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說|一個李佳琦能「單挑」一座百貨,線下百貨近年怎麼樣了

2021-01-09 澎湃新聞

「雙十二」到來,不論是線上電商還是線下百貨,都在進行年末最終業績衝刺。

上月,北京SKP商場於11月14日至24日舉辦周年慶活動;16日,該商場單日銷售額破10.1億,刷新了高端百貨行業單日銷售紀錄。

然而單日10.1億元的銷售記錄,相比目前眾多零售業新業態來講,已算不得什麼「神話」。

「雙十一」期間李佳琦帶貨,抵傳統百貨一年?

百貨業式微,新業態層出不窮的當下,僅憑一個頭部網紅團隊的力量,就可以「單挑」一座商場。雙十一前,據阿里巴巴高級副總裁鍾天華在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預估,

雙十一「口紅一哥」李佳琦的直播帶貨,將撬動10億元的訂單。如果這個估測屬實,這個體量甚至可以抵上某些商場一年的營收。

今年,「商業地產門戶」贏商網曾經做過一個調研,該調研統計了中國72家重點商場在2018年的銷售額。它們之中大部分一年的銷售額,都在50億元以下。

調研顯示,各家百貨商場之間的年銷售額相差懸殊。調研中,2018年一年的銷售額最少的,是北京龍德廣場,僅有10.2億元;而銷售額最多的商場,就是北京SKP,該商場2018年銷售額達到了135億元。

據《經濟日報》報導:百貨業曾是零售行業中的「老大」,一度風光無限。近年來,在零售新業態的衝擊下,這個曾經的「王者」不得不面對增速放緩、負增長甚至閉店潮帶來的陣痛。一方面,電商、超市、購物中心等來勢洶洶,不斷壓縮著傳統百貨業的生存空間;

另一方面,傳統百貨業自身轉型升級乏力,重壓之下的百貨業,亟需找到突圍之路。

傳統百貨看似回暖,但銷售額增速仍極緩慢

今年3月份中國百貨商業協會發布的《2018-2019年中國百貨零售業發展報告》(下稱《零售業報告》)總結道:2018年,百貨業態經歷了多年的痛苦轉型,整體有觸底回升跡象。

2018 年,中國百貨商業協會調研顯示,他們調研的90家樣本百貨企業的銷售額,同比增長 4.2%,利潤總額同比增長 6.4%;58%的樣本企業在2018年銷售額同比增幅為正數;42%的樣本企業銷售額的增幅呈負數,這說明這些企業的銷售額在去年呈下降態勢。

對此,中國百貨商業協會會長楚修齊表示:「從主營業務利潤等關鍵指標看,整體情況還是回暖向好的。」然而,商務部的數據顯示,

2018年,在零售業的各個細分領域中,百貨店的銷售額同比增速為1.9%,是各個業態中最低的。

亟待轉型的傳統百貨,「跑通」的路徑有什麼?

要吸引人們從屏幕走到線下逛逛,百貨業者該怎麼做?

轉型購物中心,算是相對清晰的一條路。

前文中所列舉的十座年銷售額超過50億的商場,大部分可以歸類為購物中心。

購物中心和百貨商場兩者,最明顯的一個區別是在購物中心裡,你能找到的不僅是美妝、服飾、餐飲,可能還有書店、滑雪場、小型主題樂園等等,而百貨商場裡可能只有專櫃。

從商業本質上區分兩者,

百貨店通過提供商品給消費者來賺錢,而購物中心通過分租物業給零售商,從而賺取租金,並不直接面對消費者。

相對傳統百貨,購物中心的確更能賺錢。以百貨頭部企業上海百聯財報中披露的數據來看,百聯近年來增加了購物中心的營業面積;大型綜合超市、綜合百貨的營業面積明顯減少。

2019年上半年,百聯的綜合百貨的毛利率為16.99%,購物中心的毛利率為20.84%。毛利率是一個粗略測算賺錢能力的指標,在營業成本相當的情況下,毛利率越高,營業收入越大。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這幾年中國各地購物中心越建越多了。

