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香詩畫微刊同題《秋桂》 何須淺碧深紅色 自是花中第一流

2021-02-17 棗香詩畫

棗香詩畫詩友

2020.10.22

鷓鴣天·暗淡輕黃體性柔

李清照(宋)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賞析

 

  這首《鷓鴣天》詞是一篇盛讚桂花的作品。在李清照詞中,詠花之作很多,但推崇某花為第一流者還僅此一篇。它與《攤破浣溪沙》同為作者與丈夫居住青州時的作品。

  作為供觀賞的花卉,豔麗的色彩是惹人喜愛的一個重要原因。此篇的上片正是抓住桂花「色」的特點來寫的。「暗淡輕黃體性柔」,「暗」「淡」「輕」三字是形容桂花的色是暗黃、淡黃、輕黃。「體性柔」說這種花的花身和性質。

「情疏跡遠只香留。」這種樹多生於深山中,宋之問詩:「為問山東桂,無人何自芳。」李白詩:「安知南山桂,綠葉垂芳根。」所以對人來說是跡遠而情疏的,可是它的香卻不因此而有所減少。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作者以為,淺碧、深紅在諸顏色中堪稱美妙,然而,這些美妙的顏色,對於桂花來說,卻是無須添加的。因為它濃鬱的香氣,溫雅的體性已足使她成為第一流的名花,顏色淡一點又有什麼要緊呢?

  上片圍繞「色」與「香」的矛盾展開形象化的議論,生動地表現了作者的美學觀點。對於「花」這個具體的審美對象來說,「色」屬於外在美的範疇,「味」屬於內在美的範疇,作者以為色淡味香的桂花「自是花中第一流」,足見作者對於內在美是很推崇的。

  下片的「梅定妒,菊應羞,畫欄開處冠中秋」,是緊承上一片的意思寫的。梅花,雖然開在早春,開在百花之前,而且姿容秀麗,儀態萬千。但是,面對著「暗淡輕黃體性柔」的桂花,她卻不能不生嫉妒之意;菊花,雖然開在深秋,獨放百花之後,而且清雅秀美,幽香襲人,但面對著「情疏跡遠只香留」的桂花,她也不能不掩飾羞愧之容。於是,正值中秋八月開放的桂花便理所當然地成為花中之冠了。

「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騷人」指的是屈原。屈原的《離騷》上多載草木名稱,獨獨不見桂花。宋代的陳與義在《清平樂·詠桂》中說:「楚人未識孤妍,《離騷》遺恨千年。」意思和此詞大體上是一致的,皆以屈原的不收桂花入《離騷》為憾事,以為這是屈原情思不足的緣故。

  就全篇來說,這首詞的筆法是很巧妙的。全詞自始至終都象是為桂花鳴不平,實際上是在抒發自己的幽怨之情。

  詞中正面描寫桂花的,只有開頭兩句。僅此兩句便把桂花的顏色、光澤、性格、韻味都寫盡了,為後面替桂花「鳴冤」、「正名」做好了鋪墊。

作者之所以推崇桂花為第一流的花朵,是因為她十分注重桂花的內在美,十分欣賞桂花的色淡味香,體性溫雅。所謂「何須淺碧深紅色」,言外之意是,只要味香性柔,無須淺碧深紅;如果徒有「淺碧深紅」便不能列為花中第一流。為了推崇桂花,作者甚至讓梅花生妒,使菊花含羞。其實,作者的詠梅、詠菊之作是不少的,這兩種花,論顏色,論風韻,確實不在桂花之下,她們的「妒」和「羞」恐怕還是因為她們沒有桂花那樣濃鬱的芳香吧?

最後,作者更直接談及詠桂與情思的關係,她以非凡的藝術家的膽量和勇氣指責屈原的當年不收桂花入《離騷》是「情思」不夠的緣故。至此,作者既為桂花「正」了「名」,又抒發了自己的一懷幽情。實際上,那「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的桂花,正是作者傲視塵俗,亂世挺拔的正直性格的寫照。

本期作品擬以《秋桂》為主題,選登詩友們詠唱桂花秋作品,以饗讀者。

 

詠桂別裁

鄧世廣(新疆)

殷勤終覺遜吳剛,玉斧頻揮日夜忙。

月色分輝留倩影,風聲吹笛到清商。

三秋脈脈傳詩慢,千裡迢迢寄夢長。

未必涉黃皆不好,桂花香冽自昭彰。

 

桂樹吟

周華仁(江蘇)

