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劇場打造《寶島一村》專屬版 用戲劇傳承臺灣眷村歷史

2020-12-23 中國新聞網

上劇場打造《寶島一村》專屬版 用戲劇傳承臺灣眷村歷史

2020-09-29 20:25:43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張燕玲 責任編輯:張燕玲

    《寶島一村》專屬版發布會現場。上劇場供圖

  中新網上海9月29日電 (周卓傲)2008年12月5日,《寶島一村》在臺北首次全球公演,這個鄉愁的故事一講就是十餘年。2020年因為疫情的特殊關係,演了12年的《寶島一村》不得不停下大陸巡演的腳步,在這樣特殊的環境下,上劇場決定製作推出《寶島一村》專屬版,繼續將這份時代的珍藏的作品傳承下去。

  「《寶島一村》變成更重要的一個歷史文件,記錄一個顛沛流離時代的漫長後續。隨著時間的腳步,它的含義從對臺灣眷村歷史的描述,漸漸擴大屬於對世界流離失所難民的生命記錄。」賴聲川在29日的《寶島一村》專屬版發布會上說。

  賴聲川表示,恍然間《寶島一村》已經演出十餘年了,帶著時代記憶的長輩們漸漸離去,但越來越多的後輩們跟隨著《寶島一村》走進了那個時代,而上劇團的演員們,正式「傳承」這個故事,將正在淡去的歷史故事永遠演下去。

  據了解,《寶島一村》專屬版演出將於11月13日首演,演出持續至12月6日。《寶島一村》是導演賴聲川和編劇王偉忠希望用劇場記錄歷史的作品,講述了發生在臺灣眷村三代住民、四個家庭的笑淚交替和心酸詼諧的故事。在1949年動蕩的大時代裡,因政治環境動蕩從大陸渡海而來的戰後新移民,在原本只是暫時落腳的村子裡生根落地,不同文化也因他們而在此融合。

寶島一村專屬版海報。上劇場供圖

  《寶島一村》中沒有英雄,有的是平凡小家故事裡的那份單純和善良,令人動容,像是一個活的博物館,陳列著族群的大遷移,演繹了全人類的鄉愁,訴說了一個時代的強大力量,記錄每個離鄉背井的人,以及世界流離失所的難民的人生。

  得知上劇場將製作專屬版的《寶島一村》後,《寶島一村》原版演員屈中恆(飾老趙)、馮翊綱(飾小朱),以及蕭艾(飾冷如雲)、林麗卿(飾錢奶奶)、範瑞君(飾朱嫂)、劉美鈺(飾二毛)等紛紛發來祝福。馮翊綱說:「能夠跟著賴老師工作真的很幸運,可以繼續演出這個族群大融合的故事,希望大家演出成功!」蕭艾說:「我要替那群1949年離開大陸的長輩們,謝謝你們。他們只是非常渺小的一群人,而那個大時代的故事可以被你們演繹下去,真的很謝謝!」(完)

