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進補卻虛不受補?一補就上火?根源竟然是……

2021-02-07 每日一灸

冬天到了。這時候,灸友們肯定忙著每天吃東西、長膘,這是自然行為。可是有很多灸友反映,平時提供很多滋補、補氣的食材都補不進去。是東西不管用?還是什麼原因?今天我們一探究竟!

最近特別多灸友反映,冬季來了,一吃點補的就上火,咽痛、牙疼、上火、口臭、長痘痘,甚至便秘通通來襲。這是為啥?

冬天進補不是一件平常事嗎?為什麼一補就上火?其實這個問題,中醫早有答案。


是脾胃出問題了!


脾主運化,升清化濁,將吃下去的水谷飯菜,通過胃的腐蝕,脾的運化,才能變成精微。變成精微後,通過脾胃升清化濁的作用,將精微運送到全身。

注意了,我們吃進去的東西,要通過兩個環節(運化、升清化濁),才能變成人體真正所需的營養。

脾相當於人體內的發動機,以食物作為燃料,將燃燒後的能量輸送全身。

以上兩個環節中,任何一個出錯了,吃下去的東西都有可能會變成垃圾,這些營養垃圾積在體內,稍加一點體內陽氣就很容易讓我們「上火」。

但是脾胃問題也需要辯證對待,才能分清,自己補不進去的原因。



1、嚴重脾虛

脾的運化功能主要依賴於脾氣升清和脾陽溫煦的作用。如果是脾氣虛甚至是脾陽虛的灸友,在冬日進補食品多為難消化,或是膏脂較多。

表徵:

①脾氣虛的症狀:脘腹脹滿,口不知味,不思飲食,大便溏薄,精神不振,形體消瘦,肢體倦怠,少氣懶言,舌淡苔白,脈緩無力。

②脾陽虛的症狀:脾胃失於溫煦,運化無力,食物減退,腹脹,胃痛,四肢不溫,四肢浮腫,畏寒喜暖。

脾氣是脾運轉的動力,就像是一個泵。脾胃運轉是過程,水谷得以化生精微、化生為氣血是脾氣推動的結果。脾虛的人,本來就沒有氣來推動脾胃的運轉,再來一堆難消化的食物,肯定無法吸收。

就像是高速路發生交通意外,本來就很堵,現在還來一大波大貨車,大堵特堵!

這就是我們常說虛不受補的基本原理。


2、脾虛,兼有痰溼食滯

痰溼食滯的表徵:面色萎黃,身睏乏力,口膩乏味,不渴,或有便溏。苔白膩滿布,脈濡緩。

我們從生活實際來看,單純脾虛的人比較少見,虛實夾雜,或是因虛致實,或是因實致虛的人更多。


因實致虛有兩種情況:

1.現代人生活質量提高了,天天暴飲暴食,冷飲啤酒,久而久之傷及脾胃,導致脾虛,最終形成痰溼。


2.久居在溼重之地,脾喜躁惡溼,溼邪最易傷脾,脾主溼而惡溼,因溼邪傷脾,脾失健運而水溼為患者,稱為「溼困脾土」。


還有就是因虛致實。通常表現為肢倦、納呆、脘腹脹滿、痰飲、洩瀉、水腫等。

但是,不論是因虛致實還是因實致虛,都是脾虛為基礎,夾雜者痰溼、食滯等,這種情況,再吃進補的食物,更是加重了脾胃的負擔。



1、先通再補,健脾,清廢物

祛痰溼:痰溼與脾虛之間會相互「促進」。脾虛者或因不良飲食習慣最容易痰溼重,脾虛為本,痰溼為標。想要補虛,先清清體內的痰溼。

①赤小豆茯苓茶,材料:赤小豆、茯苓、芡實、薏苡仁。

功效:方中茯苓、芡實可健脾化溼;薏苡仁、赤小豆可利尿祛溼;赤小豆、茯苓、芡實為平性,薏苡仁雖涼,但經炒制後,可去除其涼性,祛溼又不至於傷脾陽。可日常飲用。



②艾灸健脾

如果單純的藥物,可能不容易發揮作用,因為病症發生在脾胃。中醫裡就有一種說「藥之不到,針之不及,必須灸之。」可見艾灸對於調理脾胃是很好的選擇。

艾灸取穴:脾俞、胃俞、大腸腧、小腸俞、中脘、水分、天樞、足三裡。


成人懸灸20分鐘,艾灸儀艾灸40-50分鐘。


2、單純脾虛,可補中帶通

痰溼不明顯,在補的同時加一點健脾、行氣的食膳。比如說陳皮,這個運用比較廣泛,比如說廣東人最愛吃的早茶裡,牛肉丸裡會有陳皮的香甜味,煲老火靚湯愛加陳皮,冬天煮羊肉煲等也可以放一點陳皮哦,陳皮健脾行氣,可化食物中的滋膩。平時泡紅棗枸杞茶也可以加一點陳皮哦。


