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感冒、總出汗、走兩步就喘?虛就得補,這麼補剛剛好

2021-02-23 大連西崗廣譽遠中醫門診部

現在生活節奏是非常快的,大家壓力大,一頓飯往往都是外賣解決,也不愛或者說沒時間運動,晚上再熬個夜,身體狀況不容樂觀。很多人如此慢慢消耗了抵抗力,進而出現了虛胖、愛冒虛汗、動輒感冒,搬點東西走兩步就喘,這種用俗話講「虛」的狀態,其實人能夠抵禦外邪最主要的還是靠的抵抗力,如果虛的時間久了,病早晚要上身。但說補,又應該怎麼補呢?說到這兒就不得不提到這膏方進補了。膏方在我國南方地區普遍受到認可的,很多人習慣於以膏方滋補調理,作為中藥八大劑型之一的膏方,在滋補方面有何得天獨厚的優勢呢?

膏方又稱膏劑、膏滋,指單味或者多種藥材合理配伍的組方,通過特定工藝製成的稠厚半流質膏劑產品,是一種具有高級營養滋補和治療、預防作用的中成藥,具有濃度高、藥力緩和、藥性穩定、服用方便、便於攜帶等特點。膏方通補兼施,可達到強身健體、延年益壽,同時祛除病邪、改善疾病的目的。

 

單一飲片更適合日常代茶飲,湯藥常用於治病,口感不佳,而膏方可謂湯劑的升級版,藥性含量更高,口感好,更易於人體吸收,一年四季都可以用膏方進行滋補調理。

說完了膏方,我們再回來講到這個虛問題。眾所周知,這個人參大家都知道大補元氣,而以人參為君藥的廣譽遠人參膏則是補虛的不二之選。

組方:人參、枸杞、桑椹、山藥、全龜、蜂蜜

功效:補元氣,健脾補肺,滋養肝腎。

為什麼要用人參作為君藥呢? 人參被稱為百藥之王,多年的野山參更是力道靡足,人參的特點是往裡走補五臟,大補元氣,古代作為救逆回陽之要藥,在中藥中佔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雖然人參都是大補元氣的,但不同的人參差別卻非常大,如果是多年的野山參,補氣之力最為宏大,元氣大脫者必用。而五年以內的人參,補氣之力就溫和的多。廣譽遠人參膏中選用的是四——五年的生曬參,取的就是其補氣相對溫和的特性,防止過燥,在此方中,人參大補元氣,為臟腑提供動力,為君,生曬參藥性平和多用於氣陰不足者,補脾益肺脾氣虛。

人參膏配方另一大亮點就是人參與全龜的配伍,一是人參補氣,全龜補血養血,氣血雙補;二是人參呈陽的特性,而全龜龜這種動物生活在淡水裡,偶爾也到陸地上溜達一會,在中藥裡有個特性是別的中藥所不具備的,叫「滋陰潛陽」,就是說在滋陰的同時,有補陽的作用,再形象一點說,就是此物陽在陰中藏著,滋陰的時候,陽也隨之補充。與人參搭配陰陽相和,因此,即使陰虛的人服用人參膏也不會上火。

