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三重奏第三季已經開播啦
每一季的幸福三重奏
嘉賓們深入當地、體驗風土人情
其樂融融的聚在一起
吃飯、遊戲、聊人生的場景
給觀眾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每一季的取景地也都讓人好奇
成為觀眾們嚮往的詩和遠方
隨著第三季節目的播出
幸福三重奏的取景地也被曝光啦!
群山翠嶺之中
山水秀麗,風景如畫
舉目遠眺,樹木蔥蘢,碧波澄澈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白天在山野間盡情玩耍
在溪流中混水摸魚
踏著夕陽晚霞走在回家的小徑上
遠遠地看到家裡炊煙嫋嫋
......
鋼筋森林偶爾也會讓生活索然無味
有時候就想過幾天悠閒的慢生活
如果你嚮往鄉村的閒適生活
那就跟著小編
來幸福三重奏的取景地——浙江泰順
逃離北上廣,找尋生活裡的小幸福吧~
比起浙北溫婉的小橋流水人家,浙南山林的風景要來得狂野得多。與福建毗鄰處,位於浙江邊陲,泰順這座小縣城遺世獨立。
如果相機會說話/攝
如果相機會說話/攝
交通的不便讓很多人對它望而卻步,但在許多旅遊大咖的眼裡,正是這山高地遠的地理環境造就了這方浙江「處女地」般的存在:沒有大量的遊客,沒有過分的商業化,一切都還保留著最原始的美。
孫新尖/攝
林上兆/攝
廊橋文化園是「幸福三重奏」的取景地之一,泰順因為地理位置偏遠,縣域內許多有研究價值的古建築得以保存完好,其中就包括廊氡度假區廊橋文化園內的北澗橋與溪東橋,因兩橋建造年份與地理距離均相差不遠,也被稱為「姐妹橋」,其中北澗橋被譽為是「世界最美廊橋」。
除了觀賞廊橋,品讀廊橋文化,廊橋文化園內現還新增了親子沙灘、渾水摸魚、廊橋市集等遊玩項目。景區內有一座非遺文化體驗館,節目中嘉賓觀賞的非遺項目「提線木偶戲」,每周都會在此免費表演。
浙南運動飛行營地是國家級航空運動飛行營地,已建成滑翔傘基地3600多平米、拓展基地3900多平米、火燒墩星空營地近4萬多平米。配備國內外頂尖的教練團體駐場教學、帶飛,還可開展團建拓展和飛行夏令營等活動。節目中奚夢瑤夫婦體驗滑翔傘的地點就位於此。
你想感受小時候捏泥土的樂趣嗎?大安土陶文化村內的土陶體驗館幫你實現願望,與鄉村關聯的是鄉村的土,不玩下土怎麼說是觸摸到了鄉村生活呢?在這裡你可以任意發散,將天馬行空的想法具象化,製作一件獨一無二的「藝術品」。土陶體驗館隔壁是土陶博物館,這裡展列了大安土陶的發展歷史。
十八/攝
節目的主要取景地徐岙底古村落,是中國第四批傳統村落,也是泰順縣保存最完整的古村之一。因著山灣的收藏,徐岙底雖然村口就是公路,村內卻是獨立的桃花源,一棵700年的紅豆杉隔出了兩個世界。
如果相機會說話/攝
洗肺清目,吸納仙氣,綿延不倦的畫中,明亮又安靜的古村落,既能俯瞰廣袤山林,也能擁抱壯闊雲海。徐岙底樹茂林幽,翠竹搖曳。古村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村中的許多古屋依然保持著原汁原味的古代風情,文元院、舉人府與村口的忠訓廟是村中留存下最為完整的古居,近千年的歲月都沉澱於古居的一木一石,無聲地訴說著過往。
如果相機會說話/攝
墟裡·徐岙底是「幸福三重奏」中嘉賓們入住的民宿,「墟裡」取自陶淵明的詩「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裡煙」,墟裡就是村莊的意思。墟裡·徐岙底以舊修舊,在鄉村原有的基礎上加入了自己的設計、生活理念,入住進民宿就像是回到了鄉下的家,老屋舊瓦,青磚古巷,草木舊物,這裡有著最動人的故事和最溫暖的回憶。
藍先生隨行記/攝
與徐岙底古村落距離不遠的文興橋是初冬值得一去的地方,春天這裡種滿油菜花,秋天會是金稻翻湧,到了冬天,一切浮華褪下,這座隱與山林的廊橋等到了自己真正的綻放時刻。
