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聲書屋》第15期:學會歸零
朗讀者:賀有為
《多數人能走的路》
第二章 人生結果是一個方程式
第三篇 升級心智模式,做個智慧的人
第四節 學會歸零
歸零,是一種豁達的心態,一種人生的智慧。
當夜幕降臨,一天的喧囂便消失得無影無蹤。成也好,敗也好,喜也好,怒也好,這一天便已經永遠的從我們生命中消失了,我們所能把握的只有當下。放下所有的過去,倒空自己,迎接新的一天。
一個老和尚在桌子上放了滿滿一杯水和一個水壺,問小和尚:「怎樣才能把這水壺裡的水倒進這個杯子裡?」小和尚撓撓頭,不知道該怎麼辦。老和尚不動聲色地把水杯裡的水倒掉,留下一個空杯子,然後拿起水壺,把水倒進了這個杯子裡。小和尚瞬間明白了。
學會歸零,就是倒空自己,用一種謙虛的、空杯的心態重新開始。
一位企業家在接受中央電視臺「東方之子」欄目的採訪中說了一句話:「往往一個企業的失敗,是因為它曾經的成功。」對於一個企業來說,第一次成功相對比較容易,第二次卻不容易了,原因就是不能歸零。
歸零,就是放下過去的成績,這樣才不會驕傲自大,才能永久地保持一個競爭者的活力。對於一個企業來說是這樣的,對於一個剛畢業走進職場的青年員工,也是這樣的。走出大學校園,你不再是「天之驕子」。無論你在學校裡學到什麼專業知識,不管你在校園裡多麼出類拔萃,進入職場,你就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領域,一切都要歸零。
就如上面故事中的杯子,只有清零,一個大學畢業生才能短時間融入新的環境,接受新的知識。就如大海,當把自已放到最低端,才能廣納百川,成就波濤浩蕩的海洋。一個人只有為自己每一個階段定期歸零,常常擁有求知若渴的「海綿」心態,虛心向周圍的同事、同行、各個領域的人學習,才能適應當前變化迅速、競爭激烈的社會要求。
把成績放到一邊,是一種歸零。把挫折和不高興放到一邊,也是一種歸零。職場中總是有那麼不順心的事情,憤怒和挫敗感只會影響我們的心情,絆住我們前進的腳步。
有一個員工,因為發工資時,少給他發了100元獎金,他很生氣,憤怒地提出了辭職。後來,我和他聊天,他說:「部門領導對我不公平。我幹了和別人一樣多的工作,為什麼會少發100元獎金給我?」
我問他:「是否喜歡自己的工作?是否喜歡這個單位?」他說:「喜歡。」我說:「如果僅僅是因為這100元就辭職,就太得不償失了。因為辭職後,你還要重新去找工作。光時間成本不說,能否找到合適的崗位,還是一個問題。這中間,又要損失多少工資?」後來,那個員工留了下來。過不久,也搞清楚了:那個獎金原來是人力資源部在計算的時候,出現了一點問題。人力資源部又把這100元獎金補給了他。
職場中,常常會遇到這些似乎是很不順心的事。比如別人幹了輕鬆而又效益好的活,而你幹了又苦又累還不容易出成績的工作;別人年紀輕輕就有了出國鍛鍊的機會,而你可能工作很多年也難得出一次國;你明明付出了很多勞動,可領導卻沒有看見,反而去表揚別人。這些惱人的事情如同尖刺,當我們用力去猛踢它的時候,被刺傷的只有我們自己。
學會歸零,把那些惱人的尖刺放到一邊,它們就不會去刺傷我們,而我們自己,也收穫一份快樂的心情。學會歸零,把成績放到一邊,把挫折和憤怒放到一邊,時刻保持謙卑的心態,不斷地去學習進取,時刻保持快樂的心情,積極樂觀地迎接每一天。
下期預告:升級工作態度,做個勤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