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聖母院鑲嵌玻璃圖鑑

2021-12-21 介仁藝術門窗

鑲嵌玻璃工藝發展至今已經七百多年,作為起源於中世紀末期興盛於文藝復興的玻璃藝術工藝,藝術價值之大,生命力之長久,適應時代變化能力之強是極少見的。

 

鑲嵌玻璃的起源十分遙遠,七個世紀的工藝積累意味著想要了解藝術玻璃鑲嵌工藝,就要擁有大量的鑲嵌玻璃知識,且是方方面面的知識。需要了解各種時期的代表作,深入研究、細緻琢磨,才能完成鑲嵌玻璃知識水平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因為每一個時期的每一個設計師與匠人,都會用不同的技藝完成自己的作品。換言之,每一位藝術玻璃的工匠所做出來的產品,都是擁有獨特魅力的鑲嵌玻璃品。

也正是因為擁有這樣的特質,鑲嵌玻璃在文藝復興時期備受青睞,被廣泛的應用在哥特風的建築上,並以教堂為主,快速傳播。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莫過始建於中世紀末期,完工於文藝復興時期,歷時180年才建成並舉辦過拿破崙大帝加冕禮的巴黎聖母院大教堂。

 

聖母院建造的時間是12世紀到14世紀之間,這一時間是歐洲政治混亂、經濟極度衰落的時期,但是藝術卻在這一時期獲得了極大的繁榮。哥德式建築開始興盛,並將設計理念廣泛的傳播到歐洲大地,從而影響到了法蘭西的建築風格。也正是這個時期,鑲嵌玻璃大量應用於教堂的建設上。

哥德式建築基本上是沒有牆壁的,幾乎是由鑲嵌玻璃進行代替,它布滿整個建築立面,十分便於採光。同時大面積的玻璃也為藝術家和工匠們洞開了一片理想的創作空間。

 

這一點在巴黎聖母院的建築上表現的很明顯,無論是聖母院的正門還是側門的上方都有直徑巨大的利用鑲嵌玻璃技術製作的玫瑰玻璃窗。這些直徑超過10米的圓形窗口經過高度繁複的設計打造成多瓣的玫瑰花形象,鑲嵌著美麗的彩繪玻璃,在陽光的照耀下,把教堂內部渲染的五彩繽紛、眩神奪目,十分美麗。

 

大玫瑰窗中心畫面是懷抱聖嬰耶穌的聖母瑪利亞,第一圈的外圍簇擁著16位先知,第二圈是32個國王和耶穌基督的祖先,再外圍則是32名主教和大祭司。

而之所以畫面內容多為聖經故事,是因為在那個文學還沒有被廣泛傳播、文盲沒有掃除的時期,這種傳播方式向有信仰的人們直觀展示了他們聽說的故事。儘管玻璃顏色濃濁,鑲嵌的手法粗糙,透光性差,但教會更注重於表達某種思想,而並不在華麗實際的形象上,似乎這種迷離的圖像更能使人的靈魂接近上帝讓他們從視覺的感官中體會教會傳誦的聖經故事,感受靈魂的救贖,渴望通往天國,無以自拔。

在工藝上,工匠們先在窗框中用鉛條勾勒線條形成網面,再按照鉛條分隔出的輪廓嵌入小塊彩繪玻璃,並將玻璃進行拼湊、組合,利用色彩的不同進行藝術的創造,從而組成大幅畫面。這也就是早期鑲嵌玻璃工藝的做法。而之所以使用鉛條這種金屬,是因為這種材質質地柔軟便於操作,容易做成自己想要的形狀,適用於藝術創造。

或者說,巴黎聖母院的鑲嵌玻璃是技術與藝術的結合體,用技術實現對藝術的創造,用藝術傳播更多的意義。這便是鑲嵌玻璃藝術在使用性能上的重要價值之一,並且這種價值觀念直至今日也依然適用於鑲嵌玻璃產品的生產製作之中,將人們對於未來與家庭的美好願景融入產品,裝飾於家庭。

