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部位的傷口,如何選擇敷料粘貼?這些技巧你要知道!

2021-03-05 外科護理


醫用膠布種類繁多,可起到固定、避免脫落等作用。但膠布對人體皮膚而言是一種異物,長時間的接觸、摩擦及刺激可引起皮膚各種不同的反應。如果選用或使用不當會引起病人皮膚損傷等問題

由於身體某些部位的特殊性,傷口敷料固定較為困難,雖可用繃帶或彈性網套作外固定,但往往由於病人躁動不安或活動而導致傷口敷料容易脫落,增加病人的治療費用和護理時數;

另外,病人擔心傷口敷料脫落而不敢翻身或下床活動,影響傷口和疾病的康復;特別是應用新型敷料處理傷口時,新型敷料單價較高,如傷口敷料無脫落、滲漏和汙染等情況可5~7天更換一次,這樣可保持傷口恆定的溫度和溼度,有效促進傷口癒合,縮短癒合時間。如頻繁更換不但達不到有效的治療效果,而且增加病人的經濟負擔。

因此,如何選用合適的醫用膠布和正確使用,避免皮膚損傷,以及如何粘貼特殊部位的傷口敷料,使傷口敷料粘貼穩妥、牢固持久,既便於患者活動又使其感到舒適,同時利於傷口癒合,是值得研究的問題。

是膠布使用中最常見的問題。

1.原因  通常是由於在粘貼膠布時牽拉過緊、先粘貼一端然後粘貼另一端或粘貼部位出現腫脹、膨隆而導致。

2.臨床表現  皮膚充血、紅腫、皮膚撕脫或水皰,典型病例為膠布兩端出現張力性水皰。

3.護理措施

(1)評估病人皮膚和全身情況,選用合適的醫用膠布;

(2)儘量避免粘貼膠布於腫脹部位,如局部出現腫脹應重新粘貼;

(3)正確粘貼膠布,避免物理性的摩擦或牽拉。粘貼時不可粘貼一側,再加拉力粘貼另一側,引起皮膚張力或牽拉力而導致皮膚損傷;應將膠布平放於粘貼處,使之與皮膚貼妥,然後由膠布中央往兩邊用手指抹壓膠布,保證膠布與皮膚粘貼處無張力。

(二)非張力性機械性損傷

1.原因  皮膚因膠布選擇不恰當(黏性太強)或不正確的揭除而受到損傷。

2.臨床表現  皮膚紅腫、破損、刺痛。

3.預防措施

(1)了解病人皮膚和全身性情況,選用合適的醫用膠布。

(2)揭除膠布時,一手輕按皮膚,一手緩慢以180°水平方向向傷口撕除,避免物理性損傷。

(3)當膠布粘有毛髮時,順毛髮生長方向撕除。

(4)先撕開敷料兩側的膠布,再整個移除,避免由一側用力移走膠布造成物理性的皮膚傷害。

(5)當膠布粘著皮膚揭不掉時不要強行揭下,如果患者的情況允許,可用消毒液或生理鹽水或清水先浸溼粘膠,使得變得容易脫落後再移除;或用專用溶解粘膠的液體擦拭粘膠(如剝離劑)。

(6)如膠布與皮膚粘貼過緊,可用酒精或乳液塗抹在膠布背襯上降低其黏性。

(三)表皮剝脫

1.原因  主要是由於在同一部位反覆使用膠布表皮細胞被膠布膠所損。

2.臨床表現  損傷程度與患者的皮膚條件有關,可表現為皮膚充血、腫脹、破損及疼痛等。

3.預防措施  表皮剝脫者使用透氣性佳、黏性適中的低敏性膠布;或局部皮膚塗抹或噴灑皮膚保護膜後再行粘貼;並注意更換膠布貼部位及正確揭除膠布。

(四)化學性損傷

1.原因  皮膚表面與膠布間有刺激性化學物質殘留。可為膠布膠的化學物直接作用於皮膚,也可是皮膚上存留有化學刺激物(如酒精或其他消毒劑等),加上覆蓋不透氣的膠布導致皮膚產生化學物刺激的反應。

2.臨床表現  膠布貼部位出現紅、腫、丘疹,嚴重時可產生膿皰。

3.預防措施  粘貼膠布前用生理鹽水或清水清洗傷口周圍皮膚並抹乾淨,避免使用消毒液;膠布粘貼於乾燥、清潔、無化學劑或油脂的皮膚上(化學物質或油脂會影響膠布黏性),並選用透氣性好的膠布。

