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臂維納斯推為藝術典範,殘缺美是真的美,還是被迫接受不完美?

2020-12-17 卡季奇文史

酷愛藝術的小白:人們常提到「殘缺美」,是真的認為殘缺的很美嗎?還是因為「酸葡萄」心理,因為做不到至善至美,於是就說殘缺的也很美,沒必要追求完美無瑕,被迫接受殘缺美?

古希臘雕塑維納斯沒有雙臂,但容貌端莊秀麗,肌膚豐腴, 半裸的身體構成了十分和諧優美的螺旋型上升體態;那高貴的表情和端莊的身姿儀態萬千典雅至極,無論從任何角度欣賞都能誘發出人們的美好想像。

她的雙臂雖然已經殘斷,但仍然給人以渾然完美之感,整尊雕像統一而獨特集真、善、美於一身,突出了美的焦點與核心突出了「美神」的特點。殘缺的美勝過了完整之美,這種美充滿了無限的詩意是古典主義的理想美,在她面前一切人體藝術作品幾乎都顯得黯然失色。只有「殘缺」才能演繹出這人類藝術不朽的巔峰之作。

「殘缺」的藝術

「殘缺」是表達視覺藝術境界的語言,瑞士藝術家烏爾夫林提出過「入畫」與「不入畫」的概念。比如有裂縫的地板、斑駁的牆壁和缺損的水壺才是入畫的,那些不完美的地方才是生命之光。

19世紀法國雕塑藝術家羅丹最早有意識地把 「醜」運用到造型藝術中,並明確提出「醜陋美」、「殘缺美」、「矛盾美」等理論概念,打破了自古希臘以來流行的「美在和諧整一」、「醜在殘缺畸形」說的單一美學研究模式。

現在,「殘缺美」作為一種新的審美範疇,無論在審美研究還是在審美創造、審美欣賞中,越來越為人們所接受。殘缺美審美活動的出現,是一種屬人的活動,也就是說,它是審美對象與人的主觀心理融為一體的意識活動。殘缺的對象能夠引起我們複雜的心理活動,並最終使人愉快高興,這就是殘缺美的獨特之處。

對於審美者來說,殘缺的對象雖然不完整,但人在感知外界事物方面有種特殊的功能。那就是根據已有的表象,充分調動發揮所有感官作用,將對象還原完整,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統覺」功能。中國的山水畫中,常可以見到大片的「留白」,它是空白與景物虛實相生的一個有機整體,是藝術創作者在創作之先預留的,是藝術欣賞者需要的。

人的審美感知

就審美感知的選擇性而言,一方面,人最易選擇能表現事物本質屬性的知覺,而抑制對次要屬性的知覺。比如我們常看見各種體育運動圖標,幾根線條,極其簡練抽象,它們完全捨棄了人的細節刻畫,只用最精煉的筆觸表現了事物的本質,在簡化中達到更好地把握事物本質的目的,令人一目了然,過目不忘。因為簡化掉也就是殘缺的部分往往是事物中非本質的部分,簡化能讓事 物本質部分抽象突現出來。

審美感知總是和審美情感相伴隨,情感活動還作為一種瀰漫性因素伴隨審美活動的全過程。欣賞殘缺事物,實際上是審美主體的需要、審美主體的內在召喚在某些殘缺的對象上得到了應答。所以當林黛玉看見飄揚無根的柳絮時,會詠出 「漂泊亦如人命薄」的傷感詩句;羈旅他鄉的遊子看見一彎殘月時,會生出無限思念的情感

殘缺是常態,殘缺之美引發審美想像

大千世界中,殘缺是常態,圓滿反而只是瞬間。其實世上沒有完美的人,「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殘缺是一種普遍存在。同樣的事物,在不同的人眼中,給人的審美取向也是不同的。秋天的楓葉在杜牧的眼裡,就是「霜葉紅於二月花」;但在崔鶯鶯的眼裡,它就是離人的淚水染紅的。