相關焦點

  • 上劇場五周年慶 用劇場記錄歷史談人生百態
    2021年劇場形勢向好後,每年一屆面向社會大眾的《暗戀桃花源》大會演公益演出也將如期籌備與甄選。 時隔12年,《寶島一村》專屬版延續溫暖與感動 隨著五周年紀念活動開啟,《寶島一村》專屬版新一輪演出也於2020年12月6日起開票。
  • 賴聲川「上劇場」迎來五周年,《寶島一村》依舊一票難求
    這一天,作為給自己生日獻禮的上劇場專屬版《寶島一村》的演出依舊火爆。而這一天,也是《寶島一村》在臺北首演12周年。在上海的美羅城劇場排練廳裡,賴聲川及劇場CEO丁乃竺為劇場點起了生日蠟燭,並和大家一起分享了5年來走過的點滴。
  • 《寶島一村》迎來12歲 倪妮將加盟2021年巡演計劃
    五年來,上劇場培養自己的演員和技術團隊,做到從製作到演出執行都是「一條龍」,共製作了20餘部原創作品。從第一次開幕大戲《在那遙遠的星球,一粒沙》,到賴聲川「玩心大發」而做的網絡情景喜劇《王子富愁記》,再到《暗戀桃花源》專屬版駐場年年上演……近千場演出的鍛鍊,使得上劇場團隊愈發成熟,與觀眾的關係越來越近。
  • 專訪臺灣果陀劇場創辦人:做靠近戲劇本質的事
    中新社北京2月1日電 題:專訪臺灣果陀劇場創辦人:做靠近戲劇本質的事  中新社記者 張曉曦  提到臺灣100多個活躍的戲劇表演團體,有人會想到賴聲川表演工作坊的《暗戀桃花源》《寶島一村》;或會想到王墨林的小劇場作品《TSOU·伊底帕斯》《黑洞》;此外,還有一個名字避不開,就是果陀劇場。
  • 走近寶島 奇妙的近距離接觸,走近臺灣彩繪村
    臺灣十大彩繪村微信號: jzhpress最近臺灣的彩繪村一個個冒出來,有的走傳統藝術風格,有的走可愛人物風格;有人是村長帶著兒子一筆一划慢慢畫,有的是請到藝術家來操刀……一幅幅彩繪圖桉讓村子變得熱鬧許多。
  • 眷村文化季Ⅰ在他鄉的你們,有多久沒聽到家鄉話了?
    指1949年到60年代,各省安頓到臺灣居住,形成的村落,漸漸發展出了「眷村」的族群文化。據統計,臺灣的眷村有886個,住著近十萬眷戶。製作過《康熙來了》、《超級星光大道》的臺灣「綜藝教父」就是眷村人。於是,王偉忠通過多年的努力,邀請好友賴聲川將自己作為編劇創作的眷村故事搬上了舞臺。讓沒有經歷過戰火硝煙、親人分離的我們得以走進眷村人的生活,體會承載著沉重歷史的他們無法磨滅的鄉愁。這就是《寶島一村》。
  • 不是村的臺灣「眷村」,來時一隻皮箱,卻一住就是一輩子
    「眷村」叫村卻不是村,它是為安置當年從大陸到臺灣近百萬的官兵和家眷,而臨時修建的集中「軍眷住宅」區。這些有計劃興建的公有住宅,在全臺灣共建了300多處,通常都是按軍種來區分,同個眷村的男性幾乎都是同一個軍種,甚至是同一支部隊,當時有駐軍的地方,就有眷村。
  • 寶島臺灣20個彩繪村美哭了
    臺灣的彩繪村千奇百態,各有特點,有的走傳統藝術風格,有的走可愛人物風格;有人是村長帶著兒子一筆一划慢慢畫,有的是請到藝術家來操刀。不管如何,一幅幅彩繪圖案讓村子變得熱鬧許多。小編整理出全臺20個彩繪村數據,對於彩繪村有興趣的朋友,不妨找個時間慢慢拜訪他們!桃園坑口彩繪村的內容包含了花鳥、風景圖、卡通人物等題材,充滿了在地樸實的風情。
  • 臺灣眷村文化節 北北基桃市長同臺
    右起,基隆市長林右昌、北市長侯友宜、臺北市長柯文哲以及桃園市長鄭文燦一同出席為眷村文化節揭開序幕。(中評社 黃文杰攝)中評社桃園10月6日電(記者 黃文杰)2020桃園眷村文化節20周年「眷村新浪潮」上午舉行記者會,今年眷村文化節首度跨出桃園,與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攜手串連,邀請大家乘著「戲劇、展覽、電影、表演、美食」五道浪潮,展望眷村的新可能。