不為虛名爭利場,只求安穩竹蘭旁。

邀風搖葉架雲影,喚雨洗塵披月光。

常想蒼穹紅日處,慣看平野綠荷塘。

秋來何懼生寒氣,漫發心花會更香。

 

桂花

周澤安(江西)

棗香居士想丰標,丹桂為題尺素邀。

朋似夏雲常聚散,心如秋葉正飄搖。

何堪客裡逢雙節,況是衰年對二毛。

幸有手機傳信息,新詩吟罷發群聊。

 

題秋桂步周澤安韻

舒傳寧(江西)

華蓋堂堂作宅標,聞馨探訪不須邀。

劇憐香棗堪為伴,只恐銷金莫謾搖。

舒蕊欣迎秋瑟瑟,辭枝未怨雨毛毛。

縱然一夜風吹盡,待與春泥細細聊!

 

桂花惜

吳成和(安徽太湖)

陰雨連綿寒露侵,悽風揺碎桂花心。

折枝誰惜丟溝裡,飄瓣何堪棄水潯。

蛺蝶遊芳昔時夢,蟲蛩抱葉五更吟。

榮華即瞬菸灰盡,憐取香泥兌酒斟。

 

吟桂二首

一枝梅

(一)

桂到中秋分外香,不同百卉共爭芳。

仙葩本在蟾宮內,麗影移來陋室旁。

煥彩明黃欺菊豔,參差瑞氣散祥光。

年年歲歲花開放,沁入心脾惹夢長。

(二)

一夜秋風染樹黃,枝繁葉茂滿庭芳。

叢叢舒展晶瑩粒,朵朵張揚縹緲妝。

但願清芬浮日月,何愁零落入蠻荒。

香消玉殞魂常駐,美酒花茶共舉觴。

 

秋桂飄香

袁建勳

四季蔥蘢惜眾芳,寒秋有我賽春光。

勿奢國色生宮苑,樂伴街容遍野鄉。

玉露微涼枝葉茂,金風乍暖桂花香。

隆中翠綠誰栽種?自醉庭前擁盛妝。

 

秋桂

匆匆過客

玉樹婆娑曉露涼,風吹葉動蕾微黃。

丹紅淺白銀蟾影,月落浮雲桂子香。

夢裡曾窺芳草綠,老來不羨折花狂。

餘生但得悠閒去,隱逸林泉興味長。

 

秋桂

馬萬鵬

枝繁葉茂樹搖光,八月木犀添色芳。

簇簇金珠爭吐蕊,涓涓風細溢馨香。

百花凋落正愁寂,群玉激情開向陽。

邀樂丹楓飄彩豔,入眸同醉燦秋黃。

 

秋桂

伍映紅

遍地飄香入萬家,青枝綠葉秀豐華。

不爭春色拼桃朵,只伴秋風喚菊花。

粉白團團濃若霧,金黃簇簇燦如霞。

願將聖潔鑲明月,留得清馨釀酒茶。

 

折桂有感

王 華

院前碧樹月宮栽,一股清香雲外來。

莫嘆春歸杜鵑老,且歡秋到桂花開。

人間遍地鑲黃色,仙境彌天樂九垓。

淑女登梯倚幽佩,吳剛捧出酒徘徊。

 

秋桂

蔡宗脈

金枝馥鬱裹新妝,滿目瓊顏吹醉香。

晨起西風翻木葉,夜澆黃雪蓋秋霜。

時尋秀色垂千樹,獨有清暉博眾芳。

莫道三春蘆筍俊,且看九月桂花狂。

 

中秋詠桂

方祖民

小院橫枝越柳牆,桂花欲放半城香。

承天雨露撒金碎,接地精華綴霓裳。

採密蜂勤隨蝶舞,尋芳鶯囀燕歸樑。

濃馨入鼻和脾肺,酹酒三杯醉月光。

 

秋桂

李保剛

雨消酷暑送秋涼,璀璨山城夜未央。

皓月嫦娥澆玉露,清輝丹桂吐芬芳。

一枝葉密油光綠,萬樹花開粟粒黃。

誰借神仙靈卉籽,引來千裡沁脾香?