審美想像是審美主體將眾多相關記憶表象加以組合和創造審美意象的心理過程;是客觀制約性與主觀能動性、隨機性與目的性、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的統一;是具有再造性、創造性的形象思維活動;能使人進入審美活動的殘缺對象,其最大特點就是能激起主體的無限想像。殘缺的地方能引發人們積極創造。殘缺美的審美活動實際上是從局部走向整體、 從殘缺走向圓滿、從單一走向豐富的過程。

殘缺的對象之所以能夠引起人的諸多心理活動、使人產生美感,是因為人類社會和宇宙萬物瞬息萬變,圓滿是瞬間,殘缺是常態。 人類總在不斷地追求完美,永遠不滿足於現狀,人生的過程就是與殘缺相伴、修殘補缺的過程。經歷過殘缺,人生才會有樂趣,才會更圓滿。所以殘缺美現象體現的是世界的本質與終極,表徵的是人類詩性生存的智慧。

當然,「殘缺美」不能無限擴大,並不是任何殘缺的藝術都是美的。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中國畫與油畫的人物,就不能像石膏胸像那樣可以剪切掉人物的手臂,所以把「殘缺美」的概念從視覺藝術中牽強附會地扯到現實生活中的各個領域,也是不科學的。

所以我們不能把「殘缺美」概念泛化,將「殘缺」與「殘缺美」或 「殘缺藝術美」的混淆,使得「殘缺美」的概念邊界日益模糊,甚至走向了反面。但是我們也要承認,在某些藝術領域,殘缺也是一種美。

