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懸架知識:麥弗遜·雙叉臂與兩類多連杆的優缺點

2020-12-23 汽車科學島

#老司機聊汽車知識#

內容概述:前懸架主要類型,後懸架兩類型特點解析。【懸架系統】是決定車輛駕乘舒適體驗與操控極限的核心因素之一,因為懸架對於車輪的軌跡與角度,車身的姿態控制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那麼兩種類型的懸架是最理想選項呢?其實此類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因為不同車型適應的類型是有所差異的哦。

01前懸·麥弗遜

麥弗遜懸架是最基礎的獨立懸架,也是製造成本最低的類型,其結構是非常簡單的。

下A型控制臂減振器防傾杆(附件)嚴格定義麥弗遜其實只有一條「A臂」,這種結構很難理想的控制車輛的側傾和俯仰角度。

原因為僅有一組下A臂自然只能對車輪下方的角度進行有效控制,集成彈簧的減振器與防傾杆只是能一定程度的「防」而不是真的克服。車輛在轉向過程中很容易出現車輪上半部分往內側傾斜,這對於方向盤的指向清晰度是會有一定程度影響的。

同時只依靠防傾杆和減振器則整體剛性必然較差,汽車在大幅度減速或加速時會很難控制車輛的俯仰,說白了就是會被一定程度過度壓縮而改變姿態與軌跡。所以麥弗遜懸架主要用於普通≤中端代步汽車,當然也有一些跑車以足夠理想的材料與調校使用麥弗遜,但這些車畢竟是少數。

02前懸·雙叉臂

所謂雙叉臂其實就是「麥弗遜A臂×2」,結構仍然涵蓋:下A臂,防傾杆,減振器,但是減震器會通過上A臂配合併加強姿態的控制能力。

這組A臂一般稱之為「搖臂」,正由於麥弗遜懸架缺少這組控制結構,車輪在運動中就會出現明顯的側傾,車身的傾斜角度也會難以控制。而加入上搖臂後則能夠通過車架的剛性,限制車輪的角度的變化;從而實現穩定的控制傾角,降低剎車「點頭」·加速抬頭的程度。此時減振器只負責上下壓縮的作用力,車輪會以最理想的垂直狀態提高指向清晰度。

圖1:雙叉臂結構

圖2:雙叉臂運動與麥弗遜的差異

重點:前懸架多連杆大部分是基於雙叉臂的改進型。每組A臂的固定點自然只有一個錨點,這種結構確實能比麥弗遜大幅提升車輛的操控,不過還是有可以升級的空間。

比如把下三角形搖臂的拆分為兩個連杆分別為車輪連接,此時前輪就能夠更加精準的控制車輪的傾角。同時還能夠降低懸架材料用量,雖然這點點的輕量化看似不起眼,但是簧下質量稍微降低一些都會對駕駛感受有明顯的提升。不過這種結構的整體強度一般低於雙叉臂,所以主要應用車型還是以追求駕乘體驗為主的轎車,運動車型與賽車大多不使用。

03後懸·多連杆

≤3連杆是對「多連杆」的統稱,因數字太小可能會顯得有些尷尬,所以也就用「多」來定義了。後懸架的三連杆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標準其實也不是很高。

下擺臂上擺臂縱臂兩根擺臂(搖臂)並不是A型臂結構,可以理解為A臂拆分後的「再加強」,功能自然對車輪的角度進行控制。至於某些車輛使用的橫向穩定杆並不屬於「多連杆結構系統」,這是一組跨越連接兩側車輪的橫拉杆,目的是提升車身整體的側向支撐能力。

圖1:三連杆結構

圖2:橫向穩定杆的結構與功能

重點1:為什麼多連杆懸架要用橫向穩定杆呢?原因正在於三連杆的橫向支撐力普遍比較差,對於車身姿態的控制顯然也是不夠理想的。那麼「增量·4/5連杆」會不會好一些呢?

標準答案是會好一些但也不夠非常的運動,因為多出的定位臂確實可以一定程度的抵消橫向作用力(轉彎時產生的作用力相反·支撐則等於相互作用進行抵消)。而且很多四五連杆的懸架系統可以實現「隨動轉向」,對於車輪角度的控制可以有效的防止轉向過度對駕乘體驗的影響,所以優秀的多連杆系統一定是「>多連杆」的標準。

重點2:優秀的後懸架同樣可以使用【雙A臂&雙橫臂】。前者抵消橫向作用力的能力高於五連杆,結構強度也能夠理想的控制車身,曾經是有些轎跑車或中端車用這種系統的。

至於雙橫臂更像是「後置雙球節懸架」,概念就像是把A臂拆分兩組連杆並進行加強;這種結構的優勢是通過不等長的搖臂,在行駛中對於橫向力進行有效抵消,同時實現與前輪軸距在相對小的範圍內進行調整。這種設定就能夠適應更豐富的路面了,其實也更適合轎跑車與拉力賽車,所以某臺熱銷的國產SUV使用這種結構被吐槽,其實只是很多用戶不明其所以然而已。

