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二,除了女兒回娘家,還有祭財神你知道嗎?

2021-02-14 健康生活圈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回娘家的閨女還要帶上糖果和麵條,糖果表示祝願生活甜甜美美,麵條是表示健康長壽的意思。最隆重的回娘家正是婚後第一次回娘家,這一次新姑爺登門,不亞於新媳婦出嫁。 

祭財神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各家把除夕夜接來的財神祭祀一番。實際上是把買來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這天中午要吃餛飩,俗稱"元寶湯"。祭祀的供品用魚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號,這天均大舉祭祀活動,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豬、整羊、整雞、整鴨、紅色活鯉魚等,祈望今年要發大財。關於財神是誰說法不統一,主要有以下幾種:

  趙公明,因張天師曾命其守玄壇,故又名趙玄壇。此人來源於《封神演義》,姜子牙封他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之神"。趙明朗,字公明,道教中的玄武之神,俗稱趙公元師。此說來源於《三教搜神大全》,聖號全稱為:"總管上清正一玄壇飛虎金輪執法趙元師"。

  比幹:殷紂王的叔父,因忠耿正直,被挖心。因其"無心",故不偏倚,後世人奉為財神,此事載於《史記·殷本記》。

  範蠡: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手下大臣,幫助越王打敗吳國,後來經商發了大財,改名陶朱公。後人奉為財神。

  關羽:三國中的關羽是個"全能"人物,最重義氣,後人把"義"和"利"等同對待,奉為財神。一般商號供奉關羽者居多,認為他對商號有保護作用。

  上述財神中,範蠡、比乾等稱為文財神,趙公天師、關羽為武財神。此外還有供奉太白星者,稱為"財帛星君"。因為太白星亦叫金星,附會為財神。還有以齊天大聖、招財童子為財神者。

  民間所供大多以趙公明居多,其印刷的形象很威武,黑面濃髯,頂盔貫甲,手中執鞭,周圍畫有聚寶盆、大元寶、珊瑚之類的圖案,加以襯託,突出富麗華貴的效果。

  有關財神的傳說

  據說,財神爺是有錢人家供奉的,沒錢的人供奉是不會顯靈的。民間流傳有「財神菩薩休妻」的故事:從前,財神廟財神身邊總有一位端莊美麗的財神娘娘陪伴。後來這位善良的女菩薩突然不知去向,原來她被財神爺給休掉了。財神爺為什麼要休妻呢?這要從一個乞丐說起。有個討飯化子窮得無路可走,討飯路過一座古廟。進廟後,他什麼菩薩都不拜,單摸到財神爺像前,倒頭便拜,口裡禱求財神爺賜財。趙公元帥見是一個叫化子,心裡想連香燭都捨不得點,還來求財?天下有那麼多窮叫化子,我能接濟得過來嗎?可乞丐心中想的正相反,他認為財神總會救濟窮人的,富人不悉吃穿,求財何用?便不住地拜。這時,財神娘娘動了惻側隱之心,想推醒打瞌睡的財神夫君,勸他發發善心給這叫化子一點施捨。可財神爺不理睬,打了兩個哈欠又閉上了眼睛。雖然是財神娘娘,可財權在夫君手上,夫君不點頭,怎麼好將錢賜給叫化子呢?娘娘無奈只得取下自己的耳環,扔給了叫化子。乞丐突然感到神龕上擲下一物,一見是一副金耳環,知道是財神所賜,急忙磕頭,連呼「叩謝財神菩薩」。財神爺睜眼一看,發覺娘娘竟將自己當年送她的定情物送給了窮叫化子,氣得大發雷霆,將財神娘娘趕下了佛龕。自此以後,數百年來就再也沒有一個窮人是拜了財神而發財的。


 回娘家

  正月初二,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回娘家的習俗。民間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在初一這天不能回門,回門會把娘家吃窮,只有在年初二以後才能回娘家。嫁出去的女兒們,便在大年初二這一天,紛紛帶著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

  一大早,小兩口便開始為走娘家的事兒精心準備著。女的拾掇得漂漂亮亮,男的穿得整整齊齊,孩子也打扮得花枝招展,然後媳婦往往再三囑咐丈夫和孩子在說話、行為等方面一些應該注意的禮節,一切完畢才帶著禮物高高興興直奔目的地。娘家人往往會站在門口笑眯眯地迎接閨女女婿一家人,笑納禮物的同時有孩子的還要給一些壓歲錢。