 

月桂吟

友緣

秋分晝夜界陰陽,翠菊初寒卻感傷。

玉兔當歌舒廣袖,嫦娥對酒問吳剛。

鳩呼瀉下蟾宮冷,雁叫飄來月桂香。

一盞清茶酬郢客,無緣我自詠輕黃。

 

秋桂

蕭同旺

江山如畫奉華章,秋色怡心金粟香。

葉茂枝繁貞潔葆,根深骨傲自呈祥。

崇高向上賽松柏,友好平生倚梓桑。

榮譽得來非易事,蟾宮折桂世人忙。

 

秋桂

胡五星

獨臥寒林著素妝,頻登曠野吐芬芳。

猶憐花木疏疏影,卻愛丹黃淡淡香。

己見露華驚落葉,何妨月色度微霜。

綠枝散蕊皆名品,紅萼飛絲正豔陽。

 

秋桂

老頑童(黃伯川)

玉桂生來秉性剛,冰天雪地傲斜陽。

春天懶得爭妍色,秋季欣能泛橙黃。

簇擁枝間馨有味,蜂飛蕊上韻無疆。

玲瓏嬌小招人愛,送出飄然十裡香。

 

吟桂

碧原曙光

卯定秋中蕊露妝,籬前苑外也妍芳。

一頻一點皆含韻,半藏半開亦有香。

但使清芬魂向月,何愁香殞雁還鄉。

相思枉凝空懷怨,酒釀殘花醉一場。

 

吟雙色桂花樹

苕哥(湖北)

淡濃雙色共枝開,一樹珍珠入眼來。

靚影斜浮驚綽約,清香遠溢去還回。

新奇有桂東園植,古怪誰人此地栽。

萬物生生天註定,繽紛世界各成材。

 

秋桂

鄔壽彭

一樹繁枝翠點黃,中秋臨至更幽香。

如星金蕊勝春色,比玉素姿過菊芳。

十裡花開霞帶月,千山桂染夢還鄉。

嬋娟共慶雙歡日,爛漫同歌九夏揚。

 

秋桂

鄧耘

桂花君子樹,朵朵漫芬芳。

月下幽幽夢,溪邊淡淡妝。

魂飛搖碧落,魄化馥清香。

誰把鮮枝折?金風歲歲昂。

 

詠桂花

陳凱文

獨佔三秋壓眾芳,月宮撒種下天堂。

應時粟蕊黃金色,一樹花開十裡香。

 

秋桂

饒惠熙

庭前一樹植籬東,自與松梅骨格同。

淺白輕紅遠蜂蝶,高標原不藉春風。

 

桂花            

蔡聖棟(浙江)

花開何故必驚人,桂子芳香不顯身。

莫羨杜鵑燃似火,平平淡淡亦清新。

 

秋桂

張利春  (吉林柳河)

平生最愛成仙樹,世上凌霜分外欽。

問訊吳剛誠妙句,今年雙慶萬人吟。

 

秋桂

陳其良(浙江)

不與春華爭暖陽,西風吹蕊傲秋涼。

憑空燻得騷人醉,得句花前詩亦香。

 

秋桂

何正彪(江西)

秋風又潑月光瓢,一粒微醺十裡遙。

人在桂花枝下過,始知香色味超標。

 

桂 花

呂克儉(武穴)

滿園金粟綴枝頭,猶覺氤氳日夕浮。

香氣不關花色好,動人心處是中秋。

 

奉饒先生韻《秋桂》

楊行波(黃岡)

香飄十裡出籬東,歲歲芳秋歲歲同。

相伴吳剛千古譽,風騷誰媲桂花風。

 

秋桂

聞君(龍感湖)

盛世長江小苑東,一株不與眾芳同。

蔥蔥鬱鬱如華蓋,沁入心脾不藉風。

 

秋桂

周解橋(黃梅)

木樨園內靠牆東,菊傲南窗兩趣同。

不與她花爭鬥豔,芳香四溢駕金風。

 

步韻饒惠熙先生《秋桂》

陳鵬飛(黃梅)

韻味飄香送鄂東,惠熙理論那能同。

書香後代頻拿桂,滿腹經綸頌國風。

 

次饒惠熙先生《秋桂》韻

李光懷(黃梅)

錦句追香抵鄂東,斯文大氣眾難同,

平陽世第庭前桂,戴露披霞遞睦風。

 

奉和饒惠熙先生《秋桂》

黃利雄(黃梅)

蟾宮桂下棗香東,蕊送天香孰敢同?