  • 臺灣攻略遺忘的這碗熱茶,溫暖過眷村的每個隆冬
    天后宮附近的老街上,幾乎三步就有一麵茶店,一年四季販賣這碗更適合隆冬服食的熱飲。作為營銷策略,每家麵茶店都強調自家出品的「古早味」。雖然大家心知肚明,臺灣麵茶的「古早味」,不過數十年歷史。國民黨撤退至臺灣時,來自天南地北的軍屬隨從,將鄉愁和飲食習俗,一併打包至海峽對岸的眷村。早年臺灣不產麵粉,美國援助的麵粉於是成為眷村人家的重要糧食:做饅頭、做麵條、做麵疙瘩。生活困頓之下,孩子們的零嘴也是由美援麵粉製成。比如糕點,比如麵茶。
  • 五彩畫筆,竟可讓臺灣老村煥發活力!拜訪臺灣最美彩繪村!
    李梵和她的兩個姐妹在2月份時將外婆家的牆塗上了彩繪,很多人紛紛效仿她們來胡厝寮村彩繪。李梵說,她們的初衷是讓外婆感到自豪,沒想到會受到媒體和公眾的關注。李梵和她的兩個姐妹用了無數個周末將外婆鄰居家的房子塗上了彩繪。
  • 深圳學趣兒童之家 海外寶島七日遊
    園區內草木扶疏、風景優美,自然生態豐富,步行其間更能體會人類和自然界的關係,透過生態觀察,可以認識常見的花鳥,動植物,是一處寓教於樂的觀光藥草莊園。崑崙養生莊園或同級1.園區導覽解說2.中醫藥用植物介紹3.黃金蟲草摘栽培室參觀4.園區生態探索5.藥膳風味餐饗宴6.DIY藥浴包製做7.DIY養生茶製作品嘗8.小小神農氏動畫欣賞早安崑崙養生莊園續園區活動~中午離開園區寶島時代村
  • 果陀劇場戲劇工作坊2018開課啦
    對於表演,要學會用肢體、語言和情緒表達不一樣的狀態;人生如戲,你可以每一天都在戲裡。板橋社大動態情緒管理士林社大基礎表演課果陀劇團戲劇教師培訓課程特約教師2006臺北市資優青少年戲劇項目負責老師2006~2009臺北市社教館文山分館劇場遊戲課教師2010宜蘭人文中學戲劇社團教師新光慈善基金會及果陀劇場活化歷史項目戲劇編導果陀劇場戲劇表演課程教師
  • 關注老齡化問題 臺灣果陀劇場舉辦「30家鄉認養」公益活動
    新華社臺北8月2日電(記者 鍾群 查文曄)為了讓大眾關注臺灣老齡化問題,臺灣表演藝術團體「果陀劇場」於2日啟動「祖孫牽手·玩美城鄉——30家鄉認養活動」,希望讓老年人「老」出新生命。  據介紹,活動為果陀劇場「活化歷史」公益項目的一部分。
  • 臺灣獨有 一生必去的七大特色彩繪村
    小編特別嚴選出臺灣七大必去的彩繪景點,不僅有極富原創風格的特色彩繪;還有交融古今在地風情的歷史彩繪;或是打破平面挑戰立體3D的刺激彩繪,保證讓您大飽眼福~ 彩虹眷村  原名幹城六村的彩虹眷村,小小的老式眷村,在眷村老人的畫筆下重生,免除被拆除的命運;五顏六色的繽紛色彩及充滿童趣與喜感的圖騰,重新賦予眷村新的生命力。
  • 漫說臺灣「眷村文化」:一首《橄欖樹》,唱盡離別愁
    「眷村」不是一個村,眷村是近1000個村落的統稱。前幾天看到網上一個報導,說王偉忠、林青霞、鄧麗君等大明星都來自一個村——眷村,差點笑掉大牙:作者真的以為眷村是類似於「龐各莊」的一個村。飲食文化上因為村民大多來自五湖四海,湖南、四川、山東、河南等各地人雜居,所以慢慢形成了很多美食,直到現在臺灣的美食文化仍然很出名。不過早期因為大多數眷民都沒錢,物資也匱乏,所以吃不到什麼好東西。這也是為什麼好多演藝圈大哥成名後仍然對美食有很深的執念。
  • 橘町搖搖:寶島奶茶老字號,傳承臺灣手搖工藝!
    橘町搖搖是以一個叫做橘之鄉的地方命名的奶茶,是位於臺灣的宜蘭縣,那裡有溫潤的氣候,肥沃的土地使得那片小小的地方植被茂密,四季如春,鮮花不斷,果林連綿;橘町搖搖創始人去過之後一直念念不忘,所以用了橘町這個名字來作為手搖奶茶的前綴地名,町就是鄉鎮街道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