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是DC漫畫為蝙蝠俠創作出來的天敵,一個智慧超群、能力卓越的超強反派,這個形象借鑑了撲克牌裡的「Joker」和電影《疤面人》裡康拉德·維德的恐怖笑臉
這個虛構角色在諾蘭導演的《黑暗騎士》裡被希斯·萊傑附體,脫離二次元,有了真實人類的面孔和身體,觀眾對其瘋狂的感受也變得更加真實
《小丑》的問世,《黑暗騎士》功不可沒,湯姆斯·韋恩(蝙蝠俠父親)的作用絕不僅僅是作為萬惡的資本代表出現在《小丑》裡,他還能喚醒我們對《黑暗騎士》的迷戀
因為在他身後站著的正是日後要為高譚市打擊犯罪的黑暗騎士—蝙蝠俠
《小丑》裡,在雙方還沒想要把對方打趴在地前,在小丑誤以為布魯斯·韋恩(蝙蝠俠)是他弟弟時,小丑為這個年輕的弟弟表演過魔術,對蝙蝠俠交過心
我們早已知道這兩大高手以後要過招,如果沒有《黑暗騎士》的鋪墊,看到這段,感觸不會太大
希斯·萊傑版的小丑不可避免的被拿來與傑昆·菲尼克斯版的比較,我個人覺得沒有比較的必要
希斯·萊傑版的小丑不可避免的被拿來與傑昆·菲尼克斯版的比較,我個人覺得沒有比較的必要他們雖然都是演繹小丑,但卻是演繹的不同人生階段,兩個角色的性格、心理、行為、經歷完全不一樣
希斯·萊傑是轉變過後的傑昆·菲尼克斯
傑昆·菲尼克斯需要展現小丑從一個精神病患者到徹底混沌的過程,希斯·萊傑則帶給觀眾一個以壓榨人性為樂的惡魔他們兩的表現都非常精彩,但如果讓我選一個,我會選希斯·萊傑版本,因為我喜歡這個階段的小丑,已經成魔的小丑,一個集罪之大成者
沒有邪惡的正義是無聊的,是不成立的,小丑的創作者不是上帝,是漫畫家,是人類
人類把自己最邪惡最想釋放的破壞一面交給小丑,在熒幕上破壞讓人壓抑的既定秩序、倫理道德、理性呼籲不再訴求那些用心血和努力交換不來的美好事物和理想,轉而訴求於暴力、混亂、瘋狂和墮落,這兩種極端都可以讓人感受到些許活著的暢快
但這僅限於電影,現實生活中我們處於中間地段,因為大多數人都沒有能力去適應兩個極端,不管是崇尚秩序的一端,還是徹底失控的一端,我們都沒有勇氣面對
現實中真有小丑這麼一號人物,誰敢跟他混
《小丑》中貧窮人類帶上小丑面具揭竿而起,反抗社會,反抗生活,反抗嚴重的貧富差距,他們要的結果是給他們更好的生活他們把小丑尊為領袖,但小丑和他們並不一樣,他註定是個異類,在他想自殺最後放棄的時候,他生而為人的一切證明已經死了,重生的是正常人無法理解的另一種人格一個完全自由,沒有原則的混亂代表,他不要金錢、不要名利、不要家庭、不要愛情、不要生活,只想撕開人類虛偽的面具,對其大肆嘲笑這與他身後那幫人想要的壓根就不是一個東西,影片在眾人奉小丑為神明處結束,只能在此結束,往下也演不了了
小丑是孤獨的,沒人會追隨他,他的理想國不可能實現,到最後,他只能獨自奮戰那些帶著小丑面具的普通人是借著一個豁口宣洩自己的壓抑,他們想要物質,想要愛,想要快樂,和小丑的精神完全是背道而馳,小丑已經超越了,而普通人只要一個合適的統治者,就能安靜
《小丑》是華納和DC聯合開發的獨立於DC擴展宇宙的低成本藝術片,講述小丑的誕生,請來大師級表演專家傑昆·菲尼克斯,傑昆·菲尼克斯為該片暴瘦的效果在影片中清晰可見他的表演出神入化,值得一座奧斯卡影帝獎