挺拔常青真絕俗,崇高富貴和金風。

 

秋桂

遠村孤煙(安徽太湖)

月華清亮近中秋,更動離人萬種愁。

幸有輕風傳桂馥,慰予心緒砥中流。

 

秋桂

王又全

滿院馨香侵肺腑,一身寶氣自天來。

誰從月裡偷仙種?裝扮人間遍地栽。

 

雨打桂花

夏述湘

開軒望去怕憑欄,最是傷秋桂子寒。

昨日倩風香十裡,今朝滿地落英殘。

 

秋桂

饒惠添(大冶)

不羨夭桃春日紅,橫秋立野漾金風。

蟾宮分到人間住,不怕吳剛斧斫中。

 

秋桂

冷向北(貴陽)

一遇金風便盛開,門前幾樹小時栽。

枝頭馥鬱清香遠,莫道聞從月裡來。

 

秋桂

王學貴

桂苑輕煙籠晚晴,十分秋色動詩情。

綠雲低護黃金屑,好與吳剛釀玉瓊。

 

秋桂

習習秋風

秋風拂蕩換新妝,淺白輕黃蕊露涼。

遍地芳叢花綻放,晴空雲外溢天香。

 

桂花

呂克儉(武穴)

滿園金粟綴枝頭,猶覺氤氳日夕浮。

香氣不關花色好,動人心處是中秋。

 

秋桂

王德生

(一)

根盤落戶廣寒宮,葉茂枝繁建酉紅。

借月影搖金殿外,憑風香放碧雲中。

(二)

似傘身材美字長,金枝仙骨露珠光。

四時葉葆千層綠,壯月花開萬點黃。

(三)

走出園林意氣揚,披懷清露美康莊。

枝頭八月開金粟,晝夜風傳滿路香。

 

秋桂

碧原曙光

溪邊有木更蔥籠,花與籬前瘦菊逢。

月影婆娑賒露色,偏吹馥鬱笑秋風。

 

秋桂

胡海坤

忽有清香撲鼻來,庭園喜見桂花開。

羞顏不語增秋色,綽約殊姿任品裁。

 

秋桂

方瑤

秋花秋葉秋綿纏,輕剪綾波任我裁。

薄靄粘風吹面溼,桂花香自月中來。

 

秋桂

胡五星

最憐窗下霜風冷,更愛園中月桂香。

不與春花爭豔色,自將秋菊鬥妍芳。

 

秋桂

瀋水香

寒來暑往綠蔭裁,一夜秋風次第開。

不與百花爭豔麗,芬芳吐盡樂香腮。

 

喜庚子桂花狂

新秋

壓枝簇擁賞新黃,尤贊庚年金桂狂。

馥鬱清醇路人醉,香隨風動遍城鄉。

 

秋桂

煮酒話詩軒

吾亭丹桂正飄香,此夜胡公如昨狂。

醉裡歸來斟幾盞,夢中飛去會秋娘。

 

桂菊詠秋

饒自立

蜂遠丹枝讓桂香,穿飛向菊為人忙。

應羞折蕊拈芳客,粉飾攢花名利場。

 

秋桂

宗慧麗

一樹流金簇簇黃,迎風舞雨拽清香。

迷宮桂影人人愛,賜福花開滿目芳。

 

秋桂

段松濤

黃瓣簇團街路香,風搖撲鼻醉姑娘。

揮桴敲打桂花落,惹得園丁心嘆傷。

 

秋桂

青楓

歷暑經霜更盛興,金黃嬌蕊亮晶晶。

秋風陣陣飄然過,攜灑馨香拂眾生。

 

秋桂

黃擁軍

疑是蟾宮下玉臺,金風白露暗香來。

木樨無意爭春色,自向中秋對月開。

 

丹桂飄香迎遠客

清遠一叟

神峰丹桂發清香,灑灑飄飄沁遠方。

引爆潯陽雲夢客,桂風秋雨到山莊!

 

秋桂

周自金

自生原野自開花,輾轉城鄉未懼槎。

春夏隨栽秋競發,人間冬日一壺茶。

 

秋桂

鄭林

城鄉八月漫飄香,桂子精靈綠樹藏。

蜂蝶焉知情愛事,騷人卻為覓花狂。

 

秋桂

方寶雲

不媚春光展豔芳,寒冬酷暑綠如常。

點金葉下無奢望,只等秋風散馥香。

 

秋桂

王仕興

八月金秋果滿園,更看香桂一庭繁。

詩情畫意添靈氣,美化人寰醉小軒。

 

秋桂

舒兵

花滿西廂枝葉稠,清香四溢醉深秋。

素顏不與群芳鬥,默默靜開無妄求。

 

天淨沙·桂香

周濤

藍天麗日花香,玉姿高雅濃裝,峻岭霞披蕩漾。秋高氣爽,鳳枝搖秀金黃。

 