(五)皮膚浸漬

1.原因  由於膠布貼部位的皮膚長期處於潮溼環境或膠布氣性差所引起,浸漬可削弱皮膚強度,使之更容易受刺激及損傷。

2.臨床表現  皮膚發白變軟,並出現腫脹和皺褶。

3.預防措施  為了避免引起皮膚浸漬,重要的是選擇不妨礙皮膚排汗和呼吸的透氣性良好、黏性適中的低敏性膠布。另外,要選擇符合使用目的和部位的有一定固定力和黏著力的膠布。也可局部皮膚塗抹或噴灑皮膚保護膜再粘貼膠布;及時更換沾溼的傷口敷料,避免皮膚受傷口滲液刺激;注意更換膠布貼部位並正確揭除膠布。

(六)過敏反應

1.原因  對膠布本身的粘膠或材料過敏。

2.臨床表現  紅、腫、丘疹及發癢,涉及部位不限於膠布邊緣或下面,可涉及膠布周的廣泛部位。膠布貼時間越長,反應越嚴重。

3.預防措施  去除現用的膠布使用透氣性好、低致敏性膠布;使用無粘膠繃帶,如3M自粘繃帶;對病人進行斑貼試驗,了解病人的過敏史,避免接觸致敏源;經常觀察膠布緣的皮膚,注意有無發癢或發紅的現象。

(七) 殘膠

1.原因  是膠布粘膠與背襯結合不牢固導致粘膠殘留。氧化鋅膠布較常見。

2.臨床表現  膠布揭除時粘膠殘留在皮膚或固定物上。

3.預防措施  膠布上的粘膠殘留在皮膚表面時,可以用膠布反覆粘貼殘膠處,以此去除殘膠;也可用沾酒精、汽油或松節油的紗布或棉籤輕輕擦拭以去除殘膠,但使用後需用肥皂和清水將溶劑清洗乾淨。

1.撕除需要的長度後進行粘貼,避免將膠布粘貼固定後再從膠布卷上撕除。

2.避免將膠布貼於關節部位和皮膚病變部位,粘貼膠布應與身體的縱軸垂直,或與身體動作相反的右向,如粘貼時需橫過關節面,避免直貼,因為直貼時膠布隨著關節的活動而鬆動。如果傷口在不易固定的部位,可考慮應用管狀網式固定網或使用自粘性繃帶固定。

3.避免重疊粘貼膠布。

4.敷料兩側膠布長度應是敷料寬度的一半固定才穩妥。

5.膠布端需反折便於撕除。

6.對經常需要更換敷料的傷口且皮膚條件較差者,可清洗乾淨傷口左右兩側的皮膚並抹乾後粘貼皮膚保護皮或水膠體敷料。傷口覆蓋敷料後先把膠布定於敷料上,之後將膠布貼於傷口兩側的皮膚保護皮或水膠體敷料上,避免膠布接粘貼於皮膚。每次更換敷料時皮膚保護皮或水膠體敷料不需更換,除非變溼、髒、鬆脫或有皮膚問題才移除。

封閉型或半封閉型溼性敷料能維持傷口恆定的溫度和溼度,利於傷口的癒合,如敷料沒有脫落、滲漏,一般可維持5—7天。雖然封閉型或半封閉型溼性敷料一般都有自粘功能,但病人使用過程中敷料邊緣的粘膠會粘著衣服而容易揭起,特別患者不合作或煩躁不安時及易摩擦的部位容易鬆脫而影響使用時間。另外在骶尾部等部位容易被大小便汙染而縮短使用時間而影響治療效果。因此,為使自粘敷料使用時間延長,保證敷料達到應有的治療效果,對自粘型敷料需作必要的外固定。

【方法】

清洗及抹乾傷口及周圍皮膚,從傷口中心粘貼水膠體或泡沫敷料,然後用手將敷料向四周撫平,儘量避免留下空隙或產生皺褶,敷料大小應超出傷口外緣至少2~ 3cm。

容易摩擦的部位,為避免病人移動時敷料的移位,應在敷料的四周邊緣用透氣寬膠布或透明薄漠作封邊固定。

粘貼在大小便容易汙染的部位,可以透明薄膜覆蓋以免汙染,在外層敷料上標上日期能清楚地了解敷料的使用時間。

更換敷料時,可先一手按住皮膚,由敷料的一角開始慢慢撕除,避免損傷皮膚。

(二)特殊部位敷料的粘貼技巧

1.耳部

對耳廓皮膚損傷,可將自粘敷料(水膠體)剪成5cm x7cm大小,將敷料長度對摺一半後,沿著敷料的一側外緣相隔0.5cm剪切口。用法:首先將未剪切的一側敷料固定在耳廓背面,然後將剪切片段的一側沿著耳廓形狀順勢固定。如果傷口較溼潤,可以先將小片藻酸鹽敷料墊底,再貼自粘敷料。

