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產業正在複製家電業成功範式

2020-12-26 瀟湘晨報

產業支持政策密集出臺、提前布局下一代技術、高端群迅速崛起、集體進軍海外市場、轉型科技企業、汽車下鄉和以舊換新……中國汽車產業頻頻上演的現象級事件,與中國家電業曾經的道路何其相似。種種跡象表明,中國汽車產業正在複製中國家電業的成功範式。

中國家電市場早期同樣是以歐美日韓等外資品牌為主,產品及技術均由外資品牌引領。在「節能補貼」「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等鼓勵家電消費、產業升級政策的推動下,中國家電產業抓住無氟、變頻、液晶等技術迭代機會,積極整合上下遊產業鏈,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不斷進行產品和技術創新,潛心培育國產高端品牌,中國家電市場逐漸轉變為由國產品牌主導。特別是在高端市場,海爾高端子品牌卡薩帝,美的高端子品牌COLMO、比弗利,現已成為國內高端市場主力軍。據中怡康數據,卡薩帝在單臺1萬元以上冰洗市場份額分別達40.2%和75.5%,1.5萬元以上家用空調市場份額達42.3%。

與此同時,中國家電頭部企業還奮力拓展海外市場,打造全球化品牌。如今中國穩坐世界家電第一產銷大國的位置,全球競爭力居於前列。2019年中國家電出口額突破400億美元,全球市場佔有率維持在37.32%的高位,從顯示性比較優勢係數(RCA)來看,近五年中國家電RCA維持在接近2.8的水平,而據日本貿易振興會(JERTO)提出的標準,RCA>2.5即表徵極強的比較優勢。今年以來,儘管受疫情影響,中國家電在海外市場仍表現不俗,其中龍頭企業海爾三季度海外收入同比增長17.5%,經營利潤同比增長58%,製冷、洗滌、空氣三大產業在20多個國家進入前三行列,其在歐洲市場的產品單價已經超過同行業,全方位擴大領先優勢。

中國家電業之所以能站上全球產業高地,首先在於中國有巨大的應用市場,消費升級推動產品快速迭代創新,而這些新的需求、新的功能是遠超歐美以及日韓國家消費需求的。其次,中國是全球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目錄中所有工業門類的國家,500多個工業品,有220個世界第一,如此強大的製造能力和完備的產業鏈供應鏈是中國家電業崛起的堅實後盾。而這兩大優勢同樣是中國汽車產業所共有的。

此外,中國家電頭部企業在研發方面投入巨大,早已紛紛轉型科技企業,手握全球領先的技術和快速研發的能力,並在海外建成了生產製造基地、研發中心、本土化的團隊以及完善的供應鏈,例如海爾在全球運營10個研發中心、109個製造中心、108個運營中心,並在海外市場覆蓋接近13萬個銷售網點。儘管與家電業相比,中國汽車產業在技術佔位和全球布局等方面仍有差距,但藉由在新能源汽車賽道的提前卡位,中國汽車頭部企業也開始在技術和全球市場顯露領先的跡象。

對標家電業的發展路徑,中國汽車產業正處於大規模崛起的初期,之後還有漫長的路要走,還有很大的差距需要補上。在慘烈的競爭中,弱勢的企業必然會被淘汰,強者恆強的「馬太效應」必然顯現。事實上,中國汽車產業崛起的意義更大。作為國民經濟重要的支柱產業,汽車產業技術密集,產出規模大、產業鏈長,不僅上下遊帶動性強,能拉動多個產業發展,而且可吸納大量人員就業,被稱為國家宏觀經濟的穩定器,對於正在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的意義。在科技創新、供給創造和引領需求、新型城鎮化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擴大就業和提高收入水平、更深度融入全球經濟等全面落實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將發揮巨大的作用。

消費是經濟增長的主引擎,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將發掘出巨大的內循環潛力。全面脫貧之後的中國面臨新的消費需求,對於現有4億、未來15年還將翻番的中等收入群體,汽車將是重要的消費升級需求。與此同時,汽車既是消費品又是生產工具,可以作為創富工具,帶動農村經濟發展,滿足城市靈活就業需要。而這些都將對汽車產品提出更高的要求,從而形成以消費促產業升級、以產業升級帶動消費的良性循環。

更為重要的是,中國率先建成的5G通信系統、北鬥導航系統和世界最大高速公路網,讓汽車的脫域成為必然,也將形成未來中國汽車工業的獨特規定性:汽車將成為一個生活中最為複雜的通信產品。而在這個巨大的轉軌過程中,中國汽車產業也將打開一個無法限量的想像空間。