《棗香詩畫》編輯部

名譽顧問:

段仲謀

總顧問:

饒惠熙

顧     問:

陳凱文 梅守福 陳訓金 

郭亞軍 袁建勳 雷 電 

鄭倫新 舒 展               

執行總編:

佘景峰

製作人:

王 華

主    編:

汪友元 聞德才 黃雲開 

杜麗平 白春峰

審      稿:

汪友元 瀋水香 聞德才

杜麗平 黃雲開

編     委:

饒惠熙 王 華 佘景峰

聞德才 汪友元 蔡 莉 

胡 波 瀋水香  杜麗平

管委會

饒惠熙  佘景峰

汪友元  王   華

敬請關注《棗香詩畫》 公眾號

 

往期點擊

1.《棗香詩畫》創刊號

2.棗香詩畫總第二期/神峰留雅客  共話棗花香

3.棗香詩畫總第三期  詩海拾貝

4.棗香詩畫同題  詩家詠唱烏雲寺  對鏡吟懷嘆浮生

5.棗香詩畫副刊/布穀催耕興農曲 同題詠唱《插秧》歌

6.棗香詩畫總第四期  翰墨春秋留冊頁  風流雅韻著新篇

7.棗香詩畫副刊同題唱和  青山疊翠晚風柔 明月清輝景色幽

8.棗香詩畫微刊同題《賞石》  花如解語還多事 石不能言最可人

9.棗香詩畫微刊同題  詩家盛讚「小草沐春風」

10.棗香詩畫微刊第五期  詩韻山河留畫卷 客吟風月賦騷詞

11.棗香詩畫微刊同題  夜裡驚魂身染恙,詩朋關愛友情深。

12.棗香詩畫微刊第六期  詩詞集錦 韻律吟風

13.棗香詩畫微刊第七期 詩海拾貝 律韻飄香

14.棗香詩畫微刊同題 詩詠張家咀溼地公園

15.棗香詩畫微刊同題 華林喜慶雛鳳至 吟友臨屏賀添孫

16.棗香詩畫微刊第八期 詩海拾貝

17.棗香詩畫微刊同題 缽盂山上文峰塔 高聳雲天古樸懸

18.棗香詩畫微刊第九期 詩選彙編

19.《棗香詩畫》同題詠和 嘗遍人間百味,體驗秋夏炎涼

20.《棗香詩畫》微刊第十期 夜雨蒼茫驚曉夢 寒蟬悽切報秋聲

21.棗香詩畫微刊第十一期 詩群選粹

22.棗香詩畫微刊同題唱和

23.棗香詩畫微刊第十二期 詩海拾貝

24.棗香詩畫第13期  同題《秋聲》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25.棗香詩畫微刊第十四期 詩群選粹

26.恭賀餘軍蔡莉愛女於歸之喜

轉發是最大的鼓勵!關注是最大的支持!

用心點亮世界!用真情點「在看」!

