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作品的形式美

2020-12-15 聞是藝術

法國 雅克·路易·大衛 《馬拉之死》 布上油畫 縱162釐米×橫125釐米 比利時皇家美術館藏

美術作品的形式美

作者:佚名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內容和形式,沒有無形式的內容,也沒有無內容的形式。作為視覺藝術、造型藝術或空間藝術的美術,總是通過一定的藝術形式如線條、色彩、空間、構圖和材質等形式要素及其組合關係構成的形式美作用於人的感觀,使人們透過藝術作品的形式認識其內容,獲得審美的感受。如果說美術創作過程是從內容到形式,那麼美術鑑賞則是一個逆向過程,即從形式到內容,前者的終點成為後者的起點。美術作品的內容和形式具有歷史性與時代性,它不是固定不變的,隨著時代和生活內容的變化,美術的形式也在不斷變化,在繼承、借鑑舊有形式的基礎上產生出新的藝術形式。

提香的 《花神》

那麼,什麼是作品的形式呢? 形式是指構成事物諸要素的結構和顯現方式。「形」即稱「原形」,包括原始形、自然 形;「式」指「法式」、「法則」。「形」是自然的,「式」是人為的。「形式」是指將自然形態經過人為加工而成為一種新的美的形式。作為內容存在方式的形式,包含兩方面的聯繫,首先是內容諸要素的內部結構和排列方式,稱為內形式,它是尚在美術家頭腦中的反映形式、精神形式。其次是與內部結構相關聯的外部表現形態,即呈現於感覺形象的外觀,稱為外形式。內形式直接體現事物內在要素的構成關係,因而與事物的內容緊密相關。事物的外在形式具有獨立審美價值,而形式美則是美的事物的外在形式所具有的相對獨立的審美特徵。內形式與外形式好比建築物的結構與造型,建築物的內部結構根據設計要求,可採用木結構、磚木結構、磚混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等,這是它的內形式;建築物的外觀造型、細部裝飾、門窗柱及色彩直接作用於人的感官,這是它的外形式。事物的外形式美,總是誘發人們去欣賞它。 形式美具有抽象性,因而具有某種朦 朧的審美意味。原始圖案,如魚、蛙、蟲 等,經歷了一個由具象到抽象的轉變過程, 人們從圖案上點線面的組合關係及幾何紋 樣的變化中很難看出有什麼明確的社會內容,獲得的僅是審美意味。現代英國美學家克萊夫?貝爾用「有意味的形式」來解釋圖案的形式美是有一定道理的。實際上這種抽象的圖案是人類在實踐中積澱了豐 富的社會內容,以至逐步脫離了原來的內容而形成的。

拉斐爾作品: 聖母子,施洗者約翰及一聖童

什麼是形式美?廣義地說,它是客觀 事物外觀形式的美,狹義地說,它是大量 具體美的形式提煉、概括出來那種抽象形 式所具有的美。它是相對獨立的外部形式 諸因素的美,即點線面、色彩、空間、構 圖、質材等形式因素的組合構成的美術作 品的形式之美。

內容與形式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 形式受內容支配,但反過來又影響內容的 表現。一切美的內容必須由一定的形式表 現出來,一定的形式美也不能脫離內容而 存在。就是抽象的形式美,也要通過人的 生理機能引起人的情感活動。美術作品的 美應是形式與內容有機統一,並隨時代的 變化而發展。

不同作品在內容與形式關係上往往有 不同的側重,再現型藝術偏重內容;表現 型藝術偏重形式;抽象藝術的形式就是它 的內容,內容凝結在形式上。蒙德裡安的抽象作品《構圖》僅以線條和色塊組成, 把形式――結構推向極端,追求的是抽象 的形式。

蒙德裡安的抽象作品

藝術強調個性和特色,否則不易引起人們的注意和欣賞,但是並不等於說它就沒有共同的規律可尋,更不能說勿須知道藝術的共同規律,相反,對於藝術共性的了解,會有助於對具體的藝術個性的認識。我們知道,藝術是以審美為特徵而發揮其功能的,作為造型藝術,它所表現的線條、形體、色彩、材質等,在時間、空間上的 搭配、排列、組合,怎樣才是美的,同樣有著共同的特點和規律,因為都是表現在形式上,所以稱作「形式美」。形式美有種種法則,概括說明如下:

