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只知道蜂蜜的甜,很少有人去關心甜蜜背後的苦。今天小林帶大家走進一線養蜂人方碧霞的真實生活。
我叫方碧霞,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人,我從讀書時就有一個夢想,有什麼工作即能掙錢又能旅遊呢,後來經人介紹跟本村的小夥結了婚,他家養了二十多箱中蜂,當時蜜價很低,由於沒有技術和資金,無奈放異了養蜂。
我和老公尋求生計,當時不想出去打工,不願意被別人管著,最後賣了十來年的老鼠藥,97年我們終於用自己省下的錢修了我們的新家,看著好日子就開頭了,可是由於湖鼠藥事件,當時就關閉了鼠藥廠,倒處禁止售藥,所以被迫去打工,那時女孩才8歲,由於打工工資不高,還受人限制。
2003年,聽說有一個鎮上就只有2家養蜂的,當時蜂少,蜂蜜不夠賣,我看養蜂還可以,於是叫我姐幫我買了80箱蜜蜂,和老公的哥哥一起養,一家40箱。為了賣蜂蜜不影響各自的生意,我們主動選擇遠點的地方放,因為你知道嗎,蜜蜂放在一起或不遠是要起盜的,那時我們剛起步轉場到鎮上付完運費,身上就所剩無幾了,場地費要二百,跟村長協商讓他寬限幾日,搖了蜜賣錢就給他,他都不答應,說不立馬給錢就搬走,沒辦法,惹不起最後又朝朋友借錢給他。出門在外與人打交道時常被人欺負,這些都不算什麼,忍忍就過去了!
最讓我們害怕的是天氣,油萊花開著,天天下雨,油菜花期只有一個多月,下雨天多了,沒收成,一家人得開支,花開著下雨天數多了,花粉沒有,王漿也沒有,蜜就少了,只能是望花呻吟!
我最高興的是出太陽,只要出太陽,整個人就精神多了,在太陽的光照下,小蜜蜂也活躋了,一早就飛出去採粉,採蜜,採水,各斯其職,忙著幹活,我們也有活做了,起床就掛脫.粉器,把帳篷撐開讓太陽把地曬乾,再把被子拿到外面去曬,在野外搭帳篷晚上有露水溼氣大,不過只要有太陽,我們就有活幹,忙著取王漿,收花粉,取蜜。短短的一個月很快過去了,我們又忙著趕下個蜜源,甘肅武威民勤採小茴香蜜。
那次是我養蜂以來敗得最慘的一個地方,由於我們對蜜源不熟習,聽說那兒花已開了,帶我們的師傅說採蜜得要老蜂,因為青石咀離民勤不遠嘛,他叫我們白天裝蜂,還把蜂門關了裝車,一大早就裝,因為是3家人嘛,又沒放一個地方,所以一家一家的把蜂裝了才裝雜件,這樣裝好就上午十點過了,我們就開始出發,在路上一直是大太陽,經過幾個小時到民勤西渠時正是下午3,4點鐘,民勤是騰格里沙漠的邊緣上,那時的室外溫度30多度。
由於事先沒人聯繫場地,我們到了才慢慢的尋地方歇蜂,那兒的蜂場特別多,這裡不讓下,那兒不讓下,因為怕離他們的蜂場近了會起盜,所以一至到下午6點過才找到卸蜂的地方,我們三家就開始先下一家,下蜂時整個蜂箱外面全是蜜蜂,只能提著蜂箱上的繩子抖掉蜂才能挑下車,由於天氣熱,只顧快點把蜂卸下來,就沒顧著蜂箱上的蜂,只一個勁的往下搬,蜂經過長途運輸,又缺水,簡直把人叮得不行,那些男同志開始穿著衣服挑,蜜蜂往衣服裡鑽,鑽進去又出不來,就在裡面叮人,整個蜂車周圍被跑出的蜜蜂包圍,蜂沒找著水喝,所以性暴,見人就叮,那些小夥叮得不行了,就乾脆把外衣脫了,光著身子卸蜂箱,我就趕緊在蜂車旁點一堆火,讓煙煙去燻蜜蜂,這樣才把第一家的卸完,第卸我們的蜂時,己是天黑了,黑了又看不見,就只得打手電筒。
我打手電,他們男的卸,晚上卸蜂更叮人,由其爰叮我,出來的蜜蜂往有光的地飛,飛來就叮我,把我也叮得不行,但還是咬著牙等把蜂卸完。才把帳篷搭好,把雜件搬進去,捕床,打掃灰塵,然後做點稀飯吃,嘴唇被蜂叮了吃不了乾飯,喝點稀飯對付一下,睡下了。
第二天,我們才去把包裝繩解開,檢查蜜蜂,不看還好,一看簡直把人氣死了。總的才42箱蜂,就有十三箱給悶死了,就連子皮也悶死了。我一箱一箱倒出來,整個悶死的蜂都是油瀝瀝的,看著倒掉的蜜蜂,心裡的痛象刀絞一樣,眼淚不住地往外流,整個人就象歇了氣的皮球,蔫了。飯也吃不下,我老公氣得一天到晚就只曉得睡,我看這樣下去不行,於時給他打氣,沒事,只要人還活著,蜂死了慢慢繁殖嘛,就這樣又把沒死的蜂分到死了的蜂箱裡,總算把底蜂保住了。不過那兒天氣好,天天都是太陽,蜜還是進得可以。唯一不好的是沙塵瀑太多。
沙塵瀑來時,你看著是大太陽嘛,一會兒就天昏地暗,狂風夾著沙子,往我們歇蜂的這邊壓過來,好多時候是我一個人在帳篷裡,因為男的要出去買菜,我忙著去拴帳篷,等我把後邊剛拴好,一股狂風把帳篷連根拔起,整得帳裡的所有東西都摔在地上,一片狠脊,我顧不得那麼多,保命要緊,就跑到橋下去避風。等沙塵暴過後才又重搭帳逢,整理蜂具,床上全是一層沙子,連碗櫃裡的碗也有沙子,有吋洗一道還洗不乾淨,吃飯就沙咯咯的。
說到吃飯,時候不早了我要做飯去了,下期再接著給大家講。
感謝方碧霞女士給我們講述她養蜂的真實生活情況。方女士是四川人,為尊重本土口音文章中四川方言話之處,小編整理時未加修改。需要蜂場原蜂蜜的可聯繫,方女士電話18728335845
蜂園蜂語平臺專為全國各地誠信蜂友服務,投稿請聯繫小編手機微信1331527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