2.腋窩

將泡沫敷料輻射狀剪開或剪裁成「十」字形狀,以增加活動性和舒適度。粘貼敷料前需先剃除腋毛以增加黏附效果。

3.足跟部、肘部等關節部位

剪裁敷料如圖示形狀,剪開處略作重疊粘貼調整至合適。為防止鬆脫,可用繃帶包紮固定或穿上襪子作外同定。

5.手指/腳趾

傷口敷料剪裁如圖所示,用於固定手指/腳趾末端傷口,再用膠布固定。

7.多個手指/腳趾縫

剪裁敷料如圖所示形狀進行粘貼固定。

8.骶尾部

如有條件可應用臀形的敷料進行粘貼固定;如無臀形敷料,可將敷料傾斜粘貼,即敷料的一角對準臀裂方向。

三、免縫膠帶粘貼技巧

(一)免縫膠帶粘貼技巧

1. 以酒精消毒或生理鹽水清潔傷口周圍5cm的皮膚並待其乾燥。

2.以無菌技術從包裝袋中取出粘有膠帶卡片。

4.將膠帶從卡片上剝離,以45度的角度剝離膠布防止粘連。

5.從傷口的中部開始粘貼第一條免縫膠帶,先將一半免縫膠帶無張力的粘貼於傷口一側的皮膚上,加壓確保粘貼牢固。

6.用手儘量將傷口另外一側的皮膚與同側對齊,然後將免縫膠帶另一半貼緊。按照同樣的方法閉合剩下的傷口部分。

9.在傷口閉合後,可在平行於傷口2~4cm處,粘貼幾條免縫膠帶,這樣可以減輕膠帶末端的張力,防止產生水皰、破皮。

(二)使用免縫膠帶注意事項

1.粘貼前用生理鹽水或酒精擦去皮膚上的油脂和汙物,保持傷口周圍皮膚的清潔乾燥。

2.確定小血管的出血已被控制才應用。

3.避免張力很高的傷口,如果張力較高可使用彈性免縫膠帶。

4,如果膠帶邊緣卷邊,可以用剪刀修剪整齊。

5.免縫膠帶粘貼後如沒有鬆動可持續粘貼直至其脫落,一般來說粘貼5~7天更換一次。

部分圖片引用於《現代傷口與腸造口臨床護理實踐》

來源:傷口、造口、失禁護理俱樂部(ID:skzksjjlb2013)

