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秒快讀
1、雙11直播間不斷締造網紅家電銷售奇蹟,黑五亞馬遜暢銷榜被小家電霸榜,在中國家電如火如荼之時,一場場「無間道」般的專利戰正在上演。
2、一面是老牌大廠起訴網紅新貴侵權:一項投入20年時間、花費10億元的核心專利被「複製」,格蘭仕懷疑是工作16年的老員工「叛變」,調查之後,格蘭仕將矛頭指向「網紅新貴」新寶股份(旗下子品牌摩飛近年走紅)侵權;另一面是「冰山之下」的恩怨纏鬥:大公司多成立「破專利團隊」,小公司吃一個爆款活不過半年,打專利戰還不如製造下一個爆款。
雙11、黑五之後,雙12即將來臨,位於廣東順德的網紅家電工廠們正在衝刺年底最後一波購物潮。
不過,一場「無間道」式商戰打破了這裡繁忙且平衡的節奏。近日,「微波爐一哥」格蘭仕集團一紙訴狀,將「後起之秀」廣東新寶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新寶股份」)告上法庭,起訴後者涉嫌非法獲取、使用格蘭仕磁控管產品商業秘密。
新寶股份,這是一家消費者不甚熟悉的公司,但其代理並加工的品牌摩飛,憑單身鍋一舉成為家電網紅,出入各大直播間。
1億元侵權規模、16年老員工「叛變」、微波爐核心技術洩露……這些具有吸睛度的關鍵信息背後,折射的是中國家電圈的殘酷競爭現實:爆款產品最短1個月就能被復刻,生存窗口期最長半年,如果不在這個窗口期內產出具有一定競爭力的新品,大公司也許只是失去一個爆款小家電市場,但小公司也許就被淘汰出局。
01
老牌大廠起訴網紅新貴侵權
現實版「無間道」
今年7月,公安機關對格蘭仕與新寶股份專利糾紛進行立案,關鍵人物劉銀波於10月投案,目前正在刑拘中。格蘭仕後又將新寶股份、中山東菱威力電器有限公司(下簡稱「東菱威力」)和中山市美格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簡稱「美格」)一併起訴至廣州智慧財產權法院,目前已立案。
雙方的糾紛圍繞著一項微波爐核心技術——磁控管,它相當於微波爐的「心臟」,過去,核心技術掌握在國外廠商手中。2000年,格蘭仕開始進行磁控管的自主研發。也就在這一年,劉銀波加入了格蘭仕,親歷整個磁控管項目的研發過程,此後他在格蘭仕工作16年,最高曾任格蘭仕磁控管制造部綜合管理科副科長兼工藝組組長。
圖源/IT時報
格蘭仕方面透露,2017年1月,劉銀波以回家幫哥哥打理工廠為由提出離職。隨後,格蘭仕磁控管有關的配件、設備條線的其他兩位重要員工相繼離職。
2019年,一家具備磁控管量產能力的公司——美格突然進入了格蘭仕的視野。因為當時國內只有格蘭仕、美的兩家公司有能力生產磁控管,但是不對外銷售。磁控管核心技術洩露的源頭指向劉銀波這位在格蘭仕任職近20年的老員工。格蘭仕方面表示,2016年劉銀波還在格蘭仕任職期間,就通過電子郵件向東菱威力發送涉及到格蘭仕機密的成本、技術信息,同時接受了東菱威力的聘任合同,被聘為技術負責人。
「劉銀波向東菱威力透露的成本價格精確到小數點後四位。」格蘭仕方面向《IT時報》記者透露。
1億元侵權案陷羅生門
格蘭仕表示,20年時間,格蘭仕在磁控管方面投入超10億元的研發資金,劉銀波卻在短短兩年時間內,「復刻」磁控管技術並投入量產,經初步估算,新寶股份、東菱威力及美格的侵權規模超過1億元。
根據天眼查信息,2019年5月美格法人變更為劉銀波。美格是東菱威力100%控股子公司,美格生產的磁控管直接供給東菱威力,而東菱威力和新寶股份法人代表同為郭建剛。
而且格蘭仕在取證時發現,美格製造出的磁控管上貼有新寶股份商標「SUNBOW」和有「Xin bao electrical equipments co.,Ltd.」字樣的英文名稱。
根據格蘭仕方面的取證,東菱威力銷售的微波爐中,其中一個2019年10月24日生產的磁控管上標示了SUNBOW Xin bao electrical equipments co.,ltd. 圖源/格蘭仕
此案進展至今,所有案件細節基本都出自格蘭仕一方,以上事件回顧也是根據格蘭仕的陳述還原。
11月25日,新寶股份發表聲明否認與此事件有關,稱從未生產、銷售過磁控管,也未在磁控管類產品上註冊過「SUNBOW」這一商標;新寶股份的官方認證英文名為「Guangdong Xinbao Electrical Appliances Holdings Co.,ltd.」,而非格蘭仕前述舉證中的名稱。
當事件陷入羅生門時,格蘭仕又補充了幾大證據:一是根據美格磁控管對應的FCC認證,Xin bao electrical equipments co.,Ltd.認證地址與新寶股份註冊地址相同、郵箱一致;二是新寶股份通過FCC認證的產品中確有微波爐,FCC認證是電子產品進入美國市場的通行證。
FCC官網認證信息 圖源/FCC
新寶股份在FCC上進行微波爐產品認證的材料 圖源/FCC
《IT時報》記者就以上幾項證據與新寶股份核實,對方回覆:「既然格蘭仕已經起訴,後續應以廣州智慧財產權法院的判決為準,公司相信法律的公正。」同時,東菱品牌公司總經理郭偉新也對《IT時報》記者表示,具體情況稍後會有官方的說明。
02
「冰山之下」的恩怨纏鬥
打專利戰還不如製造下一個爆款
格蘭仕與新寶之間的微波爐專利戰,只是家電行業侵權案件中的冰山一角,更多被埋在冰山之下的現實是,新興小家電品牌與大型家電企業的恩怨纏鬥。
某家電巨頭近日上新了一款烘乾衣架產品,林文杰得知消息後長嘆了一口氣:這一天終於還是來了!