一位商業地產人士曾向財新表示,百貨業態的轉型具有必然性:傳統百貨統一收銀的聯營模式限制了品牌方的現金流迴轉,直接影響品牌研發、生產、新店投入等,最終影響銷售;百貨商場的品牌更新慢、重複率高,從消費者角度來看千篇一律;結款周期、商場體量等因素限制了品牌營銷活動的形式。相比之下,購物中心的自營模式從源頭上保障了品牌方的現金流收入,從而盤活了品牌的全產業鏈。

財新文章認為,目前,越來越多的購物中心開始「去百貨化」,留給線下購物中心的百貨類別主要是與時尚相關的商品,比如高端服飾、化妝品、箱包等。

除了轉型購物中心,這幾年線下百貨嘗試的轉化路徑還有線上線下全渠道融合、同貨同價、採用新科技、創造體驗式消費等。

應用的一些新科技,包括自助收費系統、攝像頭抓取消費行為、動態軌跡做客流分析等;而創造體驗式消費的措施,包括在商場裡開辦文創IP主題展覽、引入藝術化元素等。

然而,《零售業報告》調研了眾多應用了新科技的百貨企業,大部分受訪企業表示,在商場中應用了這些新科技元素,卻僅是能「略微」提高客流和銷售效果。

長遠來看,百貨業會駛向何方?在百貨業市場不樂觀並且增量有限的情況下,上文的《零售業報告》除了提到這些百貨轉型的情況外,更加著重了未來大型百貨的併購事件將會持續增加這一轉變;由於中國零售業的集中化程度仍然很低,行業併購整合,會有很大空間。

