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西安光機所參與「奮鬥者」號萬米海試...

2020-12-16 西部網

十二月一日,在西安光機所海洋光學技術研究室的實驗室內,吳國俊(中)正在指導科研人員進行相關設備測試。

「我們在艙內3個人的身體狀態都非常好,現在觀察到的海底地形是比較平坦的……」11月13日,「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潛航員通過直播信號,向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的主持人和觀眾介紹了他們在萬米深海的身體狀態和觀測到的畫面。

當天,「奮鬥者」號和深海視頻著陸器「滄海」號、「凌雲」號在馬裡亞納海溝開展聯合作業,在全球首次實現了萬米海底的電視直播。

「我們研發的全海深超高清攝像機、3D攝像機、全海深小型高清相機以及全海深對接通信與高速數據傳輸系統性能穩定、工作正常,為此次『奮鬥者』號萬米海底作業及萬米載人深潛電視直播提供了技術支撐與保障。」西安光機所相關負責人說。

12月1日,記者來到西安光機所,探訪所內科研團隊參與「奮鬥者」號萬米海試的故事。

攻關

讓指甲蓋能承受一頭大象的重量

自10月10日起,「奮鬥者」號赴馬裡亞納海溝開展萬米海試,成功完成13次下潛,其中8次突破萬米。11月10日,「奮鬥者」號創造了10909米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

「在這次海試任務中,我們研製的全海深超高清攝像機、3D攝像機搭載在『滄海』號上,全海深小型高清相機搭載在『凌雲』號上,肩負著拍攝『奮鬥者』號執行深淵海底地質環境、海溝典型地質環境變化、海底樣品抓取等深淵科考任務超高清影像資料的重任。」西安光機所海洋光學技術研究室主任吳國俊告訴記者。

2018年10月,全海深超高清攝像機的科研項目正式立項,要供「奮鬥者」號深海科考時使用。全海深攝像機,要求在任何深度都能進行拍攝。擺在吳國俊面前的第一道難題,就是攝像機在深海環境中的抗壓能力。

「水下每增加10米,相當於增加1個大氣壓的壓力,按照1.1萬米的設計深度,相當於在1平方釐米的面積上產生1.1噸的壓力,就像成年人的指甲蓋上要承受一頭大象的重量。」吳國俊說。

為了解決攝像機的水下抗壓問題,吳國俊和團隊決定研製一個帶窗口的密封艙,把攝像機裝進去,由密封艙來承受深海的巨大壓力,攝像機通過「窗口」進行拍攝工作。「要保證密封艙的抗壓性能,有兩種辦法,內部充油和幹艙密封。」吳國俊說,「內部充油相對容易,但是會影響攝像機的成像效果,因此只能用幹艙密封的辦法。」

方案確定以後,吳國俊和他的團隊開始了緊張的研製工作,從密封艙材料的選擇、窗口與艙體連接部位的抗壓和密封設計、加工和裝配工藝等,每一項都追求極限。

「剛開始進行打壓測試時,窗口與艙體連接部位出現了嚴重破裂,針對這個薄弱環節,我們進行了設計優化,加工工藝也精益求精,像連接部位的一組螺絲,我們按對稱關係循環固定、逐步加力,確保每一個螺絲的力度數值保持精確。」吳國俊說。

就這樣,設計、仿真、優化、製作樣機、實驗、再優化,經歷了10餘輪次的努力,吳國俊和他的團隊研製的全海深超高清攝像機通過了打壓測試,可以承受1.27萬米的深海高壓,完全滿足在1.1萬米深度工作的要求。

創新

為「奮鬥者」號研製會「美顏」的「水下相機」

與深海高壓下光學幹艙密封問題攻關同時進行的,還有水體折射率變化帶來像差、水體中成像色彩失真等關鍵問題的研究。「由於深海折射率、水下散射等原因,會出現成像模糊、圖像偏藍綠色等問題。像紅光在水下衰減更嚴重,會導致整體色彩出現偏差。」吳國俊說。

為了給深海科考任務提供可靠的影像資料,吳國俊和他的團隊開展了深海物鏡系統、圖像增強算法、色彩校正算法等研究工作,就像給「奮鬥者」號研製具有「美顏」功能的相機一樣,力求恢復深海環境和生物的真實面貌。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1年多的研發和試驗,2019年底,各項技術指標均已達標的全海深超高清攝像機達到了下海條件,並於2020年1月開始在南海進行了近海試驗。