圖片來源:i泰順
初冬蕭瑟,風颳過文興橋,橋上的紅燈籠就會搖擺著歡迎,一場風與橋的遊戲,我們都是旁觀者。此朝風景,百年前的人也必定是見過的,一場跨越時空的相會,只有在冬天,周邊的風景不再奪目,才能發覺。
非遺文化是一個區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地標」,泰順是「非遺大縣」,是全國擁有國家級非遺項目最多的縣,擁有1項世遺、6項國遺。15項省遺、102項市遺、172項縣遺項目,合計非遺項目296項。
因為地理、交通原因,泰順的非遺文化得以燦爛發展,泰順民間對非遺文化的傳承與保護也讓非遺走進生活,成為群眾生活的一部分。在「幸福三重奏」中也出現了泰順各項非遺,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是全縣唯一一項世遺,以傳承人對環境以及結構力學認知體系為基礎,採用原木材料,使用傳統木建築工具及手工技法,運用編梁等核心技術,以榫卯連接構築成非常穩固拱架橋梁的技藝體系,造橋時用小杆件編織形式,均用榫卯式結構,不用寸釘片鐵,超越木材本身長度限制,實現大跨度拱形結構,是中國傳統木構橋梁中技術含量最高的一種建築樣式。著名的北澗橋、溪東橋均是運動了此種結構。
藥發木偶戲屬於傳統戲劇類別,泰順境內藥發木偶戲可上溯至南宋藥發傀儡,將製作好的木偶和煙花一起組裝在一根長約15米的竹竿上,一「樹」裝13盤或15盤不等,最多可裝21盤。燃放時將組裝「花樹」抬到現場豎起並固定,點上引線後逐盤由下而上燃放表演。藥發木偶戲燃放時十分美麗,是在泰順十分受歡迎的一種表演。
提線木偶戲也是一種極具泰順地方特色的傳統戲劇,古稱「傀儡戲」,泰順提線木偶戲題材豐富,演出風格多樣,提線水平精湛,表演細膩逼真,勾、挑、提、拉,雙手並用,吹、拉、彈、唱,一併俱佳。唱腔以亂彈為主,兼唱崑劇、和調(京劇)與高腔。
碇步龍始創於清嘉慶三年(1798年),距今已有200多年歷史。道具用竹篾編成圓形籠子,籠外蒙以布匹並繪上龍鱗圖案,節節相連。龍舞從「開龍門」到「關龍門」,有「圓臺」、「龍菊花」、「四角交井」、「龍咬尾」、「龍洗段」等共60多套動作。
畲族民歌主要形式以「對歌」應景。每逢婚嫁喜慶,或有客自遠方來,畲民們就聚攏灶房或廳堂對歌,以歌對話,以歌會友,以歌傳情。歌曲題材多式多樣,見物唱物,見人唱人,即興編唱。
木偶頭雕刻,木偶頭用樟木或紋質細膩的雜木雕刻而成,其造型特點是在頭像比例基礎上加以誇張和變形,形象天然俊美,栩栩如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泰順木偶頭造型從傳統15種增加到180多種,臉譜近300種,在繼承傳統基礎上不斷發展,形成獨具地方特色的造型藝術,為國內木偶戲研究提供了寶貴實例,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內涵、收藏價值和審美價值,曾被浙江、廣東等省級博物館收藏,並應邀赴臺灣、澳門等地區和美國、日本、俄羅斯等國家展示。
↑飛雲湖秘制魚
↑煙燻臘兔 賴海兵/攝
對於許多旅行者來說,走馬觀花的逛景點,不如去吃當地最地道的美食,美食裡蘊藏的不僅有美味,更藏著當地美食幾百年、幾千年的美食進化論,吃的都是知識。
↑泰順十大碗
泰順也有自己獨特的美食地圖——「泰順十大碗」。這是由泰順本地的饕餮食客精選出的最地道泰順味兒,嘗過才算真的不虛此行。
別看它叫薄餅,但餡料還是很充足的,放入精肉、香菇、木耳、蝦仁、乾貝、花生、芝麻、蛋絲、蔥白等等,香脆的外皮搭配上裡面多汁的餡料,入口便是一陣香,好滋味無法抵擋。
慢工出細活的九層糕是泰順人在節日裡常惦念的食物。剛出鍋的黃澄澄的九層糕不斷冒著熱氣,米香撲鼻而來。沾著早已調配好的肉湯汁,輕輕咬上一口,軟滑彈口,絕了!