一、多樣與統一

多樣與統一是形式美的基本規律,是各種藝術門類共同遵循的形式法則。所謂 「多樣」是整體中所包含的各個部分在形式上的區別與差異性;所謂「統一」則是 指各個部分在形式上的某些共同特徵以及它們之間的某種關聯、呼應和襯託的關係。 只有多樣變化,沒有整齊統一,就會顯得 紛繁散亂;如果只有整齊統一,沒有多樣 變化,就會顯得呆板、單調。多樣統一包 括兩種基本類型,一種是各種對立因素之 間的統一,另一種是多種非對立因素互相 聯繫的統一。無論是對立還是調和,都要 有變化,在變化中見出多樣統一的美。多 樣統一體現出事物內在的和諧關係,使藝 術形式既具有本質上的整體性,又表現出 鮮明的獨特性,從而更充分地表現藝術的 內容。

安格爾的油畫《泉》局部二、比例與尺度

比例是指事物的整體與局部、局部與 局部之間的數量關係,一切事物都是在一 定尺度內得到適宜的比例。比例之美,也 是在尺度中產生的,尺度就是標準、規範, 其中包含了體現事物本質特徵的美的規律。 人本身的尺度,是衡量其他物體比例美感 的因素。在《芬奇論繪畫》一書中達?芬奇認為:「美感應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間 神聖的比例關係之上。」事物形式要素之 間的勻稱和比例,是人類在實踐活動中通 過對自然事物的總結抽象出來的。古代畫 論中所說「丈山尺樹,寸馬分人」講了山 水畫中山、樹、馬、人的大致比例。古埃 及的金字塔已經有嚴格的比例關係,胡夫 金字塔的周長除以二倍塔高等於3.1416, 與圓周率巧合,著名的「黃金分割率」是 古希臘畢達哥拉斯學派提出的,他們發現 了這一比例的美學價值。古希臘的帕底農 神廟,是黃金分割最典型的代表作品,神 廟從外形到東西南北各面,柱式、門窗、 石階、三角額牆全部按黃金分割來造型。安格爾的油畫《泉》中的女人體從肚臍到 腳底的高度與全身高度的比為0.618,同 樣符合黃金分割。人體美一直是西方造型 藝術的重要表現內容,歷代藝術大師對人 體比例進行了研究與計算,得出身長與頭 部的比例為7:1至8:1。

比例不是僵死的東西,藝術家往往通 過改變比例來創造特殊的審美效果,安格爾的《土耳其宮女》「正是這拉長的腰身 造成的柔美,能立即抓住觀眾。」這即是 對人體比例進行改變,取得美的例子。

《土耳其宮女》局部

三、對稱與平衡

對稱又稱「對等」,是事物中相同或 相似形式因素之間相稱的組合關系所構成 的絕對平衡,是平衡法則的特殊形式。對 稱分為中心對稱、軸對稱和平面對稱3種 類型。自然界中植物的葉、大部分動物及 人都具有對稱形體。事物的對稱形式,會 給人以審美的愉悅。對稱、均衡的布局, 能產生莊重、嚴肅、宏偉、樸素等藝術效 果,例如西方宗教建築和中國古代皇宮布 局多用對稱形式顯示其穩定及宏偉規模, 裝飾圖案中對稱的運用更是比比皆是。

達文西的《最後的晚餐》

繪畫中找不到嚴格的對稱結構,一般 只能做到大致對稱,如達文西的《最後的晚餐》、拉斐爾的《雅典學院》在構圖上屬大致對稱。美國文藝心理學家樸孚研 究過一千幅名畫, 發現每幅名畫都含有 「不對稱中的對稱」、 「不平衡中的平 衡」,即是「代替平衡」的原則。人物畫 中體積偏左,則人的注意力偏右,風景畫 中體積傾右者,遠景往往偏左,以求左右 兩方平衡穩定。

平衡又稱「均衡」,在造型藝術中指 同一藝術作品畫面上不同部分和因素之間 既對立又統一的空間關係。平衡分為對稱 平衡、重力平衡和運動平衡。中國畫某處 常蓋一印章,除了標出作者外,也起平衡 構圖的作用。建築往往採取對稱形式,對 稱是嚴格意義上的平衡,具有高度的穩定 性。有些不對稱的建築,也同樣遵循平衡 的原則,如莫斯科的瓦西裡?布拉仁教堂, 其建築群的9座塔樓上蒜頭或寶頂的大小、 色彩和裝飾各不相同,但8座塔樓都圍繞 中央主塔,形成了眾星拱北鬥的結構,仍 然沒有背離平衡的原則。