「實踐證明,我們的攝像機具有水下光學變焦、圖像增強、色彩恢復、實時傳輸、遠程控制等功能,適用水深、視場角、解析度等技術指標均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能夠滿足全海深超高清拍攝和3D拍攝。」吳國俊說。

11月13日,在「奮鬥者」號和「滄海」號、「凌雲」號聯合作業時,吳國俊和他的團隊研製的全海深超高清攝像機表現穩定,在全球首次實現了萬米海底的電視直播,讓億萬電視觀眾親眼目睹了萬米深海的別樣風情。

吳國俊介紹:「當天的聯合作業,我們共採集了30個小時的超高清視頻數據,而在『奮鬥者』號的其餘下潛海試中,我們也採集了大量有效的超高清視頻,為馬裡亞納海溝的海洋生物、物理海洋等多學科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原始數據。」

「海洋光學在海洋探索中大有可為,我們希望踏踏實實搞好科研,在海洋生態系統監測、海洋養殖、海洋勘探等領域繼續努力,服務於國家的海洋戰略。」吳國俊如是說。

出海

為萬米海底作業提供技術保障

「奮鬥者」號在萬米海底進行科考作業,影像資料的拍攝和採集很重要,面對複雜的海底狀況,保證數據的及時、準確回傳同樣重要。「我們研製的全海深對接通信與高速數據傳輸系統,實現了全海深視頻數據對接和高速數據傳輸,為此次萬米海底作業及萬米級深海電視直播提供了技術保障。」西安光機所光子網絡技術研究室副主任汪偉說。

汪偉告訴記者,他們研製的傳輸系統包括「奮鬥者」號載人艙內光學視頻採集系統、艙內光電數據交換系統及艙外對接通信與高速數據傳輸系統。「艙內光學視頻採集系統和光電數據交換系統能夠進行艙內高清實時視頻數據採集、處理和交換等,艙外對接通信與高速數據傳輸系統能夠進行『奮鬥者』號載人艙內視頻和『滄海』號的數據對接通信和高速數據傳輸。」汪偉說。

西安光機所光子網絡技術研究室的助理研究員李鵬就隨著「滄海」號的母船「探索二號」出海,參與了「奮鬥者」號海試全過程並在出海保障工作中表現出色。

「我是10月26日隨『滄海』號的母船『探索二號』出發,開往馬裡亞納海溝,路上海況較差,遇到了4次颱風,因此比預定時間晚到了幾天。」李鵬告訴記者,「11月13日、16日、19日,『奮鬥者』號和『滄海』號、『凌雲』號進行了3次聯合作業,每次我都提前一天做好準備工作,對『奮鬥者』號的潛航員進行相關培訓,聯合作業當天在母船的中控室做好監測和技術保障。」

「11月13日是第一次電視直播,信號接通以後,畫質清晰,通信良好,直播室、『奮鬥者』號、中控室裡面的所有人都很激動。」李鵬說,「實時畫面不僅讓億萬觀眾看到了萬米海底的樣子,也能夠讓母船上的科學家和潛航員進行實時溝通,根據實時狀況做出指導和決策,對深海科考具有重要意義。」

就這樣,李鵬在海上工作了1個多月,對於這段「奇幻漂流」,他深有感觸。「每天海況都不一樣,大家把每天都當成第一次,應對各種困難,做好各自工作,像當地溫度在30℃以上,中午在甲板上工作,溫度能達到40℃以上。」李鵬說,「每次坐汽艇從『探索二號』到『奮鬥者』號的母船『探索一號』工作,海上的風浪都會把衣服打溼,大家都開玩笑,喝過了太平洋的海水,才算真正參加了這次科考任務。」

11月28日,「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完成萬米海試並勝利返航三亞。「在返航歡迎活動上,習近平總書記發來了賀信,我們每個人都很激動,作為一名年輕的科研人員,我將繼續做好本職工作,勇攀深海科技高峰,為加快建設海洋強國作出新的貢獻。」李鵬說。

