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鈦CEO李惠科:AI、大數據是金融數位化轉型的重要驅動力

2021-01-09 金融界

來源:時刻頭條

近年來,隨著AI、大數據等技術的深度擴展和應用,金融服務效率得到顯著提升。品鈦作為領先的金融科技解決方案服務商,依託AI、大數據技術等技術優勢和豐富的數位化金融業務全流程經驗,全面助力金融機構和商業機構進行數位化轉型,取得了良好成效。日前,品鈦CEO李惠科接受媒體採訪時談及了他對AI、大數據技術在金融科技領域應用的看法。

AI在金融科技領域的應用尚處於初期

雖然近幾年人工智慧的話題較為火熱,但從技術角度來看,李惠科博士認為AI在金融科技領域中的應用還停留在初期階段。一方面,AI出現了80多年,在人類文明史上一個技術經歷八十多年的發展史還相對是一個比較新的技術。另一方面,金融是一個強監管的行業,要求技術有非常高的透明度和可解釋性,對新技術的使用偏保守。

他表示,人工智慧的發展會經歷以下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人工智慧算法對數據有識別、處理、判斷的能力,目前大部分人工智慧算法停留在這個階段。第二階段,機器有了更強的自主學習、自主判斷的能力,可以主動的發現哪些數據更有效,做一些模型上的優化。第三階段,機器有更高的智能度,可以對整個模型、整套方法進行提高。

數據質量決定了機器學習的上限

數據和算法是人工智慧兩個非常關鍵的要素。在李惠科看來,數據質量決定了機器學習的上限,決定了最後的判斷效果,算法更多是從效率上的一種提高。品鈦在訓練人工智慧模型時,會使用另類數據對傳統數據進行補充,即通過徵信數據、財務數據、消費數據、運營商數據等來綜合判斷一個客戶的還款能力和意願。

同時,李惠科也表示,AI不是一蹴而就,從一開始積累足夠的數據,到成熟穩定之後,還需不斷的監控,不斷根據回歸測試來調整模型以適應風控的要求。以品鈦的智能信貸引擎為例,在做主流場景風控時,會基於不同的數據組合模式和不同的人群特點,歷經一萬多個風控模型的迭代才穩定下來。

技術灰盒可提高透明度和解釋性

機器學習模型通常被認為是「黑盒」,具有內部不可知的特性。因此這些模型在應用時,往往需要首先獲取人們的信任、明確其誤差的具體含義、明確其預測的可靠性。如何讓客戶理解AI技術具體是如何運用和奏效的,李惠科表示,品鈦通常的做法是把 AI算法的黑盒增加透明度,做成灰盒,用可視化的簡單指標解釋技術和模型狀態。

以品鈦的智能財富管理解決方案為例,該解決方案中的「AI智能調倉」便是基於AI的算法規則進行設計。品鈦在設計該產品時,增加了一個直觀的調倉指數—告訴客戶,通過品鈦的智能投顧算法,基於ABCD等因素,進行調倉的可能性有多少個百分比,讓客戶感知在該產中AI正在工作、如何工作、基於什麼在工作等,而且讓客戶感覺到算法是可控的,而不是天馬行空的在後臺運作。

「AI+HI」讓決策更精準

AI可以幫助人類去做一些專業性的任務,面對需要分析決策的環節,則需要人類的智力,AI+HI(人工智慧+人類智能)非常重要。以反欺詐舉例,反欺詐是風控環節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會面臨各種情況,比如有時候借款人的數據全是真實的,但借款行為是虛構的,這種情況在下沉市場,年輕人市場更為普遍。李惠科表示,欺詐的手段每年也在變化,目前對欺詐行為的識別還不能完全依賴機器學習,機器自主去判斷新的欺詐手段的能力還不夠,還需要人工主動去調整。

AI、大數據等新技術驅動了金融科技行業的快速發展,同時也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如何更好地發揮新技術的優勢,李惠科表示,第一,更高效的挖掘更廣泛的數據進行信貸決策支持將是一個持續的挑戰。第二,社會信用機制的建立。在不互信的團體之間,如何合規、脫敏、加密地進行數據交換,通過聯邦學習和加密機制等方式,凝造更開放的數據交換環境。第三,在算法上,機器要主動具備自我學習、優化、進化的能力,同時保證透明、合規且做到可解釋。