而我們也可以想像,如果沒有鑲嵌玻璃技術的支持,巴黎聖母院必然會黯淡無光,傳統教堂牆面的畫作無論如何也無法取代鑲嵌玻璃所帶來的美感與效果。沒有鑲嵌玻璃的技藝,哥德式建築不會燦爛,沒有哥德式建築的文藝復興,也註定沒那麼輝煌。由此可見,每一面鑲嵌玻璃都是歐洲文明走出黑暗中世紀時期的藝術載體與歷史證明,是承載著建築所表現出的對於光明的渴望、與人們對於思想自由的嚮往。

相關焦點

  • 「巴黎聖母院」的價值知多少?玻璃、石材、木材皆非凡品
    2019年4月15日發生火災的巴黎聖母院,已默默熬過了一年。眼下全球遭受新冠疫情的侵襲,各國大事都得妥協退讓,所以修復巴黎聖母院的工程,也不例外地被暫時擱置。想當初,法國總統馬克龍誇下海口,「要在5年之內,把巴黎聖母院重建完畢」;而且不久後,他又宣布了國際性的設計競賽,讓全球優秀建築設計師,都踴躍參與巴黎聖母院被毀屋頂和尖頂的設計。但顯然,馬克龍總統的這些舉措,既不實際,也不討喜。
  • 往日的巴黎聖母院,有哪些絕美的藝術?
    巴黎是一座充滿魅力的藝術之都,也是藝術愛好者的神往之地,矗立在塞納河畔的巴黎聖母院靜靜地訴說著關於這座城市的歷史。去年,一場大火毀掉了巴黎聖母院三分之二的屋頂,當尖頂倒下的那一瞬間,有人嘆息、有人落淚,這座代表著巴黎之美和悠久歷史的藝術瑰寶被火災摧殘得傷痕累累,牽動了無數人的心。
  • 【建築】彩色玻璃屋頂變成了尖頂,成為巴黎聖母院的另一種視角!
    去年的4月15日,有著850多年歷史的巴黎聖母院塔樓起火,導致屋頂和塔尖被燒毀這一歷史性的毀滅讓全世界沉痛不已。 隨著時間的推移,巴黎聖母院的消息漸漸淡出人們視野。 時隔一年多,巴黎聖母院「還好嗎」? 巴黎聖母院可以追溯到12世紀,是法國最著名的地標之一,提起巴黎,就會想起巴黎聖母院。 一座建築能夠瞬間勾連起你對一座城市的印象,這,就是深植於人們心中的文化烙印。
  • 巴黎聖母院歷史的瑰寶
    我很小的時候就知道法國有巴黎聖母院,我記得高中時讀過雨果's的小說《巴黎聖母院》,後來一部同名電影被介紹到中國,這使我對巴黎聖母院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今天,我終於有機會參觀這座古老的教堂,我的心不由自主地產生了一種興奮和崇拜的感覺。
  • 玻璃屋頂、水晶塔尖,指向天空的光束?馬克龍同意巴黎聖母院塔尖...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去年4月巴黎聖母院發生火災後,前總理菲利普曾宣布將組織一場全球設計競賽,徵集巴黎聖母院的重建方案。另據中新網,來自全世界的建築師已經提交一些塔尖的設計草案。英國建築師福斯特設想了一個玻璃屋頂和一個水晶塔尖。斯洛伐克的一個建築設計工作室用指向天空的光束代替塔尖。
  • 餘中先:巴黎聖母院與《巴黎聖母院》
    6月26日,法國巴黎檢控官結束對巴黎聖母院大火的初步調查,稱火災很可能由燃燒的香菸或電路故障引起,排除人為縱火的可能。巴黎聖母院牽動著世人對它的關注,眾所周知,因為雨果的小說,巴黎聖母院超越了文學和時代,成為了極具代表性的世界歷史文化地標。撰文 | 何安安巴黎聖母院?還是《巴黎聖母院》?
  • 巴黎聖母院追憶
