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時報·e公司
今年四季度,光伏玻璃出現供應緊缺狀況,價格飆漲的同時,組件企業甚至一度面臨有錢都拿不到貨的困境。11月初,阿特斯、東方日升、晶澳、晶科、隆基、天合光能6家光伏企業聯合呼籲,希望國家放開對玻璃產能擴張的限制。
12月16日,工信部公開徵求對《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修訂稿)》(下稱《修訂稿》)的意見,《修訂稿》中提到,光伏壓延玻璃項目可不制定產能置換方案,但新建項目應委託全國性的行業組織或中介機構召開聽證會,論證項目建設的必要性、技術先進性、能耗水平、環保水平等,並公告項目信息,項目建成投產後企業履行承諾不生產建築玻璃。
政策的修訂意味著困擾光伏組件廠商多時的玻璃短缺問題有望得到緩解。記者注意到,消息披露後,光伏玻璃龍頭福萊特(601865)、信義光能(00968.HK)由漲轉跌,收盤時跌幅分別為3.54%和2.24%,港股福萊特玻璃(06865.HK)跌幅甚至達到11.27%。
一家頭部廠商人士向記者表示,「(股價波動)很可能是與上午的政策有關。」該人士還指出,放開產能限制對光伏玻璃行業並不會產生太大影響。
該人士做出這一判斷的邏輯是,光伏玻璃需要進行產能置換的政策是今年1月提出來的,而在以前並沒有這一限制,最新的《修訂稿》重新放開光伏玻璃產能置換限制,又恢復到2019年以前的情況。「在產能置換政策實施的這一年,光伏玻璃企業想要拿到指標確實比較困難,但是政策修訂後,拿指標的障礙基本就放開了。」
光伏玻璃龍頭股價大跌的原因或許還與產能放開後,市場對於價格變化的預期有關。自今年下半年以來,光伏玻璃產能缺口不斷擴大,造成價格飆升,從24元/㎡開始,最高一度上漲至超過50元/㎡,仍一片難求。產能放開後,光伏玻璃價格很有可能轉而走低。
關於價格情況,上述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光伏玻璃供需緊張的狀況未發生明顯變化,同時,由於光伏玻璃擴產周期較長,公司12月的產品報價保持與11月一致。「至於未來光伏玻璃的價格,既要考慮供需情況,也要考慮原燃料情況,單就供需而言,新產能釋放後,價格持續推高的情況會有所緩解。」
光伏玻璃的需求之所以爆發,是受到了薄玻璃的推廣以及雙玻組件滲透率快速提升、國內外光伏利好政策頻出等諸多因素共同作用,這才造成了當前光伏玻璃供不應求的狀況。
為此,不少企業加入光伏玻璃擴產大軍。9月底,旗濱集團披露了一份擴產計劃。公司擬投資建設1200t/d光伏組件高透基板材料生產線,項目包含1條1200t/d一窯六線高透基片生產線及配套光伏組件高透基板材料加工線,預計總投資10.27億元。
記者獲得的行業擴產數據顯示,在建的有福萊特4條1200 t/d 產線,信義光能2條1000 t/d 產線,南玻4條1200 t/d 產線,亞瑪頓2條650 t/d產線,多數計劃2021-2022年左右投產。籌建中的有郴州旗濱1200 t/d產線及桐城新能源1000 t/d產線。
卓創資訊分析師王帥告訴記者,根據相關企業的擴產計劃,2021年大概率會新增9400t/d的光伏玻璃產能,2022年的新增產能可能達到9550t/d。「目前,國內光伏玻璃的日產量為28060噸,如果上述擴產的產線能夠按計劃順利點火,未來兩年行業產能增幅還是比較大的。」
事實上,隨著政策的出爐,龍頭公司股價由漲轉跌的同時,光伏玻璃行業的跟隨者及新進入者反而受到市場青睞。例如,旗濱集團12月16日股價漲幅一度達到4.56%,收盤時漲1.4%;亞瑪頓盤中一度漲6.42%,收盤時漲2.76%。
談及對於明年光伏玻璃產能規模的判斷,上述人士稱,行業內已披露的2021年建設計劃確實不少,但實際在建的、明年能明確投產的只有福萊特和信義光能。「況且,很多新建產能的投產期是在明年三、四季度,在這之後還有三個月的爬坡期,對全年貢獻實際是比較小的。」
王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來看,2021年光伏玻璃新增產能是非常大的,如果產能限制放開的話,2022年也會有非常明顯的增幅。不過她也指出,雖然企業有資金就可以建設窯爐,但是後期可能會面臨人工等瓶頸,「從業內反饋來看,用工問題在後期會比較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