相關焦點

  • 斷臂的維納斯如果有了胳膊?----殘缺是種怎樣的美?
    我時常會想起大學時期,藝術選修課老師的這句話。這完全顛覆了我對美的認知。傳統的美是精緻的,完美的,無任何瑕疵的。
  • 斷臂維納斯|藝術是美在缺失中的圓滿
    斷臂的維納斯是一尊大理石圓雕像,她是根據希臘神話中代表愛與美的女神維納斯製作而成,也稱米洛的維納斯。它由兩塊大理石組成高度204釐米、基座7.2釐米、身寬63釐米、腰圍97釐米。從這組數據可以看出斷臂維納斯的整體比例非常符合黃金分割律,即頭與身的比例為1:8而8為3加5之和就可分割為1: 3:5 。黃金分割律的設計符合人們對女性體型追求的審美標準,可以說斷臂的維納斯是希臘人眼中「美」的典範。
  • 斷臂維納斯,美是美,還藏著法國人的心機
    它收藏於法國羅浮宮,幾乎每一位到訪的參觀者,都會到維納斯面前駐足片刻,也許因為它的美,也許僅僅因為它有名,而這,也和羅浮宮的宣傳策略息息相關。這次,咱們還是拋開單純介紹雕像之美的套路,來談這件雕塑背後,10件你可能不知道的事實。本文所有相關圖片,作者均拍攝於羅浮宮。
  • 殘缺美才是真的美
    前幾天有提到其中之一~那就是油畫《蒙娜麗莎的微笑》、斷臂維納斯雕像和勝利女神石雕。今天給大家分享斷臂維納斯,又叫《米羅的維納斯》(Venus of Milo)。一百多年來,她一直是世界上最負盛名的雕像。她的藝術魅力為世人稱讚:端莊的身材,豐豔的肌膚,典雅的面龐,娟美的笑容,微微扭轉的站姿。整個形象給人以矜持而智慧的親切感,雕刻家確實創造了一個人化了的神。
  • 極簡西方藝術史:從斷臂維納斯看懂雕塑美
    古希臘雕塑,幾乎就是人類雕刻史上最巔峰的代名詞,而在這個巔峰之上,站著一個女人,被稱為最美的女神,叫做米諾斯的維納斯。因為沒了手臂,也被世人稱之為斷臂維納斯。作為羅浮宮的三大鎮館之寶之一,這尊斷臂維納斯,被稱之為是完美的象徵。
  • 維納斯的美,美在哪兒?
    1.美在傳說。她是愛神、美神、生育女神的化身,在遙遠的古代還是水手的保護神。在古希臘傳說中,她是在大海的泡沫中誕生。在那個只有征服的年代,西班牙人從印第安人手裡掠去了諸多寶藏,其中有一隻鈦晶手鐲據說是維納斯女神賜予西班牙的神物,天知道這位女神是在保護西班牙的掠奪還是為了他們的擴張?
  • 聊聊 完美維納斯 PK 斷臂維納斯 誰能K.O?
    它無法逃脫天地規則的桎梏,形成的是一種與受眾存在距離感的美。波提切利將對感性的考量放置於理性之前,更多的關注在個人情感的傾訴。其作品外在的彰顯力與內在的隱喻性達到了微妙的平衡,使得這種完美變得柔和而堅定。而在既有的大量關於維納斯的作品中,斷臂的維納斯卻打破了這種完美,以一種殘缺之態在美學中塑造了另一個不朽。
  • 殘缺的完美
    古往今來,殘缺與完美,歷史不變的話題,沒有必要過於重視完美的表象。我們應當追求完美,但完美的內涵,卻是殘缺。「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項羽,一個失敗的英雄,在如血的殘陽中,在怒吼的烏江邊,無可奈何而又神情自若地揮劍抹過自己的頤脖,宣告了他殘缺的終結。然而一千多年來,項羽從未被人們遺忘。在楚漢之爭中,劉邦雖然是勝利者,可人們除了知道他是個流氓無賴之外,不覺得他有多大能耐。
  • 藝術|大名鼎鼎的「斷臂維納斯」到底美在哪兒?(上)
    不難看出,維納斯身材相比現代普通女性更加壯碩,腰部明顯的腹肌,胸部嬌小而堅挺,臀部內縮而外擴,髖部窄小。啊嘞??這不是男性人體才會有的構造嗎?堂堂「美神」為何具有如此明顯的男性特徵呢?男性之美更多地意味著力量、勇敢、英武之氣、旺盛的生命力。而古希臘對於男性身體之美的追求更是到達極致,他們痴迷與美少年的肉體之美,甚至認為男性之間的戀情與結合起來才是高貴的、是社會的美德。在歷史上,女性的外貌一直都是取決於男性社會的審美要求。《米洛斯的維納斯》就是創造於這樣一個男性絕對主導的時代,他們將女性的人體男性化,從而得到了在他們眼中完美的維納斯。
  • 五年級作文:斷臂的維納斯更美
