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八月花仙客,江南清飄一桂香。
清秋之美,在於桂香。尤其身在江南,微風輕拂,葉落滿城,清桂花香,馥鬱三秋。
桂花,歷史追溯到2500年以前,自古就被譽為美好的象徵。
《呂氏春秋》稱它:「物之美者,招搖之桂」。更成為千百年來,文人詩客筆下賦筆起興的抒懷之佳品。
不僅如此,桂花因神話傳說,成為自古以來,中國人心中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仙花「的之美,更與中國傳統文化緊緊聯繫在一起。
桂花,因其清逸香鬱,有仙靈之氣,成為千古文人墨客心頭之好。
朱熹曾在《詠巖桂》中寫道:「亭亭巖下桂,歲晚獨芬芳。葉密千層綠,花開萬點黃。天香生淨想,雲影護仙妝。誰識王孫意,空吟招隱章。「
朱淑真在《木犀》中贊桂花:「彈壓西風擅眾芳,十分秋色為伊忙。一支淡貯書窗下,人與花心各自香。「
可以說,有關詠桂的詩詞文章的佳作層出不窮。而我心中,這十首有關桂花詩詞,才是我的最愛。
第十首《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 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愛上理由:秋賞月桂,靜夜清透。沒有憂思傷懷,只有清雅優美。一幅令人神往的夜賞月桂的畫面,呈現的是詩人浪漫的情懷與美好的心情。
第九首 《折桂令 中秋》元 張養浩
一輪飛鏡誰磨?照徹乾坤,印透山河。
玉露泠泠,洗秋空銀漢無波,
比常夜清光更多,盡無礙桂影婆娑。
老子高歌,為問嫦娥,良夜懨懨,不醉如何?
愛上理由:清輝照映,仙桂飄飄,中秋夜色,意境悠遠,吟詩歌詠,詩心浪漫,可謂上品之詩作。
第八首 《詠桂》宋 楊萬裡
不是人間種,移從月裡來。廣寒香一點,吹得滿山開。
愛上理由:月中仙桂,降臨人間。楊萬裡將桂花喻做天上之花,將清桂仙氣靈秀,與眾不同的特點,展現得淋漓盡致。
第七首 《詠桂》唐·李白
世人種桃李,皆在金張門。攀折爭捷徑,及此春風暄。
一朝天霜下,榮耀難久存。安知南山桂,綠葉垂芳根。
清陰亦可託,何惜樹君園。
愛上理由:既寫出了桂花清秀之美,又寓意自勉心心,李白將桂花的獨特與自己的情思完美賦予詩心,絕對是佳作一篇。
第六首 《望海潮 東南形勝》宋 柳永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
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
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
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
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愛上理由:「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不僅讓完顏亮覬覦江南之地,一句「三秋桂子,十裡荷花」,更是讓人間天堂美滿天下,令人神往。為天下人所熟知的絕美之詞。
第五首 《感遇十二首·其一》唐 張九齡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愛上理由:寫出秋光美景中的生機活力,又展現了桂花的皎潔清新。桂香四溢,草氣之美,沒法不讓人去愛上它。
第四首 《鷓鴣天·桂花》宋 李清照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輕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愛上理由:此詞可謂是桂花詩中的絕佳之作。很簡單,只這一句「何須淺碧輕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便將秋色仙桂寫得極致之美。
第三首《憶江南》唐 白居易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愛上理由:愛上杭州,皆因此詩。少時幼讀,便不能忘。因緣巧合,入得江南。三下杭城,居此兩年,江南詩韻,深悟詩意。看過西子湖畔的十裡花花,賞過杭州街巷的三秋桂子。
第二首 《鳥鳴澗》唐 王維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愛上理由:摩詰之境,向來幻美。清桂飄逸,山靜空曠,獨人空行,心思飄遠,獨享這人間最靜謐的境界。正如蘇軾對他的評價:」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第一首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 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 ,不知秋思落誰家?
愛上理由:漂泊在外,離家千裡。清輝幾度,難以團圓。遊子之心,感同身受。
月圓時,異鄉客,生相思,入吾心。
一嗅桂花香,人間盼月圓。
願在清秋之美,借仙桂祝福,遙祝萬千家。
願人生之事,如清桂之氣,仙香四溢,雅清致遠。
願人生所追,得仙桂之福,蟾宮折桂,一路順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