)的食品原料,全國部分餐廳將因此出現部分產品斷貨的情形。記者在麥當勞萬達店看到,目前提供的只有麥香魚一款漢堡,其他漢堡類產品缺貨。
  • 被玩壞的洋快餐:肯德基到底還有多少「中國兄弟」?
    現實生活中可能沒有啃雞雞這麼魔性的名字,但是如果您各位真的想認真吃一頓肯德基的話,也得擦亮雙眼,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吃了一頓國產正宗「洋快餐」。你知道FBC、KFG、KLG、MFC嗎?這些看似毫無關係的字母組合既不是什麼神秘國際組織的縮寫,也不是什麼國際大牌的簡稱,他們只是一些讓你「熟悉又陌生」的快餐店。
  • 中國第一家肯德基 第一家麥當勞 第一家漢堡王 中國洋快餐發展
    翻開世界地圖,你會發現漢堡不但是個美食,而且還是一座美麗的城市,它就是德國的西北部城市漢堡(Hamburg),它也是德國最為繁忙的港口,在19世紀中葉的時候,居住在那裡的人們喜歡把牛排搗碎成一定形狀,這種吃法可能被當時的大量德國移民傳到了美洲。據說這也是漢堡進入美國的起源。
  • 洋快餐漲價潮來襲 誰掌握定價權?
    洋快餐漲價潮來襲 誰掌握定價權? 繼2011年下半年一輪快餐漲價潮後,2012年餐飲行業再次響起「漲聲」。     據百勝餐飲集團2011年四季度及去年全年財務數據,2011年,百勝餐飲集團在中國市場完成銷售額55.66億美元,較上一年的41.35億美元增長了35%;運營利潤達到了9.08億美元,較上一年7.55億美元增長了20%。同時,這一利潤佔集團全年總利潤的68.8%。可以說,百勝中國對整個集團的貢獻已接近七成。僅就百勝去年9、10月份的提價,就使得第四季同店銷售意外大增21%。
  • 漢堡王中國被曝「賣身」,入華15年為何火不過肯德基、麥當勞?
    作為與肯德基、麥當勞齊名的全球大型連鎖餐飲企業,這家66年的美國品牌於2005年進入中國,目前在中國有約1300家門店。但在不少國人眼中,漢堡王的知名度比不上肯德基、麥當勞。
  • 奢侈品牌入華做電商為哪般?
    加上之前已經「二進宮」天貓的Coach、Burberry和入駐京東的TAG Heuer,奢侈品在中國的電商之路已成星星之火。媒體也在紛紛猜測下一個進入中國的奢飾品電商會是哪家?從目前的趨勢看,似乎巨頭們集體進入中國已成定局只剩下時間。
  • 麥當勞脫離「洋快餐」陣營 正式成為「自己人」
    曾幾何時,麥當勞和肯德基兩家獨大,制霸著中國快餐市場。但隨著中國經濟的抬頭,尤其是近十幾年,中國的連鎖餐飲品牌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頭來,其中不乏真功夫、外婆家、南京大牌檔等不同消費層次的優勢品牌,面對強大的競爭,麥當勞跟肯德基也是壓力山大。
  • 舌尖上的洋快餐
    看到央視媒體曝光肯德基、麥當勞的主要供應商福喜公司大量使用過期、變質、次品原料生產快餐原料,杏哥不禁一心頭顫
  • 肯德基推出30年來首個子品牌 會是洋快餐們的未來?
    9月1日,肯德基(需求面積:240-300平方米)跨出了它入華30年來最大的一步——推出了一個全新的子品牌!   它能幫助百勝中國,脫掉戴在肯德基頭上的那頂無奈的「洋快餐」帽子嗎? 畢竟肯德基門店『紅』了30年,今天變成了綠色,這麼綠,綠得還這麼透。」屈翠榮說,「但是,我覺得這個震撼是挺好的。」   「對我們來說,顧客的感覺比什麼顏色都重要。綠色也好,金色也好,要有一個不一樣的感覺。敢改變,敢做,敢學習,敢年輕,我們要的是這個感覺。
  • 這樣聰明地吃洋快餐,不怕胖
    究竟這些洋快餐的熱量有多高?你知道嗎?你又知道要怎麼樣吃才能不讓肥胖上身? 第一章:洋快餐的誘惑!肯德基控&麥當勞控最愛TOP10!肯德基控、麥當勞控做了問卷調查後,選出了最愛主餐類、配餐類、飲料類食物,一起來看看吧!
  • 陪伴天津人26年的麥當勞叔叔,正在消失……
    1990年10月8日,大陸第一家麥當勞在深圳誕生,屋頂上的麥當勞叔叔,更是成為當年的經典地標。深圳首家麥當勞四年後的1994年6月1日,天津終於迎來第一家麥當勞。當年開業的廣告宣傳單,如今也成了天津網友們的「收藏品」了。
  • 孕婦可以吃洋快餐嗎?準媽媽如何健康地吃洋快餐?
    具體能不能吃洋快餐呢?  洋快餐一向都在準媽媽的飲食黑名單中,但偶爾吃一次解解饞也未嘗不可,只要你正確點餐,洋快餐也可以吃得健康又營養。  肯德基、麥當勞等洋快餐一向被視為垃圾食品,因其高鹽、高糖、高熱量的特點,一般不建議孕婦食用。但有時候由於條件所限,洋快餐反而會成為當時唯一的選擇,而且洋快餐也並不是完全不能吃,關鍵是怎樣點餐,點對了,洋快餐也能吃得健康又營養。
  • 【記者調查】「洋快餐」承諾的「安全」去哪兒了
    福喜公司的食品安全事件被曝光後,山東、遼寧、南京、合肥等地都開始對「洋快餐」展開排查,很多消費者也對此表示震驚,他們認為,一直以來,洋快餐都在以健康
  • 肯德基、必勝客到底還是不是洋快餐了?
    的確沒有開玩笑,不過還是那個奇怪的問題,我們每天吃的肯德基到底是不是洋快餐了?他怎麼能成中概股的?一、百勝中國要回國上市了?根據《金融時報》消息,百勝中國正在接觸投資銀行,尋求在港二次上市,這意味著百勝中國或成為又一家選擇在香港融資的中概股公司。
  • 為何洋快餐回國立馬變鳳凰?
    本文轉自紐約消費指南(Guide-NYC)美國的洋快餐這些年都「西食東進」紛紛落戶中國
  • 開店14000家,吊打麥當勞+肯德基!它是又愛又恨的本土快餐之霸
    特別是後者,已把門店開到14000家,吊打前輩「麥當勞+肯德基」!華萊士為何會那麼牛?它是如何雄起的?這一切還要從30年前說起。90年代,一批洋快餐瞄準中國市場這塊大蛋糕,先後入華,最為成功的當屬麥當勞、肯德基,它們可以說掌控者中國快餐市場幾乎全部的江山,直到2001年,華萊士來出現。
  • 麥當勞、肯德基為何不喊「救救我」
    很難有人想到,有一天會爆發新冠肺炎,洋快餐也沒想到;值得稱道的是,他們比中國同行更保守,保守也能救命。 女兒喜歡吃麥樂雞,配上甜玉米和牛奶,她說:「我每天都要吃。」大人也喜歡麥當勞。開門虧錢,不開門問題更大,餐飲業的從業者,很多人停手就意味著停口,而麥當勞、肯德基這樣的全國連鎖快餐,員工數以萬計,誰來給他們發工資,放誰手裡都是一個燙手山芋。虧錢也得開著,我的下一個問題是,洋快餐們能硬抗多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