枸杞、桑椹重點滋補肝腎,山藥健脾,能促吸收運化,並有補肺固精益腎之效。全方氣血雙補、陰陽相宜,補而不燥。

如果您也有虛弱的情況,不妨就試試用人參膏調理,長按識別二維碼,添加廣譽遠中醫院專家微信可諮詢預約。

相關焦點

  • 虛則補其母
    虛則補其母編輯/擱淺患者女,38歲。這個患者檢查出來有子宮肌瘤和卵巢囊腫,平時月經期間容易肚子冷,自覺摸著就涼,特容易疲勞,經常頭暈每次吃生脈飲就會好轉,有時候感覺到心臟會突然掉下來一樣,每天到了下午黃昏就看不清楚東西,模模糊糊的,每次月經前後就感冒。冬天的時候容易手腳冷,夏天的時候小腿也喜歡蓋著點。她的臉上有斑,臉上不是很透亮。
  • 食物補虛
    1、氣虛:氣虛之體的主要表現為:少氣懶言、全身疲倦乏力、聲音低沉、動則氣短、易出汗,頭暈心悸、面色萎黃、食欲不振,虛熱,自汗,脫肛,子宮下垂,舌淡而胖,舌邊有齒痕,脈弱等,性功能減退,不一定有病,氣虛者需補氣,補氣的藥物可選用人參、黃芪、黨參等。
  • 人過不惑年 正是補虛時
    從智慧和社會閱歷等方面來講,四十歲可以說是人生的黃金時期,但不應被忽視的是,在這個階段人體自身儲備機能開始走下坡路,對外界環境的適應力下降,對各種疾病的抵抗能力下降。而且這個年齡的人大多上有老,下有小,處在人生擔子最重、壓力最大的時期,往往休息睡眠少,不注意運動鍛鍊,很容易透支身心健康。
  • 不補身體虛,一補就上火?虛不受補這樣做,既能進補,又提升元氣
    老王有一個很大的困擾,她老婆體虛,經常會感冒、身體不適等症狀,於是就想用點黃芪、黨參、紅棗這樣的中藥材補一補,但是每次吃過之後,老婆就會上火,甚至還會口舌生瘡,半夜燥熱的睡不著覺。所以老王問小妙,這是什麼原因,有沒有什麼辦法解決。其實,像老王老婆這樣的人真不在少數,中醫講,這叫「虛不受補」。
  • 古之「長生仙草」,今走下神壇,養心神、養肺定喘、潤五臟以補虛
    這種例子有很多,比如古時候譽為四大仙草的人參、首烏、靈芝、蟲草,古時候可以說是可遇而不可求,如今卻走下神壇而比較常見,而它本是古之「長生仙草」,位列「四大仙草」,如今也不在稀有,養生可以養心安神、養肺定喘、潤五臟以補虛。
  • 補心氣、補元氣、補脾氣、補肺氣,補氣是提高免疫力最快的方法
    反過來,如果體內的血量不夠,那麼氣失去安身的住處,就會很容易消散掉,從而出現氣血兩虛的局面。也就是說,氣虛者,血未必虛,但血虛者,常伴有氣虛。1、補元氣黨參、人參、黃芪、山藥、白朮發高燒、做手術、生孩子、長期用抗生素等,這種情況的患者都是元氣大傷,這個時候可以服用大補元氣的人參,可以吃人參的含片,可以泡人參茶喝,都能使身體早日復原,但用人參的時候,宜多喝水,這樣會吸收好,不易上火。
  • 寶寶體虛容易感冒怎麼辦?黨參+紫蘇了解一下
    白天漸漸熱起來了,夜晚還能感受到絲絲涼意,感冒的寶寶因此也多了起來。體質虛、底子弱一點的,感冒還會反反覆覆難斷根,調養起來十分棘手。我曾給愛感冒的體虛寶寶推薦服用參蘇丸,說過大多數孩子體質都屬於氣虛質的底,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黨參和紫蘇的結合,如何能邊治感冒,邊補正氣。大家要注意,攻補兼施不是把寶寶養壯養好的捷徑,不要濫用誤用。
  • 體虛寶寶如何補?3種方法補氣溫陽滋陰
    虛是「不足」的意思,對天生「稚陰稚陽」的孩子來說,往往陽氣更為不足,所以常有正氣不足、脾胃虛弱的表現。孩子常積食、常呼吸道感染,甚至易感體質、過敏體質,根本原因都是體虛。 如何給孩子補虛,減少小病小痛的次數,並不是給孩子餵貴的補品就可以了。
  • 中醫說:虛則補之,為什麼吃補品會上火?虛不受補是咋回事?
    生活中,經常會聽到有人說自己氣血不足,體質虛弱,總感覺身體乏力,精神狀態也不是很好,這個時候很多懂得養生的,就會去補身體,補充氣血就好了,覺得只要通過進補就能改善問題。身體比較虛弱通過進補的方式,來調理身體,理論上是沒有錯的,可是有的人會用錯方法,不僅沒有給身體帶來好處,反而讓情況變重,引發其他問題,比如說上火,身體更加虛弱,都可以說明身體虛不受補了。就有人問了,為什麼會虛不受補?下面就來了解一下。虛不受補,究竟是怎麼回事?補身體是要看自身情況的,體虛的時候,去進補是為了調節身體,讓身體恢復到正常狀態。