相關焦點

  • 百貨化妝品櫃都上雲了,但他們的BA不是李佳琦
    誠然,這其中有前文提到的BA專業度因素,有平臺玩法因素,但「BA不是李佳琦」只是其中最淺層的原因。對於百貨來說,開啟直播、社群賣貨只是上雲的第一步,此前已經討論數年之久的數位化轉型,才是他們真正需要思考和構建的。 簡單來說,零售三要素「人、貨、場」,直播和社群相當於「場」的雲化,把原來進行交易的實體百貨商場搬到線上直播間、區域微信群或者微商城和雲平臺。
  • 從梅西百貨感恩節遊行談節日營銷:線上線下完美整合
    除了大遊行,梅西百貨還通過櫥窗展和梅西兒童基金會與消費者溝通。每年冬天來臨時,梅西百貨都會在曼哈頓旗艦店舉辦櫥窗展覽。每一個櫥窗裡,訴說一個關於聖誕節的美麗故事。梅西百貨結合社交網絡來宣傳櫥窗展覽,人們可以在各大社交網站看到最新的大遊行的視頻和櫥窗展的照片,同時還有打折信息推送。每一天,都有成千上萬人來到櫥窗展門口拍照,上傳到社交網絡,分享給朋友,分享給世界。
  • 「百貨末路」說下,英國高端百貨為何持續走強?
    來源: 奇點商業地產「不要把這裡當作一個商店,它是一個舞臺。」英國零售業正經歷著與美國零售業一樣的困難,2019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糟糕的一年,實際上大部分國家的情況大同小異。但說到以銷售奢侈品為主的高端百貨公司,英國明顯處於領先地位。
  • 36氪專訪丨天虹:百貨商場可以沒有李佳琦,但要有超級導購
    文 | 楊亞飛 編輯 | 苑伶 圖片來源 | 天虹、Unsplash 李佳琦走紅之前,曾有過一段南昌天虹專櫃賣貨的經歷。這個從線下默默無聞的導購變身全網「帶貨一哥」的逆襲故事,成功吸引了包括羅永浩在內的一大票新人湧進直播間淘金。李佳琦早已離開了線下專櫃,但包括天虹在內的百貨商場線上賣貨卻愈演愈熱。
  • 線下搶奪「雙11」份額 實體百貨靠奢侈美妝圈粉
    儘管如此,「雙11」一直以電商為主場,實體百貨的「自發行為」能否激發線下的購物熱情,還需要考量。線下提前放「價」電商預售剛剛開啟,各類線下大促已經真金白銀地降價了。銀泰商業在今年的「雙11」期間提出了保證線上線下同價。記者在合肥政務區銀泰百貨看到,一層新設立的新零售終端雲店補充了政務區銀泰百貨沒有的奢侈美妝品類,消費者可以在雲店獲得銀泰旗下65家商場同款產品的價格,從而根據價格高低下單。物美集團購物中心事業部總經理李存孝表示,各大商超趕在「雙11」前促銷,也是為了搶奪消費者。在「雙11」期間,商場還會繼續促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分流部分電商客群。
  • 遂寧新都百貨「雙12」線上線下活動多
    遂寧新都百貨「雙12」線上線下活動多 新聞來源:遂寧新聞網
  • 櫃哥櫃姐進場直播帶貨,能給百貨商場帶來什麼?
    了解「口紅一哥」李佳琦的人一定會知道:最早,李佳琦就是從南昌天虹商場美寶蓮專櫃走出來的一名BA(Beauty Adivisor,美容顧問,常指專櫃導購),被 2016 年歐萊雅中國的「BA網紅化項目」選中後,成為了一名淘寶主播。後來經過自身的努力一步步成為頂流帶貨主播。今年的疫情讓很多原本更專注於線下業務的商場百貨、餐飲休閒、汽車、房地產等一眾行業加速向線上轉移業務。
  • 重慶百貨5月銷售恢復:百貨、超市已恢復同期水平,電器、汽貿兩位數...
    5月30日晚,記者從重慶百貨獲悉,公司各業態持續開展線上線下聯動促銷,整體銷售已接近去年同期水平。其中,百貨、超市業態銷售均己恢復同期水平;電器、汽貿業態本月超額完成銷售計劃,同比實現兩位數增長。百貨5月銷售恢復正常5月,重慶百貨百貨事業部抓住疫後恢復銷售的黃金時機,採取線上線下互動融合方式,聚客增銷明顯。5月百貨業態實現銷售恢復正常水平,日均成交客流量達到8萬餘人次,客流轉化率20個百分點。
  • 廣東五大本土上市百貨,上半年「活」的怎麼樣?
    自2018年起,歲寶百貨與阿里巴巴集團盒馬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深圳旗下大部分用作傳統超市業務的百貨店空間升級為「盒馬鮮生超市」,並與上海盒馬合作,結合線上線下新零售概念,打造新商店品牌「盒馬裡·歲寶」。