這部電影完全可以看成是傑昆·菲尼克斯的個人秀,從影迷一路打下來的高分看,傑昆·菲尼克斯沒讓觀眾失望,他是一位可以走向偉大的好演員儘管菲尼克斯的表演可以花一篇幅的內容來誇讚,但我並不覺得《小丑》的故事很贊,看一遍可能會被菲尼克斯的光芒衝昏頭,但多看兩遍就會發現這個人設很有問題,越來越難引起共鳴這不是一個平凡人如何被社會逼瘋後自我魔化的故事,而是一個脆弱的精神病患者用極端手法報復社會的故事
小丑應該是個精神病人嗎?如果是因為他的瘋狂行為而必須是,那至少也應該讓我看到他患病的過程
小丑是個精神符號,影片一上來就說他是個精神病人,這個精神符號的涵蓋範圍一下就縮小了,我並沒有感覺到這個角色觸動了我的內心,我有一種這片子在呼籲我們關心精神病人的錯覺所以影片其實省略掉了關鍵情節—我們想看的,生活是如何逼瘋一個正常人的過程,反而詳細刻畫他精神不穩定狀態下的易激行為
這就導致他的殺人行為不夠讓人諒解,這是弱者的表現
「退無可退、忍無可忍」,這才是讓人失控的理由,小丑的遭遇不夠慘啊,《當幸福來敲門》的男主比他慘多了
而且,小丑應該是生不逢時的強者才對
小丑的理想是做單口相聲,但他一點天賦都沒有,既想不出笑話,也理解不了笑話,在大家都不笑的時候反而放聲大笑,說明他get不到正常人的笑點
因為他患了一種止不住大笑的病,認為自己應該要給別人帶去歡樂而這麼堅定這種理想嗎儘管他很努力,很渴望,但他確實不可能成功,他偏要去做不適合自己的行業,結果被恥笑,繼而憤怒殺人,然後被人擁戴,這故事的邏輯我不能理解,很荒唐這不是我心目中的小丑,這只是一個自怨自艾,脆弱的不堪一擊的失敗者
只有一段讓我看到了小丑的影子,就是小丑參加自己最喜歡的脫口秀節目那段,他表現出來的自信、優雅、高貴和什麼都不care的態度迷到了我
為什麼我的標題說笑是生活必不可少的元素呢,笑也是《小丑》的核心元素
小丑有笑病,總是突然控制不住的大笑,這個設定明顯是在嘲笑這個冷漠的社會笑是可以感染人的力量,但小丑的笑只會為他找來蔑視和辱罵,對面的那張臉上不會以笑回應,他笑不出來,當疲於為生活賣命時,誰能笑得出來找到正常與瘋狂的平衡點很難,大多數人都在崩潰的邊緣搖搖欲墜,如同小丑所說,只要輕輕一推就行了
生活很難,真的很難,小丑說他沒有一天是快樂的,我想這也是我們多數人的心理寫照,但我們不要去成為小丑,他是人類自怨自艾的產物,不足效仿
生活的本質是痛苦,大家都不好過,只是大家都憋著不說,只曬自己幸福的時刻,讓人誤以為只有自己過的悲催
事實當然不是這樣,甜蜜和歡笑只是調劑品,是必需元素,不是大量元素,幸福因其短暫而珍貴
那些罕見的美好是人活下去的意義,但沒有痛苦就無法襯託這些美好
兩者都接受,既擁抱生活中的美好,也要擁抱生活中的不幸,這才是完整的人生
這不是我期待的小丑,這個角色讓我想起馬丁·斯科塞斯的《計程車司機》,男主就是在小丑裡演主持人莫瑞的那位,《小丑》有意往現實主義方面靠,但這個角色卻是脫離現實的,這就讓這個故事變得幼稚化,和《計程車司機》沒得比
當然,還是那句老話,傑昆·菲尼克斯演的太太太棒了,不看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