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健身房的概念,在海外早已不新鮮,進入中國也已經有數年,也有樂刻、光豬圈、小熊快跑、超級猩猩等多家健身房打起了24小時牌。
那麼,這究竟是怎樣的一種體驗呢?最近,生態圈記者突擊了辦公室樓下一家24h健身房,一整宿待下來,猜猜我們都看到了什麼?
文/ 施 苑 編輯/ 郭 陽
不斷翻新新花樣,網際網路+24h碰撞出新搭配
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發展,國內的健身產業也在不斷發展中。在這個背景下,承載健身運動的傳統健身房也在不斷創新,從移動應用健身課程、自助健身房、大型健身房、到精品工作室和結合健身餐營銷,它們越來越關注提升用戶體驗,滿足不同的用戶需求,藉助網際網路以創造「智能化」、「零售化」的網際網路健身時代。
從這張網絡上流傳的大城市健身時間圖來看,下班之後的時間,是大城市健身族的首選
如今,大城市裡工種的多樣化導致了人們的工作規律早已與「朝九晚五「大相逕庭,這樣的用戶條件下,「24小時都能鍛鍊」的新模式打破了時間限制,無疑是一個滿足用戶不同需求的良性嘗試。
然而在實踐過程中,房租、電費成本、管理與安全問題依然是國內24小時健身房發展中遇到的難題。
24h健身房好嗎?帶著這樣的問題,今天,我們探店公司樓下一家名為小熊快跑的24h健身房,它與網際網路結合之後低成本+高效管理的現象提醒了我們,藉助網際網路,或許是24小時健身房落地的一個新突破口。
網際網路提供新體驗,線上+線下達到高效管理
走進小熊快跑,生態圈記者發現,這裡沒有值班人員,也沒有實質的卡片憑證,想要成為會員只需在線上購買相應會員卡,之後就能憑藉記錄在APP裡的會員資格更新進門碼與出門碼,之後再將手機對準門上的二維碼掃描器就可以開門進店,整個過程快捷方便,拋棄了實體卡片人工登記程序,小熊快跑便能減少一部分人工成本。
門口的二維碼掃描器
在服務上,健身房與智能化的結合也給了客戶一種新的體驗。小熊快跑裡的大多數服務都靠顧客使用線上APP來完成,顧客需要知道的一切信息,包括辦卡、報名課程等都能在線上應用裡查到。
於是,「遊泳健身了解一下」的聲音沒有了,工作人員與教練也鮮少像傳統健身房那樣推薦課程或者遊說顧客辦卡,他們只在顧客需要指導的時候提供幫助。
這樣一來,信息上的公開透明、享受服務的「自主性」就能給顧客很大程度上的自由,他們能夠選擇相應配合自己的健身方案的項目,實際上是能夠獲得更好的體驗感與鍛鍊效果的。
在網際網路時代下,「二維碼進店」這樣的智能健身房或許是一個新的產業突破口。最近北京的地鐵線路開通了二維碼掃描進站的服務,只要下載特定APP並綁定支付方式,人們便能憑掃面二維碼直接進站乘車,能明顯的看到地鐵站排隊充值的人在明顯變少。因此,使用二維碼無疑是在網際網路背景下一個減少人力物力成本的好嘗試。
低成本的另一個秘訣?空間利用學問大
在到店體驗之前,小編對這樣不常見的存在充滿疑惑,畢竟在北京這樣一個寸土寸金的地方,臨近公司的24h健身房只用花300多就能辦理全天月卡,聽起來是一件很夢幻的事情,更別說24h健身房在運營上就比一般健身房花費更多的用電和人工成本。
在探店之前,小編甚至懷疑低價格是因為他們削減了器械上的開支,無法滿足不同健身人群的不同需要。
