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真味,聖妙香」,香櫞種雪梨品貴如金,啜飲佛手賽神仙

2021-01-10 品茶正當時

佛手茶發源地

香櫞果

【永春佛手茶】屬於青茶類,是獨具特色的中國名優茶,是福建烏龍茶中風味獨特的品種。主產於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這裡的平均海拔都在600米以上。【永春佛手茶】又名「香櫞種」、「雪梨」。又因其形狀類似「佛手柑」,其名字稀有珍貴似金,又被稱為「金佛手」。

永春佛手茶

閩南著名僑鄉永春縣。福建省永春縣是我國著名的僑鄉。茶葉生產歷史悠久,在20世紀40年代末,【永春佛手茶】就開始銷往海外。如今,【永春佛手茶】更是發展強勁,栽培面積和年產量都是穩居全國第一,也是我國三大烏龍茶出口基地縣之一。在港、澳、臺、及東南亞僑胞中久負盛名,屢獲殊榮。我國茶葉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主任駱少君先生也有題詞道:「永春佛手,名振神州」。

永春佛手茶

【永春佛手茶】名字由來的小典故。相傳在很久以前,閩南安溪縣騎虎巖寺山上盛產「佛手柑」(香櫞),每年到了成熟季節,陣陣果香誘人,滿園春色。在這寺中有一位老和尚,每天都以茶供佛。有一日老和尚打坐中,佛手果香陣陣襲來,突然,他靈機一動,腦洞大開,思量到:「佛手柑」是一種清香誘人的名貴佳果,要是茶葉泡出來有「佛手柑」的香味豈不是更好嗎?他採來茶樹枝條嫁接在「佛手柑」上,經過精心呵護與培植,最終成功。在採摘的新鮮茶葉中,都伴有濃濃的「佛手香」味,茶香伴著佛手香,老和尚高興極了,就將這種香茶取名為「佛手」。古有文字記載:「僧種茗芽以供佛,嗣而族人效之,群踵而植,彌谷被崗,一望皆是」。永春縣山清水秀、朝霧沐浴、泉甘水潤、所生產的佛手茶質量為之極品,為區別於其他地區的佛手茶,故稱【永春佛手】。

永春佛手茶

【永春佛手茶】植株形態。屬大葉型灌木類,樹冠高大,長勢蓬鬆開展,葉形酷似「香櫞」。種類分為兩種:「紅芽佛手」春芽呈紫紅色。「綠芽佛手」春芽呈淡綠色。其中以紅芽為佳。形狀:鮮葉大如掌、橢圓形、葉肉肥厚。採摘時間:每年3月下旬開始萌芽,4月中旬開始採摘。一年採摘四季,其中春茶的採摘量佔40%左右。

永春佛手茶

【永春佛手茶】品質特徵。外形:條索肥壯圓結、顆粒捲曲如珠、沉重飽滿如豪幹狀。色澤砂綠烏潤呈翠黃綠色。香氣:「香櫞果香」、天然果香、蘭花香、濃鬱刺激強烈、幽然持久悠長,複合型香氣形成神奇的"佛手韻"。湯色:橙黃淺黃金黃、清澈明亮、耐衝泡能夠衝之7泡以上。滋味:入口清香清爽、芬芳馥鬱、綿柔飽滿順滑、水中含香如飲香湯、回甘生津迅速、落喉甘潤。葉底:肥厚軟亮,葉邊鮮紅。

永春佛手茶

【永春佛手茶】的衝泡。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永春佛手茶】的衝泡水溫為100℃沸水,同時還必須是「滾沸水」。★備具:【永春佛手茶】茶樣、電隨手泡、白瓷蓋碗、公道杯、品茗杯、茶道六君子一套。★燙壺溫杯:用沸水將茶具內外衝淋一遍,起到提高杯溫、消毒殺菌的作用。★投茶。一般蓋碗取5~7克茶即可。★潤茶:採用「即入即出」,「迅速出湯」手法操作。在白瓷蓋碗中注入沸水,以蓋過茶麵即可,迅速出湯倒去不用。潤茶目的是為了提高茶葉表面的溫度,使緊結的茶葉甦醒過來,舒展開來,便於茶中香氣物質充分的釋放出來。★衝泡:第1~3泡,以20秒出湯為宜,第4~5泡以30秒為宜,第6泡以40秒為宜,第7泡以60秒為宜(僅供參考)。結束語:【永春佛手茶】,茶名稀有珍貴儒雅、茶品內外俱佳出眾不俗、茶市場漂洋過海走遍天下。(歡迎關注風輕雲淡高山流水2900)

