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十首中秋節詩詞 古人筆下描寫月亮的句子好美啊

2020-12-13 川北在線網

讀十首中秋節詩詞 古人筆下描寫月亮的句子好美啊

時間:2020-10-01 10:48   來源:讀書工 企鵝號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讀十首中秋節詩詞 古人筆下描寫月亮的句子好美啊 中秋節秋高氣爽,又有皎潔的圓月和馥鬱的桂花相伴,因此在我國的四大傳統節日裡,它就像春節一樣格外地受到人們的喜愛。春節是送舊迎新,而中秋節是象徵著團圓和思念。 古人因條件有限,對自然現象不是很了解,

  原標題:讀十首中秋節詩詞 古人筆下描寫月亮的句子好美啊

  中秋節秋高氣爽,又有皎潔的圓月和馥鬱的桂花相伴,因此在我國的四大傳統節日裡,它就像春節一樣格外地受到人們的喜愛。春節是送舊迎新,而中秋節是象徵著團圓和思念。

  古人因條件有限,對自然現象不是很了解,看到月亮的陰晴圓缺的變化,有一種自然崇拜。並把它神秘化,創造了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很多神話傳說。

  隨著人們的月亮崇拜,中秋節就應運而生。到了唐代中秋夜觀賞月亮和桂花就非常盛行。宋代以後人們更是焚香拜月,對月許願祈福,家人圍桌而坐,共慶團圓。

  詩人們也是舉杯對月,藉此良宵思鄉懷親,抒發豪情逸興。前面我們欣賞了不少詩人的作品,今天我們再來品賞十首七言絕句,看古人中秋佳節如何觀賞月亮和桂花。

  風簾淅淅漏燈痕,一半秋光此夕分。

  天為素娥孀怨苦,並教西北起浮雲。

  這首詩歌是唐代詩人羅隱的《中秋不見月》。燈燭搖曳,窗外傳來淅瀝的風雨聲。本來是要賞月的,天宮卻同情月宮裡孤獨寡居的嫦娥,因此特意派雲朵遮沒了月亮。

  不許蟾蜍此夜明,始知天意是無情。

  何當撥去閒雲霧,放出光輝萬裡清。

  這首詩是宋代女詩人朱淑真的《中秋不見月》。好不容易盼來中秋節賞月,但天公無情,用雲朵遮住了月亮,蟾蜍指代月亮。什麼時候撥開雲霧,讓月亮放出萬裡清暉呢?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這是唐代詩人皮日休的《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詩人中秋節在靈隱山寺廟裡觀賞桂花,月下的桂花像碎玉一般,還帶著露珠,這應該是嫦娥拋向人間的節日禮物吧。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唐代詩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這首詩很有名。地上的月色,樹上的烏鴉,露水打溼的桂花,給人一種孤獨寂寞的感覺。抬頭望月,此時幾乎所有的人都在互相思念。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宋代詩人晏殊的《中秋月》寫的是遊子客居在外的思鄉之情。異鄉人看到梧桐樹上緩緩移動的月光,內心好不寂寞。由此他聯想到月宮裡的嫦娥也只有桂花和蟾蜍為伴,肯定會對當初的誤吃長生不老藥離開人間感到後悔。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這首《中秋月》是蘇軾寫他和兄弟蘇轍的久別重逢。中秋之夜雲氣消退月色如水,碧空中遊走著一輪明月。但是像今夜這樣的團聚是難得的,明年這個時候兩人又不知道都在哪裡。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這是宋代詩人米芾的《中秋登樓望月》。淮海無比廣闊,月光泛出道道白光,相傳珍珠都是在這種光芒裡孕育的。可是這月亮也是有很多像吳剛這樣的人修理的,否則桂花樹早把它撐破了。

  玉宇秋光無一塵,人人共喜桂花新。

  看來世態炎涼盡,唯有月明無貴貧。

  這首詩是宋代詩人趙崇森的《玩秋月》,借中秋之夜來寫世態炎涼人情冷暖,讚美月亮的公平正大。月光如水,桂花飄香,只有月光擺脫了世俗的眼光,不分貴賤,把清暉照到了每個角落。

  無雲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盤上海涯。

 

  直到天頭天盡處,不曾私照一人家。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曹松的《中秋對月》。中秋之夜天高氣爽,人們目睹著月亮從海面升起來,它的光輝不只是落到帝王家,而且是一直照耀到天涯海角,每家每戶。

 

  三十六旬盈復缺,百年堪喜又堪傷。

 

  勸君莫惜登樓望,雲放嬋娟不久長。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薛瑩的《中秋》詩。一年三百六十日月亮圓了又缺,缺了又圓。人生不過百年,卻有太多的悲歡離合。不要太吝嗇,還是登樓賞月吧,這美好的月光有可能馬上就會被烏雲吞沒。