    數年前我到過巴黎,巴黎聖母院那高聳入雲的塔尖在我的記憶裡依然美好。知道巴黎聖母院,初始於雨果的小說。那個美麗野性的埃斯梅拉達,那個醜陋善良的卡西莫多,那個變態冷酷的弗羅洛等,已沉澱為我們這代人致青春的文學記憶。「你相信巴黎聖母院有一天會消失嗎?」
  • 修復中的巴黎聖母院
    修復中的巴黎聖母院外觀。拍攝於2020年2月。劉愛河攝科研人員在實驗室分析彩色玻璃。(圖片來源:巴黎聖母院圖片展)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館日」。僅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就有25個實驗室的100多位研究人員參與了該項研究,主要從砌體結構、木質結構、金屬結構、玻璃、聲學、數字數據採集和人類學7個方面開展研究。此次開展的系列研究將追根溯源,為世人揭開巴黎聖母院的神秘面紗,全面還原歷次重建和修復過程,如不同時期分別做了哪些工作,經歷了哪些重大改變,建築材料來自哪裡,有什麼特點,滅火過程對建築物產生了哪些影響等。
  • 美術聖地巴黎聖母院失火後重新開放,這些有關它的絕美藝術,你都...
    荊棘王冠被裝在拿破崙下令製作的金色玻璃容器中,容器的鑲嵌十分精美。據資料顯示,這件聖物只會在耶穌受難日期間對外展示。 管風琴 ▽ 大教堂的管風琴可以追溯到15世紀,是法國最大的管風琴。管風琴有五個手鍵盤,109個音栓和8000多個管道。
  • 巴黎聖母院 法國人的靈魂家園
    【環球時報駐法國特約記者 姚蒙】巴黎聖母院的一把大火,讓全世界為之揪心。巴黎聖母院,這個名詞有著強烈的象徵性,對法國人的意義更是非同一般。它的建築本身,也是世界建築文化的瑰寶。在巴黎聖母院發生過的故事,它所經歷的800多年滄桑變幻,值得世人永久回味。
  • 巴黎聖母院火災18個月後重開,「劫後重生」的它們不該被遺忘
    熱搜退去,時隔一年,巴黎聖母院「還好嗎」?今年4月還上映了一部紀錄片,詳細、真實地記錄了它的故事,強烈推薦家長們帶著孩子一起看。《重建巴黎聖母院:拯救大教堂內幕故事》1.災難巴黎聖母院的大火最初是從中世紀屋頂的木頭冒出煙霧,傳感器檢測到並發出警報。
  • 舞臺名場面盤點 | 鐘樓怪人帶你看《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序言》維克多·雨果法語原版音樂劇《巴黎聖母院》改編自法國文豪維克多·雨果同名巨著,1998年9月16日首演於巴黎議會宮。整個《巴黎聖母院》的故事由從《大教堂時代》開始,吉普賽女郎埃斯梅拉達、鐘樓怪人卡西莫多、巴黎詩人格拉古瓦、副主教弗羅洛、皇家衛隊隊長菲比斯等人的恩怨情仇緩緩拉開序幕。巴黎聖母院始建於1163年,並在1345年完工,有850年歷史。它位於巴黎塞納河西堤島上,總高度約130米。
  • 廣州「最大」的天主教堂,滿滿的西洋風情,號稱中國的巴黎聖母院
    廣州「最大」的天主教堂,滿滿的西洋風情,號稱中國的巴黎聖母院,每個國家和地區都有各自的信仰和文化,正是這些不同信仰文化造成了不同地區風俗差異,我們旅行的時候遊覽了和宗教有關的建築物,使我們更好地了解了當地的文化和風俗,是廣州最大的天主教教堂,極富西方情趣,被譽為中國巴黎聖母院,今天請跟著小編一起看