關於懸架的主要類型就聊這麼多,多連杆並不多且有兩類,雙橫臂與雙A臂都是不錯的選項;至於麥弗遜也不用吐槽,可以說99%的汽車用戶都發揮不出來麥弗遜的極限,當然扭力梁就不談了。

編輯:天和Auto-汽車科學島

責編:天和MCN

歡迎轉發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多連杆、雙叉臂、麥弗遜懸架優缺點,老司機告訴你那個最舒適
    許多朋友在買車時,都會看見汽車配置上面寫著該車採用多連杆、雙叉臂、麥弗遜懸架等說明,但是許多司機朋友卻不知道這幾種懸架具體有什麼特點。那麼今天小編就來告訴大家什麼是懸架,以及這幾種懸架的優缺點。懸架,作為汽車底盤上的主要構造零件,其通常由彈性元件、減振器以及導向組織等部件構成,並與車輪、車身、車架銜接銜接在一起,懸架的好不好,將直接影響汽車的穩定性、舒適性、安全性,可以說懸架就是汽車的胳膊和腿。懸架可分為獨立懸架以及非獨立懸架,目前國內的汽車,一般都採用獨立式懸架,而前懸架大部分汽車採用麥弗遜,部分採用雙叉臂,而後懸架則採用多連杆。
  • 麥弗遜、雙叉臂、多連杆,那種懸架最牛?
    懸架是汽車底盤中非常重要的零部件結構,車子穩定性好不好,舒適度怎麼樣,先看懸架好不好,另外,懸架還關乎著車輛行駛的安全性。懸架系統是指車身、車架和車輪之間的一個銜接構造體系,簡略來說就是轎車的胳膊和腿。
  • 麥弗遜、雙叉臂、多連杆,這三種懸架到底哪種更好?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我們知道汽車的組成非常複雜,但其中最重要的還是汽車的三大件了。人們就算不了解車的所有構造,但是對於三大件也是一定聽說過的。
  • 純乾貨|雙叉臂、多連杆、麥弗遜哪個懸架最厲害?不看一定會後悔
    懸架決定了一輛車的操控感及舒適性,想要你的愛車「指哪打哪」,除了方向盤起到至關重要的決定之外,就要看車輛的懸架配置了。汽車懸架可分為兩大類,分別是獨立懸架和非獨立懸架。獨立懸架顧名思義就是每個懸架之間相互獨立互不影響;前面加個「非」字,意思也就剛好一反,成了非獨立懸架的解釋。
  • 論獨立懸掛,麥弗遜和五連杆誰更強?
    通俗的來講當然是五連杆懸架好,無論是在舒適性和運動性的調教基礎性上五連杆都會有先天的結構優勢。但如果較真那肯定有普通版本五連杆和經過特殊調教、改良、優化的麥弗遜懸掛好壞差異,不過這種高性能調教的豪華版麥弗遜一般車肯定沒機會用到,並且這種麥弗遜雖然結構看似麥弗遜但往往具備雙叉臂或者多連杆的優勢。
  • 汽車的車身分為兩類,主流懸架分為七種,特點如下_易車網
    #老司機聊汽車知識#內容概述:底盤概念與類型五類廣泛應用的懸架特點解析哪些車的底盤懸架好?類似的問題不勝枚舉。然而這個問題是不會有標準答案的,因為海內外量產汽車有數千款,可以確定的說沒有任何人能夠全部進行測試;所以誰也不能說哪臺車的水平一定最高,所謂「山外青山樓外青樓」是非常有哲理的一句話。
  • 「懸架系統」常見錯誤認知解析:為何幾根連杆就能撐起車身?_易車網
    #老司機聊汽車知識#內容概述:減振系統的功能懸架系統的作用汽車懸架中細細的幾根連杆為何能支撐車身?相信很多汽車用戶都會對這個問題感覺疑惑,很多「專家」也會頭頭是道的從角度、材料剛性,以及連接方式等等方面解析「支撐力」的合理性。
  • 麥弗遜和多連杆,有什麼缺點和優點?
    汽車懸掛類型按大類可分為獨立懸掛和非獨立懸掛,麥弗遜懸掛和多連杆懸掛都屬於獨立懸掛的範疇。非獨立懸掛就是我們說的扭力梁懸掛,一根橫梁貫穿車底。獨立懸掛分類就多了包括多連杆,嚴格的來說2連杆以上獨立都算獨立懸掛畢竟只是結構簡單;雙叉臂懸掛;麥弗遜懸掛。其實在我的理解看來無論哪種懸掛它們都是麥弗遜和五連杆的變種、簡化。
  • [言車技]以舒適為上 詳解多連杆獨立懸掛
    [搜狐汽車 遠光燈]前兩期內容,《言車技》為大家講解了麥弗遜獨立懸掛與操控至上的雙叉臂獨立懸掛,相信很多對懸掛系統感興趣的朋友都對他們各自的優缺點有了一定了解。對於懸掛系統,永遠沒有最好,只有更合適的,今天《言車技》將為大家帶來以舒適性見長的多連杆獨立懸掛。
  • 多連杆獨立懸掛和扭力梁式後懸掛哪個更強?