  古人寫中秋節的詩歌不只是以上這些七言絕句,還有很多的律詩和古風歌行等,像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詩人都有大量的中秋明月之作,由於篇幅所限這裡就不再做介紹。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古代大詩人描寫中秋節的3首古詩,情味悠悠,值得賞玩
    關於中秋詩詞,相信大家都會背誦蘇東坡「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的名句。其實古人寫了很多中秋詩詞,畢竟中秋團圓,乃是一年中的重要節日。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詩詞愛好者,記得關注我哦!今天我和大家一起來欣賞古代大詩人描寫中秋節的3首古詩,情味悠悠,值得賞玩。第1首,《中秋月》:萬裡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繞天涯。誰人隴外久徵戍?何處庭前新別離?
  • 亙古不變的「白玉盤」,古人為月亮創作的詩詞,是現代沒有的浪漫
    月亮從古至今都是一個很浪漫的東西,現在關於月亮的文化也一直延續至今。那古人賞月是什麼樣子呢。月在我們中國的文化地位是非常高的,甚至可以說是至高無上的。日月分別稱為太陽太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就是太陽和月亮,代表所有事物和思想的兩個極端,所以我們中國人對日月的崇拜和喜愛。
  • 古代人為了描寫月亮,拼出這些創意,對於寫作文的我們幫助太大了
    在古代的詩詞歌賦中,月亮是古人最喜歡描寫的事物。關於月亮,李白寫過,杜甫寫過,王維寫過,歐陽修寫過,蘇軾也寫過。這樣一個幾乎被古代文人寫遍了的月亮,卻次次都能在不同人的筆下誕生新的光芒。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些詩詞大咖們,都是如何描寫天空的月亮吧。、李白。
  • 這十首高顏值詩詞,讀來令人沉醉啊
    有時,讀到一首美妙的詩詞時,真不願從中走出。只願長醉不醒,停留在那最美的畫面裡,停駐在那至美的詩意中。下面十首高顏值的詩詞,詩詞畫意,令人沉醉不醒。《蝶戀花》宋·晏幾道夢入江南煙水路,行盡江南,不與離人遇。
  • 中秋節:古人何時開始崇拜月亮,為什麼喜歡月亮多於太陽
    在中秋節,不能不提的就是嫦娥、玉兔、吳剛(不是演戲的那個)。。 這一切最後又將歸到月亮上!對此,漢代的經學大家鄭玄解釋說:「日出東方,月在西方……大明生於東,月生於西,此陰陽之分,夫婦之位也」——月亮與太陽一起成為陰陽的代表,古人用這來象徵天地、君臣、父子、夫婦等社會層級。
  • 【收藏】描寫中秋節的好詞、好句、好段、好詩!
    對夜景的描寫,運用了比喻、擬人的手法,配以精妙詞語的使用,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愛不釋手。中秋節中秋節是我最喜愛的一個傳統佳節,這天,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想到一家人一邊吃著月餅,一邊賞月的景象,那甭提有多好了!盼望已久的中秋節到來了,為此我興奮了一整天!我左盼右盼,終於盼到了晚上。
  • 十首描寫樓閣的古詩詞,體驗古人登高望遠的情懷
    在詩詞中,樓和愁押韻,所以詩人們登高望遠,常常也是惆悵滿懷,便隨性賦詩表達內心孤獨與寂寞的情感。比如大詩人蘇軾大病初癒時,就寫下了《一叢花 初春病起》,詞中寫道,「朝來初日半含山,樓閣淡疏煙。衰病少情,疏慵自放,惟愛日高眠。」詞人也是藉助樓閣淡疏煙,表達對自己前途不定的擔憂。下面精選十首描寫樓臺的古詩詞,體驗作者登高望遠的情懷,希望喜歡。
  • 古代詩人筆下的月亮和太陽
    比較月光和陽光,很明顯,月亮溫和,太陽暴烈,就像女人和男人,母親和父親,誰更符合中華傳統文化的審美意趣呢?這是不言而喻的。事實上,古代的詩(詞)人也不是不寫太陽,詩人筆下的太陽,一般都是晴天、烈日、苦曬之類的客觀天氣和環境的描寫,很少跟人的境遇及心裡活動聯繫起來。
  • 中國詩詞的意境描寫有哪些,正側描寫空間大,動靜描寫生動靈活
    正面與側面相結合的描寫,景物描寫不管是從正面和側面描寫,都可以起到詩人反應內心感情的作用,不同的是,正面描寫能讓讀詩的人更能明白自身感悟,而側面描寫則可以讓詩作增添更多的思維創作空間,不僅可以將景物的特色描繪得更加細緻,還能讓內心想法表現得更加強烈。
  • 描寫月亮的優美句子 賞月發朋友圈的說說
    10、忽然一種莫名的銀白灑在了大地上,我抬頭一看,好不驚喜,啊,月亮,原來是月亮!月亮用她那皎潔的光輝撫摸著大地,大地更有了一些嫵媚和神秘,我們也就少了一些恐懼,多了一些夢幻。11、月是潔白的,潔白的月亮傳遞著思鄉情。「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 十首關於春分的優美詩詞擷拾賞析