  從婆家臨走前,尤其是新媳婦,婆婆要包上一個紅包袱,這包袱媳婦是不得打開看的。如果包袱裡放上甜的東西,譬如甜點心,就說明婆婆對媳婦滿意。

  回娘家的閨女還要帶上糖果和麵條,糖果表示祝願生活甜甜美美,麵條是表示健康長壽的意思。

  到了娘家見了爹娘之後,先給嶽父嶽母等老人們磕頭拜年;雖然這時候老人們也謙讓著說「算了吧,算了吧」,但還是挺高興地接受這個磕頭大禮。然後,女婿由嶽父或者舅哥領著,到附近的本家或比較親近的人家去給長輩拜年。閨女則自己到街坊鄰居平常關係不錯的人家拜年。

  新人結婚後的第一個春節過後,是一定要專程拜年的。春節當然是要在婆家過的,但正月初二就可以去娘家了。新媳婦回娘家,按照早先的規矩新女婿要給嶽父母磕頭,由嶽父母給磕頭錢。還要陪著丈夫去本家拜年的,所有的本家長輩、親戚都要拜,俗稱「磕頭」,至於是否真正磕頭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從初二丈母娘家的第一頓開始,老丈人家族的親戚會排著隊的請吃,上席,喝酒,還要給壓歲錢。拜一家,送一次禮,收一次小錢。長輩、親戚都要給新郎一些小錢。回來接著去拜新郎的本家、親戚,也是吃飯,送禮,收的小錢卻是給新娘的。小兩口新年往往收入頗豐。

  最隆重的回娘家正是婚後第一次回娘家,這一次新姑爺登門,不亞於新媳婦出嫁。

  結婚第一年,小兩口一定要在初二回娘家。娘家那頭隆重地稱其為:待女婿(或叫待新親)。這次回娘家,女婿比閨女位置要高得多,他是娘家的主賓。招待新女婿的酒席很有講究,既然是請的新女婿,新女婿當然就得坐上席,陪同的必須是同輩或者是小輩,長輩一般不能在場。席間上菜也有一定的程序,一般是先上些點心、糖果之類的六種小吃(也有上八種的,分為四幹四鮮),簡單吃點就正式上菜開席。每上一道菜,都要新女婿先拿筷子吃第一口,他不動筷子,任何人都不能動這道菜。


  初二這天中午,光吃菜可不行,還要喝酒,既然女婿是主角,喝酒自然是少不了的。為了不至於喝醉丟人現眼,女婿會帶個代他喝酒的,此人能說會道,而且酒量極好。在酒場上,敬新女婿的酒多數由他們代喝了。

  當酒席進行到一半時才能端上整魚這道菜,可只要魚上了桌,就會有一個端著空盤子的人來到新姑爺面前為廚子討紅包。送了紅包後就輪到小舅子或是侄子輩的年輕人「獻」酒了,這時新姑爺就可以根據獻酒的人隨時決定是否需要掏紅包,一般是只給與妻子血緣關係比較近的小孩就行了。

  所有的菜上完以後,最後還要上糕點,這些糕點全是陪客帶來的,是專門做的花樣糕點。上的糕點也同樣需要新女婿先吃,每個陪客帶來的點心都要上一遍,來多少陪客,這糕點就要上多少道。每上一道糕點,就會有專人介紹這是哪家親戚帶來的,和女婿是什麼關係。新女婿如果各種糕點都嘗一個的話,估計肚子會撐圓了,所以他只是動一下筷子,夾一個放在自己的盤子裡,就算嘗過了。

  這一次回娘家,不能回去太早。吃過飯要陪老人聊聊天,聽聽嶽父母的教誨,並且主動邀請二位老人和兄弟姐妹到自己家裡做客,然後再告辭回家。

  是誰套住了新女婿的車子,滿院子人哈哈大笑,這時新女婿才回過神來,原來「耍女婿」開始了。新女婿要發喜糖和香菸,請求人們解套。這要很費些口舌來討價還價呢!客人、主人被逗得捧腹大笑,穿西裝打領帶的新女婿不敢怒也不敢言,還得賠著笑臉。如若不然,別人就會說這新女婿娃「不吃耍」(玩不起),讓人瞧不起,以後就是來丈人家,村裡人都懶得理。所以,新女婿無論如何也不能落下這「不吃耍」的名聲。雖然現在「耍女婿」更多的是圖熱鬧,但在我們農村,如果新女婿沒人來耍,對主人家來說是很沒面子的事。耍的人越多,則說明主人家為人不錯,人品也好,主人家自然高興。