四、對比與和諧

對比是質與量互相差異甚大的兩個要素產生強烈對照的現象,是強化視覺刺激的有效手段,包括形式對比與內容對比。

形式對比是指體積大小、色彩濃淡、光線強弱、空間虛實、線條曲直、形態動靜等的對比;內容對比如善與惡、崇高與卑劣、 愛與恨、痛苦與歡樂的對比。對比是創造藝術美的重要手段,其特徵是使具有明顯差異、矛盾和對立的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共處於一個完整的藝術統一體中,形成相輔相成的呼應關係,顯示和突出被表現事物的本質特徵,以加強某種藝術效果和藝 術感染力。法國畫家達維特的油畫《馬拉之死》表現的是雅各賓黨領袖之一的馬拉被反革命分子科爾冀刺死於浴盆之中的場面,畫面下半部分是死於浴盆中的馬拉, 與上半部分黑暗的牆壁形成實與虛,明與暗的對比,突出了馬拉的形象。達文西的《最後的晚餐》通過耶穌與十二門徒共 進最後一頓晚餐時的富於戲劇場面,對耶 穌及叛徒猶大等的心理刻畫表現出善與惡 的對比。 和諧是指審美對象各組成部分之間處 於矛盾統一之中,相互協調,多樣統一的 一種狀態。美學史上最早提出和諧概念的 是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學派,該學派用數 的和諧解釋宇宙。

義大利 桑德羅·波提切利 《維納斯的誕生》 布上蛋彩 縱172釐米 橫283釐米 佛羅倫斯

局部

和諧作為優美的屬性之 一使人能在柔和寧靜的心境中獲得審美享 受。西方古典主義的油畫十分講求和諧美, 如波提切利的《維納斯的誕生》、提香的 《花神》、拉斐爾的《西斯廷聖母》都是 和諧美的典型例子。

對比與和諧是一個事物的兩方面。藝 術作品中既有對比又不和諧,對比中求和 諧,和諧中又產生對比,在對比和諧中加 強美的感受。

拉斐爾的《西斯廷聖母》

五、節奏與旋律

節奏是客觀事物運動的重要屬性,是 一種合規律的周期性變化的運動方式。節 奏存在於客觀現實生活之中,火車的車輪 聲,人的呼吸,晝夜的交替都具有一定的 節奏;人的心理情感活動會引起生理節奏 的變化;藝術作品中的節奏具體體現在線 條、色彩、形體、音響等因素有規律的運 動變化,能引起欣賞者的生理感受,進而 引起心理情感活動。

人的視覺也有一定的節奏感受。在視 覺藝術中,節奏主要通過線條的流動、色 塊的形體、光影明暗等因素反覆重疊來體 現。靜態藝術是一種引申意義的節奏,繪 畫中透視的遠近、色彩的進退、比例的大 小、線條的曲直都構成了視覺上的節奏。列賓的油畫《伏爾加河縴夫》是眾多的人 物並列由右後向左前移動的橫構圖,畫面人物分3組,形成由高到低,由低到高交 替錯落,人物上方外輪廓出現的起伏線產 生的節奏感十分強烈。我國書法藝術在黑 與白、字距與行距,起筆、行筆與收筆之 間產生一定的節奏,特別是狂草中線條的 粗細、長短、急速及疏密構成強烈的節奏 感。建築門、窗、柱的反覆交替,其節奏、 韻律與音樂很相似。

韻律是一種協和美的格律,「韻」是 一種美的音色,「律」是規律,它要求這 種美的音韻在嚴格的旋律中進行。例如一 條美的弧線,它的每一階段的形態要美, 這種美又是在一定規律中發展。線的彎曲 度、起伏轉折及前後要有呼應,伸展要自 然,要有韻律感(秩序與協調的美)。形 象的反覆、連綴、排列、對稱、轉換、均 衡等,幾乎都有嚴格的音節和韻律,是一 種非常優美的形式。