相關焦點

  • 品鈦的選擇:科技向前
    金融科技行業近年來分化成兩種主流趨勢,一部分公司選擇不斷拓展牌照類業務,加大信貸量和現金流。另一部分公司則選擇強化科技賦能業務,增強自身科技壁壘。老牌金融科技解決方案服務商品鈦,就屬於後者。品鈦的解決方案覆蓋數位化零售金融、數位化企業信貸(CVX)、智能財富管理、金融RPA、金融數位化轉型等多個領域。
  • 品鈦產品技術怎麼樣,品鈦RPA大放異彩
    公開資料顯示,超過90%的(93%)中層管理人員正在部署或延伸公司的自動化能力,並特別指出了RPA在其組織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麥肯錫調查數據顯示,「世界500強」中超過70%的企業都在使用RPA,在這些企業中80%的業務已全部實現自動化。那品鈦產品技術怎麼樣?品鈦RPA圖和大放異彩?
  • 「分手費」近11億元,品鈦一刀斬斷積木情緣
    據瞭望消金所知,2016年6月,定位為智能金融服務商的PINTEC(品鈦)集團在北京成立,專注於金融大數據處理和金融科技開發,為企業和消費者提供高效的智能金融服務解決方案。品鈦集團成立便坐擁讀秒、一點基金、積木盒子、企樂匯等子公司,並準備布局智能投顧公司,在集團領導下每個子公司獨立運營。董駿「退位」積木盒子CEO給謝群,自己出任品鈦集團CEO。
  • 車300CEO許偉:汽車金融數位化轉型成為行業競爭中的制勝關鍵
    汽車金融賦能汽車消費許偉認為當下汽車金融在汽車產業鏈條中充當的角色非常重要,2019年汽車金融資產已經達到了1.7萬億規模,利潤點達20%左右,未來這一比重會越來越大,隨著金融滲透率的不斷增加,交易變得愈來愈透明。
  • 神策數據徐美玲:銀行業數位化轉型縱深 數據驅動的SDAF閉環運營
    神策數據業務諮詢總監 徐美玲神策數據業務諮詢總監徐美玲出席論壇並做主題分享。徐美玲認為,在近兩年的數位化轉型中,存量競爭和客戶線上遷移成為轉型核心。尤其是在疫情環境下,數位化和線上化轉型被明顯提速,做得比較好的銀行今年業務的承接和增長上是比做得比較落後的銀行有顯著優勢的。隨後,徐美玲指出數位化轉型的四大難點。第一,數據驅動認知。數據驅動很大程度上依賴數據的基礎建設,而數據驅動認知和投入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上層應用的建築能不能搭建起來。
  • 品鈦榮獲2020金融界領航中國年度評選「傑出財富管理獎」
    2020年12月10日,由金融界舉辦的「第五屆智能金融國際論壇暨2020金融界領航中國年度評選頒獎盛典」在北京舉行,品鈦(Pintec Technology Holdings Ltd., Nasdaq: PT)憑藉其在財富管理領域高效的智能化技術和運營服務,榮獲「傑出財富管理獎」,金融科技實力備受行業認可。
  • 品鈦人工智慧產品國際化發展
    品鈦人工智慧產品國際化發展是如何進行的呢?近期,金融科技解決方案提供商品鈦宣布其位於澳大利亞的全資子公司 InfraRisk Pty Ltd. ( InfraRisk ) 與 Janko Loans Pty Ltd ( Janko ) 達成合作,聯合推出新一代的數位化信貸服務平臺,為客戶提供高效便捷的無抵押線上小額信貸服務。
  • 警惕數位化背景下的金融風險 金融數位化轉型仍存挑戰
    包括中國在內,網絡風險是疫情發生後監管關注度最高的金融科技風險類型,網絡的穩定運行和安全防護問題已經成為全球都不能置身事外的共性問題。此外,隨著金融與科技的加速融合,金融業作為科技驅動型行業,技術應用安全更加複雜。而在數位化時代,數據作為關鍵的生產要素和戰略性基礎資源的地位更加突出,數據安全治理也更加迫切。
  • 清華金融評論:中國商業銀行數位化轉型調查研究
    目前,推進數位化轉型已成為各國金融業提升服務質量和自身競爭力的重要選擇。為順應金融科技發展形勢、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我國商業銀行在數位化轉型和金融科技創新方面已開展了許多有益實踐,部分數位化轉型舉措取得較好成效,但總體上仍處於發展階段,特別是廣大中小銀行在轉型資源、科技能力等方面存在約束,在轉型方向、路徑選擇等方面尚缺經驗。
  • 神策數據徐美玲:數位化轉型成熟的標誌是數據驅動整體業務
    在金融企業數位化轉型的過程中,大數據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9月24日至26日,由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中國電子銀行聯合宣傳年、中國電子銀行網主辦,中國銀聯重慶分公司協辦的「2020中國數字金融生態論壇」在重慶舉行。
  • 新流科技助傳統金融機構加快數位化轉型
    近年來,傳統金融機構面臨著較大競爭壓力,各大金融機構也在積極運用金融科技實現「降本增效」,以應對市場競爭。值得一提的是,以新流科技為代表的金融科技企業始終堅持創新發展,致力於金融機構企業降本增效,助其增加市場競爭力。