  新人結婚後的第一個春節過後,以後過春節再回娘家,就沒有這麼多規矩和講究了。

相關焦點

  • 大年初二 | 拜財神!回娘家!這麼做最吉利....快看看!
    怎麼不先給你公婆磕頭,而大老遠地進宮先拜我們呢?去!去先去給你公婆拜年,老老實實在家待一天伺奉他們,明天再來給我們拜年吧!」說著就把女兒攆了出去。打那時起,大年初二才回娘家拜年,就成了民間習俗,延續至今。
  • 正月初二有什麼習俗?「回娘家」、「吃開年飯」忙得不亦樂乎
    比如,古代人在大年初二這一天,就有很多值得現代人學習的習俗。1.出嫁女人回娘家由於古代的春節是從臘月初八一直過到正月十五。所以大年初二依然處於過年時節,這一天其實也有很多習俗。其中有一個比較有特色的習俗就是「回娘家」。相信大家都知道古代社會,特別崇尚男尊女卑的思想。
  • 拜財神!回娘家!大年初二都幹啥?
    除了回娘家,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把「財神」請回家!大年初二是接財神的日子,打開家裡的水龍頭一邊接水一邊說著接財神之類的話,接到的水也不要倒掉,這就表示把財神請回了家!那麼今天都有什麼風俗呢?一起來看看。
  • 大年初二嫁出去的女兒要回娘家你知道還有哪些風俗與禁忌嗎?
    大年初二嫁出去的女兒要回娘家你知道還有哪些風俗與禁忌嗎?時間:2020-01-26 09:4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年初二嫁出去的女兒要回娘家你知道還有哪些風俗與禁忌嗎? 大年初二是正月裡農曆新年的第二天。
  • 大年初二:回娘家 祭財神
    初二,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
  • 正月初二有啥講究?出嫁的女兒為什麼大年初二回娘家?
    那麼大年初二有啥講究呢?一、回娘家正月初二這天,嫁出去的女兒要帶著丈夫、孩子回娘家拜年,俗稱「迎婿日」。這源於中國古代的祭祖習俗。自古以來祭祖是中國人的頭等大事,已經去世的祖先,每到年底就會從天上回到家中享受供奉,一般在正月初一回去。但是,如果家中有外人的話,他們就不願意回來了。女兒一旦出嫁,身份就發生了改變,不再是自家人,而成了丈夫家的人了。
  • 【傳統習俗】 正月初二回娘家,這些習俗你應該知道!
    大年初二這一天俗稱開年,謂之一年之始,要吃開年飯。另外一個流傳很廣的習俗是出嫁了的女兒要回娘家。那麼,大年初二習俗還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1、吃開年飯正月初二謂之「開年」,從這一天開始,人們帶著三牲、餈粑、煎堆等禮品,走親訪友。韶關沙田一帶殺生雞開年,取生氣十足的意思。
  • 正月初二閨女不能回娘家?這個農村的忌諱逆天,初二還有哪些忌諱
    正月初一大家都知道,就是呆在家,陪父母,初二一般都是嫁出去的女兒回娘家看望自己的父母。不過這個農村地區的忌諱有點逆天,正月初二不讓自己的女兒回娘家,這到底是咋回事呢?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南北文化差異較大,而且飲食差異也很大,尤其是在過春節的一些習俗上有所不同,比如在我國山東的膠東農村地區,不管娘家的父母多麼思念自己的女兒,正月初二是萬萬不能讓出嫁的閨女回娘家的,這個傳說還很有意思。
  • 大年初二:回娘家,祭財神,食飯食到舐舐脷!
    大年初二了,相信大家對大年初二習俗都不陌生了,在這一天,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其實,除此之外,大年初二習俗還有很多。
  • 大年初二,回娘家!這些習俗與禁忌你都知道嗎?
    大年初二回娘家你準備好了嗎?為什麼大年初二回娘家?回娘家,在中國北方又稱走娘家,是一種很有特色的中國歲時風俗。至於為什麼大年初二回娘家?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回娘家」這個習俗據說是明太祖朱元璋定下來的。當年,朱元璋是怎麼想到要規定出嫁的女兒在大年初二這天回娘家的呢?原來,朱元璋坐天下以後,他剛出嫁的小女兒——安慶公主嫌婆家寒酸,大年三十非要在宮中與父皇母后一道過年。馬皇后辛辛苦苦勸說之後,安慶公主才回到公婆家。沒想到,大年初一一大早,安慶公主就又來拜年了。
  • 大年初二,除了回娘家,還有哪些你不知道的事兒……