列賓的油畫《伏爾加河縴夫》

六、反覆與連續

所謂「反覆」就是以同一條件繼續不 斷地連續下去,或是將一個圖形變換位置 後再出現一次或多次,配列兩個以上的同 一要素或是對象,就成為反覆。有時富於 變化的「反覆」也顯現「律動」的效果。 在同一要素反覆出現的時候,正如心臟跳 動一樣,會形成運動的感覺。單位形反覆 過程每一個階段的變化,如果能保持單位 形基本或部分的特徵,即原來單位形生發 出來的形與原形存在著一種親緣的相似關 系,這種關係容易取得統一的秩序。反覆 大都用於裝飾之中,它可以造成節奏運動 感,給側面帶來活力。因此設計常採用變 化對象的反覆表現,以求得更高的表現效 果。

連續是由一個紋樣(單元)或兩三個 紋樣(單元)向一定方向發展,運用紋樣 的反覆節奏獲得美的韻律。連續包括二方 連續和四方連續。二方連續是單元紋樣向 左右或上下發展,它具有反覆的節奏性和 二方的限制性,二方連續包括散點式、垂 直式、水平式、傾斜式、波狀式等。四方 連續是由一種紋樣或多種紋樣組合,同時 向四方發展,反覆連續構成。它有點綴式、 連續式或點綴連續交錯的形式,具有紋樣 的連續性、四方的銜接性的特點。其連續 形式有3種,即是紋樣與紋樣的連續,組 織骨骼的連續和紋樣位置更換的連續。由 於連續銜接使構圖緊湊,因此加強了紋樣 的變化,並為機器生產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七、統覺與錯覺

人的視覺是視網膜的映象傳送到大腦 後的反饋。當4個單元紋樣拼合在一起時, 常常會形成一個新的視覺中心,這種視象 稱為統覺。如建築物室內天頂圖案的組合, 鋪地的地磚圖案組合,形成了無數新的視 覺中心,其視覺效應產生更加豐富的內容, 構成了具有節奏、韻律的形式美。當人在 感知某一事物時,還可以獲得另一感官才 能獲得的感受,如聽到一個人的聲音,就 好像見到那個人的形態,由此產生通感。 通感把聲音變成視覺形象,統覺和通感是 審美視覺的再創造。

錯覺是人的知識判斷與所觀察的形態 在現實特徵中具有矛盾的錯覺經驗,是視 覺對象受到外來各種現象幹擾,對原有物 象產生錯誤的判斷。如通過兩條平行線加 上數條斜線,會造成這兩條平行線不平行 的錯覺。兩個同樣大小的白色、黑色的圓 形,由於錯視現象在視覺上產生白色圓形 更大的感覺。凝視黑色與白色強烈對比形 狀時,會在兩線條的交叉部分出現微小的 灰色點子,形成視覺「殘象」。若將錯覺 的不利因素轉化為藝術造型的有利因素時, 錯覺就成了美學研究的對象。雕刻家利用 錯覺變象來處理人物的比例,廣告裝潢設 計常利用錯覺來達到運動的刺激。錯覺可 以豐富構思的浪漫色彩,加強形態的動感 因素,在矯正錯覺中藝術形象得到美的誇 張,使不利的視覺因素成為藝術的特色。

