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教育部發布2020年考研權威數據,報考人數341萬,首次突破300萬人,引人矚目。
考研人數雖然持續增長,棄考率也一直居高不下。
(深圳大學2019年網報確認16019人,實考14083人,棄考人數近2千人,棄考率達到12%。)
2019年,總招生人數達到110.55萬人左右。雖然擴招,但報考人數341萬,這意味著,將有230萬的考生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為什麼這麼多人失敗了?
是考研真的很難?
還是真的很多人沒堅持下來放棄了?
很多考研人都聽過這段話吧?
考研就像是在黑屋子裡洗衣服,你不知道洗乾淨了沒有,只能一遍一遍去洗。
等到上了考場的那一刻,燈亮了,你發現有的人忘記加洗衣粉,有的人用的是洗衣機。
但只要你認真的洗過每一個地方,那件衣服一定可以光亮如新的,而你每次穿這件衣服的時候都會想起這段歲月。
考研本來就是一次選拔性的考試,名額總是那麼多,有人成功就一定會有人失敗。
01關於選擇
總有很多人說選擇或許比努力更重要,你一定要選擇和你能力相當的或者努力可以夠得到的目標。
可有些同學不善於評估自己的基礎和對手的水平,定的目標過高,很容易就走上失敗的道路。
02關於努力
很多人是真的覺得自己很努力了,每天學習時長超過大部分考研人,卻依然成了炮灰?
但其實,你說你付出了很大的努力,這其實是相對的,你覺得你很用功了,但其實有人比你更用功。
學習不是坐在那就有效果的,有些人覺得考研是一件很感動的事情,你每天也許早出晚歸,也許計時器上每天都超過10小時的學習時長,也許你寫了很多本筆記,卻只是機械的在抄寫。
其實大部分考研人只是感動了自己,也麻痺了自己,最終沒有成功卻覺得自己已經付出了很多卻沒有成果。
學習效率不高、學習方法不對、把時間浪費在很多無用功上,也許看起來是在學習思想卻早飛到窗外。
這些因素都影響著考研人是否成功,所以當你學習時一定要保持高效的學習,不要做無謂的工作,不要只感動自己。
03關于堅持
還有很多同學是一開始就沒有自己的計劃和目標,甚至是隨波逐流的「跟風」考研,看到室友或者班上大部分同學都準備考研,自己也想跟上別人的腳步。
有些同學是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不知道現階段該做什麼,逃避現實而選擇了考研。
一路上都是懶懶散散,只是在形式上的考研,與其說在考研不如說是在給自己找藉口,到了後期就不得不成為了棄考的一員,有些人則是根本沒有準備好的去「碰運氣」一樣的參加考試,註定是「炮灰」。
所以現在還在努力「洗衣服」的考研人們,千萬要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不要浪費無謂的時間,既然決定了要考研,就一定要努力前進,相信只要努力終會到達自己想要的終點。
不要做只能感動自己的事情,也不要逃避現實,只要你向著自己的目標高效率的前進,終會打敗對手,成為上岸的一員。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