相關焦點

  • 傷口敷料粘貼,你要的技巧都在這!
    但膠布對人體皮膚而言是一種異物,長時間的接觸、摩擦及刺激可引起皮膚各種不同的反應。如果選用或使用不當會引起病人皮膚損傷等問題。因此,如何選用合適的醫用膠布和正確使用,避免皮膚損傷,以及如何粘貼特殊部位的傷口敷料,使傷口敷料粘貼穩妥、牢固持久,既便於患者活動又使其感到舒適,同時利於傷口癒合,是值得研究的問題。(一)張力性機械性損傷是膠布使用中最常見的問題。
  • 傷口敷料粘貼技巧
    但膠布對人體皮膚而言是一種異物,長時間的接觸、摩擦及刺激可引起皮膚各種不同的反應。如果選用或使用不當會引起病人皮膚損傷等問題。因此,如何選用合適的醫用膠布和正確使用,避免皮膚損傷,以及如何粘貼特殊部位的傷口敷料,使傷口敷料粘貼穩妥、牢固持久,既便於患者活動又使其感到舒適,同時利於傷口癒合,是值得研究的問題。(一)張力性機械性損傷是膠布使用中最常見的問題。
  • 傷口敷料粘貼技巧大全,你get了嗎?
    因此,如何選用合適的醫用膠布和正確使用,避免皮膚損傷,以及如何粘貼特殊部位的傷口敷料,使傷口敷料粘貼穩妥、牢固持久,既便於患者活動又使其感到舒適,同時利於傷口癒合,是值得研究的問題。(一)張力性機械性損傷是膠布使用中最常見的問題。
  • 常見傷口敷料粘貼技巧
    因此,如何選用合適的醫用膠布和正確使用,避免皮膚損傷,以及如何粘貼特殊部位的傷口敷料,使傷口敷料粘貼穩妥、牢固持久,既便於患者活動又使其感到舒適,同時利於傷口癒合,是值得研究的問題。1.原因 通常是由於在粘貼膠布時牽拉過緊、先粘貼一端然後粘貼另一端或粘貼部位出現腫脹、膨隆而導致。2.臨床表現  皮膚充血、紅腫、皮膚撕脫或水皰,典型病例為膠布兩端出現張力性水皰。
  • 常見傷口敷料粘貼技巧大全,值得收藏!
    但膠布對人體皮膚而言是一種異物,長時間的接觸、摩擦及刺激可引起皮膚各種不同的反應。因此,如何選用合適的醫用膠布和正確使用,避免皮膚損傷,以及如何粘貼特殊部位的傷口敷料,使傷口敷料粘貼穩妥、牢固持久,既便於患者活動又使其感到舒適,同時利於傷口癒合,是值得研究的問題。是膠布使用中最常見的問題。1.原因  通常是由於在粘貼膠布時牽拉過緊、先粘貼一端然後粘貼另一端或粘貼部位出現腫脹、膨隆而導致。
  • 常見傷口敷料粘貼技巧大全,你會嗎?
    但膠布對人體皮膚而言是一種異物,長時間的接觸、摩擦及刺激可引起皮膚各種不同的反應。如果選用或使用不當會引起病人皮膚損傷等問題。因此,如何選用合適的醫用膠布和正確使用,避免皮膚損傷,以及如何粘貼特殊部位的傷口敷料,使傷口敷料粘貼穩妥、牢固持久,既便於患者活動又使其感到舒適,同時利於傷口癒合,是值得研究的問題。是膠布使用中最常見的問題。1.原因  通常是由於在粘貼膠布時牽拉過緊、先粘貼一端然後粘貼另一端或粘貼部位出現腫脹、膨隆而導致。
  • 常見傷口敷料粘貼技巧都在這裡了,值得收藏!
    但膠布對人體皮膚而言是一種異物,長時間的接觸、摩擦及刺激可引起皮膚各種不同的反應。因此,如何選用合適的醫用膠布和正確使用,避免皮膚損傷,以及如何粘貼特殊部位的傷口敷料,使傷口敷料粘貼穩妥、牢固持久,既便於患者活動又使其感到舒適,同時利於傷口癒合,是值得研究的問題。是膠布使用中最常見的問題。1.原因  通常是由於在粘貼膠布時牽拉過緊、先粘貼一端然後粘貼另一端或粘貼部位出現腫脹、膨隆而導致。
  • 常用敷料粘貼技巧
    但膠布對人體皮膚而言是一種異物,長時間的接觸、摩擦及刺激可引起皮膚各種不同的反應。因此,如何選用合適的醫用膠布和正確使用,避免皮膚損傷,以及如何粘貼特殊部位的傷口敷料,使傷口敷料粘貼穩妥、牢固持久,既便於患者活動又使其感到舒適,同時利於傷口癒合,是值得研究的問題。是膠布使用中最常見的問題。1.原因  通常是由於在粘貼膠布時牽拉過緊、先粘貼一端然後粘貼另一端或粘貼部位出現腫脹、膨隆而導致。
  • 常用敷料粘貼技巧大全,護士必備!
    但膠布對人體皮膚而言是一種異物,長時間的接觸、摩擦及刺激可引起皮膚各種不同的反應。因此,如何選用合適的醫用膠布和正確使用,避免皮膚損傷,以及如何粘貼特殊部位的傷口敷料,使傷口敷料粘貼穩妥、牢固持久,既便於患者活動又使其感到舒適,同時利於傷口癒合,是值得研究的問題。是膠布使用中最常見的問題。1.原因  通常是由於在粘貼膠布時牽拉過緊、先粘貼一端然後粘貼另一端或粘貼部位出現腫脹、膨隆而導致。