相關焦點

  • 《美研美術》張毓軒 作品
    專業藝術家稱號作品多次獲得滿分留校獲列賓美院優秀素描獎畢業創作《錢學森》獲得學院最高分現任美研美術(青島總校)專家導師 俄羅斯青年藝術家協會  會長美研美術創始人萬瑩 老師資深美術教育家   建築學家素描造型基礎教學 專家水彩基礎教學 專家油畫基礎教學 專家
  • 《美研美術》張雯婷 作品
    張雯婷同學努力勤奮在繪畫方面極有天賦學習積極主動是個繪畫人才作品完善精緻線條靈動充滿了藝術美感具有很高級的裝飾性希望在未來的學習中更加認真仔細打好造型基礎1美研美術創始人袁君祥畢業創作《錢學森》獲得學院最高分現任美研美術(青島總校)專家導師 俄羅斯青年藝術家協會  會長美研美術創始人萬瑩 老師資深美術教育家   建築學家素描造型基礎教學 專家水彩基礎教學 專家
  • 120幅美術作品看小康:江蘇省美術館藏作品中的小康圖景(中國畫...
    交匯點訊 8月30日,「大道景行——江蘇省美術館藏作品中的小康圖景(中國畫、版畫精品展)」在江蘇省美術陳列館開展,展覽以典藏精品集中呈現小康之路的探索歷程和時代脈絡。  小康社會是從古至今對寬裕、殷實的理想生活的追求,而20世紀80年代「小康社會」的概念提出更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設立了明確的奮鬥目標。
  • 《美術檔案》吳向東作品
    1990年畢業於吉林藝術學院美術系油畫專業。同年任教於長春市教育學院藝術系。2003年至今任教於吉林大學藝術學院美術系。吉林大學藝術學院美術系黨支部書記。油畫三工作室教授,研究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吉林省美協理事。吉林省黑土地油畫院副院長。吉林省油畫學會副主席。
  • 豫章師範學院舉辦2021年師生美術作品展
    近日,豫章師範學院舉辦主題為「繼往開來,砥礪前行「的2021年師生美術作品展。 展覽共分為五個部分。第一個部分展示的是國畫作品,由校領導、教師的作品匯集而成,栩栩如生的麻雀、氣勢磅礴的海浪、枝幹遒勁的翠竹,高超的畫技讓同學們稱讚不已。
  • 首屆閩臺兩岸大學生美術作品大賽作品展開展
    圖:首屆閩臺兩岸大學生美術作品大賽獲獎作品展現場。(林志傑 攝)2020年12月30日,首屆閩臺兩岸大學生美術作品大賽作品展在集美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開展,展出來自海峽兩岸高校學子的130餘幅優秀作品,展覽將持續到2021年3月底。     據介紹,首屆閩臺兩岸大學生美術作品大賽於2020年7月啟動,發布徵稿以後,海峽兩岸高校學生踴躍投稿參與,共有40多所大專以上院校學生投稿,其中有4所臺灣高校的20多位學生投稿。
  • 創意美術作品範畫
    創意美術作品的範畫能提高兒童的觀察力和想像力,能激發兒童對美術的興趣,逐步形成個性化發展。因此開發創意美術教育非常重要。下面筆者就如何開展創意美術教學談談自己的經驗。比如說:教師在上課之前給幼兒呈現出的範畫直觀的讓幼兒了解這節課所學的內容和清楚的知道主題的表現形式,能引導幼兒的繪畫方法也可以鍛鍊幼兒的發散思維。1.創意美術的內涵及特點創意美術是指在美術活動中創立新意,注入新觀念和新想法,開展多元的幼兒美術活動,是現代美術教學中一種新思維意識活動。
  •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 杭州市美術職業學校從「五四」到「美職」美術...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 杭州市美術職業學校從「五四」到「美職」美術教育40年風雨踐行發布時間:2020-01-04 12:20:35 Sat  來源:杭州網杭州網訊 鳳凰山下,南宋遺脈,在這個充滿歷史韻味的市井小巷,一所孕育藝術與文化的學校靜靜地走過了四十年
  • 海貝中英文學校「山谷曉風」美術作品大展 徵稿通知
    美是探索,是好奇心、創造力、想像力的綻放⋯⋯如果可以從生活中找到無窮的美的、有趣味的元素,並能通過自己的畫筆繪出其性格、氣質和靈魂,那麼你的畫就是世界上最富生命力的畫。為激活美育藝術空間,提升少年兒童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海貝中英文學校主辦推出「山谷曉風」美術作品大展活動。