內容來自經濟參考報

【來源:青瞳視角】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從臺北車展看臺灣汽車產業如何複製ICT產業成功模式(上)
    一個只有一家本地車廠的小島,如何可能成為下一個全球汽車產業的樞紐?臺灣正懷抱著如此期望,也有一些成功先例能做為實現願望的後盾──今日臺灣在工業領域的成功奠基於PC與智能型手機市場,因此這個小島將工業發展重心轉向車用領域的模板已經建立。
  • 新基建助力家電業數位化轉型,中臺戰略正在崛起
    在「新基建」的帶動下,「數字經濟」趨勢不可逆轉,勢必進一步加快中國家電行業的數位化進程。未來的10~20年,數位化中臺戰略一定會持續發酵,2020年將是一個大時代的開啟。中臺戰略緣起「美軍作戰模式」說起中臺,最早的來源於美軍作戰模式。
  • 徐留平:危中抓機,換道躍遷,強大中國汽車產業
    他稱這次論壇的主題——「冬芽」很有詩意:「在這種新形勢和變化面前,對於中國汽車業,對中國汽車品牌,機會可能是最多的。因為在產業轉型的時候,後來者才有更大的機會,當今的中國汽車業恰逢這個新時代。」,強大中國汽車產業》的主題演講。
  • 要麼海爾第一,要麼卡薩帝第一, 家電業「新動向」背後有「大變局」
    當前的家電業,有兩大動向值得關注:一是產業升級沿著「場景替代產品、生態覆蓋行業」的方向推進;二是品牌格局出現了新跡象——海爾、卡薩帝以「數一數二」姿態,組隊霸榜家電業。與產業升級給人宏觀、漸進的感受不同,家電業「要麼海爾第一,要麼卡薩帝第一」的現象,給筆者帶來的衝擊力更具象、震撼。
  • 2020第二屆中國高端家電品牌G50峰會召開,聚焦家電產業新發展格局
    「探索場景、關注變革、聚焦新發展格局」,這是2020第二屆中國高端家電品牌G50峰會的核心議題。在國內大循環與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中國家電產業將以何種姿態迎接新的產業發展周期,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是家電產業現階段的重大課題。
  • 「網紅」家電點燃中國產業升級 反向定製模式受歡迎
    分析人士普遍認為,中國提出產業消費「雙升級」,意味著中國經濟將著眼於供需兩側的良性互動,來暢通經濟循環、推進高質量發展。當前,中國促進產業消費「雙升級」,哪些領域條件充足、需求迫切?哪些領域存在短板、亟待補上?本報從今天起推出系列報導,展開分析探討。
  • 飛利浦即將出售家電業務,中國企業能成功「接盤」嗎?
    3、中企要想成功「接盤」,需要具備這些條件……《中外管理》:誰將是飛利浦家電業務的「下家」?外媒消息稱,「飛利浦接觸的中國企業包括海爾、美的,此前呼聲頗高的格力,不在接觸名單中」。中企成功「接盤」飛利浦家電業務,需具備哪些條件?梁振鵬:中國家電企業一直有開拓國際市場的雄心,也傾向於通過收購加速國際化進程。
  • 回望2019中國鎂業
    其中,汽車及其他交通領域需求年均增幅為6.8%。未來10年中國,鎂需求年均增幅為7.2%,中國仍然是全球鎂產業和鎂市場的主導力量。據數據統計,2018年,中國原鎂消費量42.5萬噸,增長3.6%,達到歷史最高水平。過去10年國內鎂消費量年均增長率10.4%。
  • 中國家電圈內幕:16年老員工「變節」?爆款1個月被複製……
    30秒快讀1、雙11直播間不斷締造網紅家電銷售奇蹟,黑五亞馬遜暢銷榜被小家電霸榜,在中國家電如火如荼之時,一場場「無間道」般的專利戰正在上演。雙11、黑五之後,雙12即將來臨,位於廣東順德的網紅家電工廠們正在衝刺年底最後一波購物潮。不過,一場「無間道」式商戰打破了這裡繁忙且平衡的節奏。近日,「微波爐一哥」格蘭仕集團一紙訴狀,將「後起之秀」廣東新寶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新寶股份」)告上法庭,起訴後者涉嫌非法獲取、使用格蘭仕磁控管產品商業秘密。
  • 汽車"雙鏈"數位化升級 中國汽車業築基底層技術端
    (原標題:中國汽車業築基底層技術端 ) 2020上海國際汽配展日前落下帷幕。
  • 曾不可一世的日系家電,此刻可能正在懷疑人生