  • 如何選擇適宜的傷口敷料
    How to choose the appropriate dressing for each wound type如何選擇適宜的傷口敷料    根據患者全身情況和傷口狀況選擇合適的敷料對於促進傷口癒合和改善患者生活質量至關重要。
  • 護士須知:敷料該怎麼選擇和使用?
    但膠布對人體皮膚而言是一種異物,長時間的接觸、摩擦及刺激可引起皮膚各種不同的反應。如果選用或使用不當會引起患者皮膚損傷等問題。由於身體某些部位的特殊性,傷口敷料固定較為困難,雖可用繃帶或彈性網套作外固定,但往往由於患者躁動不安或活動而導致傷口敷料容易脫落,增加患者的治療費用和護理時數。
  • 傷口敷料粘貼技巧(五)第158期
    三、免縫膠帶粘貼技巧(一)免縫膠帶粘貼技巧    l.
  • 醫學科普 | 護理工作常見傷口敷料及膠帶使用技巧大全,你get了嗎?(下)
    原因  皮膚因膠布選擇不恰當(黏性太強)或不正確的揭除而受到損傷。2.臨床表現  皮膚紅腫、破損、刺痛。3.預防措施(1)了解病人皮膚和全身情況,選用合適的醫用膠布。(2)揭除膠布時,一手輕按皮膚,一手緩慢向傷口方向撕除,避免物理性損傷。
  • 傷口敷料分類與選擇
    二、水膠體敷料敷料類型:密閉敷料。組成:明膠、果膠、羧甲基纖維素鈉混合形成。適應症:1、表淺和部分皮層損傷傷口。2、2期和3期壓力性損傷。3、黃色腐肉的傷口。4、作為外層敷料使用。缺點:1、容易撕傷周圍脆弱皮膚,邊緣易捲曲,四周有時需要膠布固定,裁剪應當是超過傷口邊緣2cm不要剪的剛剛好。2、感染傷口不能使用。三、泡沫敷料敷料類型:半密閉敷料。
  • 不同敷料的優點和缺點
    但市場上敷料種類繁多,超過3000種以上,如何正確選擇合適的敷料,有經驗的傷口師有時也會犯錯,更不用說新手。了解敷料種類和特性及其適應症,決定用或不用某種特定敷料在傷口管理中是最難的。優勢:舒適、不粘連傷口;吸收性能高;所需敷料更換頻率低;有不同形狀和尺寸,方便不同解剖部位使用。
  • 矽膠泡沫敷料的選擇與應用
    然而,想要創造有效的傷口癒合環境,患者教育是關鍵,例如:向患者解釋敷料和其它產品的使用方法和作用,如壓力繃帶在下肢靜脈潰瘍治療中的作用,或減壓器械和設備如何幫助壓瘡患者減壓。敷料是傷口管理的基礎工具之一,市場上的敷料種類和品牌繁多,使得選擇合適的敷料成為一件令臨床醫護人員頭疼的事情。
  • 這些敷料你都會用嗎?
    來源:「慢傷前沿」公眾號  根據患者全身情況和傷口狀況選擇合適的敷料對於促進傷口癒合和改善患者生活質量至關重要。但目前市場上的敷料種類繁多,不完全統計有數千種之多,各種敷料之間的結構和特性不同,適應證也會大不同。如何選擇正確的敷料是傷口護士和醫生每天都會面對的挑戰,尤其是對於剛剛開始從事傷口管理的老師更是如此。
  • 【海藻的奧秘】海藻酸鹽醫用敷料-處理傷口的理想敷料
    同時海藻酸鹽敷料能消除死腔、控制傷口滲出、預防細菌過度生長、保證適當的液體平衡、經濟有效且易於患者和醫護人員的操作。在產品的形態上,海藻酸鹽纖維通過紡織加工後可以製備成非織造布和毛條兩種具有不同織物結構的醫用敷料。在用途上,海藻酸鹽非織造布可以用於較為平整的創面,而毛條可用於充填腔隙。
  • 傷口敷料知多少
    固定在關節及易摩擦的部位,常用於水膠體敷料的邊緣,防止捲曲。用途:1.保護傷口免受外來汙染,如靜脈留置針部位;           2.表淺滲液少或無時;       3.1、2期壓力性損傷;4.與水凝膠配合使用在黑色壞死或黃色腐肉傷口做二級敷料使用
  • 每天都在換藥,卻不知道敷料還有這麼多種
    隨著醫學的進步及為了滿足患者的不同需求,臨床上處理各類傷口除了使用傳統的普通敷料外,很多新型敷治療傷口的效果脫穎而出,受到傷口專家及患者的青睞。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臨床上各類敷料的功能。2粘貼傷口敷料粘貼傷口敷料類似創可貼,不需備膠帶,方便粘貼,吸收滲液量少,優缺點類似於普通紗布。適用於清潔小傷口,微創手術後傷口換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