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補身體虛,一補就上火?虛不受補這樣做,既能進補,又提升元氣

2021-02-12 健康人生美好

近日,小妙接到了一位名叫「老王」的粉絲私信。

老王有一個很大的困擾,她老婆體虛,經常會感冒、身體不適等症狀,於是就想用點黃芪、黨參、紅棗這樣的中藥材補一補,但是每次吃過之後,老婆就會上火,甚至還會口舌生瘡,半夜燥熱的睡不著覺。

所以老王問小妙,這是什麼原因,有沒有什麼辦法解決。

其實,像老王老婆這樣的人真不在少數,中醫講,這叫「虛不受補」。

一、虛不受補,一補就上火,是3大原因在搗鬼

許多人虛不受補,越補身體反而越不好,這就是身體內部出現了問題,主要是這3大原因。

1、 脾胃運化不佳

虛不受補最常見的情況就是脾胃運化不佳,這裡的脾胃不佳主要指兩種,即脾胃溼熱、脾胃虛弱。當這兩種病人進補,病人無法完成對補益藥物的攝納、運化、吸收和轉輸,從而加重脾胃的溼熱和負擔[1],這樣一來人的火氣就上來了。

2、 身體有邪實

中醫理念中有正邪之說,虛不受補的根本原因就在於身體有邪實,那麼什麼叫邪實呢?可以理解為病灶,中醫中有一句話講,「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有些人表面看起來比較虛,但其實身體內部實邪很重,嚴格來講這種病人是實證病人,不是虛證病人,而這個時候進補,無疑是加重身體內的邪氣,這也就是為什麼明明身體很虛,一補就上火的原因[1]。

3、上熱下寒

上熱下寒的症狀在許多有名的中醫國粹中都有記載,上熱指的是心肝陰虛陽亢,而下寒指的是脾陽虛,虛實夾雜導致病情複雜,有這種症狀的病人補身體要格外謹慎[2]。這種病人也最容易出現虛不受補的情況,所以建議在轉移的中醫師指導下進行調理。

二、虛不受補的人應該如何進補?

從上文中,我們可以知道,虛不受補的人要麼是身體存在其他的問題,要麼是虛實夾雜的情況,所以這部分病人進補,首先要辨證論治,辨證體質,判斷自己是否是真虛。

其次,中醫講,脾為後天之本,所以想要進補的人要把脾胃調理好,這樣身體才能更好的吸收進補的藥物或者食材,從而減少虛不受補的情況發生。

另外,要選擇合理的時機。中醫講天人相應,一年四季,陽氣生長各有特色,總結起來就是春升、夏浮、秋收、冬藏,進補也應該順應四季,所以體虛的人最好選擇春夏季節,並且放在正午過用;而秋冬進補或者晚上服用滋補類藥物,就容易出現虛不進補的情況。

除此之外,虛證病人或者亞健康的人在進補的時候,儘量選擇食療。因為飲食原則多種多樣,而且富含營養又容易消化,是比藥補更好的選擇。

最後,中醫調理身體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大家不要心急,要緩慢的進補、平補,特別是病虛損者和老年體弱的病人,這樣才能更好的調理自己的身體。

三、健康的人別進補,小心適得其反

進補在生活中是比較普遍的思維,很多人覺得健康的人也要補,補補更健康,反正也不會有壞處。其實健康的人進補更應該謹慎,所謂健康其實是一種身體內的平衡,藥材對身體的影響並不全都是有益的,如果你本身健康就像是在新衣服上打補丁,不但畫蛇添足,還有有損身體健康。

北京中醫醫院消化科副主任醫師李博表示,健康的人最好的補品,就是好好正常規律吃飯,增加運動,這就是健康人最好的補品。

深入了解之後就會發現,補身體也是一門大學問,並不是簡簡單單吃藥就可以達到效果的,而中醫對於進補的各種學問和討論也讓人大開眼界。對健康的人來說,其實並不需要進補,只要平時多鍛鍊比補藥會有更好的效果。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後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精彩推薦