  • 金融機構數位化轉型成大趨勢 中小銀行為何望而卻步?
    「目前有30%的銀行建立了數字能力的中心,有37%的銀行已經通過風投布局金融科技,目前9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都已經有了自己的金融科技子公司。」在12月11日第四屆中國數字銀行論壇上,金融壹帳通企業金融總經理蔣寧透露出這樣一組數據。銀行已然成為數位化轉型的排頭兵,數位化改革的意識覺醒也終於從頭部企業延伸到了中小銀行。然而,對於中小銀行來說,實現數位化轉型並非一蹴而就。
  • 招行、海致星圖等入選「年度金融創新企業」,金融行業數位化轉型提速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在近日舉行的2020金融發展高峰論壇上,招商銀行、和合期貨、海致星圖等多家知名企業,榮膺「年度金融創新企業」。除了傳統的銀行、期貨等金融企業,國內最大的金融知識圖譜公司——海致星圖的入選,標誌著國內金融數位化在技術和應用等方面都已進入快速成長期。
  • 賦能金融機構加速數位化轉型,薩摩耶數科多措並舉未來可期
    報告同時指出,「金融科技「作為金融產業轉型升級的主旋律,已從技術創新轉向規模應用,金融基礎建設「推陳出新」,成為2020年新熱點,各大金融機構迫切向數位化轉型,基礎設施需要適應新金融業態和服務,從而成為金融業數位化轉型的基礎。誠然,在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區塊鏈等技術的加持下,金融行業數位化轉型已成必然之勢,但在轉型過程中,依然存在不少「攔路虎」。
  • 金融科技解決方案服務商品鈦業務怎麼樣?
    品鈦業務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金融科技運營服務,分別包含一類為金融科技技術服務。   在品鈦技術服務方面,新業務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品鈦正在國內為客戶開發供應鏈金融系統,在澳洲為更多的機構提供企業信貸和消費信貸技術服務,此外還為一家國際知名證券交易所提供金融RPA服務。
  • 薩摩耶數科F·I·R·S·T戰略升級,助推金融科技數位化轉型
    此前,國家領導人在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全球服務貿易峰會上提出倡議,表示中國經濟要順應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的發展趨勢,並支持設立包括以數字經濟為主要特徵的自由貿易試驗區。 金融科技產業數位化作為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環節,有著不可替代的意義。
  • 品牌數位化營銷如何轉型?
    在數字經濟的發展中,數位化轉型正在改變許多行業的運行規律,許多傳統品牌也在積極探索數位化轉型。隨著數位化的滲透,品牌營銷也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利用數位化技術和渠道為自身品牌創造營銷效果的轉變是當前必須考慮的問題。
  • 央行副行長範一飛:金融數位化轉型的五個意見
    12月13日,中國人民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範一飛在2020中國(深圳)金融科技全球峰會上從金融業的數據驅動、運營機制、業務模式、生態體系、風險防控等五個方面闡述了金融科技對行業的重要意義。在基礎架構方面,打造兼容異構、平臺化、組件化的數字底座,有序推動向多節點並行、數據分布存儲負載動態均衡的技術架構引進,實現系統資源的彈性部署、敏捷利用和靈活調度。在能力建設方面,全麵塑造數字思維,健全有利於複合型金融科技人才選用育留的激勵機制。運用敏捷研發、開發運維一體化等方式,提高產品研發質量和交付效率,持續激發數字創新活力,提升金融數位化轉型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 金融級雲服務「銀聯雲」正式發布 加快推動金融行業數位化轉型
    12月9日,中國銀聯在上海金融科技國際論壇上發布金融級雲服務「銀聯雲」,為產業各方提供自主可控、安全可信的金融級雲平臺產品和服務,在加快金融行業數位化轉型的同時,助力上海城市數位化轉型,為上海打造國際數字之都貢獻力量。
  • 中信優享+兩周年發揮協同效應加速數位化轉型
    內外部加強運營協同,以大數據賦能盤活流量池生態傳統企業數位化轉型過程中,開放合作、協同創新尤為重要。開放性組織是獲取新的可能性及成長性的基礎,如果要徹底向數位化轉型,就需要打開企業的組織邊界,與內外部資源組合,開放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