    非獨立懸架這套系統的兩側車輪中間會有剛性橋接,這時的底盤就像是一個扁擔,一側的受力不平衡,整體都將受到影響。目前我們市面上常見的獨立懸掛和非獨立懸掛之間的角逐一般都是多連杆和扭力梁。但其實如果你仔細研究一下它們各自的底盤結構,你會發現扭力梁和多連杆其實都可以歸結為獨立懸架。那為什麼扭力梁會被包括廠家、媒體、消費者在內的所有人都被稱為非/半獨立懸架呢?
  • 汽車控制臂的結構及特點
    汽車控制臂的結構1、橫向穩定杆連杆在懸架安裝時,穩定杆連杆一端通過橡膠襯套與橫向穩定杆連結,另一端通過橡膠襯套或球鉸與控制臂或筒式減震器連接,橫向穩定杆連杆在選家中對稱使用,其提高操作穩定性的作用2、橫拉杆在懸架安裝時,橫拉杆一端的橡膠襯套與車架或車身連接,另一段的橡膠襯套與輪轂連接。此類控制臂多應用於汽車的多連杆懸架和轉向系統的橫拉杆,主要承受橫向載荷,同時對車輪運動導向。
  • 圖解各種汽車懸架系統構造
    扭杆梁式懸架 ▲1-雙管減振器;2-螺旋彈簧;3-支承座4-扭杆梁式懸架;5-支撐;6-車輪支撐麥弗遜式獨立懸架麥弗遜式獨立懸架是目前最常見的獨立懸架,由滑動立柱和橫擺臂組成。如下圖所示為帶有下置三角橫擺臂和獨立減振支柱的麥弗遜式獨立懸架。
  • 聊理想ONE複合材料懸架
    理想ONE的懸架結構本身沒有太值得關注的,「前麥弗遜式+後多連杆式」幾乎成為很多車的標準公式。但理想ONE的前懸架下控制臂,使用的材料讓我們感到新奇——普通鋼材+工程塑料。  有人說特斯拉是將複合材料用於上叉臂,而理想ONE用於下控制臂,從受力情況來說麥弗遜式結構的下控制臂「擔子」更重,這不會帶來隱患嗎?
  • 汽車前輪怎麼會發出奇怪的聲音?更換三叉臂或環?
    汽車行駛時,車輪位置會發出噪音,這是一個常見的問題,因為車輪是裝在轉向節上的,發出噪音後,離轉向節的三角臂會被更換,這就是朋友所說的三叉臂,但問題仍然存在,這意味著問題找不到。問題是什麼?如何判斷?首先,容易引起車輪異響一、減震器支座減振器總成一般由減振器支撐座、平面軸承、彈簧、減振器滑柱、防塵罩等組成,前懸架是前懸架的重要組成部分,前懸架也是支撐車身的主要部件,他既能承受汽車的重量,又能承受起動和制動時產生的巨大力。
  • 評比亞迪漢斷軸:是新車懸架機械素質低,還是網絡鍵盤人性扭曲?
    作為今年國產新能源的頂級旗艦,比亞迪十年磨一劍的漢就是投放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重磅炸彈,自帶華為5G、刀片電池、百公裡加速3.9秒、605kmNEDC續航等實力出場,自曝光以來就多次被列為年度最期待的車型。
  • 多連杆獨立、多連杆整體橋非獨立和鋼板彈簧後懸架皮卡哪種好?
    非承載式皮卡鋼板彈簧向後多連杆整體橋非獨立後懸架轉型橫看所有皮卡車型,有後鋼板彈簧的傳統皮卡,還有後多連杆整體橋式非獨立懸架的乘用皮卡,這兩種皮卡至少車身都是非承載式車身,這種車身的載重能力和越野能力更強,但大梁式設計也增加了車身自重,導致不平路面空車行駛時的顛簸相對更強,加之車身更高,讓車身重心更高
  • 「獨立懸架」和「非獨立懸架」怎麼選?
    獨立懸掛顧名思義,就是四個車輪之間並不互相受影響,是通過連杆、彈簧、減震器等裝置獨立連接在底盤上。也就是說各走各的,遇到不平路面,一個車輪的上下震動,對另外三個車輪的狀態毫無影響,這樣做的好處就是極大的提升了底盤穩定性和乘坐舒適性。獨立懸掛根據結構原理不同,可分為麥弗遜懸掛、多連杆懸掛、雙叉臂懸掛、雙橫臂懸掛和雙球節懸掛,其中前三種最為常見!
  • 連杆支柱式獨立懸掛
    2013-03-13 11:16:03 來源: 網易汽車綜合 舉報
  • 2.0T+8AT,後驅+雙叉臂,捷豹XEL其實很有料,還便宜
    我們都知道捷豹是英國豪華汽車品牌,幾經易主,現在隸屬於印度塔塔集團旗下。都說寶馬的運動基因強,實際上捷豹也非常崇尚運動,比如旗下的XEL就很有料,2.0T發動機+採埃孚8AT變速箱,後驅+前雙叉臂懸架,這就是標準「體育生」的底子,而且價格要比同級別的寶馬3系便宜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