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棉花網專訊:據部分下遊客戶、棉花貿易商反饋,7月下旬以來棉紗繼續呈現量價雙降的趨勢,不僅小紗廠、小織布廠成品去庫存遇到較大困難,一些大中型紗廠的高支普梳紗、高支精梳紗庫存也溫和增長。
江蘇泰州某大型紡織企業表示,目前除了特種紗線、有機棉紗線有些利潤外,常規普梳和精梳紗幾乎100%無利潤甚至虧損;近一個多月終端織造、服裝等企業棉紗消費降等降級明顯,高檔、精品紗銷量接力下滑。
山東、河北、河南等地的紡企和棉企判斷,截至7月底,3萬錠及以下紗廠的減停產比例或達到30-35%;即使5萬錠以上的大中型紗廠開機率也僅60-70%,復工難復產的現象比較突出。一方面是近期不僅40S以上高支普梳和精梳紗訂單比較稀少,OE紗及16S及以下環錠紗的消費需求振蕩回落,整個棉紗、坯布市場鮮有熱銷品種;另一方面是由於7-8月份內銷訂單處於青黃不接時期、外貿出口仍以「短單、小單、無利潤單」為主,因此大廠尚不能滿負荷開機,外包加工紗布訂單寥寥可數,小紗廠、小布廠訂單零星,原料採購、生產安排、銷售回款等順暢程度有限,選擇減停產既是避險方式,更是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無奈。
河南焦作某紡企表示,近幾日廣東佛山、中山等地客戶對C26S高配、C40S高配包漂紗的詢價、要貨稍顯積極(主要做歐美出口單),但報價偏低,按2019/20年度新疆棉+地產棉、2019/20年度新疆棉+儲備棉、港口清關外棉(巴西棉、美棉)+儲備棉的配棉計算,紡紗利潤被壓縮,該公司在再三權衡後選擇放棄。
內地棉紡織企業反映,因近期新疆地區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增加,新疆棉公路運輸、鐵路發運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阿克蘇、喀什等監管庫暫停公路出庫);再加上鄭棉CF2009合約盤面價格再上破12000元/噸,因此紡企、中間商對內地庫新疆棉關注、點價較7月上中旬活躍,部分貿易商內地庫棉花資源基差上調100-200元/噸;而疆內資源則詢價、成交冷清甚至有價無市;疆內軋花廠、棉花貿易商的壓力隨疫情擴散、防控升級而有所上升。(佚名)
來源: 中國棉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