3、按摩腳底健脾胃

腳底按摩對於脾胃調理也十分有用。

按揉公孫穴:公孫穴具有統領食物的消化、吸收和運輸的功能,同時也是脾經的絡穴,脾又與胃相絡屬,所以公孫穴對於胃脹、胃疼、胃酸等胃部疾病也有很好的調治作用。


按揉太白穴:太白穴作為脾經的原穴,可以治療脾經上的各種問題,尤其各種原因引起的脾虛,通過刺激太白穴都可以防治。


4、用艾草泡腳

艾草泡腳能掃除寒氣;也可以達到祛溼健脾的作用。


你若喜歡,點讚 +哦 


相關焦點

  • 不補身體虛,一補就上火?虛不受補這樣做,既能進補,又提升元氣
    老王有一個很大的困擾,她老婆體虛,經常會感冒、身體不適等症狀,於是就想用點黃芪、黨參、紅棗這樣的中藥材補一補,但是每次吃過之後,老婆就會上火,甚至還會口舌生瘡,半夜燥熱的睡不著覺。所以老王問小妙,這是什麼原因,有沒有什麼辦法解決。其實,像老王老婆這樣的人真不在少數,中醫講,這叫「虛不受補」。
  • 中醫說:虛則補之,為什麼吃補品會上火?虛不受補是咋回事?
    身體比較虛弱通過進補的方式,來調理身體,理論上是沒有錯的,可是有的人會用錯方法,不僅沒有給身體帶來好處,反而讓情況變重,引發其他問題,比如說上火,身體更加虛弱,都可以說明身體虛不受補了。就有人問了,為什麼會虛不受補?下面就來了解一下。虛不受補,究竟是怎麼回事?補身體是要看自身情況的,體虛的時候,去進補是為了調節身體,讓身體恢復到正常狀態。
  • 初冬進補不上火,清甜潤肺補虛,全家都愛
    ,來年打虎,如何順應時節進補,又避免上火?「古人認為,立冬是進補的最佳時期,進行食補可為抵禦冬天的嚴寒補充元氣。」《黃帝內經》中「秋冬養陰」、「無擾乎陽」、「虛者補之,寒者溫之」的養生經驗也值得我們借鑑。入冬後,應少食生冷,尤其是現代發明的冰淇淋,雖然美味,卻不利於人體健康。多喝豆漿,多吃新鮮蔬菜,以及一些富含維生素和易於消化的食物。
  • 為啥一吃枸杞就上火?中醫說的「虛不受補」,到底啥意思?
    但是有些人一吃枸杞酒上火,這個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首先可能是使用過量造成的,枸杞雖好,但也是藥材,吃多了也可能會造上火,牙齦腫痛,牙齦出血,嚴重的可出現流鼻血的情況,所以在食用枸杞的時候,要注意量的控制。
  • 「虛不受補」該怎麼辦?
    有的到醫院找中醫望聞問切後,量體進補;有的選擇各種膏方進補……但有些人卻越補越「虛」,出現腹脹、腹痛、上火、噁心等症狀,即中醫所說的「虛不受補」。那麼,虛不受補,該怎麼辦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胃氣指脾胃之氣,是後天生化的源泉。不僅食物,藥物也要經過脾胃功能的運化,才能夠輸布全身,發揮其療效。同時,脾胃不適影響藥物的消化吸收,而某些藥物也會增加脾胃負擔,甚至損害脾胃功能,加重其病變。因此,在冬補時,應慎重選用藥材、食材,併兼顧脾胃的功能,保護胃氣。
  • 不補身體虛,一補就上火,上熱下寒的人,這樣做既通又補,火氣變元氣
    本  期  導  讀    上熱下寒體質,不補身體虛
  • 不補身體虛,一補就上火!上熱下寒的人,這樣做既通又補,火氣變元氣!
    俗話說:冬天進補,開春打虎。於是很多人一到冬季就開始吃好的,補好的。
  • 身體虛,一補就上火,上熱下寒的人,這樣做既通又補,火氣變元氣
    上熱下寒體質,不補身體虛,一補就上火!如何補得進,不上火?(附3個實用調理方)一到冬季,各大養生號都建議大家在冬令進補,溫陽補養,於是很多人入冬後就開始吃好的,補好的。然而,總有人說,為什麼每次我補了以後:口腔長潰瘍、臉上冒痘痘、喉嚨腫痛、嗓子幹癢沙啞。明明覺得自己上火了,可是卻大便洩下清稀便溏、雙腳發冷、腰膝酸冷。
  • 一補就上火,是這裡出問題了!您該這樣進補~
    冬季進補很重要,民間一直有「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冬季進補,開春打虎」
  • 不補身體虛,一補就上火,上熱下寒的人,這樣做既通又補,火氣變元氣!