編輯:張娟

相關焦點

  • 西安光機所助力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
    西安光機所供圖中新網西安11月29日電 (記者 田進)記者29日從西安光機所了解到,28日「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圓滿完成萬米深潛海試任務,返回三亞。西安光機所研製的全海深超高清攝像機、3D攝像機、全海深小型高清相機、全海深對接通信與高速數據傳輸系統工作正常、性能穩定,為此次萬米海底作業及萬米載人深潛電視直播提供了技術支撐與保障。
  • 「奮鬥者」號坐底10909米 創造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
    「奮鬥者」號坐底10909米,創造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逐夢深藍在逐夢深藍的路上,中國人又「潛」進了一大步。11月19日10時09分,由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國重器」——「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
  • 10909米!創造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的「奮鬥者」號勝利返航
    新華社三亞11月28日電(記者趙穎全、陳凱姿)28日8時30分許,隨著一陣汽笛聲響,在「地球第四極」結束科考任務的「探索一號」科考船在三亞靠泊下錨,成功實現10909米坐底紀錄的「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也隨船勝利返航。據了解,已知的海洋最深處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是板塊俯衝地帶,地質運動活躍、水壓高、溫度低、完全黑暗,被稱為「地球第四極」。
  • 海底1萬米,你好!——「奮鬥者」號標註中國載人深潛新坐標
    新華社三亞11月28日電題:海底1萬米,你好!——「奮鬥者」號標註中國載人深潛新坐標新華社記者張泉、董瑞豐、趙穎全、陳凱姿海南三亞,南山港。28日8時30分許,一陣汽笛聲響,創造了10909米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的「奮鬥者」號,完成第二階段海試,勝利返航。1個多月時間,累計完成13次下潛,其中8次突破萬米。10909米的紀錄,讓人類在大深度載人深潛領域有了新坐標。海底1萬米的世界,有多大魅力?
  • 「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完成萬米海試 勝利返航
    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個實現萬米載人深潛的國家。「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是「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專項支持的深海重大科技裝備。如今,它探索萬米海底的奧秘,獲取了大量生物、地質等深淵海底樣品,載譽而歸。「奮鬥者」號給人們帶來了怎樣的海底世界?完成萬米深潛紀錄的過程中,攻克了哪些技術難題?
  • 萬米深潛!「奮鬥者」號總設計師:「不是終點,我們剛剛打開了深海的...
    11月28日,創造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的「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順利返航。1個多月時間,累計完成13次下潛,其中8次突破萬米。10909米的紀錄,讓中國在大深度載人深潛領域有了新坐標。海底1萬米的世界有多大魅力?中國的深潛勇士們經歷了怎樣的艱險?
  • 面對面丨萬米深潛!「奮鬥者」號總設計師:「不是終點,我們剛剛打開...
    1個多月時間,累計完成13次下潛,其中8次突破萬米。10909米的紀錄,讓中國在大深度載人深潛領域有了新坐標。海底1萬米的世界有多大魅力?中國的深潛勇士們經歷了怎樣的艱險?載人深潛精神如何助力中國勇攀深海科技高峰?聽「奮鬥者」號總設計師葉聰、主航員張偉,講述萬米深潛背後的故事。
  • 「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成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萬米的海底,妙...
    閱讀提示2020年11月10日8時12分,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2020年11月10日8時12分,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
  • 「奮鬥者」號海試保障母船「探索二號」返回三亞 馬裡亞納海溝萬米...
    新華社三亞12月21日電(記者趙穎全、董瑞豐)12月21日,在完成所有航次任務後,「奮鬥者」號海試保障母船「探索二號」返回三亞,歷時57天的馬裡亞納海溝萬米海試順利收官。10月26日11時,「探索二號」從三亞起航,前往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執行「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萬米海試保障與「深海勇士」號深潛航次任務。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獲悉,航次期間,「探索二號」科考船在馬裡亞納海溝「挑戰者深淵」與「探索一號」科考船進行了多次聯合深潛作業。
  • 完成萬米海試後 「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迎來「全身體檢」
    在完成馬裡亞納海溝萬米海試之後,中國萬米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回到三亞中科院深海所進行拆檢。這也是它萬米歸來的第一次「全身體檢」。中國船舶集團第七〇二研究所 「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總建造師 劉帥:回來之後,我們對潛水器進行了拆裝,拆得也比較徹底,像浮力塊、載人球艙這些都拆掉了,目的是把框架和載人艙都露出來,方便我們做進一步地檢驗。在三亞中科院深海所的實驗室裡,潛水器用4天時間進行徹底拆解。「拆」是第一步,「檢」更加關鍵。