  • 巴黎聖母院鮮為人知的玻璃窗,其中蘊含著教徒們怎樣的信仰?
    教堂不僅有輝煌的建造結構,巴黎聖母院的玻璃花窗是西方古典宗教建築的重要裝飾元素,也是歐洲玻璃窗花的設計典範。巴黎聖母院的彩繪玻璃圖案異常豐富且色彩豔麗瑰奇。每當一天早晨的太陽初升,日光照射巴黎聖母院的玻璃時就會造成燦爛奪目的效果,宛如色彩斑斕的玻璃畫。
  • 巴黎聖母院大多文物被搶救出來了,但玫瑰窗或將涅槃!
    巴黎聖母院內景教堂的內部很深,又寬又高。踏進堂內的第一個印象是莊嚴神聖,令人肅然起敬。各大小祭臺前點燃著的閃爍燭光,與從五彩繽紛的彩色玻璃透射進來的光線相互輝映成趣。「敲鐘人」加西莫多因為畸形而被巴黎人所害怕,但他卻在巴黎聖母院的鐘樓找到庇護。巴黎聖母院裡的文物珍品
  • 重建巴黎聖母院是什麼意思
    1961年,巴黎聖母院屋頂上的景色。GunterR Reitz / Michael Ochs攝在2019年4月15日巴黎聖母院大火發生後的幾周和幾個月裡,人們試圖應對損失。巴黎聖母院曾經是(現在是)城市的物理時間表,大火燒過了無法替代的物質歷史。大火的直接後果是重建巴黎聖母院的政治和財政承諾。甚至在大火完全撲滅之前,法國總統伊曼紐爾·馬克龍(Emmanuel Macron)表示有意重建大教堂。
  • 巴黎聖母院 魅影新鐘聲
    巴黎聖母院傳奇的魅影,激發了雨果的創作靈感,他的頭腦中逐漸幻化出一系列虛構的,但是註定屬於聖母院的形象:善良的鐘樓怪人伽西莫多、美麗的吉卜賽少女愛絲梅拉達和邪惡的神甫克洛德·孚羅洛。  《環球》雜誌記者/唐霽(發自巴黎)  在巴黎的經典建築中,巴黎聖母院的美是最難描繪的。
  • 有課│餘中先:巴黎聖母院與《巴黎聖母院》
    我很高興在這給大家講巴黎聖母院和《巴黎聖母院》,從雨果的《巴黎聖母院》到真正的巴黎聖母院,這是我走過的第一步,因為我去法國看到巴黎聖母院之前已經讀了漢譯的小說譯本雨果的小說《巴黎聖母院》的漢譯本。對我來說是先有小說,再有建築,對我個人來說,確實是這樣。沒有看到巴黎聖母院的時候腦子裡的印象就是雨果的那部小說,給我一種想像,一種固定的形象,可以說揮之不去。
  • 電影《古教堂大救援:爭分奪秒拯救巴黎聖母院》探尋聖母院修復
    法國最著名哥德式建築、法蘭西最重要的文化遺產之一巴黎聖母院於2019年4月遭遇了百年難得一遇之大火,整個教堂頂幾乎被大火摧毀,隨後法國政府承諾將在五年內完成巴黎聖母院在此次大火後的的修復工作。
  • 暢想巴黎聖母院重建,中國建築師談獲獎作品「巴黎心跳」
    今年4月15日,有著850多年歷史的巴黎聖母院塔樓起火,導致屋頂和塔尖被燒毀,這一歷史性的毀滅,讓全世界沉痛不已。未來的巴黎聖母院應該是什麼樣子?「巴黎心跳」設計效果圖「我們還記得那天巴黎聖母院著火了,即使在觀看了尖頂的視頻後我們也無法相信。在我們的腦海中出現了震驚,悲傷和遺憾的複雜感覺。我兩次訪問巴黎聖母院,一次是在我的建築教育之前的童年,另一次是在我在歐洲實習期間。」李思蓓在歐洲的志願工作期間訪問了巴黎聖母院。「儘管我們在不同年齡,不同年份和不同背景下訪問了巴黎聖母院; 我們得到的感覺有很多共同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