然而在進店之後,小編發現小熊的低成本並非是靠削減器械花銷實現的,事實上它的器械能夠滿足不同人群的基本健身需求。店裡配有力量器械、不同重量的啞鈴架、操房、瑜伽墊、瑜伽球、跑步機、橢圓機、划船機,從基本覆蓋不同肌肉群訓練需求的無氧器械與多達三種的有氧器械上,可以看出小熊在器材標準上並未縮水,是一個合格的健身房。
在涵蓋較為全面器械的前提下,小熊快跑的總面積並不如一般的健身房那樣大,那麼合理的空間安排就是使他們能達到低成本的功臣之一了,畢竟他們並不用花費較多的租房成本。
從圖中可以看出,店裡並未嚴格地劃分出有氧區域,而是把最佔地地跑步機橢圓機和划船機靠牆並排分布,中間是人工草皮,能提供crossfit、運動後拉伸以及一些其他有特殊需要的的運動。草皮緊鄰著辦公室,隔一邁步的距離過去是無氧區域和操房。
就連無氧區域朝西的角落也沒有放過,那邊緊密安排了兩排緊靠著的密碼鎖與數間衝涼室。
在視覺上拓展空間的大塊落地鏡是每個健身房基本都會採用的裝飾,而小熊快跑則是把它發揮到了極致,健身房的牆壁並未做封閉式處理,無氧區和操房一側壘起一半的牆壁,而跑步機面向街道的那一側則全部面對著落地窗。
這樣一來,無論在哪個角落運動,外面的風景與室內鏡子的倒影都能相互連接,在裡面鍛鍊下來並未覺得擁擠,視覺上空間就顯得開闊又輕鬆,而且因為多扇窗戶採光和通風也不錯。
24小時健身房,可能還不是救世主
當然,作為國內尚處於初期探索階段的智能健身房,小熊快跑也有一定的問題,比如線上課程多樣化不夠、教練專業水平尚待考察、安全性如何保障、二維碼刷進門的準入制度尚待完善等等。
而且,也有同時來運動體驗的女性用戶,向生態圈記者表示了擔憂。她們表示,自己選擇人多的黃金時代來鍛鍊,一定程度上也是擔心深夜回家時的安全問題。
不過,24小時健身房將線上APP與線下健身房結合,打造智能O2O模式下的新型健身房,不乏是一個將傳統健身房與新型健身房的優勢與經驗有效結合,脫穎而出的新嘗試。
必須承認的是,相較於國外24H Fitness、Anytime Fitness的火爆,中國的24小時健身房還沒有真正的改變人們的使用習慣,多數人還是在黃金時段前來鍛鍊,因而仍然沒有完全解決忙閒時間的問題。
但這樣的對比或許也有失偏頗,畢竟整個中國健身市場的黃金時代仍然有一段路要走,在傳統健身房掌控行業話語權的情況下,我們或許很難指望24小時健身房完全承擔起轉化用戶的任務,在目前的市場裡找到自己的生態位,生存並開始擴張之路,或許正是他們的使命與價值。
政策與資本紅利襲來,人們都在等待著新的健身房模式的出現,但目前看來,24小時健身房也好,共享健身倉也罷,在或許還無法完成成為那個行業救世主。
但還好,在這個不得不露肉的炎炎夏日,在世界盃夜夜擼串喝酒的日子裡,24小時健身房還是幫助我司不少同事逐漸重拾運動習慣。「每個不曾鍛鍊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與產業的一日千裡相比,生活中的點滴進步,同樣也是值得記錄的事情,不是嗎?
點擊下面藍色字,獲取更多資訊
線下!在健身行業新趨勢裡,我們發現了網際網路體育的終極法則
健身房紅海的闖入者,新兵搶佔千億市場的五種姿勢
扛著優化健身體驗的大旗,VR健身房能在千億級市場佔領一席之地嗎?
配齊小團課、健身餐、共享廚房,這種新式健身房吸引你嗎?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我們
點擊 「閱讀原文」 進入生態圈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