  • 「奮鬥者」號,無錫驕傲
    熱烈祝賀「奮鬥者」號凱旋無錫驕傲上新聞聯播啦!!!「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完成萬米海試並於28日勝利返航。習近平在賀信中指出,「奮鬥者」號研製及海試的成功,標誌著我國具有了進入世界海洋最深處開展科學探索和研究的能力,體現了我國在海洋高技術領域的綜合實力。從「蛟龍」號、「深海勇士」號到今天的「奮鬥者」號,你們以嚴謹科學的態度和自立自強的勇氣,踐行「嚴謹求實、團結協作、拼搏奉獻、勇攀高峰」的中國載人深潛精神,為科技創新樹立了典範。
  • 直播萬米海底,明月鏡片全程見證「奮鬥者」號打卡地球「第四極」
    地球第四極,中國「奮鬥者」號再破紀錄  不久前,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 10909 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  下潛離地心最近的地方,徵服「挑戰者」深淵  「奮鬥者」號有何過人之處?  萬米深海裡是如何實現全球直播的?  潛航員又是如何實現海底「自駕」不迷路?  明月鏡片助力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萬米級海試,並聯合央視新聞為萬米深潛全球直播提供保障,直達地球海洋最深處,全程見證地球第四極的深潛之旅。
  • 10909米!「奮鬥者」號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
    11月28日8時30分許,隨著一陣汽笛聲響,在「地球第四極」結束科考任務的「探索一號」科考船在三亞靠泊下錨,成功實現10909米坐底紀錄的「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也隨船勝利返航。
  • 深海載人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牽頭研製的「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
    近日,「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圓滿完成萬米海試任務,順利返航抵達三亞。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信,致以熱烈的祝賀,向所有致力於深海裝備研發、深淵科學研究的科研工作者致以誠摯的問候。
  • 世界海洋最深處,中國力量守護中國 「奮鬥者」號再破紀錄
    地球第四極,中國「奮鬥者」號再破紀錄不久前,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下潛離地心最近的地方,徵服「挑戰者」深淵「奮鬥者」號有何過人之處?萬米深海裡是如何實現全球直播的?
  • 世界海洋最深處,中國力量守護中國「奮鬥者」號再破紀錄
    地球第四極,中國「奮鬥者」號再破紀錄  不久前,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  下潛離地心最近的地方,徵服「挑戰者」深淵  「奮鬥者」號有何過人之處?  萬米深海裡是如何實現全球直播的?  潛航員又是如何實現海底「自駕」不迷路?
  • 「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即將轉入科學考察應用階段
    央視網消息:今天(11月28日)上午,曾在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10909米、創造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的「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順利抵達三亞母港。  「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11月10日順利下潛至地球海洋最深處,在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
  • 從電影《鐵達尼號》裡學習?中國載人深潛的艱辛和浪漫
    但邁向萬米深海,中國載人深潛團隊老中青三代科研人卻走了近20年。2020年11月10日,中國萬米載人深潛器「奮鬥者」號在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創造了10909米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隨後,習近平總書記在賀信中說:「奮鬥者」號研製及海試的成功,標誌著我國具有了進入世界海洋最深處開展科學探索和研究的能力。圖片來自科技部今年42歲的葉聰無疑是幸運的。如今已是「奮鬥者」號總設計師的他,19年前剛從大學畢業就進入位於無錫的中國船舶七〇二所,接觸的便是「蛟龍」號載人潛水器項目。
  • 「逐夢深藍 挑戰第四極『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深潛器科普展」在...
    2020年11月28日,創造了10909米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的「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圓滿完成萬米深潛海試任務順利返回港口。12月31日,「逐夢深藍 挑戰第四極 『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深潛器科普展」在中國科技館東大廳開幕。
  • 發揚中國載人深潛精神 挺進世界海洋最深處
    「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完成萬米海試並於28日勝利返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