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晚,《歌手·當打之年》(以下簡稱《當打之年》)歌王之夜總決賽落幕,經過兩輪競演,華晨宇獲得本季冠軍,成為2013年節目開播以來的第八位「歌王」,也是最年輕的一位。
賽後,羊城晚報記者第一時間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採訪了華晨宇。對於奪冠,華晨宇表示:「我很開心,這次來比上次拿的名次更好。希望疫情快點過去,我們就能開演唱會了。」
超女+快男,李宇春助力華晨宇
兩年前,在《歌手2018》的舞臺上,華晨宇惜敗英國歌手Jessie J,獲得亞軍。此次,總決賽幫唱嘉賓公布後,獲得李宇春助力的華晨宇,「冠軍相」十足。首輪幫幫唱環節,華晨宇與李宇春帶來《西門少年》摘得第一名,輕鬆晉級第二輪。
表演結束接受採訪時,李宇春透露,這次專門用了2005年參加「超級女聲」時的髮蠟:「你知道我當時的髮型,需要很多髮蠟,所以囤了很多貨,這次專門用的是當年的髮蠟。」
說起與「大師姐」李宇春的合作,同為天娛藝人的華晨宇很是感激:「當年我參加『快男』,春春是評委,可以說見證了我出道。這次請她來,也是想讓她看到我的成長。」他還透露:「當年春春說名字裡帶『宇』的人都很厲害,我們兩個名字裡面都有『宇』,那就只有『炸翻』這個舞臺啦。」
節目總監製洪濤也在比賽前專門發文,表示過去多年來曾數次邀請李宇春參加節目,卻總是因為各種原因失之交臂,但沒想到疫情背景下,經過「太多次幾乎是不可抗力的突發狀況」之後,李宇春如約而至:「做完前三季後,每年準備《歌手》,我都會跟她說:『來吧!』我堅信這舞臺應該有她的一席之地。」
第二輪競演中,壓軸登場的華晨宇以一首曲風新奇的《哥譚》最終奪冠,儘管被一些網友吐槽「聽不懂」,但華晨宇有自己的堅持:「這樣的表演代表了我一直以來的觀點——當我的音樂能夠影響到你,不管喜歡還是不喜歡,能引起你的思考,就是藝術。」
有意思的是,奪冠之後,華晨宇透露自己走下舞臺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吃東西,「為了比賽三天都沒吃東西,不能吃油膩的食物,只能喝水,讓嗓子乾淨,保持最好的狀態。」
雲錄製+雲直播,有史以來最難製作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本季《當打之年》也被稱為「製作上最難的一季」。早在2月中旬,節目組即宣布對第三期錄製進行調整,採用「雲錄製」的方式,讓參演歌手待在自己所在的不同城市分別錄製完成,以確保演職人員和聽審團的健康安全。
總決賽則在八年來,首次嘗試以「現場+雲直播」的方式,集結長沙、臺北和東京三地歌手進行比拼,節目慣常設置的500位大眾聽審,也僅有251位在經過核酸測試後,來到現場。
華晨宇坦言「雲錄製」讓自己有不少失落:「我的很多歌曲都需要和觀眾互動,但是看到對面觀眾席都是空空蕩蕩的,很失落,但也盡力了。」
此外,節目今年不再設置「補位賽」與「踢館賽」,取而代之的是奇襲賽制。而這一變化一直保留至總決賽——袁婭維、吉克雋逸兩位奇襲突圍歌手可以各選擇一名在線歌手進行奇襲,奇襲獲勝成為歌王候選人晉級第二輪,失敗的人選則直接淘汰。
「一曲定輸贏」再加上「雲錄製」,讓此次「歌王之戰」充滿了懸念。
從未被奇襲過的歌手米希亞,遭遇了袁婭維的挑戰,且意外落敗,堪稱總決賽的第一個大冷門——與米希亞類似,袁婭維也是以靈魂樂見長的歌手,不過在眾多觀眾眼裡,米希亞對《再會的彼端》的演繹更勝一籌。之所以落敗,客觀上,有米希亞在東京「雲表演」無法與現場大眾評審面對面的因素。
隨後,吉克雋逸選擇奇襲周深,也獲得成功。
總決賽中,也包含了淚點。身在臺北的徐佳瑩和蕭敬騰,也用「雲直播」的方式參加了總決賽,其中蕭敬騰和幫唱嘉賓林俊傑共同演繹了一首《Hello》,兩位唱將隔著兩架鋼琴相對而坐,邊彈邊唱,鋼琴面板則投影顯示出由本季和往季歌手名字拼成的「歌手」兩個大字,感動了不少觀眾和嘉賓。
熱點+話題,年輕一代扛起收視
本季《歌手》將節目重心放在「當打之年」四個字,意喻不再執著於展示「樂壇扛鼎大師」風採,而是要力撐實力派年輕歌手。
首發歌手中,除了出生於1978年的日本籍歌手MISIA米希亞,其餘歌手均為80後、90後,甚至是00後的年輕歌手。奇襲歌手方面,包括憑短視頻走紅的隔壁老樊,警員轉行、憑網絡音樂劇《愛你是個錯誤》入行的曾一鳴,出道於大熱綜藝的劉柏辛、艾熱,演員身份更為人所知的許魏洲等,都帶著各自的話題和熱點出現在《當打之年》的舞臺上。
由於疫情和語言、文化等綜合原因,米希亞未能在這個舞臺激起太大的水花,存在感較低。《當打之年》真正變成了年輕歌手的天下,艾漫數據顯示,華晨宇、周深、毛不易分別以4.77%、3.74%、2.88%的成績佔據《當打之年》嘉賓熱度貢獻榜的前三位。熱詞詞雲中,除了#歌手#,#華晨宇#、#周深#、#毛不易#也是最打眼的關鍵詞。
綜合上述情況,節目誕生了八季以來最年輕的歌王——30歲的華晨宇,毫不意外。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當打之年》遭遇了《歌手》系列開播8年以來最低的豆瓣評分5.3分,但收視率卻有了實在的回升:此前多期收視破2,「歌王之戰」直播當晚,全國網城域收視率達1.38,市場份額佔6.03%。這意味著,節目從此前三季的疲態中走出,迎來自2017年更名為《歌手》之後的收視高潮。
近年來,《歌手》停播之聲不斷,雖未有官方確認,有業內人士亦認為,倘若以《當打之年》的收視率作為節目最終成績,也算是「體面收場」。
來源: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