相關焦點

  • 冬天進補卻虛不受補?一補就上火?根源竟然是……
    可是有很多灸友反映,平時提供很多滋補、補氣的食材都補不進去。是東西不管用?還是什麼原因?今天我們一探究竟!最近特別多灸友反映,冬季來了,一吃點補的就上火,咽痛、牙疼、上火、口臭、長痘痘,甚至便秘通通來襲。這是為啥?冬天進補不是一件平常事嗎?為什麼一補就上火?其實這個問題,中醫早有答案。
  • 中醫說:虛則補之,為什麼吃補品會上火?虛不受補是咋回事?
    身體比較虛弱通過進補的方式,來調理身體,理論上是沒有錯的,可是有的人會用錯方法,不僅沒有給身體帶來好處,反而讓情況變重,引發其他問題,比如說上火,身體更加虛弱,都可以說明身體虛不受補了。就有人問了,為什麼會虛不受補?下面就來了解一下。虛不受補,究竟是怎麼回事?補身體是要看自身情況的,體虛的時候,去進補是為了調節身體,讓身體恢復到正常狀態。
  • 不補身體虛,一補就上火,上熱下寒的人,這樣做既通又補,火氣變元氣
    本  期  導  讀    上熱下寒體質,不補身體虛
  • 不補身體虛,一補就上火!上熱下寒的人,這樣做既通又補,火氣變元氣!
    俗話說:冬天進補,開春打虎。於是很多人一到冬季就開始吃好的,補好的。
  • 身體虛,一補就上火,上熱下寒的人,這樣做既通又補,火氣變元氣
    上熱下寒體質,不補身體虛,一補就上火!如何補得進,不上火?(附3個實用調理方)一到冬季,各大養生號都建議大家在冬令進補,溫陽補養,於是很多人入冬後就開始吃好的,補好的。然而,總有人說,為什麼每次我補了以後:口腔長潰瘍、臉上冒痘痘、喉嚨腫痛、嗓子幹癢沙啞。明明覺得自己上火了,可是卻大便洩下清稀便溏、雙腳發冷、腰膝酸冷。
  • 不補身體虛,一補就上火,上熱下寒的人,這樣做既通又補,火氣變元氣!
    一到冬季,各大養生號都建議大家在冬令進補,溫陽補養,於是很多人入冬後就開始吃好的,補好的。然而,總有人說,為什麼每次我補了以後:口腔長潰瘍、臉上冒痘痘、喉嚨腫痛、嗓子幹癢沙啞。位於上面的心肺之火下不來,或者火過於旺盛;中焦脾胃受淤堵,道路不通行,位於下部的腎水無法上行循環或者腎水過少無法壓制上部之火,人體體內的循環之路受阻,自然寒熱狀態就出現錯誤了。
  • 「虛不受補」該怎麼辦?
    有的到醫院找中醫望聞問切後,量體進補;有的選擇各種膏方進補……但有些人卻越補越「虛」,出現腹脹、腹痛、上火、噁心等症狀,即中醫所說的「虛不受補」。那麼,虛不受補,該怎麼辦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胃氣指脾胃之氣,是後天生化的源泉。不僅食物,藥物也要經過脾胃功能的運化,才能夠輸布全身,發揮其療效。同時,脾胃不適影響藥物的消化吸收,而某些藥物也會增加脾胃負擔,甚至損害脾胃功能,加重其病變。因此,在冬補時,應慎重選用藥材、食材,併兼顧脾胃的功能,保護胃氣。
  • 【扁鵲家族】不補身體虛,一補就上火,上熱下寒的人,這樣做既通又補,火氣變元氣!
    然而,總有人說,為什麼每次我補了以後:口腔長潰瘍、臉上冒痘痘、喉嚨腫痛、嗓子幹癢沙啞。明明覺得自己上火了,可是卻大便洩下清稀便溏、雙腳發冷、腰膝酸冷。整個身體完全是冰火兩重天。其實這種就是我們中醫裡面常見的寒熱錯雜,上熱下寒。
  • 綠色康元丨氣血能量調理品牌---不補身體虛,一補就上火,上熱下寒的人,這樣做既通又補,火氣變元氣!
    一到冬季,各大養生號都建議大家在冬令進補,溫陽補養,於是很多人入冬後就開始吃好的,補好的。
  • 為啥一吃枸杞就上火?中醫說的「虛不受補」,到底啥意思?
    但是有些人一吃枸杞酒上火,這個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首先可能是使用過量造成的,枸杞雖好,但也是藥材,吃多了也可能會造上火,牙齦腫痛,牙齦出血,嚴重的可出現流鼻血的情況,所以在食用枸杞的時候,要注意量的控制。
  • 初冬進補不上火,清甜潤肺補虛,全家都愛
