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100000+人已關注
加入我們成功跑贏大盤
今日頭條財經領域最具影響力創作者
騰訊網年度十大財經大V
正月初二、初三,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回娘家的習俗,嫁出去的女兒們便紛紛帶著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民間稱為「迎婿日」。除了回娘家,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把「財神」請回家!大年初二是接財神的日子,打開家裡的水龍頭一邊接水一邊說著接財神之類的話,接到的水也不要倒掉,這就表示把財神請回了家!那麼今天都有什麼風俗呢?一起來看看。
習俗一:回娘家
正月初二謂之「開年」,從這一天開始,人們帶著三牲、餈粑、煎堆等禮品,走親訪友。韶關沙田一帶殺生雞開年,取生氣十足的意思。
正月初二,是女兒女婿回娘家的日子,即是女婿給嶽父母拜年,俗稱「迎婿日」。民間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在初一這天不能回門,回門會把娘家吃窮,只有在年初二以後才能回娘家。在臺灣有這樣的民諺:「有父有母初二、三,無父無母門擔擔。」意思是說有父母的女兒,在年初二以後,娘家人必然來接回去團圓,只有無父無母的女兒,沒有親人想念,娘家也就不派人來接了。
中國人最親密的是血緣關係,姑爺有「半子之勞」,俗話說「一個姑爺半個兒」。大年初二,姑爺帶著貴重的禮物去看望老丈人、丈母娘,正是一年一度作為「半個兒」見「親娘」的機會,以慰問「二老」。有的地方稱新女婿為「嬌客」。對於「嬌客」拜年,嶽父母家無不盛情款待。
在河南一帶,正月初一是一年之始,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嫁到夫家便是夫家的人了。大年伊始,闔家團圓,自然不便回娘家去。正月十五也是一年之中第一個月圓日,恐媳婦回娘家舉家不團圓。所以一般都是正月初二回娘家,正月十六回娘家。以便照顧到婚姻雙方的團圓喜慶。鹿邑縣有「正月十六請(閨女),二月二送,一輩子不生病」的俗語。
習俗二:祭財神
每年大年初二,在我國北方大地,家家戶戶還要「祭財神」,鞭炮聲晝夜不休。此時商戶們也是最重視的,關聖大帝、玄壇趙元帥、增福財神都是他們要「打點侍奉」的。供品多為羊肉、雄雞、活鯉魚、年糕、饅頭等,將火燃於酒杯中供神,據說取「火酒活魚」之意。送神時,把松柏枝架在芝麻秸上加黃錢阡張元寶當院焚燒,噼啪作響。
還有虔誠者要去五顯財神廟燒頭股香,並向廟裡財神借元寶也就是金銀紙錠,即借財氣,求財神保佑發財,寄託了廣大勞動人民闢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祭財神的時候要去財神廟燒香,取元寶。 不是中國人特別愛財,特別財迷,因為財代表一種幸福。傳統社會時物質財富特別匱乏,每個人都希望新的一年有好的收成,過上幸福的生活,那麼他要去拜財神。財神的興起也跟商業交易商業發達有關係,在農業社會早期並沒有財神,後來才有財神爺,關公、比幹、範蠡這些人都被奉為財神。其實是作為商業交易的時候的一個精神象徵。關公他講信義,比幹傳說沒有心,沒有心就不偏心。當然我們一般人今天拜財神也想不到那麼多,只是我們想要未來的生活會更好。
習俗三:開年飯
正月初二謂之「開年」,從這一天開始,人們帶著三牲、餈粑、煎堆等禮品,走親訪友。韶關沙田一帶殺生雞開年,取生氣十足的意思。在飲食習俗方面,正月初二這天的中午飯稱「開年飯」,菜式多樣,皆取吉祥寓意。雞是少不了的,燒肉取「紅皮赤壯」(身體健康)之意,炒飯取意「大顯身手」;豬脷(舌)取「大利」之意,還有生菜,取意「生財」,蒜喻能寫會算,蔥喻聰明,韭喻長長久久等。芹喻勤勞刻苦。初七人日吃七樣菜,上列幾種均在其中。
大年初二吃什麼?
麵條
初一餃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轉,初四烙餅炒雞蛋。初五捏上小人嘴,初七人日吃壽麵。所以,有的地方要吃麵的,把這種說法解釋為迎女兒回門。初二的面講究也不少。據說,初二的面要用初一的餃子面來做。而且這面須為冷湯。也就是,把面煮熟之後用冷水浸過,稱為冷湯。現在的人們一般都打個滷兒或者炸點醬做成打滷面或者炸醬麵。但是一定要用冷水浸過,以保留「初二的面」的風俗。
初二的面講究也不少。據說,初二的面要用初一的餃子面來做。而且這面須為冷湯。也就是,把面煮熟之後用冷水浸過,稱為冷湯。現在的人們一般都打個滷兒或者炸點醬做成打滷面或者炸醬麵。但是一定要用冷水浸過,以保留「初二的面」的風俗。
餌塊
鳳羽人的習俗,大年初一包元霄,大年初二吃餌塊,雷打不動。當然了,這餌塊有兩種吃法,一種是甜味的,一種是鹹味的。吃甜味是無可奈何,因為這一年家裡沒有殺年豬,沒有什麼可以用來煮餌塊的好肉食,加上頭天早上就吃的是元霄了,再吃甜的就重了。吃鹹味的才最正宗,年豬殺翻後,在大年初一下午開始在灶窩裡燉的那一大土鍋肉食,就是為第二天一大早的煮餌塊準備的。
餛飩
初二早上,天沒有亮的時候就要起床,煮餛飩吃,因為餛飩長得象元寶。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各家把除夕夜接來的財神祭祀一番。實際上是把買來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這天中午要吃餛飩,俗稱元寶湯。祭祀的供品用魚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號,這天均大舉祭祀活動,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豬、整羊、整雞、整鴨、紅色活鯉魚等,祈望今年要發大財。
發糕
大年初二,恩平人用一種獨特有趣的習俗「開年」:用一種叫作「發糕」的年糕,連同其他祭品拜祭祖先,拜完祖先全家吃發糕,還邊吃邊大喊:「開年吃發糕,財旺福又到!」據介紹,恩平人年初二吃發糕開年的習俗源於明朝,相傳當時恩平有一孤苦零丁的乞丐新年來臨仍在街行乞。年初二那天,一個好心的點心鋪老闆收留了他,並教他做點心的技術,學成後又資助他回老家開點心鋪。後來乞丐獨創了一種與眾不同的食品,挑到圩上去賣,人們第一次看到這種食品,甚覺新奇,問是什麼東西,乞丐說是新年「發糕」,人們紛紛買來品嘗。後來乞丐賣發糕發了財,資助窮家子女上學讀書,一時傳為佳話。此後,恩平人吃「發糕」拜祖開年的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時間飛逝,春節將臨,在這熙熙攘攘的一年,王者老師從未間斷的對大家悉心指導,王者財經的工作人員也是全力以赴的服務大家。在此也感謝各位學員的信任,為在新的一年更多的了解大家,給大家提供更多的定製化服務,且在新年之際給大家送福利,過大年。現填寫客戶服務問卷調查,即送鬥K一個月權限(立贈領取),也送上對大家最誠摯的祝福!
點擊【閱讀原文】填寫客戶服務問卷調查:
覺得好看,請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