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召縣崔莊鄉劉大:養蜂養出「甜蜜」新生活
劉大大名叫劉洪獻,是南召縣崔莊鄉回龍溝村群眾,今年五十多歲。劉大年輕的時候是附近有名的木匠,隨著社會的發展,他的老手藝慢慢的不再適應社會的需求,做木工的那套工具目前只能用來做蜂箱了。
劉大養蜂要從十幾年前說起,一天劉大外出務工回家看到滿院蜜蜂飛舞,經過觀察發現在牆角的柜子裡不知道何時飛來了一群蜜蜂,劉大慌忙做了一個簡單的蜂箱,笨手笨腳的把這群不速之客「請」到蜂箱裡,當時劉大也沒有把它當回事,因要養家餬口,劉大每天早出晚歸的為他人做木工,到這一年冬季來臨時,劉大才想起還有一箱蜜蜂,於是他打開蜂箱一看,被蜂箱裡的景象驚呆了,滿滿的一箱蜜蜂,劉大趕緊找本村有經驗的人開始收割蜂蜜。「整整30多斤,賣了100多元。」每每提起這事,劉大就高興的咧著嘴笑,當時的一百多元是十幾天幹活的工錢。趁著冬季不忙,劉大加工了十幾個蜂箱,並虛心的向有經驗的人學習,第二年春上,劉大在空閒的時候也到處轉轉看能不能收到蜜蜂,當年春上收了兩箱蜂。從此以後劉大的副業就是養蜂。隨著子女們的長大和社會的發展,劉大的木工活越來越少了,但他養蜂的經驗越來越豐富了,而所養的蜂也越來越多了。
崔莊鄉回龍溝村是山區,林木覆蓋率在90%以上,環境優美,一年四季蜜源豐富,是養蜂的佳地。每年春上槐花盛開前後正是蜜蜂分箱的時候,在這一個多月時間內是劉大最忙的時候,每天天不亮劉大就扛著蜂箱上山了,將每個蜂箱安置在山上背風向陽的地方後,對蜂箱進行消毒、放置誘餌,然後靜等蜂蜜自己飛來安家了。「我們這裡山高,林大,石縫樹洞較多,有許多蜜蜂把巢安置在石縫和樹洞裡,每年春上都有蜜蜂分箱,我們把蜂箱安置在山上,蜜蜂就會自己尋找巢穴安家,用這種方法我每年能夠收15箱左右,最多的時候收了20多箱。現在治安形勢好,且山上蜜源多,沒有汙染,釀的蜂蜜質量好,能夠賣個好的價錢,一般情況下我們不把蜂箱從山上帶下來。」一說起養蜂,劉大就如數家珍的說個不停。
養蜂是個細緻的活。蜜蜂愛乾淨,每個月劉大都要上山巡邊,看看蜂箱裡蜜蜂的數量、蜂箱裡是否有蟎蟲、是否有黃蜂盜取蜂蜜等,還要不定期的用艾草對蜂箱消毒,確保蜂箱乾淨,這樣蜜蜂才會長時間在此安家。
有付出就要收穫,經過這些年不斷的積累,劉大目前擁有150多箱蜂蜜,年銷售蜜蜂收入在5萬元左右。「現如今,兒子已經大學畢業參加工作,房子又買在縣城,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我們老兩口身體沒有大的毛病,這日子會越來越好的。」劉大高興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