    ,來年打虎,如何順應時節進補,又避免上火?「古人認為,立冬是進補的最佳時期,進行食補可為抵禦冬天的嚴寒補充元氣。」《黃帝內經》中「秋冬養陰」、「無擾乎陽」、「虛者補之,寒者溫之」的養生經驗也值得我們借鑑。入冬後,應少食生冷,尤其是現代發明的冰淇淋,雖然美味,卻不利於人體健康。多喝豆漿,多吃新鮮蔬菜,以及一些富含維生素和易於消化的食物。
  • 上熱下寒:不補身體虛,一補就上火,這2件事你必須做!
    三伏天宜進補,可是很多朋友不進補身體很虛,一進補就容易上火,無論是生薑、艾灸甚至芝麻丸,吃了都會長痘痘、上火。
  • 天氣越冷身體越不通,一補就上火的人,這樣做既通又補、還不上火
    另外冬季大家都會穿衣保暖,避免身體熱量過多向外耗散,導致內熱在體內堆積;加之冬季多數人大量進補,進食溫補藥物,或嗜食甜辣之物,食積內熱,更加重上火的症狀。1分鐘教你辨別哪個臟腑有「火」五臟在人體中有不同的運作方式,在身體內部上火反應也不同。
  • 虛不受補越補越燥?專家提醒:四種體質人群冬季切勿盲目補陽
    進補選用越名貴的藥材就越好嗎?喝湯比吃肉營養更豐富?虛不受補怎麼辦?「不時不吃,應季的食物多吃,反季節的食物,少吃、慎吃。南方人冬季不能大補,大補容易上火,需要防寒,但也要注意養陰。」胡世雲表示,冬季飲食以滋陰潛陽、增加熱量為主,少食用鹹味食品,防止腎水過旺,多吃苦味食物,以補益心臟,增強腎臟功能,常用食物如:橘子、豬肝、醋、大頭菜、萵苣等。
  • 天氣越冷身體越不通,一補就上火的人,這樣做既通又補、還不上火!
    另外冬季大家都會穿衣保暖,避免身體熱量過多向外耗散,導致內熱在體內堆積;加之冬季多數人大量進補,進食溫補藥物,或嗜食甜辣之物,食積內熱,更加重上火的症狀。 必要時可採取足部經絡按摩,重點可取穴湧泉、照海及太溪穴位,每日睡前按摩5分鐘左右,按壓力度適中,既能放鬆,還能起到調養作用。
  • 氣虛體質的人,常有三種表現,避免虛不受補,要注意「四個宜忌」
    氣虛體質的人,常有三種表現,避免虛不受補,要注意「四個宜忌」。現在很多人,總覺得自己有點精神不夠用的感覺。一般來說,這就是中醫所說的「氣虛」。那麼,什麼是氣虛呢?氣虛,是中醫理論裡的一個專有術語。一般來說,多以素體稟賦不足、或者久病體虛多見。當然,飲食內傷、起居不慎等「人為因素」,也是引起氣虛的常見原因。
  • 食物補虛
    進補宜採用補陰、滋陰、養陰等法,補陰虛的藥物可選用生地、麥冬、玉竹、珍珠粉、銀耳、冬蟲夏草、石斛,龜板等。補陰虛食品:甲魚、燕窩、百合、鴨肉、黑魚、海蜇、藕、金針菇、枸杞頭、荸薺、生梨等,可經常交替選服。
  • 揭秘「虛不受補」的真正原因想知道到底怎麼「補」嗎?
    如今很多人都在進補,信奉各種山珍海味,但是往往忽略了「虛不受補」,或者很多人知道這個概念,但其實沒有真正理解。一個身體十分虛弱的人要想一下子變得十分強壯,一口吃成一個胖子,往往是事與願違的哦。道醫的養生調理當中常說到「虛不受補」,即體虛,不能承受補藥的威力。在「虛不受補」的人群中因為脾胃虛導致消化吸收不好,進補後會出現腹痛、腹脹、拉肚子的情況最為常見。
  • 虛就得補,這麼補剛剛好
    現在生活節奏是非常快的,大家壓力大,一頓飯往往都是外賣解決,也不愛或者說沒時間運動,晚上再熬個夜,身體狀況不容樂觀。
  • 秋冬進補,先「排」後「補」
    世間萬物,都開始為了「冬藏」做準備,身體也到了要收藏補養的時候——「秋冬進補」的養生理念已深入人心,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能吃到的補品也更加豐富。但是,很多人卻有這樣的苦惱,明明身體很虛,卻是吃什麼好東西都補不進去:牛羊肉一吃就上火,阿膠一吃就發燥……秋冬進補,為什麼補不進去?這是因為我們只專注於「補」,而沒有考慮到脾胃本身的運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