    如果再退出電腦市場,東芝面對一般消費者的業務將幾乎消失,只能死守電子消費類產品的上遊產業。  中國企業海外買買買  近年來,中國家電企業走出去併購國外企業的案例屢見不鮮。早在2010年,先鋒電視品牌在中國的使用權也早已賣給了蘇寧,緊接了中國家電企業像開了掛,跨國收購的步伐就沒有停止過。細數一下這些年,中國家電海外收購成績如何?
  • 家電業造車風雲再起:繼格力、創維之後,美的又打算造車了
    大家熱議的重點在於,這家成立於2003年的「合康新能」的諸多業務板塊中,除了高壓變頻器、節能設備高端製造業、節能環保項目及運營產業外,還包括新能源汽車總成配套及運營產業板塊。如果此次交易成功,美的將獲得該公司約24%的控股權。其實,這並非美的第一次「觸及」汽車領域。
  • 再獲IDC認可第四範式持續擴大中國機器學習平臺市場領先優勢—中國...
    近日,國際權威市場分析機構IDC發布了《中國人工智慧軟體及應用(2020上半年)》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作為軟體標準化程度較高、具有廣泛行業覆蓋和紮實客戶基礎的創新型AI公司,第四範式蟬聯2018-2020(上半年)中國機器學習平臺市場份額No.1,且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持續領先阿里、騰訊、百度、華為等領軍廠商。
  • 構建新架構、聚焦新場景、共創新範式:信息化百人會第七屆信息戰略...
    11月20日,中國信息化百人會第七屆信息戰略論壇在杭州成功舉辦。本次大會以「企業生態化信息戰略——智能驅動高質量發展:新架構、新場景、新範式」為主題,邀請到了中國信息化百人會眾多專家學者及行業先鋒、商業智囊,與參會嘉賓共商在中長期數字經濟轉型發展態勢下,如何構建企業新發展格局與智能化發展框架。
  • 中國汽車產業聚力鍛造零部件「長板」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鍛造產業鏈供應鏈長板,立足我國產業規模優勢、配套優勢和部分領域先發優勢,打造新興產業鏈。中國汽車產業的長板是什麼?答案很明顯:新能源汽車。  在這個新的產業賽道,正在形成新的產業鏈供應鏈格局。
  • 中國汽車產業 聚力鍛造零部件「長板」
    原標題:中國汽車產業 聚力鍛造零部件「長板」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鍛造產業鏈供應鏈長板,立足我國產業規模優勢、配套優勢和部分領域先發優勢,打造新興產業鏈。中國汽車產業的長板是什麼?答案很明顯:新能源汽車。
  • RCEP籤署,「自由」會給家電業帶來哪些機會和衝擊?
    據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家電市場數據顯示,今上半年,我國家電市場零售額規模為3690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4.13%。其中第一季度,我國家電市場整體零售額規模達到1204億元,同比下降35.8%。第二季度我國家電市場零售總額達2486億元,同比增長2.64%。縱觀上半年家電市場的發展,有一些趨勢值得關注。
  • 英國脫歐協議成功 汽車業之後發展要更小心了
    12月24日,在脫歐過渡期結束數目前,英國與歐盟告竣脫歐商業合同,汽車創造商們顯示應接商業合同。  該合同將有助於英國實現真實意義上的脫歐,並倖免了脫歐過渡期結束時顯露無合同脫歐的難看局勢。  歐洲汽車製作商協會(ACEA)顯示,該合同將允許汽車產業倖免無序脫歐的「災難性作用」。
  • 日本家電消亡史
    ,與此同時,隨著日本國內經濟形勢好轉,憑藉日美同盟關係,日本家電企業也開始頻頻從美國引進技術,這為50年代日本家電業的興起起到重要作用。、化工等資本密集型產業轉變,通過吸收引進先進技術,鋼鐵、化工等基礎工業獲得極大發展,支撐了家電、造船、汽車等產業的大規模製造。
  • 富士康加速進軍汽車業 聯手吉利慾為全球汽車企業代工
    此外,合資公司將導入ICT(信息與通信技術)分工模式,幫助客戶企業超越現有汽車產業模式,向創新高效的製造供應鏈體系和商業模式加速轉型。富士康入局,合資公司將為誰代工?從本次雙方合作內容來看,由於合資公司將向全球汽車及出行企業提供代工生產,且有ICT領域的富士康入局,這進一步驗證了富士康進軍汽車業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