  • 總感覺有氣無力,一動就出汗,到底是「天熱」還是「人虛」?
    懶得說話懶得動,還會被人貼上「懶」的標籤,其實是「虛」在作怪。特別是在戶外出汗比較多,中醫上說「氣隨津脫」,汗液是津液的一部分,所以出汗越多,越容易導致氣虛。4.肺氣虛說話聲音小,胸悶氣短、咳嗽氣喘、容易感冒、動不動就出汗、皮膚瘙癢、呼吸急促等。
  • 頭愛出汗,氣虛!一張古方子,補氣止頭汗,送給愛出汗的朋友
    譬如現在,我要跟你說的,就是這麼一件寶貝。  它啊,是治療頭汗的一則心法。  什麼是頭汗啊?說白了,就是腦袋愛出汗。  我還是給你舉個例子吧。  從前,在我們單位,有一個保衛處的老兄長。  說是保衛處的,其實就是更夫。  不過,他為人和善,跟所有人都談得來,因此大家都喜歡他。
  • 懶人的補虛湯包,十全排骨湯
    真的超級好喝,懶人的好選擇!今天是立冬的第二天,陽虛的小編還是得有儀式感的進補一下!滋補身體,久食對於虛寒體質、手足冰冷、容易疲勞、面色萎黃的人群是非常非常好的!哇好有食慾啊我得打電話跟媽媽說今天喝了3碗湯!!
  • 靈芝入五行,補五臟之「虛」!(你該補了)
    可以這麼說,中醫所稱的五臟,實際上就是五個有著各自功能特性的系統,五臟的相生構成了人體完整的生命系統。「虛」不是大病,是「未病」而不是無病,是反映出了身體出現了陰陽、氣血、臟腑營衛的不平衡狀態。《黃帝內經》有日:「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兵,不亦晚乎?」
  • 揭秘「虛不受補」的真正原因想知道到底怎麼「補」嗎?
    道醫的養生調理當中常說到「虛不受補」,即體虛,不能承受補藥的威力。在「虛不受補」的人群中因為脾胃虛導致消化吸收不好,進補後會出現腹痛、腹脹、拉肚子的情況最為常見。重病或久病之人,常常胃口不佳,厭於飲食,此時,患者胃氣已衰,運化能力近乎停滯,稍稍補之,尚能緩緩吸收;若驟然大補,將不堪重負,因此,對於久病食少之人,切不可急功近利,蠻進大補之品。很多人誤以為極度體虛時應該大補氣血,服用一些壯陽的湯藥,這樣用力過猛的方式不僅無法滋補身體,反而會消耗身體的能量,適得其反。
  • 天氣熱,有人走兩步就出一身汗,有人運動卻很少出汗,什麼原因引起的?
    天氣熱,有人走兩步就出一身汗,有人運動卻很少出汗,什麼原因引起的?,也不用太擔心,但是有些人卻不一樣,他們走兩步就出汗,有人運動卻很少出汗。第五、體虛不出汗的原因很可能是汗閉症的表現,是體質虛弱,氣血虧虛的緣由。如果是不出汗則手腳容易發涼,儘管大量運動都不會出汗是身體虛弱的表現,這多是腎虛的表現。
  • 不補身體虛,一補就上火,上熱下寒的人,這樣做既通又補,火氣變元氣!
    一到冬季,各大養生號都建議大家在冬令進補,溫陽補養,於是很多人入冬後就開始吃好的,補好的。然而,總有人說,為什麼每次我補了以後:口腔長潰瘍、臉上冒痘痘、喉嚨腫痛、嗓子幹癢沙啞。發揮了很大的奇效,是溫中補虛、緩急止痛良方,又是調和陰陽、柔肝理脾常用方。藥性平和,以調理體質為主,不過還是建議諮詢中醫師進行辨證加減後,適量添加少許清熱藥物,再用效果更佳。
  • 特別容易出汗是因為身體虛嗎?
    高溫環境下出汗是正常的現象,但如果之前不愛出汗,最近反而變的愛出汗了
  • 氣虛體質的人,常有三種表現,避免虛不受補,要注意「四個宜忌」
    氣虛體質的人,常有三種表現,避免虛不受補,要注意「四個宜忌」。現在很多人,總覺得自己有點精神不夠用的感覺。一般來說,這就是中醫所說的「氣虛」。那麼,什麼是氣虛呢?氣虛,是中醫理論裡的一個專有術語。一般來說,多以素體稟賦不足、或者久病體虛多見。當然,飲食內傷、起居不慎等「人為因素」,也是引起氣虛的常見原因。
  • 講個虛人感冒!
    虛人感冒
  • 夏天到底怎麼補妝、補防曬?
    換季真的好麻煩,我的冬裝和夏裝現在都還攤在一起沒收拾,想死……夏天到了,最要嚴防死守的就是紫外線和臉上的妝容,畢竟誰都不想在大太陽底下走一遭後整個臉跟化了一樣。而且防曬霜雖然高倍數,但是烈日暴曬下還是要勤補塗才能防護到位。尤其去海灘,要接受烈日和水的雙重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