什錦菜有西蘭花、嫩筍乾、花菜、土豆片、粉條、刀豆乾、豇豆乾、蒲瓜幹、香菇、泰順番薯粉片等十多樣蔬菜,配料有文蛤幹、蛭子幹、蝦乾等好幾種海鮮幹。味道調和得特別好,顏色非常好看,花花綠綠、紅紅白白,有點繁花似錦的味道。
泰順飛雲湖水質是國家II類飲用水標準,產自飛雲湖的野生魚口感鮮美,肉質嫩滑。飛雲湖秘制魚便是專門選用結實、品質口感鮮美的飛雲湖野生青魚,配上百丈小鎮客廳獨家秘制調料,柔軟又清脆,沾上醬料,別有一番滋味,營養還特別好。
泰順溪流清澈透明,生於此的溪螺品質出眾,無半點泥腥味。清水溪絲口味獨特,因為加入一種叫「紫蘇」的植物葉,能使得螺肉更為鮮美,還有一種薄荷清香。
煙燻臘兔採用山區農民青草飼養的肉兔,取宰後整兔置於「米燒」鍋內烤制而成。色澤褐紅油亮,肉質乾結細嫩,香甜濃鬱誘人。通常將臘兔切塊,以姜、香菜等香料炒制,味馥鬱;也可拌以曲醋蒸煮,酸辣香甜,為下酒名菜佳品,讓食客們流連忘返。
泰順街頭隨處可見的美食之一就是地瓜粉。羊內臟地瓜粉的佐料很多,青菜、豆芽、薑末等不一而足,再加上羊內臟等配料,略加一點醋的酸意,吃上去糯而不爛,嚼勁十足。一碗下肚,身心俱暖。
又軟又脆、美味可口。將土豆整個煮熟輕力拍成厚約一公分左右的餅狀,放入油鍋中,兩面先後煎炸成金黃色,加上香料、撒點料酒、撒上蔥花,一盤黃燦燦的土豆餅就新鮮出爐了。
苦櫧片是一種十分好吃的素菜,苦櫧在民間已有千年食用歷史,此種樹非人工栽培,需20-30年才能開花、結果,是一種純天然、無汙染,從生產到加工不需使用任何添加劑,純天然的森林綠色食品,十分珍稀名貴。
返璞歸真,藥食同源。土雞煲選用泰順自養的雞鴨、或者散養的山羊,加入中藥材,用瓦罐土陶藥膳煨雞鴨,用小火慢燉1-2小時,就是這樣即滋補養生又不失美味,油而不膩,香而不悶,久煮不渾,滋補養生,雞肉呈黃紅,不老不嫩,口感絕佳。味道始是清淡,漸漸味愈濃,回香悠久,食過一塊,良久仍醇香綿長。
.
不論是壯美的山水風光
還是濃厚的非遺文化
無論是近千年的古村落
還是獨具泰順山城特色的美食
無不是《幸福三重奏3》
選擇這個寶藏地的理由
而這些也是我們為它出發的理由
等有空了,一定要去泰順透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