烘乾衣架正是他們公司的原創設計,憑著這個爆款,卡蛙生存了近7年。雖然也布局母嬰電器、廚電等品類,但烘乾衣架仍舊是林文杰公司的主打產品,畢竟能進入羅永浩等頭部主播直播間的產品本身已經有市場銷量保證,林文杰已經感到十分幸運。
卡蛙烘乾衣架 圖源/淘寶
「最短1個月就會被拷貝,最長不超過半年,就要生產下一個具有競爭力的新品。」專精於產品營銷的廣東順德同家科技產業孵化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勇道出了小家電圈的「生存法則」,「小企業成本有限,比起打官司,他們會更傾向於投入下一輪生產。」
近幾年,小家電爆發式增長,但對企業來說煩惱隨之而來,一個產品走紅半年後,十幾個競品就會出現在淘寶上。
是構築專利壁壘,還是快速轉移陣地?在成本的考量下,不少中小企業選擇了後者。
林文杰算了一筆帳,申請一個專利要花費幾千元,保護一個產品需要少則五六個,多則幾十個專利。何況,申請專利只是第一步,智慧財產權領域律師趙佔領認為,後期監測侵權行為、法律維權都需要成本投入。
而且,這些專利方面的投入並不一定能帶來太大效果。多位家電行業人士向《IT時報》記者透露,一般大型家電企業都有「破專利團隊」,他們會研究競品的專利,找到繞過專利範圍的解決方案,比如將風扇的進風口換一個方向就可以成功繞過。
「對小公司而言,專利成本不僅是資金投入,還有生存時間。如果被拖進一個專利訴訟官司,可能就把半年的生存窗口期耗完了。」一位家電行業人士表示。
圖源/IT時報
另外,小家電多是外觀設計專利,「小家電主要是電熱和電動兩個永恆的基礎技術,很多都是在用戶需求和外觀設計上做文章,而且專利官司很難取證,侵權金額也難以估算。」張勇道出了小家電企業在現實面前的無奈考慮,「小公司申請專利的出發點不是排他,而是自保。」
對於中小家電企業來說,同質化競爭嚴重,相比通過申請專利的方式構築「護城河」,還不如不斷自我創新來得更有效果。
「我們還很小,市場很大,有大品牌一起做,不是壞事。」在權衡利弊後,林文杰最後決定不追究此事。
有核心技術,才能端穩「飯碗」
大魚吃小魚,小企業的創新想法在被複製的同時,大魚也在孵化小魚,從大企業離開的人,為整個行業不斷輸送新鮮血液。
美的這樣較早發力全品類家電的企業,被稱為順德家電圈的「黃埔軍校」,與其比鄰的廣東工業設計城中,不少小家電初創企業是由前美的員工創辦。
廣東工業設計城 圖源/IT時報
小米生態鏈企業雲米科技創始人陳小平,曾是美的生活電器事業部技術副總兼電飯煲公司總經理。2018年,在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AWE)上,雲米被美的現場「踢館」,雲米展出的網際網路洗碗機,因涉嫌專利侵權被美的舉報,被上海浦東新區知識產權局臨時拆機下架。雲米與「老東家」美的一度劍拔弩張,直至雲米上市,專利纏鬥的陰霾還未散去。
在為他人做嫁衣的很多年裡,從村鎮這一人情社會成長起來的家電工廠,也漸漸學會商業法則。如今美的最底層的員工,進入公司後都要籤署兩到三年不等的競業禁止協議。
在順德,格蘭仕實屬老牌家電製造企業,雖然員工平均年齡低,但生產線、行政部門等重要崗位負責人都是格蘭仕的「老人」,工作年限達20年的不在少數。
格蘭仕冰箱產線 圖源/IT時報
對於順德家電企業乃至中國家電企業而言,技術創新、品牌鍛造的重要性變得比過去更加重要。
前述專利案的兩大主角格蘭仕和新寶股份,都是中國家電企業轉型的代表。
在格蘭仕工業4.0基地,「砸鍋賣鐵都要把核心技術做出來」「有了核心技術,才能把飯碗端穩」,這些出自格蘭仕掌門人梁昭賢的口號隨處可見。
圖源/IT時報
格蘭仕早在1998年就意識到自主品牌走出去,在格蘭仕的冰箱產線上,記者看到70%以上都是自主品牌。
新寶股份則是在2017年將其代工的品牌摩飛引進來,作為其中國市場的獨家代理,一擲千金地培植網紅產品。而此次與格蘭仕交鋒的,也正是新寶股份的自主品牌——東菱。
在自主品牌走出去的過程中,也有租賃海外當地大品牌,或被當地獨家營銷商搶註專利等插曲發生,這是一條崎嶇的路。
一場場專利戰,給低頭代工的中國工廠敲響警鐘,建立足夠高的技術壁壘才能在國內商海中生存,才能靠自主品牌揚帆出海。
作者/IT時報記者 孫妍
編輯/挨踢妹
排版/馮誠傑
圖片/ IT時報 格蘭仕 淘寶 網絡
來源/《IT時報》公眾號vit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