永春佛手茶植株

永春佛手茶

相關焦點

  • 永春佛手為什麼會有果香味?原來它的來歷與佛手柑嫁接有關!
    永春佛手茶,又名香椽、 雪梨,是青茶一類中風味獨特的名貴品種之一。因形似佛手、名貴勝金,又稱「金佛手」,主要產地是中國福建省永春縣蘇坑、玉鬥和桂洋等鄉鎮地區。永春佛手茶樹多生長在平均海拔600 —900米的高山處,是福建烏龍茶中風味獨特的名茶。永春佛手以其「形美、色潤、味甘」的品質而享譽國內外。有華僑稱讚永春佛手說:「西峰寺外取新泉,啜飲佛手賽神仙;名貴飲料能人藥,唐人街裡品茗篇。」永春佛手茶的得名和由來,跟一個流傳已久的傳說有關。
  • 藥性歌括四百味白話講098:石決明、香櫞、佛手、薤白
    392.香櫞香櫞性溫,理氣疏肝,化痰止嘔,脹痛皆安。393.佛手佛手性溫,理氣寬胸,疏肝解鬱,脹痛宜用。394.薤白薤白苦溫,辛滑通陽,下氣散結,胸痺宜嘗。2018.02.10 晴天 星期日 湖心亭公園好!《藥性歌括400味》,今天看看哪四味?
  • 佛手茶歷史與發源地的簡單介紹
    清道光二十四年泉州瘟疫流行,傳說塗門關帝扶乩明示後城林氏族館——「芹圃館」,安溪金榜茶商囤積之騎虎巖佛手茶,化湯為藥,災情頓解,佛手茶名聲大噪。佛手茶又名香櫞、雪梨,灌木形,中葉類,中芽種。民國時期又分大葉香櫞和小葉香櫞。一九九六年佛手茶被定為茶樹良種。乙酉年臘月,金榜(廣州)林東海先生捐資重修佛手茶發源地,並增建鳳尾花園,一併記載。
  • 金佛手知識科普,這些你可能不知道!
    金佛手,拉丁學名是Citrus medica cv sarcodactylis,別稱佛手香櫞、蜜筩柑、蜜羅柑、福壽橘、五指柑、佛手、佛手柑,屬於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芸香科的一種植物。
  • 賈元春的「香櫞」,賈探春的「佛手」,姐妹倆誰真有福氣一目了然
    二,「香櫞」。「香櫞」味辛、苦、酸。《本經逢原》:柑櫞乃佛手、香櫞兩種,性味相類,故《綱目》混論不分。蓋柑者佛手也,櫞者香櫞也。《本草便讀》:香圓皮,下氣消痰,寬中快膈。香櫞的藥用價值,說白了就是「疏肝理氣」,專治小氣。
  • 佛手清供 , 冬日裡愈俗的良藥
    、佛手等香果,羅列滿屋,可使室內經暖發香。吾唯喜冬日,梅花水仙,入座清芬,香櫞佛手,堆盤鮮色。可以參茗柯之禪味,洗酒國之俗酲。明人高濂《遵生八箋》謂曰:「香櫞佛手出時,山齋最要一事,得硃砂紅盤、青花盤、白盤數種,以大為妙,每盆置櫞廿四頭,或十二三者,方足香味,滿室清芬。」
  • 中醫草藥:佛手(香黃)
    本期草藥是佛手,在潮汕可能說有人不認識佛手的,但是香黃的話基本上個個都知道,香黃是潮汕地區特有的一種果脯,佛手經過特殊的處理,在經歷時間的考驗後,提升了口感、功效等方面。不過今天本文主要講佛手,香黃的點擊第二圖文了解哦。(電腦出了點小毛病拖更了,不過這周看看能不能補齊三更。)【學名】佛手[fó shǒu]芸香科柑橘屬植物。
  • 止咳良藥香櫞
    香櫞又名枸櫞、鉤緣幹、香泡樹、香櫞柑枸櫞、香圓。
  • 佛手香櫞的功效與作用
    、五指橘、香櫞。據《歸經》等載,佛手並具治鼓脹發腫病,婦女白帶病及醒酒作用,是配製佛手中成藥的主要原料。疏肝理氣 佛手性味溫、酸、苦、甘,可歸肝脾經,具有疏肝理氣的功效,適用於肝氣鬱結所導致的脅肋疼痛、心煩易怒、胸悶不舒、失眠等症。可直接將佛手片開水衝泡代茶飲,亦可與青皮、川楝子加水煎服。
  • 喝佛手茶,真的只是一種生活方式.
    絕大部分永春人的清晨,都是被一杯濃香四溢的佛手茶喚醒的。上至耄耋老者、下至垂髫小兒,無一不愛茶、世茶、習茶、敬茶。 喝茶只是一種生活方式,懂不懂茶不重要,每天喝茶才重要!常會遇到一些朋友,提及茶總是小心地說:自己不懂,即便是喝茶,也是隨便喝喝。