    斷臂的維納斯令我們心醉,那種因殘缺而更顯美麗的魅力震撼人心!——題記任何一個人面對維納斯,首先看到的就是她殘缺的雙臂。面對這殘缺的雙臂,人們有的扼腕;有的嘆息;有的流淚。在生活中,在我們身邊的殘疾人不就像斷臂的「維納斯」嗎?雖然命運不幸,但他們因為沒有放棄,沒有氣餒而使自己的人生呈現出異樣的美!前不久,我去新華書店時看見門口有一位大叔,他穿一件深紅色的唐裝,帶一張小凳子,面前鋪一塊紅布,陳列著他的書法作品,一旁的他正在揮毫潑墨。
  • 殘缺美或許更美......
    關於這個問題,時尚芭莎藝術今天將以一個全新的視角帶你欣賞和解讀「殘缺的藝術」。×××她們連頭都沒有!《米洛的維納斯》(Vénus de Milo),大理石,高2.2m若要談起殘缺的藝術,斷臂維納斯無疑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這尊高2.2米的大理石雕像現藏於巴黎羅浮宮。
  • 斷臂的維納斯,雕塑界的稀世珍品
    可是,他望著維納斯雕像上殘缺的雙臂還感到有些美中不足。於是,他立刻吩咐大臣道,「快召集全國的工匠,重新給她接上斷臂!」雕塑家和工匠紛紛趕來,千方百計想為雕像添上雙臂。他們有的做成了一手下垂,另一隻手舉著鮮花;有的做成左手託著蘋果,右手拽起衣衫;也有的做成左手握一面鏡子、右手正在梳頭等等各種姿態和動作。
  • 古玩收藏:玩古董要學會欣賞殘缺的美,拍賣市場裡的「維納斯」!
    #拍賣#『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一種事物過於完美,就給人不真實,就脫離了大眾的實際,與人們意念中的感覺不切合。而殘缺美是一種幻想美,一種彌補美,一種在心靈裡重塑的藝術。今天晶哥帶大家一起盤點下拍賣市場裡的「斷臂維納斯」,看這些殘缺的美有多貴!
  • 「完美女神」維納斯為什麼是平胸?
    每個時代,人們認為的美是不一樣的。無論是豐乳肥臀、妖嬈嫵媚,還是肌肉緊緻、健壯強大,要我說,都很美。01 維納斯:女神還是女漢子?從古希臘至今,人類始終沒有放棄對美的追求,但衡量藝術的好壞標準似乎又一直在改變。
  • 揭秘:維納斯斷臂之謎
    有人發現了19世紀法國艦長杜蒙·居維爾的回憶錄,解開了維納斯斷臂這個100多年來的謎。       還有一種解釋是維納斯的雕像完成後,雕塑者請了許多名人加以評定。大家看後都說非常美,而最美的還是她的左臂。
  • 羅浮宮三寶之斷臂維納斯
    這正是古人對於人體美的讚頌和肯定,為後世的藝術樹立了不朽的典範。維納斯的誕生布歇  《維納斯的誕生》那麼,這位完美女神是如何誕生的呢?在西方神話中還是很有得一說的。這樣一種世俗之美,生活之美,又被放置到自然之美的情境中去:沉寂日暮的自然狀態好象正是酣睡入夢的維納斯,不知是維納斯已溶入了自然的懷抱還是自然溶入了維納斯的夢裡……最夢幻隱晦▼保爾·德爾沃《熟睡的維納斯》
  • 不是175cm,高考數學題的「斷臂維納斯」究竟多高?她的身材比例是...
    「斷臂維納斯有多高」的疑問也成功上了熱搜。有網友在這道題的相關貼文下面留言戲稱:卷子質量很好,同學們紛紛表示明年還會再來試試!這道題還催生了一系列表情包。這一組表情包,2019屆的考生們多年後看到,估計依舊會想起當年被維納斯「支配」的恐懼。就在大家都在求解斷臂維納斯有多高時,有些認真審題的網友發現其實這是個烏龍「熱搜榜」。
  • ...的「斷臂維納斯」究竟多高?她的身材比例是怎麼來的?| 周末漲知識
    「斷臂維納斯有多高」的疑問也成功上了熱搜。有網友在這道題的相關貼文下面留言戲稱:卷子質量很好,同學們紛紛表示明年還會再來試試!這道題還催生了一系列表情包。這一組表情包,2019屆的考生們多年後看到,估計依舊會想起當年被維納斯「支配」的恐懼。就在大家都在求解斷臂維納斯有多高時,有些認真審題的網友發現其實這是個烏龍「熱搜榜」。
  • 比起西方的殘缺美,為什麼中國人更推崇完整之美?
    如果說哪一個雕塑作品最能反應西方美學的審美觀,無疑是維納斯了。
  • 古瓷片收藏,從歷史中感受殘缺之美
    文/古今文博古往今來,人們渴望花好月圓,追求完美無缺,往往容易忽略身邊許多略帶瑕疵的美,甚至對它熟視無睹,儘管它確實令人心動。其實審美的終極高度不是完美,而是帶有遺憾的殘缺之美,它的特質在於,在美學領地,理性永遠屈尊於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