  • 線下選品線上購買 銀泰百貨新零售項目「雲店」進駐廈門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林露虹)在線下與導購互動,試用美妝產品,隨後在數字屏上完成購買,商品通過快遞包郵到家。日前,銀泰百貨旗下新零售項目「雲店」進駐廈門,市民可在銀泰百貨的國貿中心店和集美店解鎖「線下選品、線上購買」的購物新玩法。  記者走訪看到,雲店內陳列了國際美妝品牌的明星產品試用裝,並配備專業導購,同時,店內放置若干數字屏,便於顧客選品購買。
  • 新世界百貨推出「超級導購」破冰百貨業態轉型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百貨行業的線下渠道急速冰凍,儘管隨著春暖花開,百貨業已逐步開始恢復生機重新走上軌道,但不可否認,傳統百貨店終將面臨系統轉型的艱難局面,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疫情的到來無非是加速了「轉型」的開始,而如何利用這段「空檔期」調改則顯得尤為關鍵。
  • 昆明百貨「暫停鍵」與「快進鍵」之間的思考?
    它的化妝品專櫃幾乎每一年都能交出非常亮眼的成績單,整體業績水平也是名列昆明所有百貨前列。每年也都在不斷的調整品牌,更新了一批批品質更高的化妝品品牌進駐。   而百盛新西南店的業績卻不如柏聯店,在2020年,昆明百盛新西南店宣布自5月17日起正式閉店結束營業。
  • 茂業百貨布局全國 實現跨越式商業「進階」
    深圳,從無到有,從一個邊陲小鎮變成一座國際化創新型城市,用令人矚目的「深圳速度」和「深圳模式」成就了「深圳特色」。深圳商業零售行業的發展,從無到有,從一個個商鋪林立到一座座商業綜合體的繁盛,通過不斷的升級與跨越實現了深圳商業的輝煌成就,成為深圳與世界接軌最為緊密的行業之一,也塑造著深圳商業經濟的「精氣神」。作為其中的領軍者,茂業百貨與深圳一同成長,是深圳發展歷程的見證者、參與者和開拓者。
  • 專訪樂賓百貨時文立:見招拆招 線下實體沒有寒冬
    總結時總與電商的幾次「過招」,不難發現,時總更通透地掌握線下零售的優勢,在洶湧的電商大潮中,實體店的體驗感和服務感尤為重要。12年裡,以樂賓百貨為代表的線下實體商業,見證了濱江道這條百年商街上的客群變化,以及消費意識的轉變。
  • 銀泰百貨新零售賦能傳統商業站上C位
    2019年,在新零售提出三周年之際,銀泰商業為自己定下一個小目標:在未來五年內線上將再造一個銀泰百貨,這意味著,銀泰百貨線上線下銷售佔比將達到1:1。目前,銀泰數位化會員已突破1000萬。
  • 三福百貨加盟怎麼樣,加盟需要一些什麼三福百貨加盟條件
    作者:來源網絡 時間:2020-06-02 10:20:06 瀏覽:1次 三福百貨小編們處處可以瞧見,在市場上,三福百貨的銷量一直是同行之間的佼佼者,有許多投資者十分驚喜看到了這個發展的好時機
  • 百貨百年發展史:復盤中日美百貨浮沉,老樹猶可開新花_新財富網
    對此線下的百貨企業梅西百貨、Kohls等開始持續對線上銷售平臺及數位化應用持續推進,但未來門店數預計仍將逐步減少;昔日的老牌百貨龍頭西爾斯(Sears)則由於創新不足與經營不善,申請破產保護;折扣百貨龍頭TJX則連續22年保持同店銷售額增長記錄,未來計劃從18年的4000家門店繼續擴張至6100家,發展勢頭強勁。
  • 收購萬達百貨一年半,蘇寧對百貨有了這些想法
    這也顯示出蘇寧補強百貨市場的決心;三,全面開放蘇寧易購平臺。2020年2月蘇寧百貨宣布全面開放蘇寧易購平臺,蘇寧將開闢APP主站、小程序、直播、社群、推客等千萬級流量入口,與商家共享營銷,同時線下百貨還能提供給品牌商特賣場地免費入駐等支持。這標誌著,蘇寧已經成功將線下百貨與線上打通,並開始嘗試更多的可能。
  • 關閉線上平臺 梅西百貨敗退中國
    從「來勢洶洶」到「暗淡收場」,國外百貨在華水土不服。6月5日,美國著名連鎖百貨公司梅西百貨中國官網宣布,該平臺將於6月9日停止運營,消費者日後可通過美國官網選購商品。此次梅西百貨關閉線上平臺,意味著將全面退出中國市場。
  • 接檔「五一」 新世界百貨母親節線上線下持續發力
    美食美妝服飾打折、派發消費券……新世界百貨(需求面積:50000-80000平方米)全線分店母親節持續發力,開啟本月的第二輪大促。   隨著部分城市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調整為三級響應,消費者的「宅家消費」模式逐步轉變為「出門購物」,線下消費有所回流;其中「家庭經濟」及「孝心經濟」的特徵較為明顯,特別是夫妻同行或一家大小的家庭式消費佔據了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