    一到冬季,各大養生號都建議大家在冬令進補,溫陽補養,於是很多人入冬後就開始吃好的,補好的。然而,總有人說,為什麼每次我補了以後:口腔長潰瘍、臉上冒痘痘、喉嚨腫痛、嗓子幹癢沙啞。位於上面的心肺之火下不來,或者火過於旺盛;中焦脾胃受淤堵,道路不通行,位於下部的腎水無法上行循環或者腎水過少無法壓制上部之火,人體體內的循環之路受阻,自然寒熱狀態就出現錯誤了。
  • 冬天進補還會補「上火」?這份降火食療方值得擁有!
    冬季是進補的大好時機,但有的人吃了羊肉鍋,第二天就長出了痘痘;有的人連吃了三天桂圓,便出現了口角潰瘍……如何進補不上火? 小心!如果你也上火,是身體在告訴你:補錯啦!
  • 虛不受補越補越燥?專家提醒:四種體質人群冬季切勿盲目補陽
    進補選用越名貴的藥材就越好嗎?喝湯比吃肉營養更豐富?虛不受補怎麼辦?「不時不吃,應季的食物多吃,反季節的食物,少吃、慎吃。南方人冬季不能大補,大補容易上火,需要防寒,但也要注意養陰。」胡世雲表示,冬季飲食以滋陰潛陽、增加熱量為主,少食用鹹味食品,防止腎水過旺,多吃苦味食物,以補益心臟,增強腎臟功能,常用食物如:橘子、豬肝、醋、大頭菜、萵苣等。
  • 冬季進補,開春打虎;冬季不補,春季受苦?
    中醫認為,「補」要對「虛」,不「虛」的人進補反而有害健康。因為所有的補品都有自己的特性,中醫稱之為「藥性」或「偏性」,如人參補氣、當歸補血、燕窩養陰、鹿茸溫陽,各有所長。但這些都是針對虛症體質的人,比如說,人參補氣可以提高氣虛者的抵抗力,如果說是老年人,但身體仍然比較強壯,吃了反而容易上火,得不償失。
  • 綠色康元丨氣血能量調理品牌---不補身體虛,一補就上火,上熱下寒的人,這樣做既通又補,火氣變元氣!
    一到冬季,各大養生號都建議大家在冬令進補,溫陽補養,於是很多人入冬後就開始吃好的,補好的。
  • 上熱下寒:不補身體虛,一補就上火,這2件事你必須做!
    三伏天宜進補,可是很多朋友不進補身體很虛,一進補就容易上火,無論是生薑、艾灸甚至芝麻丸,吃了都會長痘痘、上火。
  • 食物補虛
    進補宜採用補陰、滋陰、養陰等法,補陰虛的藥物可選用生地、麥冬、玉竹、珍珠粉、銀耳、冬蟲夏草、石斛,龜板等。補陰虛食品:甲魚、燕窩、百合、鴨肉、黑魚、海蜇、藕、金針菇、枸杞頭、荸薺、生梨等,可經常交替選服。
  • 氣虛體質的人,常有三種表現,避免虛不受補,要注意「四個宜忌」
    氣虛體質的人,常有三種表現,避免虛不受補,要注意「四個宜忌」。現在很多人,總覺得自己有點精神不夠用的感覺。一般來說,這就是中醫所說的「氣虛」。那麼,什麼是氣虛呢?氣虛,是中醫理論裡的一個專有術語。一般來說,多以素體稟賦不足、或者久病體虛多見。當然,飲食內傷、起居不慎等「人為因素」,也是引起氣虛的常見原因。
  • 【扁鵲家族】不補身體虛,一補就上火,上熱下寒的人,這樣做既通又補,火氣變元氣!
    然而,總有人說,為什麼每次我補了以後:口腔長潰瘍、臉上冒痘痘、喉嚨腫痛、嗓子幹癢沙啞。明明覺得自己上火了,可是卻大便洩下清稀便溏、雙腳發冷、腰膝酸冷。整個身體完全是冰火兩重天。其實這種就是我們中醫裡面常見的寒熱錯雜,上熱下寒。
  • 秋冬進補,先「排」後「補」
    世間萬物,都開始為了「冬藏」做準備,身體也到了要收藏補養的時候——「秋冬進補」的養生理念已深入人心,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能吃到的補品也更加豐富。但是,很多人卻有這樣的苦惱,明明身體很虛,卻是吃什麼好東西都補不進去:牛羊肉一吃就上火,阿膠一吃就發燥……秋冬進補,為什麼補不進去?這是因為我們只專注於「補」,而沒有考慮到脾胃本身的運化能力。
  • 揭秘「虛不受補」的真正原因想知道到底怎麼「補」嗎?
    如今很多人都在進補,信奉各種山珍海味,但是往往忽略了「虛不受補」,或者很多人知道這個概念,但其實沒有真正理解。一個身體十分虛弱的人要想一下子變得十分強壯,一口吃成一個胖子,往往是事與願違的哦。道醫的養生調理當中常說到「虛不受補」,即體虛,不能承受補藥的威力。在「虛不受補」的人群中因為脾胃虛導致消化吸收不好,進補後會出現腹痛、腹脹、拉肚子的情況最為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