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艾米的感覺是
她是一個端正的白淨姑娘,眼睛湛藍,黃鬈髮披在肩上,臉色蒼白身材苗條,一言一行總是像位注意自己風度的小姐。
而且她也是一位非常有才華和獨立精神的女性,她熱愛繪畫,希望成為優秀的畫家,她和喬一樣也渴望自己的價值被社會認同。
雖然她沒有梅格和喬的漂亮,沒有喬的文學天賦和貝絲的音樂天賦,不被邀請舞會,不被邀請看戲,喜歡的高富帥喜歡喬。
但她和喬的出發點是一樣的,渴望通過實現自己的價值而賺很多錢讓家人,自己過得幸福。
她的特點是理智,足夠理智地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以及該怎麼得到它。艾米很早就認清了這個時代對女性實現價值的局限性很大很艱難。
可能是家裡最小一個孩子的原因,她備受家裡人的寵愛,相比姐姐們也得到了更好的教育,無形中也增加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機會。
從姑媽一句「整個家族唯一一個正常人來了」和後面的「馬奇家族只能靠你」就能看出來姑媽對艾米是非常賞識的。而且還一直強調,馬奇最有希望的就是艾米了。
什麼最有希望,最有希望讓馬奇一家重新過上富裕的生活擺脫貧困了。
梅格說自己要過上「大房子和女僕」的生活,卻為了愛情嫁給教師。喬要追求理想,最後才發現自己對勞裡的愛卻為時已晚,貝絲是個居家小天使,所以唯一能指望的就是還有點姿色的艾米找個有錢老公了。
這在當時那個環境下,的確是風險最低,最快脫貧的方法了。
很多人覺得是艾米搶了喬的澳洲名額,但其實這是艾米在很明確自己目標的前提下所爭取來的。所以她才會去做她認為所謂對的事情。
艾米一直很明確「老娘要嫁個有錢人」,還有「我要麼做最好的畫家,要麼就不畫了,我不要做個平凡的畫家,我就學著做個漂亮的裝飾品。」
我覺得她對理想的追求一點都不比喬少,只是多了一份理智。喬相信自己可以靠才華突破時代局限,可能這是屬於天才的自信,但是艾米只是普通人,她清楚認識到自己會被限制,也知道給自己留條後路(畫不好就結婚)。
而喬當時還處於自己人生價值的而迷茫階段。很迷茫,夢想還有愛情,一切的想法都極其稚嫩,而她輸的就是這種迷茫的狀態,當然我覺得這種純碎的成長狀態才是喬充滿吸引力的點。
艾米在原著中和勞裡法國重遇的爭吵中,臺詞是很精彩的,表達了她對繪畫的喜愛,對自己才華和價值的客觀認知,對社會和時代對女人的價值的否定的討厭,對勞裡性格和本質極其銳利的剖析,以及表達了自己的價值的絕對肯定。
但最可愛的是,理智的艾米終究還是保有馬奇一家的靈魂精神,做出了不理智的決定,遵從自己的內心和對勞裡的愛意,拒絕費的求婚,其實也正是這點不理智,說明艾米並不是她所追求的那種完美的樣子。
艾米有多喜歡勞倫斯呢?
她很聰明,在和勞倫斯並未熟識之前,他會帶著委屈到勞倫斯家樓下引他注意。在熟悉一段時間之後,她心底就明白了,這只是一份單方向的愛慕,勞倫斯從未對自己表現過任何超越朋友的情感。
她雖然好強,但在這份感情關係裡面,她選擇的是退讓、放棄。對於她來說,勞倫斯對喬的感情太過強大,她沒有一絲勝算。
七年後,她選擇和一個喜歡自己的紈跨子弟在一起,就等著他的求婚。聰明的她知道,在自己所處的社會環境裡,只有藉助男人的力量,才能擁有更舒適的生活,才能去追求自己喜歡的繪畫。
她正和富有的馬奇阿姨一起在歐洲一邊旅遊一邊學習,同行的還有自己的戀人,一切好像都朝著自己的計劃前進。
直到與勞倫斯的再一次遇見,徹底地打破了她的計劃。
艾米與勞倫斯再次相見時,她已經把對他的情感深埋在了心底。她對流連在舞會的勞倫斯提出的忠告都是以老友的身份。她想點醒勞倫斯,讓他回到當初她喜歡的樣子。
而在這時,知道艾米情意的勞倫斯對她發起了求愛。
面對勞倫斯的求愛,艾米是很憤怒的,無論是生活還是三人的感情關係,她一生都在喬的陰影之下,好強的她不能接受自己作為勞倫斯的第二選擇。
雖然拒絕了勞倫斯,但他的出現讓她明白一個她早已明白的事實,為了更好的生活的對感情妥協,去嫁給一個自己不喜歡的人,是錯誤的。
艾米拒絕了戀人的求婚,剛剛得知姐姐重病在家,準備和馬奇阿姨一起回老家看望。
勞倫斯放不下心,打算同行。兩個在感情中受挫的人,走到了一起。他們的感情都是單方向的,沒有任何回應的,現實是冷酷無情的。他們最終選擇了妥協,勞倫斯妥協於喬,不能和所愛的人在一起,只能投向愛自己的人。
艾米妥協於感情,一生好強,不甘心做第二,但她太愛勞倫斯了,甚至可以放下自尊。
在原著中勞裡還問艾米,如果他沒有錢你是否就要離我而去了,但艾美真誠地否認了。
有些人可能會理解為這是夫妻之間的場面話而已,但在我看來,艾米會說出這些話,會選擇勞裡。
都證明了她自己也肯定了自己心中深藏的馬奇一家的精神,遵從自己的內心愛自己才是核心的價值觀,這也是馬奇一家的教育的精粹之處,四姐妹每個人,不管在成長中多迷茫,做了多少蠢事,最終都會勇敢地前行,遵從內心的自由做出自己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