    十首關於春分的優美詩詞擷拾賞析文:枯木春分,十二十四節氣之一,古時又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意思是指一天時間白天黑夜平分,為春季的中分點,《明史歷一》說:「分者,黃赤相交之點,太陽行至此,乃晝夜平分。」。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禮記》:「祭日於壇」(孔穎達疏:「謂春分也」。)。
  • 有些詩詞只讀一句 如美人初見立刻就愛上了
    翻開厚厚的中國詩詞典籍,那一句句流淌著不同時節、不同情愫、不同哲思的詩句,跨越千年時光,仍然能夠溫暖人心。昔日,日本捐贈武漢的物品箱子上,附上「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故鄉」的句子,一刻鐘便融化了中國人的心。作者鍾愛詩詞,不能說有痴迷之境,發燒友至少算得。太多的名句泛濫心頭,能夠讓人長吟口邊的也屈指可數。
  • 有些詩詞,只讀一句,就愛上了!如美人初見,不能忘懷!
    翻開厚厚的中國詩詞典籍,那一句句流淌著不同時節、不同情愫、不同哲思的詩句,跨越千年時光,仍然能夠溫暖人心。 昔日,日本捐贈武漢的物品箱子上,附上「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故鄉」的句子,一刻鐘便融化了中國人的心。
  • 描寫中秋節的好詞、好句、好段、好詩,為孩子收藏!
    盼望已久的中秋節到來了,為此我興奮了一整天!我左盼右盼,終於盼到了晚上。我們一家手牽著手,向小區對面的花園走去。今天的夜空很晴朗,月亮像一個玉盤一樣掛在夜空中,整個城市都被月亮的淡淡的光線籠罩了,一切仿佛都披上了一層白色的輕紗。我們在花園裡找了一條長椅坐下,抬頭仰望著漆黑的夜空,星星都躲進了雲層裡,只剩下一輪皎潔的明月在夜空中「站崗」,星星大概也去慶祝中秋節了吧!這月亮也真是孤獨啊!
  • 今天中秋節,月亮上竟然有一隻兔子?
    嫦娥和玉兔的故事在中國家喻戶曉,古時候的人們都相信月亮裡住著一隻兔子,每天不停地搗藥。每到中秋節,人們就可以在圓月中看到它。但是為什麼兔子會在月亮裡呢?它又為什麼要搗藥?這隻兔子,可能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
  • 描寫月亮的詩句 描寫月亮的唯美的句子
    一篇關於描寫月亮的詩句分享,月亮姑娘升起來了,夜空掛滿了星星,明月似冰盤清亮典雅,皎潔的月光和天空深藍的顏色,竟搭配得如此美妙,描寫月亮的唯美的句子整理分享,希望大家喜歡
  • 今日中秋:欣賞十首與中秋有關的古詩詞,感受那如畫般的月夜情懷
    今年的國慶節因為與中秋節重合,所以今年十一假期為八天,這個黃金周大家可以盡情休息和玩耍了。而中秋節更是我們喜歡和熱愛的傳統佳節,八月十五中秋節,好像不管老人還是小孩,都喜歡這個節日。中秋佳節,一家人聚在一起,闔家團圓、吃月餅、賞月,別提多開心了。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 十首描寫菊花的詩詞: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今天為大家精選十首描寫菊花的詩詞,感受一下詩人的世界裡菊花有怎樣與眾不同的美麗。1、《寒菊 / 畫菊》宋代:鄭思肖花開不並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菊花啊,年年的都會盛開,花也開得極為茂盛,但在茂盛的花也會隨著時間流逝而凋謝。就如少女的烏髮不知歲月的無情,恍若把酒小酌,人若能一切安好連花都會隨之綻放的更美麗。桃樹結了多少桃子啊,長滿了我住的小島。我什麼時候才能回歸家鄉啊,人世間滄海浮沉就如一粒微塵一般,都隨緣起緣滅最終了結。
  • 描寫深秋的唯美句子_經典描寫秋天的句子2019
    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準備的關於描寫深秋的唯美句子,大家一起來欣賞吧!  描寫深秋的唯美句子  1、金秋的陽光溫馨恬靜,侗鄉的秋風和煦輕柔,藍天白雲飄逸悠揚。啊,不是稻田,是黃金的大海;不是棉田,是白銀的世界。  4、深秋的天氣更冷了,樹葉枯黃了,紛紛揚揚地落在地上,像鋪上了一層黃地毯,惟有香樟樹不忍枯萎,頗有獨立寒秋的味道。  5、秋天來了,天高雲淡,蔚藍的天空中,大雁成群結隊地飛往南方,它們有時排著「一」字形,有時排著「人」字形。
  • 詩詞裡的愛情故事,想起來就讓人羞羞?尤其是蘇軾的這7個字
    前言:大家好,我是南城君,每天為你解讀不一樣的詩詞。古人在表達或者抒發情感時,常常會在詩詞裡伏筆,深藏功名與愛恨。有很多句子,每每讀起來,南城君都會面紅耳赤,被其中的故事所感染,仿佛就發生在自己身上……今天就聊聊關於詩詞裡的愛情,以及那些讓人感到羞怯的故事。今日話題:詩詞裡的愛情故事,想起來就讓人羞羞?尤其是蘇軾的這7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