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黨員,都應該是一面旗幟,有一分熱,就要發一分光,去照亮你身邊的人。
——湯俊
1月21日晚上10點多鐘,雲陽縣疾控中心微生物檢驗科副科長湯俊已上床休息,不一會兒手機響了:「湯科長,寶坪鎮出現一例疑似新冠肺炎患者,從武漢回來的。辛苦一下,你們現在去採集樣本……」
湯俊一軲轆從床上爬起,穿好衣服往單位趕。待準備工作做好,已是次日凌晨,湯俊和疾控中心副主任文強、技術管理科科長陳國強二人一起驅車趕往寶坪。正值大雨,他們趕到疑似患者家中時,已4點多鐘。此時疑似患者張某已睡了,被叫醒後,湯俊發現他精神狀態尚好,只是有點咳嗽、發熱。
張某被送到救護車上,湯俊開始採樣。隨後,張某被送往縣醫院,湯俊一行則趕回疾控中心。一回來,他即與同事於小發鑽進實驗室,開始核酸檢測試驗。早上8點,結果出來,顯示呈弱陽性,屬於高度疑似。但他們還不敢下結論,須經市疾控中心確認,於是把原始文件傳給市疾控中心專家。專家反饋回來的意見說,病情發展有一個過程,建議他們重新採樣,採鼻咽拭子、深咳痰。22日下午,經過再次採樣、檢測,結果顯示是陽性。當晚,疾控中心派專車把樣本送到市裡。次日中午,專家反饋結果,確定是陽性。
這是雲陽縣檢測、確診的首例新冠肺炎病例。自此之後,是否為確診者,就由縣疾控中心自己確認了,無須再送市裡核定。
首例確診病例出現後,縣疾控中心擴大了篩查範圍,只要有點疑似症狀的,經醫院採樣後就送來檢測。樣本檢測,最初只有湯俊和於小發兩人做,做一次需花四五個小時,前三天,兩人白天晚上都做,往往通宵工作到早上六七點鐘,只有在樣本送來的間隙才能休息一會兒。那幾天,他們方便麵都吃膩了。後來考慮到高強度工作恐生意外,他們就對科室另外4人進行了培訓,然後6個人變成三班倒,至此才感覺輕鬆些。
檢測採樣,不光費時,也較危險。打開採集管提取樣本核酸那一刻,採集管會震蕩,便會產生飛沫,若防護不嚴,就會沾上飛沫,導致感染。湯俊和於小發檢測出第一例陽性時,都不禁頓生恐懼,後來做多了,才漸漸適應。
截至2月25日,湯俊的團隊共檢測了1309例樣本(因檢測設備數量有限,另有2336例送到第三方檢測),確診23例(另外兩例是在開州檢測、確診),無一例出錯。
增強必勝之心、責任之心、仁愛之心、謹慎之心,把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抓實抓細抓落地。
記者:李旭忠/文 劉興敏/圖
責編:熊彬 編輯:王志雲
本文由雲陽縣融媒體中心原創編輯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