    今天,是農曆正月初二,我國很多地方都有回娘家、祭財神的習俗。可是,大年初二為什麼要回娘家、祭財神呢?各地回娘家的習俗有什麼不同?財神都有哪幾種?本期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大年初二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兒……這一天,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及兒女回娘家拜年。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不但如此,在過去,一家人也會選擇這一天拍張全家福。
  • 為什麼回娘家要是正月初二?初一為什麼不能住娘家?
    每年正月初二,幾乎全國各地出嫁的女兒都在這一天回娘家,夫婿也要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那麼結婚女子為什麼必須在初二回娘家?初一為什麼不能住娘家?下面讓我們共同穿越時光,解讀一下過年出嫁女回娘家的風俗。二、老一輩還有另一種說法,結了婚的女兒不能看娘家過年的燈若是除夕、初一回娘家,看到娘家的燈會使娘家受窮。特別是娘家有哥哥弟弟的,初一回娘家非常遭人煩、叫人不待見。
  • 大年初二回娘家,這些習俗你都知道嗎?
    今天是大年初二,咱們民間大年初二都有哪些民風民俗呢?北方在正月初二要舉行祭財神活動。
  • 正月初二,為啥不能洗衣服?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及兒女回娘家拜年。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女兒回娘家忌回門禮為單,由於傳統上認為單數不吉利,女婿帶回娘家的禮物必需成雙。不但如此,在過去,一家人也會選擇這一天拍張全家福大年初二,孩子們都會提著鯉魚燈去討個好意頭。
  • 【眾安堂國醫館中醫養生】大年初二,還有哪些你不知道的事兒……
    今天,是農曆正月初二,我國很多地方都有回娘家、祭財神的習俗。可是,大年初二為什麼要回娘家、祭財神呢?各地回娘家的習俗有什麼不同?財神都有哪幾種?本期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大年初二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兒……這一天,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及兒女回娘家拜年。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不但如此,在過去,一家人也會選擇這一天拍張全家福。孩子們都會提著鯉魚燈去討個好意頭。回娘家這一習俗,提供了一個聚會的機會,讓許久未見的姊妹們得以敘敘舊、話話家常。
  • 大年初二「回門」有禁忌,還有哪些習俗講究?網友:中招啦!
    習俗一:回娘家正月初二謂之「開年」,從這一天開始,人們帶著禮品,走親訪友。在飲食習俗方面,正月初二這天的中午飯稱「開年飯」,菜式多樣,皆取吉祥寓意。雞是少不了的,燒肉取「紅皮赤壯」(身體健康)之意,炒飯取意「大顯身手」;豬脷(舌)取「大利」之意,還有生菜,取意「生財」,蒜喻能寫會算,蔥喻聰明,韭喻長長久久等,芹喻勤勞刻苦。習俗三:祭財神
  • 【正月初二】歸寧之外,還有啥習俗?
    留在大家腦海裡的關於「大年初二」的印象最深的應該是去姥姥家,這與傳統習俗「歸寧」相關。那麼,還有哪些特色的民俗,我們一起來梳理一下。準確來說,初二回娘家是「歸寧」婚俗的一部分。歸寧,是指已嫁的姑娘回家看望父母,通常在婚後的第三日,又稱「三朝回門」,這天娘家要辦「歸寧喜宴」。「歸寧」一詞出現得很早。
  • 大年初二風俗與禁忌
    明天就大年初二了,相信大家對大年初二習俗都不陌生了,在這一天,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回娘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在過去,一家人也會選擇這一天拍張全家福。回娘回娘家只吃中午飯,女兒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
  • 正月初二禁忌有哪些?為什麼忌諱殺狗?
    1、忌回門禮為單大年初二,女兒回娘家忌回門禮為單,由於傳統上認為單數不吉利,女婿帶回娘家的禮物必需成雙。
  • 為什麼回娘家要在正月初二而不能正月初一呢?
    正月初二,俗稱「迎婿日」,這一天最有名的習俗就是回娘家。嫁出去的女兒帶著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在過去,女兒回娘家,必備辦一大袋的餅乾、糖果,由母親分送鄰裡鄉親。如果家中有多個女兒的,而這些女兒又不在同一天歸來,那麼,就要來一個分一次,禮物頗薄,四塊餅乾而已。