相關焦點

  • 背一首 |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譯文  此花淺黃而清幽,形貌溫順又嬌羞。性情蕭疏遠離塵世,它的濃香卻久久存留。無須用淺綠或大紅的色相去招搖炫弄,它本來就是花中的第一流。  梅花肯定妒忌它,而它又足以令遲開的菊花感到害羞。
  •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丨讀典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深紅一作:輕)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闌 通:欄)譯文:  淡黃色的桂花,並不鮮豔,但體態輕盈。於幽靜之處,不惹人注意,只留給人香味。不需要具有名花的紅碧顏色。
  • 九月桂花飄香,桂花最高評價,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很喜愛桂花,專門為其寫了一首詞,給了桂花古往今來最高的評價」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的詞名為《鷓鴣天·桂花》。鷓鴣天·桂花宋代:李清照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這首詞作於李清照和丈夫居住在家鄉青州時所作,此時兩人琴瑟和鳴,沒有俗務擾身,沉迷於書石古玩字畫之中,悠遊自在,一切自有美好之意。
  • 【每日一詩】何須淺碧輕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 桂花 |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其「桂」來源於葉脈,形如「圭」字,又因其木質紋理形如犀角,所以古稱「木樨」。 李清照《鷓鴣天•桂花》: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 她性情疏淡,託跡深山,惟將馥鬱馨香散播人間,這才是花中第一流的風範,不以色媚取悅他人,無人亦可自芳。
  • 桂花:何須淺碧輕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何須淺碧輕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應羞,畫欄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李清照的這首詠桂詞一反傳統,以議論入詞,又託物抒懷。詠物既不乏形象,議論也能充滿詩意,堪稱別開生面。「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短短十四字卻形神兼備,寫出了桂花的獨特風韻。上句重在賦「色」,兼及體性;下句重在詠懷,突出「香」字。此聯形神兼備地寫出了桂花的獨特風韻。
  •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    驚起一灘鷗鷺。《怨王孫》    湖上風來波浩渺,    秋已暮,紅稀香少。每逢初一、十五,趙明誠便請假到相國寺去購買碑文拓本,還不忘給妻子買回一些她喜歡吃的新鮮果品。夫妻二人前期生活安定優裕,李清照詞作多寫閨閣之怨或是對出行丈夫的思念。
  • 「何須淺碧輕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4首桂花古詩詞,暗香浮動
    但在無意當中,它會鑽進你的鼻孔,不由得深呼吸一下,然後發自內心的讚嘆一句:「好香!」不僅是我們對於桂花如此痴迷。古代的詩詞當中,對於桂花的讚譽也是從來沒有停止過。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桂花的花朵小小的,淡淡的,一點都不起眼。
  • 棗香詩畫微刊第十五期《詩海拾貝》 浮生莫負秋光景 筆底常留蝶夢詩
    /布穀催耕興農曲 同題詠唱《插秧》歌棗香詩畫總第四期  翰墨春秋留冊頁  風流雅韻著新篇棗香詩畫副刊同題唱和  青山疊翠晚風柔 明月清輝景色幽棗香詩畫微刊同題《賞石》  花如解語還多事 石不能言最可人棗香詩畫微刊同題  詩家盛讚「小草沐春風」棗香詩畫微刊詩家詠唱崇文曲 拜師學藝話棗香棗香詩畫微刊第五期  詩韻山河留畫卷
  • 李清照的「自是花中第一流」,是指什麼花?詩詞大會中許多人答錯
    後世評價李清照,有太多讚美的詞彙,但筆者認為,其中最恰當、最精準的當屬那句「自是花中第一流」。女人如花,而李清照則是當之無愧的花中之冠,這個「第一流」說的不只是才華,還有道德和品格。李清照的魅力就在於,不僅有詠絮之才,更有高潔之姿。
  • 李清照的自喻詞:自是花中第一流!
    於千年之外,有那麼一個女子,自喻「花中第一流」,至今仍迷倒眾生;出生名門,少年成名;如意郎君,情投意合。 國讎家恨,最難將息;詞動京華,學無所傳。這便是中國古代第一才女—李清照。循著她的一字一詞一句,品味她的喜怒哀樂,好像時光倒流,你我都化作她身邊的細雨春風,去追尋這個女子的傳奇一生……李清照的生命一度明若繁花。
  • 八月桂花逸清秋 十首妙辭人間留
    清秋之美,在於桂香。尤其身在江南,微風輕拂,葉落滿城,清桂花香,馥鬱三秋。桂花,歷史追溯到2500年以前,自古就被譽為美好的象徵。《呂氏春秋》稱它:「物之美者,招搖之桂」。更成為千百年來,文人詩客筆下賦筆起興的抒懷之佳品。
  • 自稱「花中第一流」,揚言:梅定妒,菊應羞
    後世評價李清照,有太多讚美的詞彙,但筆者認為,其中最恰當、最精準的當屬那句「自是花中第一流」。 女人如花,而李清照則是當之無愧的花中之冠,這個「第一流」說的不只是才華,還有道德和品格。李清照的魅力就在於,不僅有詠絮之才,更有高潔之姿。
  • 這八首詩,才配得上一個「狂」字
    何須淺碧輕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欄開處冠中秋。 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世人都道易安居士詞風婉約,殊不知她也有瀟灑狂傲的一面,文人詠物,恐怕沒幾個敢說所詠之物就是同類中的一流,可李清照卻寫「何須淺碧輕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由此也不難理解她當年所撰《詞論》幾乎抨擊了整個北宋文人圈的那股傲氣了。 《俠客行》【唐代】李白 趙客縵胡纓, 吳鉤霜雪明。
  • 十首桂花詩詞:一年秋意濃,十裡桂花香
    何須淺碧輕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這首是一篇盛讚桂花的詞。以群花作襯,上片圍繞桂花的「色」與「香」展開議論,表現了作者的美學觀點。下片緊承上片。全詞始終都讚美桂花,實則抒發自己的幽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