  • 聚焦晉江文化產業周:「美麗晉江」美術作品展昨日開展
    本次活動以晉江元素為主要題材,以國畫,水彩畫,油畫,漆畫等作品形式展出,現場展覽15位晉江本土藝術家作品,以及部分省、泉州市特邀畫家共80幅作品,旨在加強藝術家的互動,吸引更多藝術家特別是晉江本土藝術家,共同關注晉江
  • 自然之美——王啟才美術作品欣賞
    先後就讀廈門工藝美術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書畫理論與創作高研班。1995年,創作「世界大溼地中國鶴家鄉」紀念雕塑永久矗立在扎龍國家級保護區。2006年,應廈門市政府之約為華僑領袖「孫丙炎」創作雕像,被新加坡政府收藏。2011年,作品《盛世和平》獲第三屆中國美術陶瓷技藝大賽銀獎。
  • 遨遊藝術海洋 享受創意之美——少華街小學一二年級美術作品欣賞
    少華街小學一、二年級的美術老師族豔慧在線上開發推送了豐富的美術網絡課程,帶領可愛的孩子們在美妙的藝術海洋裡遨遊。孩子們非常喜愛美術課,他們專注的樣子,滿足的表情,富有創意的作品,讓大家體會到生命蓬勃生長的感覺,現在孩子們已經回到學校學習了,我們欣賞一下他們居家期間創作的部分作品吧!
  • 以美術作品詮釋 大海精神與情懷
    記者 孫樂怡 近日,「大海家園」浙江舟山群島漁民畫作品展在浙江展覽館展出。展覽由中共舟山市委宣傳部、舟山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浙江展覽館、舟山市美術家協會、舟山漁民畫協會承辦。 從弄槳織網到藝術表現的過程,舟山漁民豐富的生活體驗與認知在漁民畫創作中起到核心作用。
  • 河南省美術作品展將亮相中國美術館
    記者從河南省美術家協會獲悉,「中原風 黃河魂——河南省美術作品展"將於2020年12月24日——2021年1月3日在中國美術館1、8、9號展廳展出。這次展覽是美術界用美術的形式講好「黃河故事」的一次有益嘗試,也是展示河南美術界創作實力、「中原畫風」整體風貌的一大藝術盛事。
  • 靜物畫:荷蘭畫家蒙德裡安-靜物美術作品欣賞
    他還認為藝術應根本脫離自然的外在形式,以表現抽象精神為目的,追求人與神統一的絕對境界,也就是現在我們熟知的「純粹抽象」。彼埃·蒙德裡安早期靜物畫作品靜物美術作品一:百合花靜物美術作品二:菊花靜物美術作品三:兩朵菊花靜物美術作品四:花瓶裡的海葵
  • 旅美藝術家大澤人向河南省扶貧基金會捐贈美術作品
    河南女婿大澤人夫婦向河南省扶貧基金會捐贈美術作品11月24日上午10點,旅美華人當代藝術家大澤人夫婦向河南省扶貧基金會捐贈美術作品儀式在鄭州仙客來坊度假酒店舉行。
  • 嘉興美術家用55幅作品描繪大美青藏
    嘉興日報 記者 徐志達 攝12月15日上午,嘉興市美協西藏專題作品展——生命的頌歌在嘉興市圖書館開展。這次,在吳佳的牽線下,嘉興市美術家協會組織創作了55幅描繪青藏地區風土人情的美術作品,在那曲市色尼區黨政代表團訪問嘉興時展出,展現嘉興和色尼「相知無遠近,萬裡一家親」的深厚情誼。
  • 陝西省少兒美術作品展線上展示持續更新
    轉自:文旅中國 ,作者:秦毅 4月24日,由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陝西省美術博物館、陝西省文化館、陝西國畫院、陝西書學院、陝西省藝術研究院、陝西省雕塑院承辦的「孩子的快樂時光——2020陝西省群眾文化節暨全省少兒美術作品展」線上來稿展示再度更新
  • 【美術特色】「美」侖美幻,「術」不勝數 ——永和幼兒園美術社團活動
    永和幼兒園孩子在每次的美術社團活動中都能感受到藝術帶來的快樂、激發對藝術的創新、體驗創作的樂趣。讓我們再看看我們的小畫家們認真作畫的樣子吧!我們始終相信耕耘與收穫、快樂與成長並存!孩子的眼神是清澈的,萬物入目皆有情;孩子的想像是詩意的,山水草木皆有趣;孩子的小手是靈巧的,件件作品皆有味。在孩子眼裡,世界萬物都是具體的、生動的、生趣的,充滿生命活力的。一朵花、一棵樹、一片落葉,都是孩子感受美的對象,用自己的畫筆記錄下來,這就是美育。
  • 《美研美術》陳皓然 作品
    2019.2.23,色彩淡雅秀麗,所有色彩都帶有高級灰的調和,搭配的非常協調,讓人賞心悅目,並能感受到作者內心的平靜與高雅,可以說,這幅習作的水準非常高,是作者美術學習過程中的一個轉折點。201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