  • 只有中國人才懂的香中君子:佛手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載道:「佛手,雖味短而香芬大勝,置笱中,則數日香不歇。」佛手適合久放,尤其成熟後,顏色金黃,形狀優雅,氣味芬芳,經常是文人墨客清供的不二之選,並經常被作為素材來創作成詩文,畫成畫。佛手水提取液可顯著增強小鼠抗運動型疲勞的能力。臨床上,一般治療胃脘痛(肝鬱脾虛+溼熱內蘊型)時,選用四逆散合四君子湯基礎之上,加黃芩、蒲公英、法半夏、佛手。脅痛(肝鬱氣滯型),常用柴胡疏肝散加佛手、廣木香、鬱金、延胡索等。在古代佛手方劑有:保生大佛手湯、參便佛手散、佛手柑飲、佛手祛毒膏、佛手膏、佛手散、佛手湯、佛手丸、歸經佛手散、加味佛手散和神效佛手散等。
  • 廚房花園 | 孫悟空最恨的水果,我覺得應該是佛手吧……
    明《遵生八箋》裡專門介紹了怎麼供香櫞:「香櫞出時,山齋最要一事,得官哥二窯大盤,或青東磁龍泉盤、古銅青綠舊盤、宣德暗花白盤、蘇麻尼青盤、硃砂紅盤、青花盤、白盤數種,以大為妙,每盆置櫞廿四頭,或十二三者,方足香味,滿室清芬。」簡單概括一下,就是盤子要大大的,香櫞要多多的。
  • 在永春,地道的佛手茶就這麼泡!
    和永春老醋一樣,永春佛手茶也開始名聲在外了,只是前者的芳香早已飄逸全國,甚至走進50多個國家的國門,功成名就,佛手茶則正在攻城略地,擴大自己的影響
  • 曲徑通幽廣佛手,沁人心脾清流環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載道:「佛手,雖味短而香芬大勝,置笱中,則數日香不歇。」所謂潮州三寶指的是老香櫞、老藥桔、黃皮豉這三種聞名海內外的涼果,其中,老香櫞更是被列為潮州三寶之首。
  • 佛手,清供.
    而佛手的歷史,則可以追溯的宋代。在那個聞香盛行的年代,同屬柑橘屬的枸櫞,即香櫞,因其強烈的芳香,逐漸脫穎而出成為聞果的主力軍。後經過長期人工選育栽培而出的變種,就成了今天的佛手。就像《浮生六記》中說的那樣:「佛手乃香中君子,只在有意無意間。」不高揚,而隱忍;不尖利,而豐厚;不濃烈,而綿長。
  • 如何啜飲 ? 為何啜飲?
    喝茶發出「咻咻咻」的聲音的這種方式,其實被稱為「啜飲」。我們先來了解茶該如何啜飲、為何要啜飲?  啜飲有兩種方式。一種方式是自然地吸入小口茶湯,用舌尖輕輕的抵住上顎。另一種方式是要快速吸入茶湯,在這樣快的速度之下,茶湯會形成水霧一樣的狀態,噴灑到口腔的每個角落,同樣也能刺激味蕾,讓味蕾感受到茶湯的香氣與淳滑。
  • 無上玉皇心印妙經
    聖日聖月,照耀金庭。一得永得,自然身輕。太和充溢,骨散寒瓊。得丹則靈,不得則傾。丹在身中,非白非青。誦之萬徧,妙理自明。高上玉皇本行經髓道言:昔元始天尊在清微天中,玉京金闕,七寶玄苑,玉皇宮殿,升光明座,與無鞅數眾,宣說靈寶清淨真一不二法門。是時,玉皇尊帝與諸真聖,清齋建節,侍在側焉。
  • 意正濃----香櫞甜品重磅來襲
    精選優質進口原料、最新鮮可口的時令水果,每一件都是用心之作。我們出品如下,敬請品鑑。「紀念歲月」系列可愛的人們,我想向你們表白,願陪伴你們在重要、或平常的日子裡。「香草拿破崙」最傳統的製法極致酥脆的層層酥皮加之以大溪地香草莢帶來的香氣
  • 佛手,案頭話清供,聞香有嘉果
    霜降之後,陰始凝也,就是清供季了,這時宜蒔養臘梅、水仙等歲朝歲寒清供,以及香櫞、佛手等香果,羅列滿屋,可使室內經暖發香。王世襄之子王敦煌在《吃主兒》中提及佛手時說:「這東西放在哪兒呢?佛手之所以好,一是香,二是形好,它那樣子,天生就是要人供在那裡。所以明人李時珍《本草綱目》說:佛手「雖味短而香芬大勝,置笥中,則數日香不歇。寄至北方,人甚貴重。」
  • 居家用香與薰香香果
    「香櫞出時,山齋最要一事,得官哥二窯大盤,或青東磁龍泉盤、古銅青綠舊盤、宣德暗花白盤、蘇麻尼青盤、硃砂紅盤、青花盤、白盤數種,以大為妙,每盆置櫞廿四頭,或十二三者,方足香味,滿室清芬。」——《遵生八箋》佛手是香櫞的變種,比起圓滾滾的香櫞,形狀更別致、香氣更濃烈,深受喜愛。聞果的香氣畢竟較弱,需要一定數量才能芬芳滿室,所以要獲得較佳效果,就要取十來個佛手或香櫞,堆放在一個大盤中,陳設在條案、香幾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